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寸可变的金属类物流托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39224发布日期:2018-06-19 21:28阅读:373来源:国知局
尺寸可变的金属类物流托盘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流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尺寸可变的金属类物流托盘。



背景技术:

物流托盘,用于集装、堆放、搬运、运输和放置作为单元负荷的货物和制品的水平平台装置。作为与集装箱类似的一种集装设备,物流托盘现已广泛应用于生产、运输、仓储和流通等领域,物流托盘的直达运输与使用是发展现代物流的必不可少的方式之一。

托盘的规格尺寸与存储的货架、搬运的产品、集装箱、运输车辆等是否匹配,直接关系着物流作业效率和物流设施设备的利用率。装载货物的托盘流向不同的国家或区域,对托盘的尺寸要求也不一。

但现有物流托盘的尺寸是固定的,固定规格托盘应对不同环境的通用性较差,企业购置托盘的成本较高,堆放托盘的空间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的物流托盘的尺寸固定,固定规格托盘应对不同环境的通用性较差,企业购置托盘的成本较高,堆放托盘的空间较大的问题,提供一种尺寸可变的金属类物流托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尺寸可变的金属类物流托盘,包括固定支撑部和活动支撑部,所述固定支撑部上平行且间隔设置有三条纵梁,所述纵梁的两端分别与活动支撑部固定连接,所述纵梁的长度可伸缩固定,所述纵梁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横梁,两条所述固定横梁平行且间隔设置,所述纵梁上两条固定横梁之间滑动安装有若干活动横梁,固定横梁与活动横梁之间、相邻两条活动横梁之间均通过伸缩机构连接,所述固定横梁与所述活动横梁的上表面均位于同一平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尺寸可变的金属类物流托盘,使用长度可伸缩固定的纵梁平行且间隔设置在固定支撑部上,并在纵梁的两端固定安装活动支撑部,随着纵梁的伸缩,位于纵梁两端的活动支撑部靠近或远离固定支撑部,从而实现纵梁的长度变化,提高本实用新型的物流托盘在不同环境要求下的适用性,扩大了本实用新型的物流托盘的使用范围;在纵梁的长度伸缩时,固定安装在纵梁两端的固定横梁随纵梁的伸缩而移动,由于纵梁上两条固定横梁之间滑动安装有若干活动横梁,固定横梁与活动横梁之间、相邻两条活动横梁之间均通过伸缩机构连接,在纵梁两端的固定横梁移动时,通过伸缩机构的连接,若干活动横梁也随之移动,从而使横梁在纵梁上的分布较均匀,从而能够较均匀的承受产品对物流托盘所施加的载荷;固定横梁与活动横梁的上表面均位于同一平面上,保证货物堆层的安全。

纵梁在伸缩时,位于纵梁上的活动横梁需随纵梁的伸缩在纵梁上相互远离或靠近,为了使相邻两个活动横梁之间的距离始终相等,所述伸缩机构为由多个平行四边形铰接而成的剪式架。

物流托盘的使用大多数的时候需配合叉车进行使用,这就需要固定支撑部和活动支撑部中均留有供叉车插设的插口,因此,所述固定支撑部和活动支撑部均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固定安装有三个垫块,三个所述垫块分别固定安装在固定板的两端和中间位置处,三个所述垫块间隔设置,所述纵梁的两端均与所述活动支撑部中的垫块固定连接。

传统的为了实现纵梁的可伸缩固定,所述纵梁包括第一伸缩板和第二伸缩板,所述第一伸缩板和第二伸缩板叠加设置,所述固定支撑部上螺纹安装有螺钉,所述第一伸缩板和第二伸缩板的长度方向上均开设有导轨,所述螺钉穿过两条所述导轨后与所述固定支撑部螺纹连接,所述螺钉的上表面位于所述固定横梁上表面的下方,在需要调节纵梁的长度时,拧开紧固在固定支撑部上的螺钉,螺钉松动后,分别向两端拉第一伸缩板和第二伸缩板,当纵梁的长度调节到目标要求位置后,拧紧螺钉即可。

传统的物流托盘是有规格要求的,那么纵梁的变化值也必须是具体的数值,为了便于读取第一伸缩板和第二伸缩板的移动数值,本发明还包括刻度尺,两条所述刻度尺分别安装在位于两侧的第一伸缩板的外侧。

在托盘的纵梁未变化长度时,第二伸缩板的一端端面与第一伸缩板中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重合,拉伸第一伸缩板时,第一伸缩板的移动量为第二伸缩板的一端端面所对应的数值;拉伸第二伸缩板时,第二伸缩板的移动量为第二伸缩板的一端端面所对应的数值减去第一伸缩板的移动量。

为了使若干活动横梁始终与固定横梁平行设置,所述剪式架至少为两排。

传统的物流托盘大部分为木质托盘和塑料托盘,木质托盘破损率高,维护保养成本大,使用寿命较短;塑料托盘容易老化,易断裂,刚性和强度较差,为了增加物流托盘的整体刚性,延长物流托盘的使用寿命,所述固定支撑部、活动支撑部、纵梁、固定横梁、活动横梁和伸缩机构的材料均为金属材料,金属材料制作的物流托盘不易变形,刚性好,承载的荷载大,维护保养成本低,使用寿命长,环保性能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尺寸可变的金属类物流托盘,使用长度可伸缩固定的纵梁平行且间隔设置在固定支撑部上,并在纵梁的两端固定安装活动支撑部,随着纵梁的伸缩,位于纵梁两端的活动支撑部靠近或远离固定支撑部,从而实现纵梁的长度变化,提高本实用新型的物流托盘在不同环境要求下的适用性,扩大了本实用新型的物流托盘的使用范围;在纵梁的长度伸缩时,固定安装在纵梁两端的固定横梁随纵梁的伸缩而移动,由于纵梁上两条固定横梁之间滑动安装有若干活动横梁,固定横梁与活动横梁之间、相邻两条活动横梁之间均通过伸缩机构连接,在纵梁两端的固定横梁移动时,通过伸缩机构的连接,若干活动横梁也随之移动,从而使横梁在纵梁上的分布较均匀,从而能够较均匀的承受产品对物流托盘所施加的载荷;固定横梁与活动横梁的上表面均位于同一平面上,保证货物堆层的安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三维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2中A-A处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3中A处的放大图。

图中:1.固定横梁,2.活动横梁,3.剪式架,4.固定板,5.垫块,6.第一伸缩板,7.第二伸缩板,8.螺钉,9.导轨,10.刻度尺。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尺寸可变的金属类物流托盘,包括固定支撑部和活动支撑部,所述固定支撑部和活动支撑部均包括固定板4,所述固定板4上固定安装有三个垫块5,三个垫块5分别通过螺钉8固定安装在固定板4的两端和中间位置处且间隔设置,所述固定支撑部上平行且间隔设置有三条纵梁,三条纵梁均通过螺钉8分别可拆卸安装在固定支撑部的三个垫块5上,如图3和图4所示,纵梁的两端分别与活动支撑部上的垫块5通过螺钉8固定连接,三条纵梁的一端均与同一固定横梁1固定连接,纵梁包括第一伸缩板6和第二伸缩板7,第一伸缩板6和第二伸缩板7的横截面形状均为凹型,第一伸缩板6和第二伸缩板7叠加设置,所述固定支撑部上螺纹安装有螺钉8,所述第一伸缩板6和第二伸缩板7上的凹陷处的长度方向上均开设有导轨9,螺钉8穿过两条导轨9后与固定支撑部螺纹连接,所述螺钉8的上表面位于所述固定横梁1上表面的下方,在需要调节纵梁的长度时,拧开紧固在固定支撑部上的螺钉8,螺钉8松动后,分别向两端拉第一伸缩板6和第二伸缩板7,当纵梁的长度调节到目标要求位置后,拧紧螺钉8即可。

纵梁的两端均通过螺钉8固定安装有固定横梁1,两条固定横梁1平行且间隔设置,纵梁上两条固定横梁1之间滑动安装有若干条活动横梁2,活动横梁2的具体数量可根据物流托盘的大小或物流托盘承载的载荷确定,本实施例以纵梁上两条固定横梁1之间滑动安装有两条活动横梁2为例,进行阐述,固定横梁与活动横梁2之间、相邻两条活动横梁2之间均通过至少两组由多个平行四边形铰接而成的剪式架3连接,一组剪式架3包括四根长度相等的连杆,两根连杆的一端通过转轴同轴转动安装在固定横梁1上,另外两根连杆的一端通过转轴同轴转动安装在活动横梁2上,两根连杆的另一端分别与另外两根连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四根连杆构成平行四边形结构;所述固定横梁1与所述活动横梁2的上表面均位于同一平面上。

所述固定支撑部和活动支撑部中的固定板4和垫块5,纵梁中的第一伸缩板6和第二伸缩板7,固定横梁1、活动横梁2和剪式架3的材料均为金属材料。

两条所述刻度尺10分别安装在位于两侧的第一伸缩板6的外侧。在托盘的纵梁未变化长度时,第二伸缩板7的一端端面与第一伸缩板6中刻度尺10的零刻度线重合,拉伸第一伸缩板6时,第一伸缩板6的移动量为第二伸缩板7的一端端面所对应的数值;拉伸第二伸缩板7时,第二伸缩板7的移动量为第二伸缩板7的一端端面所对应的数值减去第一伸缩板6的移动量,以1000mm*800mm的托盘为例,固定托盘长度,对宽度进行调节,拧松固定支撑部中垫块5上的螺钉8,拉伸第一伸缩板6,第一伸缩板6的移动量为第二伸缩板7的一端端面所对应的数值:100mm,那么第二拉伸板的移动量也应该为:100mm,需拉伸第二伸缩板7,待第二伸缩板7的一端端面在刻度尺10上所对应的数值为200mm时停止拉伸第二伸缩板7,待第一伸缩板6和第二伸缩板7的移动到目标要求位置后,拧紧螺钉,将第一伸缩板6和第二伸缩板7固定,从而固定了纵梁的长度,在纵梁的长度伸缩时,固定安装在纵梁两端的固定横梁1随纵梁的伸缩而移动,由于纵梁上两条固定横梁1之间滑动安装有两条活动横梁,固定横梁1与活动横梁2之间、相邻两条活动横梁2之间均至少两组由多个平行四边形铰接而成的剪式架3连接,在纵梁两端的固定横梁1移动时,两条活动横梁2也随之移动,并始终与固定横梁1保持平行,从而使横梁在纵梁上均匀分布,1000mm*1000mm的托盘衍生成功,同理也可衍射出1000mm*1200mm等多种规格的物流托盘。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