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电叶片腹板起吊、运输及翻转用的腹板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57415发布日期:2018-07-31 20:18阅读:48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电叶片腹板起吊、运输及翻转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风电叶片腹板起吊、运输及翻转用的腹板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风电事业的发展,叶片型号越做越大,相应的叶片腹板的尺寸及重量也水涨船高。目前叶片超过60m长的型号越来越多,腹板的根部直径也普遍超过2m。海上风电叶片超过70m的叶型,腹板根部直径普遍超过了3m,甚至达到了4m多,单片腹板的质量一吨多。

在叶片腹板灌注固化完成之后,即可进行起吊脱模。腹板起吊时,传统方式是吊带整个绕腹板根部一圈打结,然后通过桁车直接起吊。这种做法,由于腹板脱模过程中,吊带收紧,吊带挤压腹板法兰边。由于腹板法兰边较薄,强度较弱,且腹板根部重量很重,脱模过程中很容易产生法兰边受吊带挤压损伤的情况发生。

腹板转运过程中,同样存在此种情况。传统转运过程中,单片腹板使用两部桁车转运,过程中桁车同步性差,晃动剧烈。无论腹板采取平放转运还是直立转运腹板的法兰边都及容易挤压受损;尤其是腹板直立转运,底边的法兰边受整个腹板重量下压,损伤频率高,维修成本高且质量较差。

腹板为两片腹板直立组装,在组装前需要放置在腹板组装架上。在放置前,需要将腹板进行90°翻转并转运。因为腹板法兰边薄弱,且腹板动辄60多米长,腹板重量也重。传统的吊带勒紧,两部桁车配合翻转方式,极容易产生腹板法兰边变形损伤。

由于腹板为叶片的主要部件,腹板法兰边一旦出现损伤,维修繁琐,成本较高,维修时间长影响生产。另外,如果腹板法兰损伤未及时发现,带损伤使用,将对叶片质量产生致命性影响,因此目前解决叶片腹板起吊及翻转过程中的法兰边损伤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安全可靠、使用方便的风电叶片腹板起吊、运输及翻转用的腹板保护装置,能有效解决以往叶片腹板起吊、运输及翻转过程中的法兰边损伤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风电叶片腹板起吊、运输及翻转用的腹板保护装置,包括有吊耳、承力主体、随型板及其配套的可拆卸式加压板组件,其中,所述吊耳分别焊接在承力主体的两端,所述随型板有两个对称安装在承力主体的同一侧上,并朝各自相应一侧的吊耳方向倾斜,能够贴合于腹板的翻边,在腹板脱模起吊、运输及翻转时,所述承力主体是置于腹板底面,且通过调整承力主体的安装角度,能使得随型板与腹板的翻边整体贴合;所述加压板组件包括有加压板、L形挂钩及配套的螺栓、螺母,所述L形挂钩有两个并排安装在加压板的同一侧上方,挂勾于随型板的顶部,其自由端位于随型板的背后,朝向相应吊耳,所述螺栓穿过L形挂钩的自由端,并抵触于随型板的背面,且所述螺栓的抵触端安装上螺母,所述加压板平行面向各自相应的随型板,通过拧紧螺栓能够使加压板往随型板靠拢一起来贴合夹紧腹板的翻边。

所述随型板的贴合面粘接有弹性件,以保护腹板的翻边。

所述加压板的加压面粘接有弹性件,以保护腹板的翻边。

所述两个随型板以承力主体的垂直中心线为对称线。

所述承力主体为长方管。

所述随型板、加压板为矩形板。

所述弹性件为橡胶保护垫。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与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传统腹板脱模起吊、运输及翻转时,腹板法兰边得不到保护,出现损伤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操作简便,生产安全性好,实现了装置与腹板翻边的随型,也减少了因为腹板损伤带来的质量隐患及维修成本。同时,腹板运输时候,省去了传统方式吊带打结绑缚的方式,从而腹板不至于滑落,人员人身安全性得到提高。

3、本实用新型中的随型板、加压板均可以根据不同腹板截面的需求进行调整,适应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腹板保护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腹板保护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腹板保护装置的侧视图。

图4为加压板组件的主视图。

图5为加压板组件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风电叶片腹板起吊、运输及翻转用的腹板保护装置,包括有吊耳1、承力主体2、随型板3及其配套的可拆卸式加压板组件,其中,所述承力主体2为长方管,所述吊耳1分别焊接在承力主体2的两端,所述随型板3为矩形板,有两个对称焊接在承力主体2的同一侧上,以承力主体2的垂直中心线为对称线,并朝各自相应一侧的吊耳方向倾斜,能够贴合于腹板的翻边,在腹板脱模起吊、运输及翻转时,所述承力主体2是置于腹板底面,且通过调整承力主体2的安装角度,能使得随型板3与腹板的翻边整体贴合;所述加压板组件包括有加压板41、L形挂钩42及配套的螺栓43、螺母44,所述加压板41为矩形板,所述L形挂钩42有两个并排固定在加压板41的同一侧上方两个角位处,并挂勾于随型板3的顶部,其自由端位于随型板3的背后,朝向相应吊耳1,所述螺栓43穿过L形挂钩42的自由端,并抵触于随型板3的背面,且所述螺栓43的抵触端安装上螺母44,所述加压板41平行面向各自相应的随型板3,通过拧紧螺栓43能够使加压板41往随型板3靠拢一起来贴合夹紧腹板的翻边。

所述随型板3的尺寸及角度依据腹板翻边的尺寸及角度而定。随型板3的贴合面需要粘接上橡胶保护垫之类的弹性体,以保护产品。同时,加压板31的加压面同样需要粘接上橡胶保护垫之类的弹性体。

腹板固定完成后,使用桁车,挂钩住承力主体2两侧的吊耳1,即可实现腹板的安全脱模起吊、转运等操作。翻转90°操作时,桁车挂钩住一侧吊耳1,另一侧吊耳起到支撑作用,可实现腹板的安全翻转。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子只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之形状、原理所作的变化,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