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公益捐赠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05558发布日期:2018-06-30 03:30阅读:326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公益捐赠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捐赠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公益捐赠机。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越来越富裕,人们生活中会有许多闲置的物品。同时随着公众文明程度越来越高,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物品捐赠活动。这些捐赠活动往往没有常效化,突发性较强,并且捐赠人参加这些捐赠活动需要特意安排时间提前准备要捐赠的物品,有时容易错过捐赠机会。因此,在公共场所设置捐赠机是非常必要的,这样不仅可以使人们捐赠的物品更多地流向捐助机构,更好地发挥限制物品的效能,而且捐赠流程简便,不会占用捐赠者较多的时间。

现有技术中的捐赠机常通过设置多个柜箱,每个捐赠者的捐赠物品放入其中一个柜箱内,这种捐赠方式不仅占地面积较大,而且还需要工作人员对捐赠物品进行再次分类,增加工作人员的工作量。目前具有分类格的捐赠机,存在无法向工作人员反馈收集箱内所占空间的信息,容易造成收集箱内物品过满而没有人员回收的情况出现。除此之外,现有的捐赠机还存在捐赠物品容易被盗走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自动公益捐赠机,不仅可以实现对捐赠物品的分类,还可防止捐赠物品或回收物品被盗的情况出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自动公益捐赠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书籍捐赠口、衣物捐赠口以及易摔品捐赠口;所述书籍捐赠口下设有向下延伸的折线形弯道,折线形弯道下方设有书籍收集箱,书籍能够通过折线形弯道落入书籍收集箱内;所述衣物捐赠口下设有与壳体铰接的转盘,转盘由隔板分为三个大小相同的区域,转盘内与衣物捐赠口相对的区域为第一区域,且衣物捐赠口在转盘上的投影能落入第一区域内;第一区域下方设有与转盘平行并仅与第一区域相接触的支撑板,支撑板固定设置在位于支撑板下方的衣物收集箱上,除第一区域外的其它两个区域在水平面的投影能落在衣物收集箱内;所述易摔品捐赠口下对应设有升降车,壳体上固定设有缠绕绳子的线轴,绳子绕过滑轮与升降车相连,转动线轴的手柄可使升降车上下移动;升降车降至最低位时,升降车、置于升降车后方的易摔品收集箱以及固定在壳体上的推板位于同一直线上,推动推板可将升降车内物品推至易摔品收集箱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壳体上设有饮用水回收口以及塑料瓶回收口,饮用水回收口以及塑料瓶回收口下皆设有向下延伸的折线形弯道,折线形弯道下方分别对应设有饮用水回收箱以及塑料瓶回收箱。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改进,所述书籍捐赠口、衣物捐赠口以及易摔品捐赠口上设有遮盖捐赠口的防雨盖。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

所述饮用水回收口以及塑料瓶回收口上设有遮盖回收口的防雨盖;

所述易摔品收集箱、饮用水回收箱的底部皆设有重量传感器;

作为所述饮用水回收箱内距箱口1/4处设有红外线传感器。

作为第三种改进,所述壳体上设有用于滚动播放公益视频显示屏。

作为第四种改进,所述壳体上设有可供工作人员进出壳体的工作门。

本实用新型还有一种改进:所述书籍收集箱、衣物收集箱内距箱口1/4处设有红外线传感器。

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壳体上设置书籍捐赠口、衣物捐赠口以及易摔品捐赠口,可实现对捐赠物品的分类;通过在壳体上设置饮用水回收口以及塑料瓶回收口,可实现对饮用水及塑料瓶的回收;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易摔品捐赠口下设置升降车,可对捐赠的易摔品进行回收,避免捐赠品的损坏;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书籍捐赠口下设置折线形弯道、衣物捐赠口下设置转盘、塑料瓶回收口下设置折线形弯道,皆可防止捐赠物品或回收物品被盗的情况出现;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书籍捐赠口、衣物捐赠口以及易摔品捐赠口上设置防雨盖,不仅可防止捐赠口内的书籍、衣物及易摔品被雨淋湿,而且还能起到防尘防灰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壳体上设置显示屏,可向公众宣传公益信息;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红外传感器或重量传感器,可向工作人员反馈收集箱或回收箱内物品高度或重量的信息,从而调遣工作人员对收集箱或回收箱内的物品进行回收。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校园、社区等公共场所,用于收集捐赠物品以及回收饮用水及塑料瓶。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壳体1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衣物捐赠口3、转盘32及支撑板33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升降车42降至最低位时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书籍捐赠口;;3、衣物捐赠口;31、衣物收集箱;32、转盘;33、支撑板;34、第一区域;4、易摔品捐赠口;41、易摔品收集箱;42、升降车;43、线轴;44、推板;45、绳子;46、滑轮;5、饮用水回收口;51、饮用水回收箱;6、塑料瓶回收口;61、塑料瓶回收箱;7、折线形弯道;9、显示屏。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一种自动公益捐赠机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包括在壳体1上设置的捐赠口以及回收口。

捐赠口包括书籍捐赠口2、衣物捐赠口3以及易摔品捐赠口4,捐赠口上皆设有遮盖捐赠口的防雨盖(图中未示出)。

书籍捐赠口2为在壳体1上所开设的矩形开口,书籍捐赠口2下对应设有向下延伸折线形弯道7,折线形弯道7下方对应设有书籍收集箱(图中未示出),书籍从书籍捐赠口2进入折线形弯道7,在重力作用下能够通过折线形弯道7落至书籍收集箱内。

衣物捐赠口3为在壳体1上所开设的扇形开口,衣物捐赠口3下对应设有圆形转盘32,转盘32中心处设有与壳体1铰接的中心轴,拨动转盘32,转盘32可绕中心轴转动。圆形转盘32由隔板分为三个相同的扇形区域,置于衣物捐赠口3下的扇形区域为第一区域34,衣物捐赠口3的扇形开口与第一区域34的扇形大小与大小相同,使得衣物捐赠口3在转盘32上的投影能落入第一区域34内。第一区域34下方设有与转盘32相平行,且仅与第一区域34相接触的支撑板33,支撑板33位于第一区域34下方,使得由衣物捐赠口3进入第一区域34的衣物可置于支撑板33上。支撑板33固定设置在位于支撑板33下方的衣物收集箱31上,除第一区域34外的其它两个区域在水平面的投影均能落在衣物收集箱31内,这样使得置于支撑板33上的衣物,随着转盘32的转动,离开第一区域34下方的支撑板33,落入衣物收集箱31内。

易摔品捐赠口4为在壳体1上所开设的矩形开口,易摔品捐赠口4下对应设有升降车42,壳体1上固定有线轴43,线轴43上左右两个部分缠绕有绕绳方向相同的绳子45,绳子45绕过固定在壳体1上的滑轮46,与升降车42的两端相连。转动线轴43的手柄,升降车42可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升降车42升至最高位时,可由易摔品捐赠口4将易摔品放入升降车42内。升降车42降至最低位时,升降车42、置于升降车42后方的易摔品收集箱41以及固定在壳体1上的推板44位于同一直线上,易摔品收集箱41朝向升降车42的一面设有能使推板44通过的开口,推板44通过电动推杆固定在壳体1上,通过按动按钮,可使电动推杆推动推板44使升降车42内易摔品推至易摔品收集箱41内,易摔品进入收集箱后,按动按扭使推板44回位,此时推板44置于升降车42的前方。

回收口包括饮用水回收口5以及塑料瓶回收口6,饮用水回收口5以及塑料瓶回收口6上设有遮盖回收口的防雨盖。

饮用水回收口5以及塑料瓶回收口6为在壳体1上所开设的圆形开口,饮用水回收口5以及塑料瓶回收口6下皆设有向下延伸的折线形弯道7,折线形弯道7下方对应设有饮用水回收箱51以及塑料瓶回收箱61,饮用水或塑料瓶从饮用水回收口5或塑料瓶回收口6进入折线形弯道7后,在重力作用下能够通过折线形弯道7落至饮用水回收箱51或塑料瓶回收箱61内,以实现对饮用水及塑料瓶的回收。

壳体1上设有显示屏9,可滚动播放公益视频。壳体1上还设有可供工作人员进入壳体1内进行工作的工作门。

书籍收集箱、衣物收集箱31、饮用水回收箱51内距箱口1/4处皆设有红外线传感器,易摔品收集箱41、饮用水回收箱51的底部皆设有重量传感器。红外线传感器或重量传感器通过无线通讯电路与服务器无线通讯,将易摔品收集箱41内的高度或重量信息反馈至工作人员,以便及时调遣工作人员对易摔品进行回收。

使用本实施例进行物品捐赠时,可将物品分类后投递至书籍捐赠口2、衣物捐赠口3以及易摔品捐赠口4。书籍由书籍捐赠口2进入折线形弯道7,在重力作用下通过折线形弯道7落至书籍收集箱内。衣物由衣物捐赠口3进入转盘32第一区域34内得支撑板33上,转动转盘32,衣物离开支撑板33,落入衣物收集箱31内。易摔品由易摔品捐赠口4放入升降车42内,由壳体1外的把手转动线轴43,使升降车42向下移动至最低位,按动按钮使推板44将升降车42内易摔品推至易摔品收集箱41内,易摔品进入收集箱后,按动按扭使推板44回位,转动把手使升降车42升至最高位。

使用本实施例进行物品回收时,可将饮用水及塑料瓶由饮用水回收口5及塑料瓶回收口6进入折线形弯道7,在重力作用下通过折线形弯道7落至饮用水回收箱51以及塑料瓶回收箱61,从而实现对饮用水及塑料瓶的回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