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装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00913发布日期:2018-09-21 22:33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



背景技术:

现有的侧开式集装箱在集装箱的侧面设置有门或者帘布,门或者帘布可以密封集装箱的侧面的打开的部分。操作人员可以通过侧开式集装箱的两侧的打开位置装卸货物。侧开式集装箱与普通的端部开门的集装箱相比,具有装卸货物操作方便和装卸货物效率高等优点。例如申请号为201420754836.6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底架结构及具有其的侧帘箱。申请号为201610260409.6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40英尺侧开门集装箱。上述两种侧开式集装箱在使用时,在装卸货物时其侧面敞开,导致各自的底架受力较大,因此为保证底架强度和控制底架变形量符合标准要求,侧开式集装箱的底架主体受力结构一般都是具有较大高度的H型钢。现有的20’箱中,其底架高度为300毫米左右,其底架具有两根底侧梁。现有的40’箱中,其底架高度为400毫米左右,其底架具有两根底侧梁。如果需要降低底架高度,那么为了保证底架的强度,需要增加底侧梁数量。例如在20’箱中,如图1所示,其底架1高度H2为200毫米左右,其底架1需要具有五根底侧纵梁。在40’箱中,其底架高度为350毫米左右,其底架需要具有四根底侧纵梁。但是,在底架中增加底纵梁数量后,会导致箱体重量过重以及箱体的内部的装载高度减小,可装载货物量也相应减少。

因此,需要一种集装箱,以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在实用新型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为了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集装箱,所述集装箱具有敞开式侧部,所述集装箱包括下梁、多个连接梁和上梁,所述下梁沿所述集装箱的长度方向设置在集装箱的底部,所述多个连接梁沿所述长度方向间隔并竖直设置,多个连接梁中的每个均与所述下梁连接,所述上梁设置在至少一个所述连接梁的上部,且所述上梁在阻拦位置与开放位置之间可移动或转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集装箱,沿集装箱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连接梁,可以在保证底架的强度的同时并减轻底架的重量,从而减轻了集装箱的整体重量,较大地增加了集装箱装载货物的重量。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集装箱的底架的高度等于下梁的高度,与现有的集装箱相比,下梁的高度远低于现有的具有敞开式侧部的集装箱的底架高度,导致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集装箱的箱内高度大于现有集装箱的箱内高度,可以加大装载量和箱体内部高度空间。

可选地,所述连接梁的上部设置有沿所述长度方向贯穿的通道,相邻的所述连接梁之间形成有向集装箱外侧开放的垂直空间,所述上梁在所述阻拦位置处位于至少两个所述连接梁之间的所述垂直空间中,以阻断所述垂直空间,所述上梁在所述开放位置处退出所述至少两个所述连接梁之间的所述垂直空间,以使得所述垂直空间上下贯通。这样,当上梁从阻拦位置移动到开放位置时,可以使得垂直空间上下贯通,从而使得货物可以通过这上下贯通的垂直空间运出或运入集装箱的内部。

可选地,当任一个所述上梁从阻拦位置移动到开放位置时,该上梁与相邻的所述上梁沿所述集装箱的高度方向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叠并且至少部分退出在位于阻挡位置时所阻断的垂直空间,由此使得这部分垂直空间上下贯通。由此设置方式,当上梁从阻拦位置移动到开放位置时,可以使得部分垂直空间上下贯通,从而使得货物可以通过这部分上下贯通的垂直空间运出或运入集装箱的内部。

可选地,所述上梁为多个,在全部的垂直空间均被阻断时,多个所述上梁沿所述集装箱的高度方向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叠和/或至少部分端部相接,由此多个所述上梁沿所述集装箱的长度方向横跨全部所述连接梁。这样,在全部的垂直空间均被阻断时,多个上梁横跨全部连接梁,底架具有足够的支撑强度,使得集装箱的内部的货物被上梁所阻拦,不通过连接梁之间的垂直空间移动至集装箱的外侧,保证了货物的安全。

可选地,所述上梁为多个,在部分的垂直空间被阻断时,多个所述上梁沿所述集装箱的高度方向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叠,由此多个所述上梁横跨部分连接梁。由此设置方式,使得部分上梁横跨部分连接梁,使得集装箱的内部的部分货物被上梁所阻拦,也可以使得另外的部分货物可以通过部分的上下贯通的垂直空间运出或运入集装箱的内部。

可选地,所述连接梁包括多个第一连接梁和多个第二连接梁,所述第二连接梁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连接梁的高度。这样,可以使得不同的上梁设置在不同的连接梁中,从而使得不同的上梁在移动时不发生干涉。

可选地,所述第二连接梁在内部设置有至少两个通道,所述至少两个通道沿所述集装箱的高度方向交错排列。这样,可以使得不同的上梁设置在不同高度的多个通道中,从而使得不同的上梁在移动时不发生干涉。

可选地,所述上梁和/或所述下梁构造为管、H型钢、工字钢、ZC型钢、C型钢、L型钢、T型钢和一字型钢中的一种或多种。这样选材方便。

可选地,所述集装箱包括底架,所述下梁位于所述底架的一侧,所述底架的高度等于所述下梁的高度。由此设置方式,极大的降低了底架的高度,减轻了底架的重量,从而进一步减少集装箱的重量,同时也加大了集装箱内部高度空间和装载货物量。

可选地,还包括第一铰接装置,所述上梁通过所述第一铰接装置与所述连接梁铰接。根据此方案,上梁可以绕第一铰接装置旋转,使得相邻的连接梁之间的垂直空间上下贯通。

可选地,所述上梁为多个,所述上梁在所述阻拦位置处位于至少两个所述连接梁之间的垂直空间中,以阻断所述垂直空间,所述上梁绕所述第一铰接装置旋转至所述开放位置,以使得所述垂直空间上下贯通。这样,多个上梁可以分别绕各自的铰接位置旋转,便于操作。

可选地,所述上梁通过连接件与所述连接梁连接。这样,可以使得上梁在不移动时,上梁与连接梁相连接,以形成整体的框架结构。

可选地,部分所述连接梁的间距设置为可容纳叉车的货叉,以供叉车从集装箱的外侧伸入并托举位于集装箱内部的托盘单元。这样,可以使得货叉不与连接梁之间发生干涉,顺利的通过两个连接梁之间的间距进入集装箱中。

可选地,还包括第二铰接装置,所述连接梁通过所述第二铰接装置与所述下梁铰接,所述连接梁绕所述第二铰接装置旋转落下,使得所述上梁和所述连接梁共同处于开放位置,所述连接梁绕所述第二铰接装置旋转升起,使得所述上梁和所述连接梁共同处于竖立位置。这样,可以使得连接梁和上梁一同旋转落下,使得相邻的连接梁之间的垂直空间完全上下贯通,在货物运输时,连接梁与货物不发生干涉。

可选地,还包括挡杆,所述挡杆的底部与所述下梁铰接,所述挡杆的顶部与所述连接梁铰接。这样,在连接梁处于竖立位置时,挡杆支撑连接梁,以提高连接梁的稳定性。

可选地,还包括扭簧装置,所述扭簧装置安装在所述连接梁的下部与下梁之间。这样,扭簧装置对连接梁的翻转施加以回转力,减小连接梁和上梁由竖立位置移动到开放位置时的速度和冲击力。

可选地,还包括承载连接装置,所述承载连接装置设置在所述连接梁的下部与下梁之间,所述承载连接装置用于在所述连接梁和所述上梁在所述竖立位置时连接所述下梁。根据此方案,承载连接装置可以在连接梁和上梁在竖立位置时连接下梁,提高连接梁与下梁之间的连接强度。

可选地,还包括立柱,所述立柱的顶部与所述集装箱的顶梁连接,所述立柱的底部与所述上梁可拆卸地连接。这样,使得集装箱的敞开式侧部更加牢固且不变形。

可选地,还包括立柱,所述立柱的顶部与所述集装箱的顶部连接,所述立柱的底部与所述下梁可拆卸地连接,所述上梁和/或所述连接梁设置有沿高度方向供所述立柱通过的凹槽。这样,立柱不与上梁发生干涉,不阻碍上梁的移动。

可选地,还包括波纹板,所述波纹板设置在所述上梁和所述连接梁的下部之间。这样,可以阻止集装箱的内部的货物从连接梁之间的垂直空间中漏出。

可选地,还包括中间连接件,所述中间连接件用于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连接梁。这样,可以提高连接梁之间的稳定性。

可选地,所述集装箱还包括封闭部,所述封闭部可开启地与述敞开式侧部的顶部连接。由此设置方式,使得集装箱的敞开式侧部封闭。

可选地,所述集装箱为侧帘集装箱。这样,便于运输货物。

可选地,所述集装箱为侧开门集装箱。这样,便于敞开式侧部封闭。

可选地,所述集装箱为侧帘和侧开门组合形式的集装箱。这样,集装箱的敞开式侧部的封闭方式为多样的。

可选地,所述集装箱为台架式集装箱或平台式集装箱。这样,集装箱可以在多种环境中使用。

可选地,所述集装箱为折叠台架式集装箱,所述折叠台架式集装箱还包括与所述下梁连接的可折叠的端框或可折叠的角柱。这样,可以使得集装箱的整体高度降低,使用便捷。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附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及原理。在附图中,

图1为现有的集装箱的横向剖视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集装箱的门端的主视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集装箱的前端的主视图;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集装箱的第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的下梁或上梁的剖视图;

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集装箱的第二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的下梁或上梁的剖视图;

图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集装箱的第三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的下梁或上梁的剖视图;

图7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集装箱的第四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的下梁或上梁的剖视图;

图8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集装箱的第五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的下梁或上梁的剖视图;

图9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集装箱的第六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的下梁或上梁的剖视图;

图10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集装箱的第七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的下梁或上梁的剖视图;

图1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集装箱的第八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的下梁或上梁的剖视图;

图1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集装箱的第九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的下梁或上梁的剖视图;

图1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集装箱的第十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的下梁或上梁的剖视图;

图1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集装箱的第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的下梁、上梁和连接梁的剖视图;

图1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集装箱的第二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的下梁、上梁和连接梁的剖视图;

图1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集装箱的第三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的下梁、上梁和连接梁的剖视图;

图17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集装箱的第四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的下梁、上梁和连接梁的剖视图;

图18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集装箱的第五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的下梁、上梁和连接梁的剖视图;

图19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集装箱的第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的上梁和连接梁的连接结构的剖视图;

图20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集装箱的第二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的上梁和连接梁的连接结构的剖视图;

图2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集装箱的第三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的上梁和连接梁的连接结构的剖视图;

图2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集装箱的第四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的上梁和连接梁的连接结构的剖视图;

图2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集装箱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托盘单元布置在集装箱的内部;

图2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集装箱的俯视半剖视图;

图2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的集装箱的侧视图,其中,上梁处于阻拦位置;

图2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的集装箱的侧视图,其中,部分上梁处于开放位置;

图27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的集装箱的横向剖视图,其中集装箱的两侧设置有侧帘布;

图28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的集装箱的横向剖视图,其中集装箱的两侧设置有侧门;

图29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的集装箱的横向剖视图,其中集装箱的一侧设置有侧门,另一侧设置有侧帘布;

图30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四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的集装箱的横向剖视图,其中集装箱为台架式集装箱;

图3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五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的集装箱的横向剖视图,其中集装箱为折叠台架式集装箱;

图3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六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的集装箱的横向剖视图,其中集装箱为平台式集装箱;

图3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七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的集装箱的侧视图,其中,上梁处于阻拦位置;

图3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七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的集装箱的侧视图,其中,上梁处于开放位置;

图3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七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的集装箱的横向剖视图;

图36为图33示出的A部局部放大图;

图37为图34示出的B部局部放大图;

图38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八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的集装箱的侧视图,其中,上梁处于阻拦位置;

图39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八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的集装箱的侧视图,其中,上梁处于开放位置;

图40为图38示出的C部局部放大图;

图41为图39示出的D部局部放大图;

图4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八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的集装箱的横向剖视图;

图4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九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的集装箱的侧视图,其中,上梁处于阻拦位置;

图44为如图43所示的集装箱的横向剖视图,其中,集装箱的两侧的连接梁均连接第三铰接装置;

图45为图43所示的集装箱的横向剖视图,其中,集装箱的一侧的连接梁与承载连接装置连接,集装箱的另一侧的连接梁与第三铰接装置连接;

图46为图45示出的E部局部放大图,其中,上梁处于阻拦位置;

图47为图45所示的上梁、连接梁和下梁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连接梁绕承载连接装置转动;以及

图48为图45所示的上梁、连接梁和下梁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上梁处于开放位置;

图49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十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的集装箱的侧视图,其中,上梁处于阻拦位置;

图50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十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的集装箱的侧视图,其中,上梁处于阻拦位置;

图5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十二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的集装箱的侧视图,其中,上梁处于阻拦位置;和

图52为图51示出的F部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识:

1:底架;

100、600、700、800、900、1000、1100:集装箱;

110:门端; 111:立柱;

112:敞开式侧部; 120:前端;

130、830、1030、1130:下梁;

140、840、940、1140:连接梁;

141:第一端连接梁; 142:第二端连接梁;

143:中间连接梁; 150:通道;

151:第一通道; 152:第二通道;

153:第三通道; 154:第四通道;

160、169、860、960、1060、1160:上梁;

161:第一上梁;

162:第二上梁; 163:第三上梁;

164:第四上梁; 165:第五上梁;

166:第四上梁的一端; 167:第五上梁的另一端;

168:第四上梁的另一端; 170:套管;

171:第一通孔; 172:第二通孔

180:垂直空间; 190:连接件;

191:螺栓; 192:螺母;

193:插销; 194:插座;

200:托盘单元; 210:封闭部;

211:侧门; 212:侧帘布;

213:货叉; 220:底架;

230:集装箱的顶部; 240:集装箱的端框;

241:上部; 242:下部;

243:铰链装置; 300:台架式集装箱;

400:折叠台架式集装箱; 500:平台式集装箱;

710:第一铰接装置 720:第二铰接装置;

730:挡杆 811:立柱;

812:敞开式侧部; 813:凹槽;

814:侧帘布; 820、920、1120:第三铰接装置;

821、1121:扭簧装置; 822、1122:承载连接装置;

823:端部连接件; 824:基座;

825:钩; 841、1041、1141:连接梁的下部

926、1126:中间连接件; 1001、1101:波纹板。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为了彻底理解本实用新型,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结构,以便阐释本实用新型。显然,本实用新型的施行并不限定于该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习的特殊细节。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不应当解释为局限于这里提出的实施例。

应当理解的是,在此使用的术语的目的仅在于描述具体实施例并且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和“所述/该”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指出另外的方式。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所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不排除存在或附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术语“上”、“下”、“前”、“后”、“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非限制。

本实用新型中所引用的诸如“第一”和“第二”的序数词仅仅是标识,而不具有任何其他含义,例如特定的顺序等。而且,例如,术语“第一部件”其本身不暗示“第二部件”的存在,术语“第二部件”本身不暗示“第一部件”的存在。

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更详细地说明,这些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代表实施例,并不是限定本实用新型。

第一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集装箱100。集装箱100具有敞开式侧部112。如图2和图3所示,集装箱100包括门端110和前端120。集装箱100的前端120可以封闭,门端110具有可开启的对开门。集装箱100的两端可以均为封闭的前端,即门端可以为封闭的前端结构。为了集装箱100的箱体的内部的货物装卸方便,集装箱100的侧部敞开,而为了保证具有敞开式侧部112的集装箱100的底架220的强度,如图25所示,敞开式侧部112的底部还可以设置有下梁130、连接梁140和上梁160。

下梁130位于集装箱100的底架220的一侧,其沿集装箱100的长度方向延伸。下梁130可以为两个,其分别位于集装箱100的底架220的两侧,且均沿集装箱100的长度方向延伸。如图27所示,在集装箱100的高度方向上,下梁130的高度H5优选但不限定等于底架220的高度H6。下梁130的高度H5可以但不限定为100mm~200mm,优选的但不限定,下梁130的高度H5为150mm。这样,极大的降低了沿集装箱100的高度方向的下梁130的高度。如图24所示,底架220的上方可以设置有地板,沿集装箱100的宽度方向,下梁130的上表面与地板的上表面处于同一平面。

下梁130的材质可以为钢或铁,这样,下梁130可以具有足够的支撑强度。如图4所示,根据产品和设计需要选用,下梁130的构造可以为H型钢,H型钢的结构承载能力强。如图5所示,下梁130的构造还可以为与H型钢性能接近的工字钢,工字钢选材方便,承载能力强。如图6所示,下梁130的构造还可以为ZC型钢,ZC型钢具有台阶部,台阶部可以支撑集装箱100内的地板,使得下梁130与地板及底架220的中间结构连接的更加稳定。如图7所示,下梁130的构造可以为C型钢,C型钢的结构简单,使用的材料较少,减轻了下梁130的重量。如图8所示,下梁130的构造可以为倒L型钢,L型钢的结构简单,使用材料较少,减轻了下梁130的重量。如图9至图13所示,下梁130的构造可以为其它常用的型钢结构,譬如下梁130的构造可以为T型钢、一字钢、管、正方形管钢和圆管。

下梁130的顶部与连接梁140的一端连接。连接梁140的底端与下梁130的顶部固定连接,连接梁140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与下梁130连接。连接梁140的另一端设置有通道150,通道150沿集装箱100的长度方向延伸贯穿连接梁140。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梁140的另一端(即连接梁140的顶端)设置有套管170,套管170的内部为中空的通道150。通道150沿集装箱100的长度方向延伸且贯穿套管170。在沿集装箱100的长度方向上,设置有多个连接梁140,多个连接梁140沿长度方向间隔并竖直设置,多个连接梁140的底端与同一下梁130的顶部连接。多个连接梁140沿集装箱100的长度方向在集装箱100的敞开式侧部112间隔设置。相邻的两个连接梁140之间形成有向集装箱100外侧开放的垂直空间180。如图23和图26所示,沿集装箱100的长度方向,相邻的两个连接梁140之间的垂直空间180的长度能够供叉车的一个货叉213穿过。相邻的两个垂直空间180可以供叉车的两个货叉213分别穿过。当然,连接梁140的顶端可以直接设置有封闭的通道150,通道150沿集装箱100的长度方向延伸且贯穿连接梁140。连接梁140的顶端可以直接设置有不封闭的开放的通道150,通道150沿集装箱100的长度方向延伸且贯穿连接梁140。

套管170的通道150中设置有上梁160,上梁160沿集装箱100的长度方向可移动地设置在通道150中。上梁160的材质可以为钢或铁,这样,上梁160可以具有足够的支撑强度。如图4所示,上梁160的构造可以为H型钢,H型钢承载能力强,市场选材也较方便。如图5所示,上梁160的构造还可以为与H型钢性能接近的工字钢,工字钢选材方便,承载能力强。如图7所示,上梁160的构造可以为C型钢,C型钢的结构简单,使用的材料较少,减轻了上梁160的重量。如图8所示,上梁160的构造可以为倒L型钢,L型钢的结构简单,使用材料较少,减轻了上梁160的重量。如图6、图9-图13所示,上梁160的构造可以为其它常用的型钢结构,譬如上梁160的构造可以为ZC型钢、T型钢、一字钢、管、正方形管钢和圆管。

进一步的,本公开提供了五种下梁130、连接梁140和上梁160的连接结构的示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晓,下梁130、连接梁140和上梁160的连接结构并不局限于这四种结构,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还可以为其他结构。如图14所示,第一种连接结构为:下梁130的构造为倒H型钢,上梁160的构造为方管。连接梁140的一端与倒H型钢的顶部连接,连接梁140的另一端与套管170连接,套管170中设置有方管,方管在套管170中沿集装箱100的长度方向可移动。如图15所示,第二种连接结构为:下梁130的构造为H型钢,上梁160的构造为H型钢。连接梁140的一端与倒H型钢的顶部连接,连接梁140的另一端与套管170连接,套管170中设置有H型钢,H型钢在套管170中沿集装箱100的长度方向可移动。如图16所示,第三种连接结构为:下梁130的构造为方管,上梁160的构造为方管。连接梁140的一端与下梁130的顶部连接,连接梁140的另一端与套管170连接,套管170中设置有方管,方管在套管170中沿集装箱100的长度方向可移动。如图17所示,第四种连接结构为:下梁130的构造为C型钢,上梁160的构造为方管。连接梁140的一端与C型钢的顶部连接,连接梁140的另一端与套管170连接,套管170中设置有方管,方管在套管170中沿集装箱100的长度方向可移动。如图18所示,第五种连接结构为:下梁130的构造为ZC型钢,上梁160的构造为方管。连接梁140的一端与ZC型钢的顶部连接,连接梁140的另一端与套管170连接,套管170中设置有方管,方管在套管170中沿集装箱100的长度方向可移动。

更进一步的,上梁160和套管170通过连接件190连接在一起。这样,可以使得上梁160在不移动时,上梁160与连接梁140相连接形成整体框架结构。如图19所示,在上梁160和套管170的第一种连接方式中,上梁160的构造为方管,套管170的侧壁设置有第一通孔171,上梁160的侧壁设置有第二通孔172。第一通孔171与第二通孔172相对于基准点具有相同的竖直坐标且左右水平布置。基准点为一定点,其相对于第一通孔171和第二通孔172的坐标不移动。连接件190包括螺栓191和螺母192,螺母192设置在上梁160的中空的空腔中,螺母192与上梁160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当上梁160在通道150中不移动时,第一通孔171与第二通孔172相对,螺栓191依次穿过第一通孔171和第二通孔172,以使得螺栓191与固定连接至上梁160的螺母192螺纹连接。

如图20所示,本公开还提供上梁160和套管170的第二种连接方式。上梁160的构造为方管,套管170的顶壁设置有第一通孔171,上梁160的顶壁设置有第二通孔172。第一通孔171与第二通孔172相对于基准点具有相同的水平坐标且上下竖直布置。基准点为一定点,其相对于第一通孔171和第二通孔172的坐标不移动。连接件190包括螺栓191和螺母192,螺母192设置在上梁160的中空的空腔中,螺母192与上梁160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当上梁160在通道150中不移动时,第一通孔171与第二通孔172相对,螺栓191依次穿过第一通孔171和第二通孔172,以使得螺栓191与固定连接至上梁160的螺母192螺纹连接。

如图21所示,本公开还提供上梁160和套管170的第三种连接方式。上梁160的构造为方管,套管170的侧壁设置有第一通孔171,上梁160的侧壁设置有第二通孔172。第一通孔171与第二通孔172相对于基准点具有相同的竖直坐标且左右水平布置。基准点为一定点,其相对于第一通孔171和第二通孔172的坐标不移动。连接件190包括插销193和插座194,插座194设置在上梁160的中空的空腔中,插座194与上梁160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当上梁160在通道150中不移动时,第一通孔171与第二通孔172相对,插销193依次穿过第一通孔171和第二通孔172,以使得插销193与固定连接至上梁160的插座194连接。

如图22所示,本公开还提供上梁160和套管170的第四种连接方式。上梁160的构造为方管,套管170的顶壁设置有第一通孔171,上梁160的顶壁设置有第二通孔172。第一通孔171与第二通孔172相对于基准点具有相同的水平坐标且上下竖直布置。基准点为一定点,其相对于第一通孔171和第二通孔172的坐标不移动。连接件190包括插销193和插座194,插座194设置在上梁160与套管170之间的空间中,插座194与上梁160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当上梁160在通道150中不移动时,第一通孔171与第二通孔172相对,插销193依次穿过第一通孔171和第二通孔172,以使得插销193与固定连接至上梁160的插座194连接。

如图23和图25所示,集装箱100的内部可以设置有托盘单元200。托盘单元200为多个,其可以沿集装箱100的长度方向依次布置。一个叉车的两个货叉213可以托举起一个托盘单元200。叉车的一个货叉213可以穿过一个垂直空间180,叉车的另一个货叉213可以穿过与该垂直空间180相邻的另一个垂直空间180。具体的说,连接梁14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连接梁140之间形成有多个垂直空间。叉车的一个货叉213可以穿过一个垂直空间,叉车的另一个货叉213可以穿过另一个垂直空间,穿过两个垂直空间的两个货叉213将托盘单元200托举起,沿集装箱100的高度方向向上移动,托盘单元200向上移动的高度高于套管170的顶部,以使得货叉213从集装箱100的内部移动到集装箱100的外部,也带动托盘单元200从集装箱100的内部移动到集装箱100的外部。

进一步的,集装箱100还包括有立柱111,立柱111可以为多个,立柱111的一端与敞开式侧部112的顶部连接,立柱111的另一端与上梁160可拆卸地连接。立柱111的一端具有铰接装置,其通过铰接装置与敞开式侧部112的顶部连接。立柱111可以绕铰接装置转动。立柱111的另一端具有卡扣,卡扣与上梁160可拆卸的连接。当卡扣卡合至上梁160时,立柱111与上梁160连接在一起。当卡扣不与上梁160卡合时,立柱111可以与上梁160分开,以使得立柱111可以绕铰接装置转动,进而通过顶部的导轨水平移动。

如图25和图26所示,上梁160可以沿着通道150可移动,具体的说,连接梁140为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沿集装箱100的长度方向,靠近集装箱100的两端的多个连接梁140的高度小于位于中间位置的多个连接梁140的高度。连接梁140包括第一端连接梁141、第二端连接梁142和中间连接梁143,第一端连接梁141、中间连接梁143和第二端连接梁142沿集装箱10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知晓,在未图示的实施方式中,连接梁并不局限于第一端连接梁、第二端连接梁和中间连接梁,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更多种类的连接梁。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梁140设置在敞开式侧部112的两侧,连接梁140第一端连接梁141紧贴敞开式侧部112的一端,连接梁140第二端连接梁142紧贴敞开式侧部112的另一端。当然,在未图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端连接梁可以不紧贴敞开式侧部的一端,第一端连接梁与集装箱的端框之间也可以具有垂直空间,或者第一端连接梁与敞开式侧部的立柱之间也可以具有垂直空间。第二端连接梁也可以不紧贴敞开式侧部的另一端,第二端连接梁与集装箱的端壁立柱之间可以具有垂直空间,或者第二端连接梁与敞开式侧部的立柱之间也可以具有垂直空间。

如图25所示,第一端连接梁141的顶部设置有第一通道151,第一通道151沿集装箱100的长度方向贯穿第一端连接梁141。靠近集装箱100的一端,第一通道151的数量与第一端连接梁141的数量相同。上梁160包括第一上梁161、第二上梁162和第三上梁163。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知晓,上梁的数量并不局限于三个,其可以为四个或四个以上,连接梁的数量也可以根据上梁的数量予以变化,其只要使得多个上梁可以在多个连接梁之间在阻拦位置和开放位置移动即可。第一上梁161的数量为一个,第一上梁161沿集装箱100的长度方向贯穿第一端连接梁141,第一上梁161可移动地在第一通道151中。

第二端连接梁142的顶部设置有第二通道152,第二通道152沿集装箱100的长度方向贯穿第二端连接梁142。在集装箱100的高度方向上,第二通道152的高度可以与第一通道151的高度相同。第二端连接梁142靠近集装箱100的另一端,第二通道152的数量与第二端连接梁142的数量相同。第二上梁162的数量为一个,第二上梁162沿集装箱100的长度方向贯穿三个第二端连接梁142,第二上梁162可移动地设置在第二通道152中。

中间连接梁143的顶部设置有第三通道153和第四通道154(请参见图26),第三通道153和第四通道154沿中间连接梁143的高度方向竖直排列。第三通道153位于第四通道154的下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知晓,中间连接梁上可以设置更多的通道150,使得上梁可以在通道150中移动,中间连接梁中可以设置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通道150,相应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上梁可以设置在多个中间连接梁的通道150中。沿集装箱100的高度方向,第三通道153的高度与第一和第二通道151和152的高度相同,以使得第一上梁161可以从第一通道151中移动至第三通道153中,第二上梁162可以从第二通道152中移动至第三通道153中。第三上梁163可移动地设置在第四通道154中。中间连接梁143位于集装箱中间位置。第三上梁163可移动的设置在第四通道154中。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阻拦位置,一个第一上梁161贯穿第一通道151和第三通道153,即一个第一上梁161横跨第一端连接梁141和中间连接梁143。阻拦位置不为一固定位置,其使得两个连接梁140之间的垂直空间180被阻挡的位置均可以为阻拦位置。所有上梁160在阻拦位置沿集装箱100的高度方向的投影均能够相接并能全部横跨所有的连接梁140。

一个第二上梁162贯穿第二通道152和第三通道153,即一个第二上梁162横跨第二端连接梁142和中间连接梁143。一个第三上梁163贯穿第四通道154,即一个第三上梁163横跨中间连接梁143。第一上梁161、第二上梁162和第三上梁163横跨全部的连接梁140,使得连接梁140之间的垂直空间180被全部阻断,进一步使得敞开式侧部112沿集装箱100的长度方向被全部阻断。沿集装箱100的长度方向,第一上梁161包括分别位于两端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二上梁162包括分别位于两端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三上梁163包括分别位于两端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上梁161的第一端靠近集装箱100的一个端部,第二上梁162的第二端靠近集装箱100的另一个端部。沿集装箱100的高度方向,第一上梁161的第二端的投影和第三上梁163的第一端的投影相重叠,当然,第一上梁161的第二端的投影和第三上梁163的第一端的投影也可相接,在本公开中,第一上梁161与第三上梁163相接时,其二者的投影可以紧贴,可以在相接位置的连接梁的投影处具有少量的空隙,但第一上梁161和第三上梁163均与相接位置处的连接梁的投影相重叠。沿集装箱100的高度方向,第二上梁162的第一端的投影和第三上梁163的第二端的投影相重叠,当然,第二上梁162的第一端的投影和第三上梁163的第二端的投影也可相接,在本公开中,第二上梁162与第三上梁163相接时,其二者的投影可以紧贴,可以具有少量的空隙,但第二上梁162和第三上梁163均与相接位置处的连接梁的投影相重叠。

第一上梁161可以沿多个第一通道151和多个第三通道153移动,第二上梁162可以沿多个第二通道152和多个第三通道153移动,第三上梁163可以沿多个第四通道154移动。第一上梁161、第二上梁162和第三上梁163可以从各自的阻拦位置移动到各自的开放位置。开放位置不是一固定位置,当上梁160退出两个连接梁140之间的垂直空间180时,两个连接梁140之间的垂直空间180上下贯通的位置均可以为开放位置。当第一上梁161从其阻拦位置移动到其开放位置时,第一上梁161与第三上梁163沿集装箱100的高度方向的投影至少部分的重叠并且使得相邻的两个第一端连接梁141之间的垂直空间180上下贯通。

具体的说,在从阻拦位置移动到开放位置时,第一上梁161从连接梁140第一端连接梁141的第一通道151退出且从连接梁140第一端连接梁141和连接梁140中间连接梁143之间的垂直空间180退出,并进入一个第三通道153中。这样,连接梁140第一端连接梁141之间的垂直空间180均上下贯通,连接梁140第一端连接梁141处于开放位置。第一上梁161沿集装箱100的高度方向的投影与相邻的第三上梁163部分的重叠。当然,第一上梁161可以继续沿第三通道153移动并逐步靠近第三上梁163,直到第一上梁161沿集装箱100的高度方向的投影与第三上梁163全部重叠,使得连接梁140第一端连接梁141和部分的中间连接梁143之间的垂直空间180上下贯通。当然,第一上梁161也可以仅从连接梁140第一端连接梁141的第一通道151退出,也可以从连接梁140第一端连接梁141的任一一个的第一通道151退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知晓,第一上梁161移动的位置并不局限于图示停留的位置,其可以为第一上梁161可以移动的任意位置。

同样的,在从阻拦位置移动到开放位置时,第二上梁162也可以从连接梁140第二端连接梁142的第二通道152退出且从连接梁140第二端连接梁142和中间梁之间的垂直空间180退出,进入一个第三通道153中。这样,在开放位置,连接梁140第二端连接梁142之间的垂直空间180均上下贯通,连接梁140第二端连接梁142处于开放位置。第二上梁162沿集装箱100的高度方向的投影与相邻的第三上梁163部分的重叠。第二上梁162也可以继续沿第三通道153移动并逐步靠近第三上梁163,直到第二上梁162沿集装箱100的高度方向的投影与第三上梁163全部重叠,使得第二端连接梁142和部分的中间连接梁143之间的垂直空间180上下贯通。第二上梁162也可以仅从三个连接梁140第二端连接梁142的第二通道152退出,也可以从三个连接梁140第二端连接梁142的任一一个的第二通道152退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知晓,第二上梁162移动的位置并不局限于图示停留的位置,其可以为第二上梁162可以移动的任意位置。

相应的,在从阻拦位置移动到开放位置时,第三上梁163可以任意地在第四通道154中移动。在开放位置,第三上梁163可以沿多个第四通道154移动,以远离第二上梁162,使得第三上梁163沿集装箱100的高度方向的投影与相邻的第一上梁161部分的重叠。第三上梁163也可以继续沿第四通道154移动并逐步远离第二上梁162,直到第一上梁161沿集装箱100的高度方向的投影与第三上梁163全部重叠。第三上梁163还可以沿多个第四通道154移动,以远离第一上梁161,使得第三上梁163沿集装箱100的高度方向的投影与相邻的第二上梁162部分的重叠。第三上梁163也可以继续沿第四通道154移动并逐步远离第一上梁161,直到第二上梁162沿集装箱100的高度方向的投影与第三上梁163全部重叠。

当然,在从阻拦位置移动到开放位置时,第一上梁161和第二上梁162也可以同时移动,第一上梁161可以从第一端连接梁141之间的垂直空间180中退出,进入至与第一端连接梁141相邻的中间连接梁143中。第二上梁162可以从第二端连接梁142之间的垂直空间180中退出,进入至与第二端连接梁142相邻的中间连接梁143中。这样,第一上梁161和第二上梁162均设置在多个第三通道153中,多个第一端连接梁141之间的垂直空间180均上下贯通,多个第二端连接梁142之间的垂直空间180均上下贯通。第一上梁161和第二上梁162均处于开放位置。

在从第一上梁161的开放位置移动到部分的阻拦位置时,第一上梁161从多个中间连接梁143中的多个第三通道153退出且进入第一端连接梁141的第一通道151中,直到第一上梁161部分的进入部分的第一通道151中,此时第一上梁161处于部分的阻拦位置,第一上梁161部分的阻断对应的相邻连接梁140之间的垂直空间180。在从第一上梁161的开放位置移动到全部的阻拦位置时,第一上梁161可以从多个中间连接梁143中的多个第三通道153退出且进入第一端连接梁141的第一通道151中,直到第一上梁161完全进入至所有的第一通道151中,此时第一上梁161完全的处于阻拦位置,第一上梁161阻断五个第一端连接梁141之间的垂直空间180。

在从第二上梁162的开放位置移动到部分的阻拦位置时,第二上梁162从多个中间连接梁143中的多个第三通道153退出且进入第二端连接梁142的第二通道152中,直到第二上梁162部分的进入部分的第二通道152中,此时第二上梁162处于部分的阻拦位置,第二上梁162阻断对应的相邻连接梁140之间的垂直空间180。在从开放位置移动到全部的阻拦位置时,第二上梁162可以从多个中间连接梁143中的多个第三通道153退出且进入第二端连接梁142的第二通道152中,直到第二上梁162完全进入至所有的第二通道152中,此时第二上梁162完全的处于阻拦位置,第二上梁162阻断三个第二端连接梁142之间的垂直空间180。

在从第三上梁163的开放位置移动到部分的阻拦位置时,第三上梁163从多个中间连接梁143中的多个第四通道154退出且进入另外的多个第四通道154中,直到部分的第三上梁163的沿高度方向的投影逐渐的与第一上梁161和第二上梁162的投影相接,此时第三上梁163的处于部分的阻拦位置,第三上梁163阻断对应的相邻连接梁140之间的垂直空间180。在从开放位置移动到全部的阻拦位置时,第三上梁163可以从多个中间连接梁143中的多个第四通道154退出且进入另外的多个第四通道154中,直到第三上梁163的沿高度方向的投影与第一上梁161和第二上梁162的投影相接,此时第三上梁163处于完全的阻拦位置,第三上梁163阻断中间连接梁143之间的垂直空间180。

当第一上梁161、第二上梁162和第三上梁163均处于完全的阻拦位置时,敞开式侧部112的所有的垂直空间180均被阻断,第一上梁161、第二上梁162和第三上梁163彼此端部沿集装箱100的高度方向的投影相接或相重叠,第一上梁161、第二上梁162和第三上梁163横跨全部第一端连接梁141、第二端连接梁142和中间连接梁143。

进一步的,如图27所示,集装箱100还包括封闭部210,封闭部210可开启地设置在敞开式侧部112的顶部。封闭部210可以为侧帘布212,其可开启的设置在敞开式侧部112,集装箱100的两侧可以均设置有侧帘布212。侧帘布212的顶部通过导轨与集装箱的顶部230连接,侧帘布212可以在装货和卸货时移动打开,在运输货物时关闭,操作方便,密封性好。当然,集装箱的一侧还可以设置有侧帘布212,沿集装箱的宽度方向上,与集装箱的一侧对应的另一侧可以为封闭的集装箱侧门板。

集装箱100的顶板至底架220之间的距离为箱内载货高度H3,两侧的侧帘布212的连接位置与底架220之间的距离为侧面敞开高度H4。因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底架220高度等于下梁130的高度,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集装箱100的箱内载货高度H3大于现有的集装箱的箱内载货高度H1,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集装箱100的侧面敞开高度H4大于现有的集装箱的侧面敞开高度H4。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集装箱,沿集装箱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连接梁,可以在保证底架的强度的同时并减轻底架的重量,从而减轻了集装箱的整体重量,较大地增加了集装箱装载货物的重量。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集装箱的底架的高度等于下梁的高度,与现有的集装箱相比,下梁的高度远低于现有的具有敞开式侧部的集装箱的底架高度,导致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集装箱的箱内高度大于现有集装箱的箱内高度,可以加大装载量和箱体内部高度空间。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集装箱的底架高度优先的但不限定的为100mm~200mm,现有的集装箱的底架的高度都在200mm以上,本实用新型的集装箱可以满足大内部空间高度的市场要求。

第二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区别之处在于,如图28所示,封闭部210可以为侧门211,其可开启的设置在敞开式侧部112,可以很好的密封敞开式侧部。侧门211的数量并不局限于一扇,其可以根据实际的使用情况设置为多扇。如图28所示,集装箱100的两侧可以均设置有侧门211。集装箱的顶板至底架220之间的距离为箱内载货高度H3,两侧的侧门211的连接位置与底架220之间的距离为侧面敞开高度H4。因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底架220高度等于下梁130的高度,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集装箱100的箱内载货高度H3大于现有的集装箱的箱内载货高度H1(请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集装箱100的侧面敞开高度H4大于现有的集装箱的侧面敞开高度H4。

第三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与第二实施方式区别之处在于,如图29所示,集装箱100的一侧可以设置有侧门211,另一侧可以设置有侧帘布212。集装箱100的顶板至底架220之间的距离为箱内载货高度H3,侧门211和侧帘布212的连接位置与底架220之间的距离为侧面敞开高度H4。因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底架220高度等于下梁130的高度,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集装箱100的箱内载货高度H3大于现有的集装箱的箱内载货高度H1,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集装箱100的侧面敞开高度H4大于现有的集装箱的侧面敞开高度H4。

第四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区别之处在于,如图30所示,集装箱为台架式集装箱300。台架式集装箱300沿其宽度方向的两侧并未设置有封闭部210,也未设置有顶部。台架式集装箱300在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设置有端框240并且在两端的端框240之间间隔设置有连接梁140。这样的台架式集装箱300具有足够的支撑强度运输货物,并且方便叉车运输装载在台架式集装箱300的内部的货物。

第五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与第四实施方式区别之处在于,如图31所示,集装箱为折叠台架式集装箱400。折叠台架式集装箱400沿其宽度方向的两侧并未设置有封闭部210,也未设置有顶部。折叠台架式集装箱400在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设置有可折叠的端框或可折叠的角柱,可折叠的端框或可折叠的角柱均包括上部241、下部242和铰链装置243,上部241通过铰链装置243可翻转地与下部242连接,下部242与下梁130固定连接。这样折叠台架式集装箱400在使用时将上部241直立,在不需要使用上部241时,再通过铰链装置243将上部241翻转折叠至折叠台架式集装箱400的内部。

第六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与第四实施方式区别之处在于,如图32所示,集装箱为平台式集装箱500。平台式集装箱500沿其宽度方向的两侧并未设置有封闭部210,也未设置有顶部。平台式集装箱500在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并未设置有端框,但在沿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有连接梁140。第七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之处在于,如图33所示,集装箱600还包括第一铰接装置710,上梁160通过第一铰接装置710与连接梁140连接。集装箱600包括多个连接梁140,沿集装箱600的长度方向,多个连接梁140间隔设置。上梁包括第四上梁164和第五上梁165,第四上梁164和第五上梁165相邻,第四上梁164的一端166与第五上梁165的另一端167相对且与同一连接梁140连接。沿集装箱600的长度方向,在阻挡位置处,第四上梁164的一端166与一个连接梁140铰接,第五上梁165的另一端167与另一个连接梁140连接。第四上梁164可以连接两个连接梁140,或者多个连接梁140。同样的,第五上梁165可以连接两个连接梁140,或者多个连接梁140。如图35所示,连接梁140的顶部设置有开放的套管170,套管170的构造为U型。套管170的内部设置有通道150,在阻拦位置处,上梁160横跨两个或连个以上的连接梁140的通道150。

如图36所示,第四上梁164的一端166与第五上梁165的另一端167可以设置在一个连接梁140的顶部,即第四上梁164的一端166与第五上梁165的另一端167均位于连接梁140的通道150中。连接梁140的顶部设置有第一铰接装置710和连接件190。第四上梁164与第一铰接装置710铰接,第五上梁165与连接件190连接。第四上梁164的一端166与第一铰接装置710铰接,第五上梁165的另一端167与连接件190连接。连接件190可以为插销(未图示),也可以为螺栓,插销、螺栓结构类同图19-22的结构形式。连接件190与第一铰接装置710相邻,连接梁140的顶部设置有第三通孔173。插销或者螺栓可以穿过第三通孔173与上梁连接,以使得在阻挡位置处上梁160与连接梁140固定连接。进一步的,上梁160的内部设置有螺母192,螺栓可以通过第三通孔173与螺母192螺纹连接。上梁160阻断两个相邻的连接梁140之间的垂直空间。

如图34和图37所示,第四上梁164的一端166绕第一铰接装置710旋转,连接件190与第四上梁164的另一端168不连接。第四上梁164绕第一铰接装置710由阻拦位置旋转至开放位置,以使得多个相邻的连接梁140之间的垂直空间上下贯通。这样,叉车可以通过上下贯通的垂直空间由集装箱的外侧插入集装箱600内,从而将集装箱600的箱内的货物抬起或者落下。

进一步的,如图35所示,第四上梁164还可以设置有插销孔195。第四上梁164可以绕第一铰接装置710继续旋转,由开放位置旋转至另一侧的阻拦位置,插销可以依次穿过第三通孔173和插销孔195,从而使得插销与第四上梁164连接,以限制第四上梁164的移动。

如图35所示,本实施方式还公开一种集装箱600,集装箱600的两侧均可以设置有侧帘布212。位于集装箱600的一侧的上梁160处于阻拦位置,侧帘布212可以处于展开状态以封闭敞开式侧部112(请参见图33)。位于集装箱600的另一侧的上梁169处于开放位置,侧帘布212可以处于收紧状态以打开敞开式侧部112,使得叉车可以通过敞开式侧部112运输货物。集装箱600的顶板至底架之间的距离为箱内载货高度H3,侧帘布212的连接位置与底架之间的距离为侧面敞开高度H4。本实施方式公开的底架高度等于下梁130的高度,集装箱600的箱内载货高度H3大于现有的集装箱的箱内载货高度H1,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集装箱600的侧面敞开高度H4大于现有的集装箱的侧面敞开高度H4。

第八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与第七实施方式不同之处在于,如图38所示,集装箱700还包括第二铰接装置720,连接梁140通过第二铰接装置720与下梁130连接。连接梁140可以为多个,下梁130可以为一个,上梁160可以为一个。当然,上梁160也可以为多个。如图40所示,每个连接梁140均通过一个第二铰接装置720与下梁130连接。上梁160设置有多个第一铰接装置710,每个连接梁140均通过一个第一铰接装置710与上梁160连接。这样,上梁160处于阻拦位置阻断相邻的两个连接梁140之间的垂直空间。如图39所示,多个连接梁140可以通过多个第二铰接装置720旋转落下,上梁160可以通过多个第一铰接装置710旋转落下。如图41所示,多个连接梁140旋转至接近与下梁130相平齐的位置。上梁160旋转至接近与下梁130平齐的位置。这样,如图39所示,上梁160处于开放位置,敞开式侧部112中的所有垂直空间完全上下贯通,使得叉车可以通过敞开式侧部112运输货物。

进一步的,如图38所示,集装箱700还包括挡杆730。沿集装箱700的长度方向,挡杆730设置在靠近集装箱700的端部的连接梁140的位置处。挡杆730的底部可以与下梁130铰接,挡杆730的顶部可以与连接梁140铰接,这样,当上梁160处于阻挡位置处时,挡杆730可以支撑上梁160和连接梁140,增加上梁160和连接梁140的稳定性。如图39所示,当上梁160处于开放位置处时,挡杆730也旋转落下。

如图42所示,本实施方式还公开一种集装箱700,集装箱700的两侧均可以设置有侧帘布212。位于集装箱700的一侧的上梁160处于阻拦位置,侧帘布212可以处于展开状态以封闭敞开式侧部。位于集装箱700的另一侧的上梁160处于开放位置,侧帘布212可以处于收紧状态以打开敞开式侧部,使得叉车可以通过敞开式侧部运输货物。位于开放位置处的连接梁140和上梁160的沿集装箱的高度方向的高度不超过集装箱的底架的高度,即不超过下梁130的高度。集装箱700的顶板至底架之间的距离为箱内载货高度H3,侧帘布212的连接位置与底架之间的距离为侧面敞开高度H4。本实施方式公开的底架高度等于下梁130的高度,集装箱的箱内载货高度H3大于现有的集装箱的箱内载货高度H1,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集装箱700的侧面敞开高度H4大于现有的集装箱的侧面敞开高度H4。

第九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之处在于,如图43所示,集装箱800包括立柱811、下梁830、连接梁840和上梁860。立柱811的顶部与集装箱800的顶部可转动地连接。立柱811可绕与集装箱800的顶部的铰接位置处翻转。立柱811的底部与下梁830可拆卸地连接。在如图43所示的敞开式侧部中,包括一个上梁860。上梁860设置有沿高度方向供立柱811通过的凹槽813。立柱811可以位于相邻的两个连接梁840之间的垂直空间中。连接梁840也可以设置有沿高度方向供立柱811通过的凹槽813。这样,立柱811在与下梁830连接时不与上梁860和连接梁840发生干涉。连接梁840通过第三铰接装置与下梁830铰接。连接梁840通过端部连接件823与集装箱800的沿长度方向的端部连接。立柱811与下梁830分离开。立柱811可以绕与集装箱800的顶部的铰接位置朝向集装箱800的外侧翻转。

如图44所示,连接梁840的下部841通过第三铰接装置820与下梁830铰接。立柱811与凹槽813分离之后,连接梁840可绕第三铰接装置820翻转。连接梁840带动上梁860绕第三铰接装置820旋转落下,可以使得连接梁840和上梁860共同处于开放位置。相邻的连接梁840之间的垂直空间上下贯通。货物可以不被上梁860所阻拦。货物可以通过叉车从集装箱800的外侧移到集装箱800的内侧,或者从集装箱800的内侧移到集装箱800的外侧。

连接梁840可以带动上梁860绕第三铰接装置820升起,使得上梁860和连接梁840共同处于竖立位置。相邻的连接梁840之间的垂直空间被上梁860阻拦。货物也被上梁860所阻拦。

进一步的,如图43和图46至图48所示,集装箱800还包括扭簧装置821。扭簧装置821安装在连接梁840的下部与下梁830之间。这样,扭簧装置821对连接梁840的翻转施加以回转力,减小连接梁840和上梁860由竖立位置移动到开放位置时的速度和冲击力。扭簧装置821也可以辅助连接梁840和上梁860由开放位置移动到竖立位置。扭簧装置821沿下梁830的长度方向可以设置有多个,这样可以对连接梁840施加稳定的回转力。

如图45所示,集装箱800还包括承载连接装置822,承载连接装置822设置在连接梁840的下部和下梁830之间,用于在连接梁840和上梁860处于竖立位置时连接下梁830。承载连接装置822包括基座824和钩825。下梁830设置有基座824。基座824设置有供钩825钩住的基座824通道。连接梁下部841设置有钩825。在上梁860位于竖立位置时,钩825钩住基座824通道。在连接梁840绕第三铰接装置820旋转时,钩825绕基座824旋转。在上梁860处于开放位置时,钩825与基座824分离开。

第十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与第九实施方式不同之处在于,如图49所示,集装箱900还包括中间连接件926,中间连接件926用于连接两个相邻的连接梁940。在本实施方式中,集装箱900包括多个上梁960。多个上梁960中的每个与多个连接梁940连接。一个上梁960和与该上梁960连接的多个连接梁940组成一个单元。相邻的两个单元之间的连接梁940可以通过中间连接件926连接。中间连接件926可以为多个,多个中间连接件926沿高度方向间隔设置。

在所有上梁960均位于竖立位置时,中间连接件926用于连接相邻的连接梁940。这样,可以使得所有上梁960和所有连接梁940处于连接状态,封闭敞开式侧部,共同阻拦货物进出集装箱900。

当部分的上梁960需要绕第三铰接装置920旋转时,与该上梁960连接的连接梁940不与中间连接件926连接。与中间连接件926分离的连接梁940绕第三铰接装置920旋转,上梁960由竖立位置翻转到开放位置。货物可以进出集装箱900。

第十一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与第九实施方式不同之处在于,如图50所示,集装箱1000还包括波纹板1001,波纹板1001设置在上梁1060和连接梁的下部1041之间。这样,上梁1060在竖立位置处时,波纹板1001可以阻挡货物从集装箱1000的内部移到集装箱1000的外部或者从集装箱1000的外部移到集装箱1000的内部。

第十二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与第十一实施方式不同之处在于,如图51和图52所示,集装箱1100还包括中间连接件1126,中间连接件1126用于连接两个相邻的连接梁1140。在本实施方式中,集装箱1100包括多个上梁1160。多个上梁1160中的每个与多个连接梁1140连接。一个上梁1160和与该上梁1160连接的多个连接梁1140组成一个单元。相邻的两个单元之间的连接梁1140可以通过中间连接件1126连接。中间连接件1126可以为多个,多个中间连接件1126沿高度方向间隔设置。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中出现的诸如“部”、“件”等术语既可以表示单个的零件,也可以表示多个零件的组合。本文中出现的诸如“安装”、“设置”等术语既可以表示一个部件直接附接至另一个部件,也可以表示一个部件通过中间件附接至另一个部件。本文中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描述的特征可以单独地或与其他特征结合地应用于另一个实施方式,除非该特征在该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不适用或是另有说明。

本实用新型已经通过上述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例范围内。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附属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范围所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