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纺织机械的过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06485发布日期:2018-07-24 21:22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纺织机械的过线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纺织机械为了纺织过多的线缠绕于一起,一般都会设有过线装置,现有的过线装置一般都设有过线轮,其固定简单,在轴体断裂后,过线轮因未有限制结构,容易掉落,导致过线轮找不到,甚至如果掉入纺织机械内易损坏机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就是为了解决提供一种在轴体断裂后仍能对过线轮进行限位的过线装置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纺织机械的过线装置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包括前板、后板、左过线轮以及右过线轮;所述前板后侧设有与自身为一体的上过线板以及下横向导轨;所述上过线板上方开有过线槽,后方开有第一横向滑槽;所述前板左后端连接有第一挡板;前板左后侧开有第一限位圆槽,右后侧开有设有右开口的右连接槽;所述后板前侧设有与自身为一体的上横向导轨以及下连接板;所述下连接板前侧开有第二横向滑槽;所述后板右端连接有第二挡板;后板左前侧开有设有左开口的左连接槽,右前侧开有第二限位圆槽;当前板与后板连接后,所述上横向导轨连接于第一横向滑槽内,所述下横向导轨连接于第二横向滑槽内,所述前板以及后板左右两侧皆形成容置腔,所述第一挡板将左开口盖住,第二挡板将右开口盖住;所述左过线轮以及右过线轮分别放置于两容置腔内;所述左过线轮包括第一主轮以及两个分别连接于第一主轮两侧的第一限位圆轮;所述第一主轮与两第一限位圆轮同轴心;所述两第一限位圆轮其中一个安装于第一限位圆槽内,另一个安装于左连接槽内;所述右过线轮包括第二主轮以及两个分别连接于第二主轮两侧的第二限位圆轮;所述第二主轮与两第二限位圆轮同轴心;所述两个第二限位圆轮其中一个安装于右连接槽内,另一个安装于第二限位圆槽内;所述左过线轮通过第一转轴分别与前板以及后板连接;所述右过线轮通过第二转轴与前板以及后板连接。

所述第一转轴包括第一轴体以及两个分别连接在第一轴体两端的第一限位盘;所述第二转轴包括第二轴体以及两个分别连接在第二轴体两端的第二限位盘。

本实用新型可以达到的技术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前板以及后板左右两侧皆形成有容置腔,而左过线轮以及右过线轮分别限制于两个容置腔内,在第一轴体或第二轴体断裂后,其左过线轮以及右过线轮仍限制于两容置腔,不易掉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纺织机械的过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纺织机械的过线装置的前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纺织机械的过线装置的后爆炸图;

图4是图3的A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阐述。

参阅图1至图4。

一种用于纺织机械的过线装置,包括前板1、后板2、左过线轮3以及右过线轮4;所述前板1后侧设有与自身为一体的上过线板5以及下横向导轨6;所述上过线板5上方开有过线槽7,后方开有第一横向滑槽9;所述前板1左后端连接有第一挡板8;前板1左后侧开有第一限位圆槽21,右后侧开有设有右开口22的右连接槽23;所述后板2前侧设有与自身为一体的上横向导轨11以及下连接板12;所述下连接板12前侧开有第二横向滑槽13;所述后板2右端连接有第二挡板14;后板2左前侧开有设有左开口31的左连接槽32,右前侧开有第二限位圆槽33;当前板1与后板2连接后,所述上横向导轨11连接于第一横向滑槽9内,所述下横向导轨6连接于第二横向滑槽13内,所述前板1以及后板2左右两侧皆形成容置腔,所述第一挡板8将左开口31盖住,第二挡板14将右开口22盖住;所述左过线轮3以及右过线轮4分别放置于两容置腔内;所述左过线轮3包括第一主轮41以及两个分别连接于第一主轮41两侧的第一限位圆轮42;所述第一主轮41与两第一限位圆轮42同轴心;所述两第一限位圆轮42其中一个安装于第一限位圆槽21内,另一个安装于左连接槽32内;所述右过线轮4包括第二主轮51以及两个分别连接于第二主轮51两侧的第二限位圆轮52;所述第二主轮51与两第二限位圆轮52同轴心;所述两个第二限位圆轮52其中一个安装于右连接槽23内,另一个安装于第二限位圆槽33内;所述左过线轮3通过第一转轴分别与前板1以及后板2连接;所述右过线轮4通过第二转轴与前板1以及后板2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转轴包括第一轴体61以及两个分别连接在第一轴体61两端的第一限位盘62;所述第二转轴包括第二轴体63以及两个分别连接在第二轴体63两端的第二限位盘64。

作为优选,所述下横向导轨6以及上横向导轨11皆为梯形导轨,第一横向滑槽9与第二横向滑槽13皆为梯形横向滑槽。

安装以及使用说明:本实用新型在安装上,先将左过线轮3以及右过线轮4放置于第一限位圆槽21与第二限位圆槽33上,具体的,将左过线轮3的其中一个第一限位圆轮42放置于第一限位圆槽21内,将右过线轮4的其中一个第二限位圆轮52放置于第二限位圆槽33内,之后将后板2由前板1插入直至后板2左端抵于第一挡板8上,另一个第一限位圆轮42由左开口31进入左连接槽32内,另一个第二限位圆轮52由右开口22进入右连接槽23内,而这时第二挡板14抵于前板1右端将右开口22盖住, 而第一挡板8抵于后板2左端将左开口31盖住;这时左过线轮3的其中一个第一限位圆轮42限位于第一限位圆槽21,另一个限位于左连接槽32与第一挡板8之间;右过线轮4其中一个第二限位圆轮52限位于第二限位圆槽33内,另一个限位于右连接槽23与第二挡板14之间;这时将第一轴体61与前板1、后板2、左过线轮3连接,连接好后,第一轴体61前端穿出前板1卡接或焊接第一限位盘62,后端穿出后板2卡接或焊接另一第一限位盘62;将第二轴体63与前板1、后板2、右过线轮4连接,连接好后,第二轴体63前端穿出前板1卡接或焊接第二限位盘64,后端穿出后板2卡接或焊接另一第二限位盘64。

在使用上,每个过线装置只过一根线,这样才能将多根线分离,而左过线轮3、右过线轮4以及过线槽7用于对线的导向,在第一轴体61或第二轴体63断裂后,其左过线轮3以及右过线轮4依旧限位于容置腔内,具体的左过线轮3的其中一个第一限位圆轮42限位于第一限位圆槽21,另一个限位于左连接槽32与第一挡板8之间;右过线轮4其中一个第二限位圆轮52限位于第二限位圆槽33内,另一个限位于右连接槽23与第二挡板14之间,使其不会掉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