一种双层式包装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58343发布日期:2018-09-05 00:17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包装制品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层式包装盒。



背景技术:

包装(packaging)为在流通过程中保护产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按一定的技术方法所用的容器、材料和辅助物等的总体名称;也指为达到上述目的在采用容器,材料和辅助物的过程中施加一定技术方法等的操作活动。营销型包装侧重策划策略,成为广义的包装。还可以将某人或者某种事物打扮好或尽力帮助他在某方面做到完美。中国国家标准 GB/T4122.1-1996 中规定,包装的定义是:“为在流通过程中保护产品、方便贮运、促进销售,按一定技术方法而采用的容器、材料及辅助物等的总体名称。也指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而采用容器、材料和辅助物的过程中施加一定技术方法等的操作活动。”其他国家或组织对包装的含义有不同的表述和理解,但基本意思是一致的,都以包装功能和作用为其核心内容,一般有两重含义:

①关于盛装商品的容器、材料及辅助物品,即包装物;

②关于实施盛装和封缄、包扎等的技术活动。

目前在茶叶等微型易碎产品包装中,为了防止其破碎而产生较差的产品质量,为了拆开后便于较长时间放置,一般采用盒装等刚性包装,目前的包装盒一般采用整体盒状结构,深度较大,不便于取用茶叶,较深的茶叶盒在快用完倾倒取用茶叶时,需要倾倒较大幅度,容易倒出过多,泡出的茶水茶味过重,口感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现有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层式包装盒,设置两个较浅的上盒体和下盒体,上盒体和下盒体通过分隔体相连,两份茶叶可以分别放置在下盒体内和分隔体上端,便于取用茶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层式包装盒,包括上顶板、上盒体、分隔体、下盒体和下底板,所述上盒体和所述下盒体的大小和形状均相同,所述上盒体的上端向内卷曲扣合设有所述上顶板,所述下盒体的下端向内卷曲扣合设有所述下底板,所述上盒体的下端和所述下盒体的上端分别嵌套在所述分隔体的上下两端。

进一步地,所述上盒体的下端和所述下盒体的上端分别与所述分隔体的上下两端以过盈配合的方式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分隔体包括上稳定环、基体板和下稳定环,所述上稳定环和所述下稳定环分别设置在所述基体板的上下两端且其可分别嵌入在所述上盒体和所述下盒体内。

进一步地,所述基体板呈矩形板状结构,且其长宽尺寸均大于所述上盒体和所述下盒体的宽尺寸,两者的长宽尺寸之差均为为 5mm-10mm。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体的积极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设置两个较浅的上盒体和下盒体,上盒体和下盒体通过分隔体相连,两份茶叶可以分别放置在下盒体内和分隔体上端,便于取用茶叶;

2、本实用新型便于使用,方便快捷;

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全可靠性好;

4、本实用新型产品性能好,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 1 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 2 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 3 是图 2 中A-A 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上顶板,2-上盒体,3-分隔体,4-下盒体,5-下底板,31-上稳定环,32-基体板,33-下稳定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实施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如图 1-图 3 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层式包装盒,包括上顶板 1、上盒体 2、分隔体 3、下盒体 4 和下底板 5,上盒体 2 和下盒体 4 的大小和形状均相同,上盒体 2 的上端向内卷曲扣合设有上顶板 1,下盒体 4 的下端向内卷曲扣合设有下底板 5,上盒体 2 的下端和下盒体 4 的上端分别嵌套在分隔体 3 的上下两端。

上盒体 2 的下端和下盒体 4 的上端分别与分隔体 3 的上下两端以过盈配合的方式相连。

分隔体 3 包括上稳定环 31、基体板 32 和下稳定环33,上稳定环 31 和下稳

定环 33 分别设置在基体板 32 的上下两端且其可分别嵌入在上盒体 2 和下盒体 4 内。

基体板 32 呈矩形板状结构,且其长宽尺寸均大于上盒体 2 和下盒体 4 的宽尺寸,两者的长宽尺寸之差均为为 5mm-10m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两个较浅的上盒体 2 和下盒体 4,上盒体 2 和

下盒体 4 通过分隔体 3 相连,两份茶叶可以分别放置在下盒体 4 内和分隔体 3 上端,便于取用茶叶。

应当注意,在附图中所图示的部件不一定按比例绘制。本实用新型省略了对公知组件和处理技术及工艺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限制本实用新型。同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 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而在本实用新型各个零部件所采用的材质方面,如果带有“弹性”术语描述的零部件,可以采用的是弹簧钢材质,也可以采用的是橡胶材质;如果带有“刚性”术语描述的零部件,可以采用的是钢材质,也可以采用的是硬质工程塑料材质。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依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