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成型的包装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61610发布日期:2018-10-13 00:53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折叠成型的包装盒。



背景技术:

包装盒具有保护商品、传递商品信息、推销商品的作用,因此得到广泛应用。现有的包装盒大部分都是已折叠成型,成箱体状的结构;这种包装盒在运输时,占据的位置较大,运输困难,同时这种包装盒需要破坏才能展开成平面状,因此无法循环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折叠成型的包装盒。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折叠成型的包装盒,包括:

内盒体,内盒体由内层纸板折叠成型;内盒体包括内底板,内左侧板,内右侧板,内前侧板和内后侧板;内左侧板,内右侧板,内前侧板和内后侧板分别与内底板之间折叠并分别与内底板成90度;内左侧板的前端与内前侧板的左端之间形成正方形的第一重合部,第一重合部沿对角线折叠并与内前侧板贴合;内左侧板的后端与内后侧板的左端之间形成正方形的第二重合部,第二重合部沿对角线折叠并与内后侧板贴合;内右侧板的前端与内前侧板的右端之间形成正方形的第三重合部,第三重合部沿对角线折叠并与内前侧板贴合,内前侧板的自由端延伸有第一加强板,第一加强板折入内盒体内并与内前侧板贴合,第一重合部和第三重合部夹于第一加强板和内前侧板之间;内右侧板的后端与内后侧板的右端之间形成正方形的第四重合部,第四重合部沿对角线折叠并与内后侧板贴合,内后侧板的自由端延伸有第二加强板,第二加强板折入内盒体内并与内后侧板贴合,第二重合部和第四重合部夹于第二加强板和内后侧板之间;

外盒体,外盒体由外层纸板折叠成型,外盒体由外底板,外后侧板,外顶板和外前侧板依次折叠形成;内底板粘接在外底板的内表面,内后侧板贴合在外后侧板内侧,外顶板盖合在内盒体上表面,外前侧板盖合在内前侧板外侧。

一种优选方案是内后侧板粘接在外后侧板内侧,外顶板盖合在内盒体上表面,外前侧板内侧设有粘接条。

一种优选方案是前盖板外侧设有防伪标线。

一种优选方案是外底板前侧延伸有凸条,凸条与外前侧板的厚度相同。

综合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运输方便,体积小;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无需破坏,便可方便折叠和展开,可以循环使用。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内盒体和外盒体展开时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内盒体折叠及外盒体展开时的示意图一;

图3是本实用新型内盒体折叠及外盒体展开时的示意图二;

图4是本实用新型内盒体折叠及外盒体折叠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折叠成型的包装盒,包括:内盒体和外盒体。

如图1至图4所示,内盒体由内层纸板折叠成型;内盒体包括内底板11,内左侧板12,内右侧板13,内前侧板14和内后侧板15;内左侧板12,内右侧板13,内前侧板14和内后侧板15分别与内底板11之间折叠并分别与内底板11成90度;内左侧板12的前端与内前侧板14的左端之间形成正方形的第一重合部16,第一重合部16沿对角线折叠并与内前侧板14贴合;内左侧板12的后端与内后侧板15的左端之间形成正方形的第二重合部17,第二重合部17沿对角线折叠并与内后侧板15贴合;内右侧板13的前端与内前侧板14的右端之间形成正方形的第三重合部18,第三重合部18沿对角线折叠并与内前侧板14贴合,内前侧板14的自由端延伸有第一加强板10,第一加强板10折入内盒体内并与内前侧板14贴合,第一重合部16和第三重合部18夹于第一加强板10和内前侧板14之间;内右侧板13的后端与内后侧板15的右端之间形成正方形的第四重合部19,第四重合部19沿对角线折叠并与内后侧板15贴合,内后侧板15的自由端延伸有第二加强板20,第二加强板20折入内盒体内并与内后侧板贴合,第二重合部17和第四重合部19夹于第二加强板20和内后侧板之间。

如图1至图4所示,外盒体由外层纸板折叠成型,外盒体由外底板21,外后侧板23,外顶板24和外前侧板22依次折叠形成;内底板11粘接在外底板21的内表面,内后侧板15贴合在外后侧板23内侧,外顶板24盖合在内盒体上表面,外前侧板22盖合在内前侧板14外侧。

如图1所示,在运输过程中,内层纸板和外层纸板张开,可以减少运输体积,在使用过程中,折叠形成内盒体,内盒体折叠过程为:内左侧板12,内右侧板13,内前侧板14和内后侧板15分别与内底板11折叠成90度,此时,内左侧板12的前端与内前侧板14的左端之间形成正方形的第一重合部16,第一重合部16沿对角线折叠并与内前侧板14贴合;内左侧板12的后端与内后侧板15的左端之间形成正方形的第二重合部17,第二重合部17沿对角线折叠并与内后侧板15贴合;内右侧板13的前端与内前侧板14的右端之间形成正方形的第三重合部18,第三重合部18沿对角线折叠并与内前侧板14贴合,第一加强板10折入内盒体内并与内前侧板14贴合,使得第一重合部16和第三重合部18夹于第一加强板10和内前侧板14之间;内右侧板13的后端与内后侧板15的右端之间形成正方形的第四重合部19,第四重合部19沿对角线折叠并与内后侧板15贴合,第二加强板20折入内盒体内并与内后侧板贴合,使得第二重合部17和第四重合部19夹于第二加强板20和内后侧板之间。外盒体折叠过程为:内底板11粘接在外底板21的内表面,内后侧板15贴合在外后侧板23内侧,外顶板24盖合在内盒体上表面,外前侧板22盖合在内前侧板14外侧。

由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内盒体和外盒体可以根据需要展开或折叠,因此可以减少运输成本;无需破坏,便可方便折叠和展开,可以循环使用。

优选的,如图1至图4所示,内前侧板14粘接在外前侧板22内侧,内后侧板15粘接在外后侧板23内侧,外顶板24盖合在内盒体上表面,外前侧板22内侧设有粘接条25。内前侧板14通过粘接条25粘接在外前侧板22内侧。

优选的,如图1至图4所示,前盖板25设有防伪标线。外底板21前侧延伸有凸条,凸条与外前侧板22的厚度相同。

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