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红外线的电梯内乘客安全状态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51163发布日期:2018-08-24 19:53阅读:36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安全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基于红外线的电梯内乘客安全状态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电梯安全事故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

就目前而言,电梯轿厢运行时作为一个封闭空间,乘坐人员在电梯内若突然感到身体不适在电梯内蹲坐、晕倒及躺下无法及自主时求援,电梯轿厢做为公共场所除开站立以外的姿势都有可能是非正常人体姿态,都可能是乘坐人员发生危险,而电梯外部人员又无法知晓电梯轿厢内乘坐人员发生的危险情况,使得电梯乘坐人员无法得到及时的救助,本方案提供一种对电梯内乘客非站姿状态的监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红外线的电梯内乘客安全状态检测装置,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电梯缺乏对电梯轿厢内乘客安全状态检测的缺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红外线的电梯内乘客安全状态检测装置,包括电梯轿厢及设于所述电梯轿厢内的第一空间,还包括控制模块、报警器、设于所述第一空间内的若干个人体红外线检测装置、设于所述电梯轿厢底板上的压力感应器、设于所述第一空间内的至少一个高清广角摄像头,所述电梯轿厢内的三面侧壁上分别设有反光镜面,所述人体红外线检测装置向所述反光镜面发射红外线,所述红外线通过所述反光镜面反射,所述红外线于所述第一空间内形成红外线网,所述人体红外线检测装置输出端与所述控制模块使能端电连接,所述高清广角摄像头输出端与所述控制模块使能端电连接,所述报警器使能端与所述控制模块输出端电连接,压力感应器输出端与所述控制模块使能端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人体红外线检测装置包括红外线发射器、红外线接收器及红外线检测电路,所述红外线发射器输出端与所述红外线接收器使能端信号连接,所述红外线检测电路使能端与所述红外线接收器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红外线检测电路输出端与所述控制模块使能端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模块与楼宇电梯安保监控系统信号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高清广角摄像头为四个,该四个所述高清广角摄像头分别设置在所述电梯轿厢内四周内壁上。

进一步的,控制模块包括控制单元、声音接收采集单元及语音识别单元,所述声音接收采集单元输出端与所述语音识别单元使能端电连接,语音识别单元输出端与所述控制模块使能端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震动检测单元,所述震动检测单元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单元使能端电连接。

进一步的,若干个所述人体红外线检测装置布设在相同水平高度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空间左右两侧设有三组所述人体红外线检测装置,分别设于所述第一空间下部、中部及上部,每组所述人体红外线检测装置各设有三个。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单元为中央处理器或PLC控制器的其中任意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人体红外线检测装置为红外线光电开关。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性强,通过设置反光镜面,若干个人体红外线检测装置,压力感应器,人体红外线检测装置发射出红外线通过反射镜面多次反射,使得电梯轿厢内不同高度水平面上布上形成一张红外线网,若干个人体红外线检测装置检测人体局部部位所处位置与所述电梯轿厢底板的相对高度,压力感应器检测到人躺下时对电梯底板的压力范围增大,由此控制模块判断乘坐人员处于站立以外的非站姿状态对报警器发出警报指令,报警器报警使得电梯外部人员及时发现电梯轿厢内部人员发生危险并及时救助,从而保障电梯乘坐人员的安全。

2、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压力感应器,压力感应器设于电梯轿厢底板上能够通过乘坐人员对电梯轿厢底板的压力区的改变有效的区分乘坐人员是否处于站立以外的非站姿状态,使得控制单元进行有效的判断与预警,提高电梯的安全性。

3、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声音接收采集单元、语音识别单元,声音接收采集单元对轿厢内发出的声音进行数据采集传输至语音识别单元,所述语音识别单元内对接收到的声音数据信息进行识别,判断为求救声音语音识别单元随即向控制单元发出求救信号,控制单元控制报警器响起,同时控制单元向楼宇电梯安保监控系统发出求救信号,使得安保人员及时发现进一步保障电梯轿厢内乘坐人员的安全。

4、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震动单元,震动单元向控制单元提供关于电梯轿厢内的震动情况以辅助控制单元对电梯轿厢内乘坐人员安全情况的判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模块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和图3,一种基于红外线的电梯内乘客安全状态检测装置,包括电梯轿厢1及设于所述电梯轿厢1内的第一空间3,还包括控制模块60、报警器30、设于所述第一空间3内的若干个人体红外线检测装置4、设于所述电梯轿厢1底板上的压力感应器7、设于所述第一空间3内的至少一个高清广角摄像头8,所述电梯轿厢1内的三面侧壁上分别设有反光镜面5,所述人体红外线检测装置4向所述反光镜面5发射红外线,所述红外线通过所述反光镜面5反射,所述红外线于所述第一空间3内形成红外线网43,所述人体红外线检测装置4输出端与所述控制模块60使能端电连接,所述高清广角摄像头8输出端与所述控制模块60使能端电连接,所述报警器30使能端与所述控制模块60输出端电连接,压力感应器7输出端与所述控制模块60使能端电连接。

所述人体红外线检测装置4优选为红外线光电开关。

参照图1、图2和图3,上述一种基于红外线的电梯内乘客安全状态检测装置,所述人体红外线检测装置4包括红外线发射器41、红外线接收器42及红外线检测电路43,所述红外线发射器41输出端与所述红外线接收器42使能端信号连接,所述红外线检测电路43使能端与所述红外线接收器42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红外线检测电路43输出端与所述控制模块60使能端电连接。

参照图3,上述一种基于红外线的电梯内乘客安全状态检测装置,所述控制模块60与楼宇电梯安保监控系统9信号连接。

参照图1和图2,上述一种基于红外线的电梯内乘客安全状态检测装置,所述高清广角摄像头8优选为四个,该四个所述高清广角摄像头8分别设置在所述电梯轿厢1内四周内壁上。

参照图1和图3,上述一种基于红外线的电梯内乘客安全状态检测装置,控制模块60包括控制单元61、声音接收采集单元63及语音识别单元62,所述声音接收采集单元63输出端与所述语音识别单元62使能端电连接,语音识别单元62输出端与所述控制模块60使能端电连接。所述控制单元61优选为中央处理器或PLC控制器的其中任意一种。

参照图3,上述一种基于红外线的电梯内乘客安全状态检测装置,所述控制模块60还包括震动检测单元64,所述震动检测单元64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单元61使能端电连接。

参照图1和图2,上述一种基于红外线的电梯内乘客安全状态检测装置,若干个所述人体红外线检测装置4布设在相同水平高度上。

参照图1、图2和图3,上述一种基于红外线的电梯内乘客安全状态检测装置,所述第一空间3左右两侧设有三组所述人体红外线检测装置4,分别设于所述第一空间3下部、中部及上部,每组所述人体红外线检测装置4各设有三个。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性强,通过设置反光镜面,若干个人体红外线检测装置,压力感应器,人体红外线检测装置发射出红外线通过反射镜面多次反射,使得电梯轿厢内不同高度水平面上布上形成一张红外线网,若干个人体红外线检测装置检测人体局部部位所处位置与所述电梯轿厢底板的相对高度,压力感应器检测到人躺下时对电梯底板的压力范围增大,由此控制模块判断乘坐人员处于站立以外的非站姿状态对报警器发出警报指令,报警器报警使得电梯外部人员及时发现电梯轿厢内部人员发生危险并及时救助,从而保障电梯乘坐人员的安全。

通过设置压力感应器,压力感应器设于电梯轿厢底板上能够通过乘坐人员对电梯轿厢底板的压力区的改变有效的区分乘坐人员是否处于站立以外的非站姿状态,使得控制单元进行有效的判断与预警,提高电梯的安全性。

通过声音接收采集单元、语音识别单元,声音接收采集单元对轿厢内发出的声音进行数据采集传输至语音识别单元,所述语音识别单元内对接收到的声音数据信息进行识别,判断为求救声音语音识别单元随即向控制单元发出求救信号,控制单元控制报警器响起,同时控制单元向楼宇电梯安保监控系统发出求救信号,使得安保人员及时发现进一步保障电梯轿厢内乘坐人员的安全。

通过设置震动单元,震动单元向控制单元提供关于电梯轿厢内的震动情况以辅助控制单元对电梯轿厢内乘坐人员安全情况的判断。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