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伪防盗盖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92879发布日期:2018-08-29 01:07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包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伪防盗盖子。



背景技术:

软管包装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包装方式,广泛应用于化妆品、药品等领域,许多的软管采用帽盖和上盖相互卡扣配合的方式进行封装,帽盖连接在软管上,上盖连接在帽盖上,装配后帽盖与软管是不能旋开的,因此这类包装不能在管口设置封口膜进行密封,而为防止盖子被别人打开挤出内容物,这类软管会在帽盖和上盖外部设置收缩膜进行保护,但由于收缩膜容易被破坏,且被破坏后比较难发现上盖是否被开启使用过,防伪防盗效果并不理想。

公开于该实用新型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一般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伪防盗盖子,采用该防伪防盗盖子的产品封装好后,在第一次开启上盖时必须撕掉帽盖主体上的防伪防盗条,因此通过查看防伪防盗条是否被撕掉,就可以仅从外观上很容易地区分容器是否曾经被打开过。

本实用新型的防伪防盗条的连接点具有能轻易拉断而不残留在帽盖主体上的特点,另外防伪防盗条的两端均设有拉断提手,从任意一端都可以撕掉防伪防盗条,使用更方便。

设置于上盖的用于防伪防盗条的槽位,在撕掉防伪防盗条之前,由于槽位被防伪防盗条遮挡,可以保持盖子的整体圆形效果,更美观;而在撕掉防伪防盗条之后,可以利用露出的槽位和助推结构来方便地打开上盖。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防伪防盗盖子,包括帽盖主体以及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帽盖主体的上盖,所述帽盖主体的顶部中央设有出料口,所述帽盖主体连接至容器的开口处,所述上盖的周向边缘与所述帽盖主体的周向边缘通过蝴蝶结形结构连接,所述帽盖主体的周向边缘与所述上盖未连接的部分设有能够拆卸的连接至所述帽盖主体的防伪防盗条,所述防伪防盗条设有至少一个卡孔,在所述上盖上与所述卡孔对应的位置设有与所述卡孔配合的卡扣,所述防伪防盗条与所述帽盖主体之间设有多个连接桥,在上盖与帽盖主体闭合后通过防伪防盗条、卡孔、卡扣和连接桥形成不能轻易打开的结构。

优选地,所述帽盖主体的截面和所述上盖的截面均为圆形,所述防伪防盗条为弧形条带状,所述防伪防盗条通过相互间隔的多个连接桥连接在所述帽盖主体的上部边缘,所述卡孔为两个连接桥之间所间隔的空间。

优选地,所述连接桥的上端部与所述防伪防盗条连接,所述连接桥的下端部与所述帽盖主体连接,与所述防伪防盗条连接的所述上端部的长度大于与所述帽盖主体连接的所述下端部的长度。

优选地,所述连接桥的纵向截面形状为倒置的不等腰梯形,与所述防伪防盗条连接的所述连接桥的上端面的长边与宽边之比为1.0~2.5:1,与所述帽盖主体连接的所述连接桥的下端面的长边与宽边之比为1~1.5:1。

优选地,与所述防伪防盗条连接的所述连接桥的上端面的长边与宽边之比为2:1,与所述帽盖主体连接的所述连接桥的下端面的长边与宽边之比为1:1。

优选地,所述帽盖主体的顶部设有顶部突出部,所述顶部突出部的外径对应于所述上盖的内径,所述出料口设置在所述顶部突出部的中央。

优选地,所述上盖的外壁设有与连接在所述帽盖主体上的防伪防盗条对应的槽位,所述卡扣设置在所述槽位的下部,所述防伪防盗条完全遮挡住所述槽位。

优选地,在所述上盖的上部边缘与所述槽位对应的位置处设有用于向上推开上盖的助推结构。

优选地,所述防伪防盗条的两端均设有用于从所述帽盖主体上撕掉所述防伪防盗条的拉断提手。

优选地,所述帽盖主体、所述上盖、所述防伪防盗条以及所述多个连接桥一体注塑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的帽盖主体和上盖通过防伪防盗条扣紧固定,防伪防盗条通过多个可撕断的薄壁连接桥连接在帽盖主体上,在初始包装时当上盖闭合后必须撕掉防伪防盗条后才能打开,装配到匹配容器后,如要开盖将容器中的内容物挤出或倒出时,必须先将连接帽盖主体和防伪防盗条的薄壁连接桥撕断后上盖才能打开,这时防伪防盗条连接处的薄壁连接桥已与帽盖主体完全分离不再残留在帽盖主体上,此时防伪防盗条直接废弃,由于这种功能设置,这种盖子在第一次使用时,防伪防盗条就被撕掉,消费者可容易的识别此包装容器有无被打开过,起到防伪防盗的作用,增加了商品的安全性,确保商品在出售前没有被打开试用或盗用,本实用新型的盖子为一体注塑成型,解决了以往商品要对盖子增加密封收缩膜的工序。

2.在防伪防盗条的两端设有拉断提手,增加了撕除防伪防盗条的便利性。

3.另外防伪防盗条设置在帽盖主体上,撕开后在外观上能更好地保持盖子的一致性,减小对外观的破坏,该防伪防盗条在撕开前和撕开后对盖子外观影响小,最大程度的保持盖子在第一次使用前后的外观一致性。

4.帽盖主体的出料口具有两层密封的结构,密封性能更好,首先上盖的柱塞插入到出料口中进行密封,其次外加紧固圈(第二圆筒凸缘插入到第一圆筒凸缘中)再次进行密封,这种构造能有效防止内容物泄漏,在使用体验上开、合上盖时都有清晰的“Tita”声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防伪防盗盖子在撕掉防伪防盗条之前的打开状态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防伪防盗盖子在撕掉防伪防盗条之前的闭合状态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防伪防盗盖子在撕掉防伪防盗条之前的闭合状态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防伪防盗盖子在撕掉防伪防盗条之前的闭合状态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防伪防盗盖子在撕掉防伪防盗条之后的闭合状态的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防伪防盗盖子在撕掉防伪防盗条之后的打开状态的立体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防伪防盗盖子的截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帽盖主体;2.上盖;3.出料口;4.防伪防盗条;5.卡扣;6.连接桥;7.顶部突出部;8.槽位;9.助推结构;10.拉断提手;11.柱塞;12.第一圆筒凸缘;13.第二圆筒凸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及相应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应当了解,所附附图并非按比例地绘制,而仅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的各种特征的适当简化的画法。本文所公开的本实用新型的具体设计特征包括例如具体尺寸、方向、位置和外形将部分地由具体所要应用和使用的环境来确定。

在所附多个附图中,同样的或等同的部件(元素)以相同的附图标记标引。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防伪防盗盖子,包括帽盖主体1以及用于打开或关闭帽盖主体1的上盖2,帽盖主体1的顶部中央设有出料口3,帽盖主体1连接至容器的开口处,上盖2的周向边缘的一部分活动连接(可以通过蝴蝶结形结构)至所述帽盖主体1的周向边缘,帽盖主体1的周向边缘上未与上盖连接的部分设有能够拆卸地连接至帽盖主体的防伪防盗条4,防伪防盗条4与所述帽盖主体1之间设有至少一个卡孔,在上盖2上与卡孔对应的位置设有与所述卡孔配合的卡扣5。所述防伪防盗条4与所述帽盖主体1之间设有多个连接桥6,在上盖2与帽盖主体1闭合后通过防伪防盗条4、卡孔、卡扣5和连接桥6形成不能轻易打开的结构。

本例中,设有两个卡孔,两个卡扣5设置在上盖2的下部与卡孔对应的位置,卡扣5沿纵向延伸,并且在卡口下部设有倒扣的结构,在上盖扣合后卡扣卡合在卡孔中。

本例中,帽盖主体1的截面和上盖2的截面均为圆形,防伪防盗条4为弧形条带状,防伪防盗条4通过相互间隔的多个连接桥6连接在所述帽盖主体1的上部边缘,卡孔为两个连接桥之间所间隔的空间。位于防伪防盗条的左端的两个连接桥之间的间隔形成一个卡孔,位于右端的两个连接桥之间的间隔形成另一个卡孔。卡孔的宽度可以宽于其它连接桥之间的间隔,这样可以增加卡扣的匹配度,便于卡扣卡入卡孔。

本例中,所述连接桥6为薄壁连接桥,连接桥6的上端部与所述防伪防盗条4连接,所述连接桥6的下端部与所述帽盖主体1连接,与所述防伪防盗条4连接的所述上端部的长度大于与所述帽盖主体1连接的所述下端部的长度。连接桥可以形成为倒梯形体或倒三角形体,连接桥较宽的一端与防伪防盗条连接,较窄的一端与帽盖主体连接,这样连接桥与帽盖主体的连接弱于连接桥与防伪防盗条的连接,在撕掉防伪防盗条时,可以保证完全在连接桥与帽盖主体之间断开,连接桥与防伪防盗条一起被去除,而连接桥不会残留在帽盖主体上,不对帽盖主体的外观产生任何影响或也不存在刮手的风险。

本例中,帽盖主体1的顶部设有顶部突出部7,所述顶部突出部7的外径对应于所述上盖2的内径,所述出料口3设置在所述顶部突出部7的中央。这样可以更有利于帽盖主体与上盖之间的定位,使帽盖主体与上盖之间的配合更紧密。

其中优选地所述连接桥的纵向截面形状为倒置的不等腰梯形;与所述防伪防盗条4连接的所述连接桥6的上端面的长边与宽边之比为1.5~2.5:1,与所述帽盖主体1连接的所述连接桥6的下端面的长边与宽边之比为1~1.5:1。其中按以下比例设置效果最佳:上端面的长边与宽边之比为2:1;下端面的长边与宽边之比为1:1。所述的效果最佳是指在撕断防伪防盗条时,连接桥不会在帽盖主体表面产生残留。

如图5所示,本例中,所述上盖2的外壁设有与连接在所述帽盖主体上的防伪防盗条对应的槽位8,所述卡扣5设置在所述槽位8的下部,所述防伪防盗条4完全遮挡住所述槽位8。该槽位为弧面槽,在撕掉防伪防盗条之前,可以被防伪防盗条完全遮蔽,因此可以保持盖子的整体圆形形状,可以保持盖子的整体的一致性并且更美观,而撕掉防伪防盗条之后,该槽位可以同下面所描述的助推结构一样起到助推的作用,而不会造成刮手的问题。

本例中,在所述上盖2的上部边缘与所述槽位8对应的位置处设有用于向上推开上盖的助推结构9。该助推结构为从上盖的上部边缘径向突出的凸缘,该结构可以有利于向上推开上盖。

如图4所示,本例中,所述防伪防盗条4的两端均设有用于从所述帽盖主体1上撕掉所述防伪防盗条4的拉断提手10。该拉断提手为设置在防伪防盗条两端的便于使用者捏住的端部,使用者从两端的任意一端均可以撕掉防伪防盗条,增加了便利性。

如图6和图7所示,本例中,所述上盖2的顶壁设有向所述帽盖主体1突出的柱塞11,在所述上盖2扣合在所述帽盖主体1上时所述柱塞11插入到所述帽盖主体的出料口3内;在所述上盖2的顶壁围绕所述柱塞11设有轴向突出的第一圆筒凸缘12,在所述帽盖主体1的顶部围绕所述出料口3设有轴向突出且与所述第一圆筒形凸缘12相配合的第二圆筒凸缘13,12第一圆筒凸缘的内径对应于第二圆筒凸缘13的外径,在所述上盖2扣合在所述帽盖主体1上时所述第二圆筒凸缘13插入到所述第一圆筒凸缘12中,所述第一圆筒凸缘12的靠近所述第二圆筒凸缘13的端部设有径向向内突出的第一凸缘,所述第二圆筒凸缘13的靠近所述第一圆筒凸缘12的端部设有径向向外突出的第二凸缘,这样可以使第一圆筒凸缘12与第二圆筒凸缘13卡扣在一起。因此,帽盖主体的出料口具有两层密封的结构,密封性能更好,首先上盖的柱塞插入到出料口中进行密封,其次外加紧固圈(第二圆筒凸缘插入到第一圆筒凸缘中)再次进行密封,这种构造能有效防止内容物泄漏,在使用体验上开、合上盖时都有清晰的“Tita”声响。

本例中,所述帽盖主体、所述上盖、所述防伪防盗条以及所述连接桥一体注塑成型,不需要单独的加装封口膜或收缩膜的工序,降低了成本。

本例中,防伪防盗条连接在帽盖主体上且与连接上盖相对的位置。

与本实用新型的防伪防盗盖子进行装配的包装容器可以为塑料软管、铝管、塑料瓶、管等。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直径为60mm以下的容器。

以直径为45mm的软管作为包装容器为例,本实用新型的防伪防盗盖子在闭合的状态装配到软管上,闭合时的状态为,上盖的纵向的卡扣从内侧扣紧在外侧的防伪防盗条上,卡扣与防伪防盗条产生倒扣止退卡楞而相互竖向咬合,使上盖不能外翻。帽盖主体装配在软管上,使软管密封,如需要开启,需用手捏住外侧的防伪防盗条的其中一端末端(两端均可),沿帽盖主体横向将帽盖主体与防伪防盗条间的多个薄壁连接桥拉断,从而打开相互咬合的止退卡愣,此时防伪防盗条已与帽盖主体分离,通过推动撕掉防伪防盗条后显现的槽位与上盖边缘的助推结构可以翻开上盖,而防伪防盗条不再残留在帽盖主体上,可直接废弃。由于防伪防盗条被破坏,显示了该软管已被开启,起到了防伪防盗的作用。

前面对本实用新型具体示例性实施方式所呈现的描述是出于说明和描述的目的。前面的描述并不想要成为毫无遗漏的,也不是想要把本实用新型限制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很多改变和变化都是可能的。选择示例性实施方式并进行描述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其它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示例性实施方案及其各种选择形式和修改形式。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意在由所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形式所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