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移装置及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58796发布日期:2018-07-18 00:06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运输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转移装置及生产线。



背景技术:

为加快生产节奏、提高生产效率,尤其是在仓库、码头、周转站或加工企业中,经常需要对原料或制品进行运转,普遍采用抓取吊运、翻转、倾斜滑落、平移推动及运输带移动等转运方式。

而在现有技术中,上述的转运方式普遍存在以下缺点:

(1)原料或制品在转运过程中相互挤压,易变形,并容易导致原料或制品表面被划伤;

(2)原料或制品相互碰撞,易变形、损坏;

(3)转运耗时较长,不能满足高速生产线的需求;

(4)原料或制品在转运后其相对于生产线的位置方向发生变化,需要对原料或制品的方位进行调整,降低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移装置,该转移装置结构简单,能够避免原料或制品在转移的过程中产生划伤、变形、损坏等缺陷,保证其内部及表面的质量,同时能够保证原料或制品在转移过程中能够保持上料时原有的方向不变,避免在后续工序中对原料或制品的方位进行调整,保证生产节奏,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产线,该生产线通过采用上述的转移装置能够在转移过程中保证原料或制品的内部及表面质量不受影响,同时能够避免转移后的原料或制品的方位调整,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转移装置,包括支架、转臂、托盘及转动机构;

支架上设有可转动的主动轴;

转臂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及第二端,第一端与主动轴连接;

第二端设有固定轴,托盘与固定轴铰接;

转动机构用于带动托盘相对于固定轴转动,并用于使得托盘与转臂的转速相同,转动方向相反、转动角度相等。

现有技术中,为加快生产节奏、提高生产效率,尤其是在仓库、码头、周转站或加工企业中,经常需要对原料或制品进行运转,普遍采用抓取吊运、翻转、倾斜滑落、平移推动及运输带移动等转运方式。而上述的转运方式普遍存在以下缺点:原料或制品在转运过程中相互挤压,易变形,并容易导致原料或制品的表面被划伤;原料或制品相互碰撞,易变形、损坏;转运耗时较长,不能满足高速生产线的需求;原料或制品在转运后其相对于生产线的位置方向发生变化,导致需要对原料或制品的方位进行调整,降低了生产效率。

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转移装置,该转移装置的转臂的第一端与主动轴连接,通过主动轴的转动,便可带动转臂相对于主动轴的轴线转动。其次,由于转臂的第二端设有托盘,并且托盘与设置在第二端的固定轴铰接,通过转动机构能够带动托盘相对于固定轴的轴线转动。并且托盘在转动机构的带动下,当主动轴带动转臂转动时,托盘能够以与转臂相同的转速,相反的转动方向和相等角度转动,由此使得放置在托盘上的原料或制品能够保持其在通过该转移装置转移前后的方位不变,由此保证原料或制品相对于托盘的方位不变。故在保证通过该转移装置转移的原料或制品的内部及表面的质量的前提下,能够保证其转移前后的位置,避免在转移后的生产工序对原料或制品的方位进行调整,简化了转移步骤,提高了生产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

第一端与主动轴的配合处均设有键槽,第一端与主动轴键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

第二端与固定轴的配合处均设有键槽,第二端与固定轴键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

转动机构包括第一链轮、第二链轮、链条及动力装置;

第一链轮与主动轴同轴,并且第一链轮与支架固定连接;

第二链轮与托盘固定连接,第二链轮和托盘的旋转中心与固定轴同轴;

链条用于与第一链轮及第二链轮啮合;

动力装置的输出端与主动轴传动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

第一链轮及第二链轮的模数及齿数相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

转动机构包括用于驱动转臂及主动轴转动的动力装置,动力装置固定于支架,动力装置的输出端与主动轴传动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

托盘转移装置包括多个转臂,多个转臂上均对应设有转动机构及托盘。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

多个转臂的第一端均与主动轴连接;

并且多个转臂之间均间隔角度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

转移装置包括多个托盘,多个托盘沿第一端向第二端的方向依次间隔设置。

一种生产线,包括至少一个上述的转移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转移装置结构简单,能够避免原料或制品在转移的过程中产生划伤、变形、损坏等缺陷,保证其内部及表面质量,同时能够保证原料或制品在转移过程中能够保持上料时原有的方向不变,避免在后续工序中对原料或制品的方位进行调整,从而保证生产节奏,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生产线通过采用上述的转移装置能够保证原料或制品在转移过程中的内部及表面质量,同时能够避免调整转移后的原料或制品的方位,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转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转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转移装置的运动示意图。

图标:200-转移装置;210-支架;220-转臂;230-托盘;240-转动机构;221-第一端;222-第二端;241-第一链轮;242-第二链轮;243-链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请参考图1。

图1示出了本实施例中提供的转移装置200的具体结构。

从图1中可以看出,该转移装置200包括支架210、转臂220、托盘230及转动机构240。

其中,支架210用于支撑该转移装置200,并且支架210上设有可转动的主动轴,需要说明的是主动轴能够与动力机构连接,用于驱动主动轴转动。

请参照图2,转臂22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221及第二端222,第一端221与主动轴固定连接,通过第一端221与主动轴的固定连接,使得在主动轴转动时,能够带动转臂220绕主动轴的轴线转动。在转臂220的第二端222还设有相对固定在第二端222的固定轴。

托盘230设置在转臂220的第二端222,并且托盘230与第二端222的固定轴铰接。

该转移装置200还包括转动机构240,转动机构240用于带动托盘230相对于固定轴的轴线转动,并可使得托盘230的转速与转臂220的转速相同,转动方向相反、转动角度相等。

请参照图1、图3,该转移装置200的转臂220的第一端221与主动轴连接,通过主动轴的转动,便可带动转臂220相对于主动轴的轴线转动。其次,由于转臂220的第二端222设有托盘230,并且托盘230与设置在第二端222的固定轴铰接,通过转动机构240能够带动托盘230相对于固定轴的轴线转动。并且托盘230在转动机构240的带动下,当主动轴带动转臂220转动时,托盘230能够以与转臂220相同的转速,相反的转动方向、相等的转动角度转动,由此使得放置在托盘230上的原料或制品能够保持其在通过该转移装置200转移前后的方位不变,由此保证原料或制品相对于托盘的方位。故在保证通过该转移装置200转移的原料或制品的内部及表面质量的前提下,能够保证其转移前后的方位,避免在转移后的生产工序中对原料或制品的方位进行调整,简化了转移步骤,提高了生产效率。

转移装置200旨在保证原料或制品在转移过程中的内部及表面质量,同时维持其转移前后的方位,避免在转移后的生产工序中对原料或制品的方位进行调整。

需要说明的是,请参照图3,托盘230在设置的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转移的原料或制品的样式进行具体设置,通过将原料或制品放置在托盘230内,能够有效避免原料或制品受到挤压或是磨损。并且在转移的过程中,需要设置与生产线相适应的至少两个转移位置,用于完成将原料或制品转移到托盘230上,或是将原料或制品从托盘230上移除,由此完成原料或制品的转移。而原料或制品在多个转移位置间变换时,需要通过转臂220相对于主动轴的轴线的转动来改变转臂220相对于支架210的角度,使得设置在转臂220的第二端222的托盘230能够在不同的角度之间变换,即能够在多个转移位置之间变换位置。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转臂220能够绕主动轴的轴线360°转动,为提高转移装置200的效率,即转臂220的转动范围处于间隔角度最大的两个转移位置之间。此时的转移位置的设置即可根据需要进行设置。

进一步地,转臂220的第一端221与固定轴为固定连接,故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端221与固定轴采用的是键连接的固定连接方式,并且在第一端221及主动轴的配合处均设有键槽,由此连接键能够通过与第一端221及主动轴上的键槽配合使得第一端221与主动轴相对固定,使得主动轴在转动时能够带动转臂220转动。

另外,与上述设置方式相同,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二端222及固定轴的配合处设有键槽,第二端222与固定轴键连接。

进一步地,为使得通过转动机构240能够带动托盘230相对于固定轴的轴线转动,并且托盘230在转动机构240的带动下,当主动轴带动转臂220转动时,托盘230能够以与转臂220相同的转速,相反的转动方向,相等的角度转动,由此使得放置在托盘230上的原料或制品能够保持其在通过转移装置200转移前后的方位不变,由此保证原料或制品相对于托盘的方位。故在本实施例中,转动机构240包括第一链轮241、第二链轮242及链条243,第一链轮241与主动轴同轴,并且第一链轮241与支架210固定连接,第二链轮242与托盘230连接,链条243用于与第一链轮241及第二链轮242配合。其次,第一链轮241及第二链轮242的模数和齿数相同。故第一链轮241与第二链轮242可以采用相同的链轮。具体的,当主动轴带动转臂220转动时,由于第一链轮241与固定轴同轴并且固定在支架210上,所以当转臂220在转动时,不会带动第一链轮241转动,但是会带动链条243改变与第一链轮241啮合的位置,由于链条243与第一链轮241的啮合的位置发生变化,由此便会带动第二链轮242以与转臂220相同的转速和与转臂220不同的转动方向转动;第一链轮241和第二链轮242的模数和齿数相同,与第一链轮241改变啮合位置的部分链条243带动第二链轮242相对于转臂220反方向转动相等角度,由此便能够保证在转臂220转动的过程中,通过转移装置200转移的原料或制品在托盘230上的位置和方向不发生变化,使得托盘230可以围绕主动轴旋转,保证原料或制品相对于托盘230的方位不变。

而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转动机构240还可以采用其他的设置方式保证托盘230能以与转臂220相同的转速和与转臂220不同的转动方向、相等的角度转动。比如:转动机构240还可以包括用于驱动托盘230相对于固定轴的轴线转动的电机及齿轮组,齿轮组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及第二齿轮,第一齿轮套设在固定轴上并与托盘230固定,电机设置在转臂220上,第二齿轮与电机的转轴传动连接。通过电机带动齿轮组转动,并且保证通过齿轮组带动托盘230能够在转臂220转动时以与转臂220相同的转速及相反的转动方向、相等的角度转动。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转移装置200还可以包括多个转臂220,多个转臂220上均对应设有转动机构240及托盘230。并且多个转臂220的第一端221均与主动轴连接,多个转臂220之间均间隔角度设置。

其次,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转移装置200上还可以在转臂220上设置多个托盘230,并且多个托盘230沿第一端221向第二端222的方向依次间隔设置。需要说明的是,多个托盘230的设置方式以及与转动机构240的连接方式均与上述内容相同。

基于上述的转移装置200,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生产线,该生产线上包括至少一个上述的转移装置200。

转移装置200的工作原理是:

转移装置200的转臂220的第一端221与主动轴连接,通过主动轴的转动,便可带动转臂220相对于主动轴的轴线转动。其次,由于转臂220的第二端222设有托盘230,并且托盘230与设置在第二端222的固定轴铰接,通过转动机构240能够带动托盘230相对于固定轴的轴线转动。

当主动轴带动转臂220转动时,由于第一链轮241与固定轴同轴并且固定在支架210上,所以当转臂220在转动时,不会带动第一链轮241转动,但是会带动链条243改变与第一链轮241啮合的位置;第一链轮241和第二链轮242的模数和齿数相同,与第一链轮241改变啮合位置的部分链条243带动第二链轮242相对于转臂220反方向转动相等角度,由此便能够保证在转臂220转动的过程中,通过转移装置200转移的原料或制品在托盘230上的位置和方向不发生变化,使得托盘230可以围绕主动轴旋转,保证原料或制品相对于托盘230的方位不变。

故转移装置200能够在保证通过转移装置200转移的原料或制品的内部及表面质量的前提下,保证其转移前后相对于托盘230的方位不变,避免在转移后的生产工序中对原料或制品的方位进行调整,简化了转移步骤,提高了生产效率。

综上,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传统的转运装置及生产线比较,技术优势如下:

1.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转移装置200及生产线使得原料或制品在转运过程中不会出现挤压、碰撞,避免了原料或制品变形、损坏,以及表面被划伤;

2.本申请提供的转移装置200转运耗时短,能够满足高速生产线的需求;

3.原料或制品在转运后相对于托盘的位置和方向不会发生变化,不需要对原料或制品的方位进行调整,生产效率得到显著提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