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27398发布日期:2018-08-08 08:53阅读:33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垃圾桶。



背景技术:

垃圾桶是社会常用的公共设施,作为收纳生活垃圾的工具,垃圾桶被赋予了更高的追求。通常人们在丢垃圾时从垃圾口投入,但对于比投放口较大的垃圾不好投进,而不能实现垃圾桶该有的功能;人们也会在垃圾桶内套上垃圾袋,而袋子容易破裂使袋子里的水流出袋子,造成不必要的二次污染,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垃圾桶,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垃圾桶,包括桶盖、垃圾投放口、连接轴、桶身、漏孔、桶身托板、集水槽、拉手凹槽、集水槽放置腔,所述垃圾桶的上端设有桶盖,所述垃圾桶的下端设有桶身,所述垃圾桶的后端设有桶盖与桶身的连接轴,所述桶盖前端设有垃圾投放口,所述桶身底部设有集水槽,所述集水槽通过拉手凹槽存放于集水槽放置腔中,所述桶身下部、集水槽顶部一体成型有桶身托板,所述桶身托板开设有漏孔。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集水槽可通过拉手凹槽从集水槽放置腔中推进或拉出,拉手凹槽内嵌于集水槽外侧。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连接轴包括轴套、固定轴、轴底座,所述固定轴套固定在桶盖上,所述固定轴和轴底座固定在桶身上,所述轴套穿过固定轴实现桶盖与桶身连接,桶盖可由垃圾投放口掀起,实现桶盖与桶身沿连接轴旋转。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垃圾桶可通过垃圾口投放垃圾也可翻转上盖投放体积较大垃圾,垃圾袋碰倒尖锐物体会发生破裂毁坏,垃圾桶内从垃圾袋里流出的液体通过桶身托板流入集水槽中,方便倒掉,避免产生二次污染,便于清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展开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桶身结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连接轴结构示意图。

图中:1、桶盖,2、垃圾投放口,3、连接轴,4、桶身,5、漏孔,6、桶身托板,7、集水槽,8、拉手凹槽,9、集水槽放置腔,10、轴套,11、固定轴,12、轴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阐述。

如图1-4所示,一种垃圾筒包括桶盖1、垃圾投放口2、连接轴3、桶身4、漏孔5、桶身托板6、集水槽7、拉手凹槽8、集水槽放置腔9、,所述桶盖1、桶身4采用塑料材质或镀锌不锈钢材质,制造成本低,使用寿命长;所述垃圾桶的上端设有桶盖1,所述垃圾桶的下端设有桶身4,所述垃圾桶的后端设有桶盖1与桶身4的连接轴3,所述桶盖1前端设有垃圾投放口2,所述桶身底部设有集水槽7及集水槽放置腔9,所述集水槽7安装于集水槽放置腔9中,例如可采用现有的抽屉式滑轨连接方式,所述桶身4下部、集水槽7顶部一体成型有桶身托板6,所述桶身托板6开设有漏孔5。

所述集水槽7可通过拉手凹槽8从集水槽放置腔9中推进或拉出,拉手凹槽8内嵌于集水槽7外侧。

所述连接轴3包括轴套10、固定轴11、轴底座12,所述轴套10固定在桶盖1上,所述固定轴11和轴底座12固定在桶身4上,所述轴套10穿过固定轴11实现桶盖1与桶身4连接,桶盖1可由垃圾投放口2掀起,实现桶盖1与桶身4沿连接轴3旋转。

本实用新型垃圾筒实用于室外公共场所或大型娱乐场所。桶身顶部放入垃圾袋,桶盖压住垃圾袋四周与桶身接合,桶身底部集水槽顶部设有漏孔托板,将垃圾遗留的液体从漏孔流入集水槽中,集水槽从集水槽放置腔由拉手拉出,方便清理。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与精神的情况下,对实施方式所进行的改变、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