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密封纸幅材料的卷筒尾端的机器和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435121发布日期:2019-04-17 04:01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用于密封纸幅材料的卷筒尾端的机器和方法与流程

本申请公开了用于密封纸幅材料的卷筒尾端的机器,所述卷筒例如棉纸的卷筒,用于生产卫生纸、厨房纸巾等的纸卷。



背景技术:

在纸张(特别是棉纸)加工工业中,经常需要从大直径的母卷上展开纸张,然后将粘接在一起的一个或多个纸层重新卷绕成卷筒,该卷筒的直径等于将用于最终消费的纸卷的直径,且轴向长度等于从母卷上展开的纸层的宽度。卷绕在称为重卷机的机器中进行,产生的卷筒随后通过将尾端附接在卷筒的圆柱形表面上而密封,以便能够进行随后的操作,特别是切成纸卷和包装用于销售。

卷筒的尾端通过胶接或(在某些情况下)通过机械层粘接而固定在卷筒的圆柱形表面上。在us8652283中公开了用于通过机械层粘接来密封卷筒尾端的机器。us2015/0191325公开了一种用于可选地通过胶接或机械层粘接来密封卷筒尾端的机器。

us2015/0041045、us2015/0013887、ep0541496和us5681421公开了使用胶来密封卷筒尾端的其它机器。

尽管现有技术的机器非常高效和快速,但它们有一些缺点,特别是由于它们的相当大尺寸。这种长度影响加工线的总长度。在有抽吸孔的机器中发现了其它低效率情况。这些机器由于不可避免的损耗而需要高功率,且特别嘈杂。

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用于密封纸幅材料的卷筒尾端的机器,该机器完全或部分地克服了现有技术机器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第一方面,公开了一种用于密封纸幅材料的卷筒尾端的机器,它包括卷筒前进通路,尾端展开、定位和密封站沿该卷筒前进通路来布置。该尾端展开、定位和密封站能够包括孔,该孔在卷筒前进通路下面从进口向下延伸。优选是,至少一个柯恩达(coanda)效应喷嘴能够布置在孔的进口处,定位和布置成产生空气流,该空气流引导成将处于尾端展开、定位和密封站中的卷筒尾端吸入至孔中。

这样获得了特别紧凑的机器。

根据还一方面,本文公开了一种用于密封卷绕纸幅材料的卷筒尾端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使得卷筒沿前进通路运动至尾端展开、定位和密封站;当卷筒保持在尾端展开、定位和密封站中时,使得尾端从卷筒上展开,并通过来自至少一个第一柯恩达效应喷嘴的空气射流而将尾端插入位于前进通路下面的孔中。当卷筒保持在尾端展开、定位和密封站中时,该卷筒转动,直到纸幅材料的尾端处于给定位置。随后,尾端进行密封,且卷筒沿前进通路移出尾端展开、定位和密封站。

尾端的密封能够通过机械层粘接系统或胶接系统来进行。在该第二种情况下,一些实施例包括胶施加器组件,该胶施加器组件位于尾端展开、定位和密封站的出口处。一些实施例能够包括组合在相同机器上的机械层粘接部件和胶施加器组件。这使得尾端能够只机械地或只通过胶接来密封。

根据还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密封纸幅材料的卷筒尾端的机器,它包括:卷筒前进通路;沿卷筒前进通路的尾端展开、定位和密封站,该尾端展开、定位和密封站包括在卷筒前进通路下面从进口向下延伸的孔;纸幅材料的第一机械层粘接部件和第二机械层粘接部件,该第一机械层粘接部件和第二机械层粘接部件沿所述孔定位在卷筒前进通路的下面。第一机械层粘接部件和第二机械层粘接部件能够沿孔的延伸部分布置成在卷筒前进通路的两个不同距离处相互间隔开。第一和第二机械层粘接部件中的一个布置和设置成沿纸幅材料的一部分形成中间折叠部分,例如通常在大约等于卷筒的周向延伸的距离处。所述第一和第二机械层粘接部件中的另一个设置和布置成通过机械层粘接而将尾端粘接在中间折叠部分上。

在这种情况下,将尾端插入孔中能够通过柯恩达效应喷嘴来进行,或者还能够通过不同的插入系统来进行,例如通过抽吸。

根据还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密封卷绕纸幅材料的卷筒尾端的方法,它包括使得卷筒沿前进通路运动至尾端展开、定位和密封站的步骤。在该尾端展开、定位和密封站中,卷筒保持成使得它的轴线处于基本固定位置,并进行转动,以便使得尾端从卷筒展开,并通过空气射流、抽吸或任何其它方式而将尾端插入位于前进通路下面的孔中。卷筒在尾端展开、定位和密封站中转动,直到纸幅材料的尾端处于所述孔内部的给定位置。然后,通过机械层粘接而沿从卷筒展开的纸幅材料在离尾端大约等于卷筒圆周的距离处产生中间折叠部分。使得纸幅材料缠绕在卷筒上,同时将卷筒保持在尾端展开、定位和密封站,使它的轴线基本静止,直到尾端接近中间折叠部分,以便通过机械层粘接而将尾端粘接在中间折叠部分上。最后,从尾端展开、定位和密封站中取出卷筒。

方法的其它特征和实施例在下面在附加权利要求中介绍,该附加权利要求形成本说明书的整体部分。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的说明书和附图,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附图表示了实际的实施例。更特别是,在附图中:

图1表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密封纸幅材料卷筒尾端的机器的竖直、纵向平面的剖视图;

图2表示了根据与图1平行的纵向平面的、类似于图1的剖视图;

图3表示了图1和图2的机器的、承载机械层粘接轮和柯恩达效应喷嘴的滑动件的轴测图。

图4a至4e表示了图1至3的机器的操作顺序;

图4x表示了图4d的细节的放大图;

图5a和5b表示了在操作循环的两个步骤中的第二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示例实施例的详细说明将参考附图。在不同附图中的相同参考标号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另外,附图不需要按比例绘制。而且,下面的详细说明并不是限制本发明。相反,本发明的范围由附加权利要求来确定。

在整个说明书中,涉及“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或“一些实施例”的意思是结合实施例所述的特殊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所公开主题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中在多个位置处出现的短语“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实施例中”或“在一些实施例中”不需要涉及相同的实施例。而且,该特殊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组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

首先参考图1至3,用于密封纸幅材料n的卷筒r尾端lf的机器的可能实施例整体用1表示。机器1包括用于要处理的卷筒r的前进通路p。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前进通路p确定在连续的上部柔性部件3和下部滚动表面5之间。上部柔性部件3能够包括彼此平行的多个连续带。

柔性部件3能够由组件20来支承,组件20的位置可按照箭头f20来调节,以便朝向和远离滚动表面5运动,并根据要处理的卷筒r的直径来调节前进通路p的竖直尺寸。组件20能够承载一组惰轮22和驱动轮24,柔性部件3在该惰轮22上引导,驱动轮24通过未示出的马达来控制柔性部件3沿由双箭头f3所示的两个方向的运动。各惰轮22和驱动轮能够包括单个辊或多个同轴滑轮,相应的连续带能够在各滑轮上引导,多个连续带形成柔性部件3。

滚动表面5能够局部由旋转分配器9的一个表面7来确定,该旋转分配器9布置成绕基本水平轴线9a旋转,该基本水平轴线9a大致与卷筒r的前进通路p成直角。旋转分配器9按照箭头f9来旋转,以便将各卷筒r引入前进通路p中。卷筒r能够来自位于机器1上游的重卷机。

相对于卷筒r的前进方向(由箭头f表示)在旋转分配器9的下游,滚动表面5由表面11来确定,该表面11例如由片材或由多个片材(这些片材沿卷筒r的轴线方向平行和对齐)形成。

卷筒r的尾端展开、定位和密封站13lf(后面更详细介绍)布置在旋转分配器9和表面11之间。

在所示实施例中,卷筒r的外周接触辊15设置在各卷筒r的尾端lf的展开、定位和密封站13中。外周接触辊15布置成使得它的旋转轴线15a大致与卷筒r在前进通路p中的前进方向f成直角,在滚动表面5下面。外周卷筒接触辊15使得它的圆柱形表面的一部分朝向前进通路p的内部凸出,从而与柔性部件3一起确定用于将卷筒r保持在站13中的位置,目的将在下面介绍。

梁或成型件(profile)17设置在卷筒r的外周接触辊15附近,其中,第一表面17a面向前进通路p,第二表面17b在前进通路p的下面向下延伸,并且相对于卷筒r的前进方向f面向下游。

在滚动表面5下面从前进通路p开始向下延伸的孔21的进口19确定在成型件17和表面11之间。孔21能够例如在具有细长矩形横截面的导管中确定,该导管的、沿与图1和图2的平面成直角方向的尺寸等于或大于卷筒r的轴向长度。这样,纸幅材料n的一部分能够从卷筒上展开,并插入孔21中。如下面将详细所述,与现有技术的机器相反,纸幅材料n的尾端优选是通过层流空气射流而插入孔21中,从而避免使用抽吸系统。

为此,在孔21的进口19处布置一个或多个柯恩达效应喷嘴23,该柯恩达效应喷嘴23的结构在图2和4a-4e的剖视图以及在图3中表示。在所示实施例中,实际上,柯恩达效应喷嘴23分成多个喷嘴部分,这些喷嘴部分根据大致与前进通路p成直角的横向方向d(图3)来布置。柯恩达效应喷嘴23相对于孔21和它的进口19定向成产生从进口19朝向孔21内部定向的空气流a,以便将尾端lf和与该尾端lf相邻的纸幅材料n的部分吸入孔21中,所述部分从位于展开、定位和密封站13中的卷筒r上展开,如下面所述。

柯恩达效应喷嘴23的多个部分能够安装在滑动件25上,该滑动件25具有根据方向d的往复运动,由促动器例如电马达27(图3)来控制。该电马达27通过往复旋转运动而转动嵌齿轮29,链、带或另外的连续柔性部件31绕过该嵌齿轮29。滑动件25约束在柔性部件31上,以便随往复平移运动而运动。

滑动件25在引导件26上引导,固定在托架30上的垫28接合在该引导件26上,弯曲成倒l形状的片材32固定在该托架30上,以便形成翼板32a,该翼板32a沿卷筒在前进通路p中的前进方向f延伸,以便使得滚动表面5连续。

除了柯恩达效应喷嘴23之外,滑动件25还承载多个机械层粘接轮33。机械层粘接轮33布置在柯恩达效应喷嘴23的多个部分之间。换句话说,柯恩达效应喷嘴23在多个点处中断,以便容纳机械层粘接轮33。

在所示实施例中,还如图1所示(图1表示了穿过一个机械层粘接轮33的旋转轴线的竖直平面的剖视图),各机械层粘接轮33安装在相应的支承轴35上。各支承轴35的轴线b-b大致与卷筒r的前进通路p成直角,并布置在滚动表面5下面。各轮33空转地安装在它的轴35上,以便在密封卷筒尾端的步骤中在轴线b-b上转动,如下面所述。

在所示实施例中,各支承轴35由绕基本水平轴线37a铰接的枢转托架37来承载。对于各机械层粘接轮33和相应的枢转托架37,能够设置促动器39,例如气动促动器。还能够设置单个促动器来操作一个以上的机械层粘接轮33,例如所有机械层粘接轮33。

在所示实例中,促动器39使得相应的枢转托架37和(因此)机械层粘接轮33按照双箭头f37(图1)绕轴线37a枢转。图1以实线和虚线表示了两个可选位置,由于促动器39,各机械层粘接轮33能够通过绕轴线37a枢转而采取这两个位置。在虚线所示的位置中,轮33相对于成型件17的表面17b处于一定距离,以便能够进入在滚动表面5下面延伸的孔21的进口19。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柯恩达效应喷嘴41固定在滑动件25的板32上,该第二柯恩达效应喷嘴41定位在柯恩达效应喷嘴23下面,并定向成使得由它产生的空气射流相对于由柯恩达效应喷嘴23产生的空气射流定向为大约90°。

第二柯恩达效应喷嘴41也能够分成布置在机械层粘接轮33之间的多个部分。第二柯恩达效应喷嘴41实际上也能够分成沿方向d设置在彼此一定距离处的多段或多部分。

如在图2和4a-4e中可见,第二柯恩达效应喷嘴41定向和定位成使得由它产生的空气射流al朝向确定在外周卷筒接触辊15和一系列另外的机械层粘接轮43之间的辊隙定向。与第一柯恩达效应喷嘴23一样,第二柯恩达效应喷嘴41也产生层流空气射流。

机械层粘接轮43能够由一个或多个臂45承载,该臂45绕基本水平轴线5a枢转。优选是,各机械层粘接轮43安装在它自身的独立臂上,以便能够独立于其它机械层粘接轮而枢转。标号47表示一个或多个促动器,例如气动促动器,该促动器按照箭头f43而将机械层粘接轮43压靠在外周卷筒接触辊15的圆柱形表面上。优选是,当各机械层粘接轮43由它自身的枢转臂45来承载时,独立的促动器47与各机械层粘接轮43相连。

下面将特别参考图4a-4e的顺序来说明上述机器的操作。

首先参见图4a,通过柔性部件3按照箭头f3的运动,卷筒r送入尾端展开、定位和密封站13中。卷筒r处于由柔性部件3和由外周卷筒接触辊15确定的位置。在该位置中,卷筒r停止,从而使得它的轴线ar在随后的操作步骤中保持在基本静止位置。卷筒的轴线ar保持在基本固定位置,从而使得柔性部件3的下部分支以等于外周接触辊15的圆周速度的速度来运动。这两个部件沿这样的方向运动,以使得柔性部件3和辊15与卷筒r的相应接触点有不一致的速度,如图4a中的箭头所示。

因此,卷筒r在轴线ar上转动,从而与所述轴线保持在基本固定的位置。部件3和15的旋转方向使得卷筒r沿卷绕方向转动。

在该步骤期间,通过能够由组件20承载的喷嘴51来产生拦截卷筒r的圆柱形表面的空气射流g。在卷筒r在它的轴线ar上转动的过程中,卷筒的尾端lf进入空气射流g的气流。该气流使得尾端lf从卷筒r的圆柱形表面上分离,并将所述尾端lf带至孔21的进口19上。

由位于孔21的进口19中的第一柯恩达效应喷嘴23产生的空气流使得尾端lf进入所述孔21,如图4a所示,其中,尾端lf表示在三个不同的位置,这三个位置表示了尾端lf在由喷嘴51和柯恩达效应喷嘴23产生的气流的作用下的运动。

一旦尾端lf插入孔21中,外周接触辊15和柔性部件3的运动方向反向,如由图4b中的箭头所示。因此,卷筒r开始沿展开方向转动,且尾端lf由于由第一柯恩达效应喷嘴23产生的气流而带入孔21中,通过光电管53或其它检测部件的前面。卷筒r的展开继续进行,直到合适长度的、形成卷筒r的纸幅材料n已经在孔21内部展开(基于由光电管53产生的信号以及基于外周接触辊15的角度运动和/或柔性部件3的线性运动(它们能够由编码器来检测))。

在其它实施例中,代替使用外周接触辊15的旋转信号和/或柔性部件3的运动,能够通过第二光电管53a来确定展开的纸幅材料n的长度,从而保持柔性部件3沿相对于外周接触辊15的旋转方向的相反方向来运动,且与外周接触辊15的速度相同,直至尾端lf到达第二光电管53a。

在孔21中展开的纸幅材料n的长度使得能够通过机械层粘接轮43和外周接触辊15而在纸幅材料中形成折叠部分np。

在孔21中展开的纸幅材料n达到一定量之后,外周接触辊15和柔性部件3能够继续沿使得纸幅材料n进一步展开的方向运动,同时第二柯恩达效应喷嘴41促动,如图4c中所示。参考标号a1表示由第二柯恩达效应喷嘴41产生的层流空气流。该空气流a1将纸幅材料n推入在外周卷筒接触辊15和机械层粘接轮43之间的辊隙中,以便与外周接触辊15的旋转运动一起形成横向折叠部分np。机械层粘接轮43压靠辊15的压力使得机械粘接折叠部分np的两个部分,并稳定所述折叠部分。机械层粘接轮43能够空转地安装在它们的轴上,并由于与外周卷筒接触辊15的摩擦而被带动旋转。

在纸幅材料折叠部分np形成于机械层粘接辊隙中之后,由于机械层粘接,即由于在机械层粘接轮43和外周接触辊15之间的高压,所述折叠部分已经稳定,该卷筒r可以重新卷绕。为此,外周卷筒接触辊15的旋转方向和柔性部件3的运动方向反向,以便重新卷绕先前在孔21内部展开的纸幅材料n的部分。在先前展开的纸幅材料n的一部分已经重新卷绕在卷筒r上之后,外周卷筒接触辊15能够减速或停止,以使得卷筒r由于由柔性部件3施加的推力而开始沿着前进通路p滚动。在该滚动运动过程中,纸幅材料n继续重新卷绕。

纸幅材料n的重新卷绕控制成使得折叠部分np和尾端lf运动至孔21的进口19,如图4d中和图4x的放大图中所示。图4d表示了卷筒r的两个不同位置:在用虚线表示的第一位置中,卷筒r仍然与外周接触辊15接触,而在用实线表示的位置中,卷筒r已经失去与外周接触辊15的接触,并处于柔性部件3和梁或成型件17的上表面17a之间,该梁或成型件17的表面形成滚动表面5的一部分。

为了使折叠部分np和尾端lf在图4d和4x所示的位置中重合,横向折叠部分np形成在离尾端lf一定距离处,该距离近似等于卷筒r的圆周尺寸。换句话说,在折叠部分np和尾端lf之间存在一整圈的纸幅材料n.

在到达图4d的位置之后,柔性部件3能够暂时停止,且滑动件25上的机械层粘接轮33运送至图4e的位置,从而压靠在成型件或梁17的表面17b上。表面17b形成与机械层粘接轮33共同作用的按压表面。一旦机械层粘接轮33运送至抵靠表面17b的按压位置,滑动件25就按照箭头d(图3)而平移,从而执行一个或多个往复行程。因此,折叠部分np和尾端lf由于在机械层粘接轮33和按压表面17b之间的压力而彼此粘接。该压力使得折叠部分np和尾端lf相互机械粘接。在按压表面17b上滚动的机械层粘接轮33的往复行程的长度为使得沿与卷筒r的轴线ar平行的方向产生合适长度的机械粘接线。在某些情况下,行程能够等于或大于在两个连续的机械层粘接轮33之间的间距,以便产生连续的连接线。

在通过纸幅材料的折叠部分np和尾端lf的机械层粘接而进行机械连接之后,卷筒r能够继续它的滚动运动,并从展开、定位和密封站13中取出。该取出运动通过重新起动柔性部件3来实现。

在上述实施例中,尾端在不使用胶的情况下通过专门的机械系统和通过形成折叠部分np(尾端lf固定在该折叠部分np上)来密封,以便形成容易打开的卷筒r(因为存在从卷筒r的圆柱形表面凸出的、纸幅材料的折叠部分)。

在其它实施例中,柯恩达效应喷嘴的优点能够用于将尾端lf插入机器1的孔21中,同时使用胶来执行尾端lf的传统密封。图5a和5b表示了机器(再次用1表示)的两个操作步骤,用于通过胶接来密封尾端lf。相同的参考标号表示与图1至4e的机器相同或等效的部件。这些部件不再详细说明。

在图5a和5b的实施例中,省去了机械层粘接轮33和机械层粘接轮43。滑动件25也能够省略。而且,设置单个柯恩达效应喷嘴23,它能够安装在靠近孔21的进口19的静止位置,同时省略第二柯恩达效应喷嘴41。

包括胶分配器部件63的胶分配器61沿表面11定位,该表面11形成滚动表面5在展开、定位和密封站13下游的一部分。在所示实施例中,胶施加器61包括容纳胶c的储存器65,叶片67或其它施加器元件(作为胶分配器部件61的部件)周期性地浸入该储存器65中。以已知方式,当卷筒r需要胶接时,叶片67能够运动至沿滚动表面5定位的狭槽或孔69。

图5a表示了尾端lf通过空气射流g来打开的步骤,该空气射流g由承载在组件20上的喷嘴51来产生,而卷筒r的柔性部件3和外周接触辊15将根据图中所示的箭头来运动,从而使得卷筒r保持沿卷绕方向转动,且卷筒的轴线ar处于静止位置。

当尾端lf由于由柯恩达效应喷嘴23来产生的气流而插入孔21中时,光电管52检测该尾端lf的位置。尾端lf的位置能够通过使得卷筒r一直且只沿卷绕方向转动来达到,或者通过沿展开方向反转该旋转达到(当尾端lf由于它从卷筒r的圆柱形表面上脱离而并不到达光电管52时)。

一旦尾端lf到达由光电管52确定的位置,外周接触辊15就能够停止,同时柔性部件3继续根据图5a和5b中所示的箭头来运动,从而使得卷筒r沿在狭槽或孔69上面的表面5滚动,叶片67在此时定位在该狭槽或孔69中(图5b)。这样,胶线施加在卷筒r的圆柱形表面上,同时卷筒r在滚动表面5上滚动。滚动还导致尾端lf的重新卷绕,该尾端lf将覆盖由叶片67施加的胶线。

在图5a和5b的实施例中,尾端lf的胶接以基本已知的方式来进行,但是尾端lf在孔21中的定位将通过使用柯恩达效应喷嘴23而以相对于现有技术机器更简单和更高效的方式来产生。

代替滚动类型的胶施加器61(即,当卷筒滚动至布置胶的位置上时,胶施加至卷筒上,例如通过叶片或通过溢流喷嘴等),能够设置不同类型的胶施加器,例如具有喷嘴或一系列的固定或运动喷嘴,该喷嘴能够定向成将胶施加在展开的尾端和/或卷筒的圆柱形表面上。在一些实施例中,胶喷嘴能够安装在滑动件(类似于滑动件25)上。胶喷嘴能够与机械层粘接轮33一起安装在滑动件25上,并与机械层粘接轮组合使用或者代替该机械层粘接轮。

在一些改进实施例中,机器1能够包括由轮33和由表面17b形成的机械层粘接部件和/或由外周卷筒接触辊15和由机械层粘接轮43形成的机械层粘接部件,与图5a,5b中所示类型的胶施加器或其它类型的胶施加器组合。在这种情况下,能够使用机械层粘接部件来形成沿尾端稳定的折叠部分,实质上使得纸幅材料的厚度加倍,该纸幅材料在端部区域中折叠在自身上面。一旦尾端通过机械层粘接部件而折叠,折叠的尾端就能够通过胶接来密封。

例如,机器能够没有机械层粘接轮33,并能够只设置机械层粘接轮43,与由滑动件25承载的胶分配器喷嘴组合。在这种情况下,机器能够执行尾端密封,例如通过机械层粘接轮43与外周卷筒接触辊15共同作用来折叠尾端,然后通过胶接来密封该尾端。也可选择,当不需要生产容易打开的卷筒(该卷筒在尾端上面加倍)时,机械层粘接部件保持不操作。代替安装在滑动件25上的喷嘴,它能够省略,而是能够设置例如图5a,5b中的胶分配器。

装备有机械层粘接部件和胶分配器的组合的机器能够根据任何一种所述方法来操作,从而提供了高度的灵活性。

根据上述示例实施例,下面内容特别形成前述说明书的主题的形式:

条款1.一种用于密封纸幅材料的卷筒尾端的机器,包括:卷筒前进通路;尾端展开、定位和密封站,该尾端展开、定位和密封站沿卷筒前进通路,包括在卷筒前进通路下面从进口向下延伸的孔;其中,至少第一柯恩达效应喷嘴布置在孔的进口处,以便产生空气流,该空气流适合将处于尾端展开、定位和密封站中的卷筒的尾端吸入孔中。

条款2.如条款1所述的机器,其中,外周卷筒接触辊设置在尾端展开、定位和密封站中,该外周卷筒接触辊控制和布置成使得卷材沿卷绕方向转动,外周卷筒接触辊布置在卷筒前进通路下面。

条款3.如条款1或2所述的机器,还包括:用于纸幅材料的机械层粘接的部件,该部件定位在卷筒前进通路下面的孔中。

条款4.如条款2和3所述的机器,其中,机械层粘接部件包括外周卷筒接触辊。

条款5.如条款4所述的机器,其中,机械层粘接部件还包括至少一个与外周卷筒接触辊共同作用的层粘接轮。

条款6.如条款3、4或5所述的机器,还包括:在所述孔中的至少一个第二柯恩达效应喷嘴,以便将纸幅材料吸向机械层粘接部件。

条款7.如条款6所述的机器(当至少从属于条款5时),其中,所述第二柯恩达效应喷嘴布置成将纸幅材料吸入由外周卷筒接触辊和机械层粘接轮形成的辊隙中。

条款8.如条款3至7中的一个或多个所述的机器,其中,第二机械层粘接部件与孔的进口相连。

条款9.如条款8所述的机器,其中,第二机械层粘接部件包括与第一柯恩达效应喷嘴相连的压力部件,该压力部件在孔的一侧,并与位于孔的第二侧的按压表面共同作用。

条款10.如条款9所述的机器,其中,压力部件包括多个机械层粘接轮,该机械层粘接轮空转地支承在支承轴上,该支承轴与卷筒前进通路大致成直角,并相对于卷筒前进通路横向对齐;轮支承轴可从使得机械层粘接轮离按压表面一定距离以便能够进入孔的位置运动至使得机械层粘接轮压靠按压表面的位置。

条款11.如条款10所述的机器,其中,所述机械层粘接轮由滑动件承载,当在尾端展开、定位和密封站中时,该滑动件横过卷筒前进通路和与卷筒的轴线大致平行地运动。

条款12.如条款11所述的机器,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柯恩达效应喷嘴定位在滑动件上。

条款13.如条款11或12所述的机器,其中,至少一个促动器由滑动件承载,以便使得支承轴运动。

条款14.如前述条款中的一个或多个所述的机器,还包括:连续柔性部件,该连续柔性部件布置在卷筒前进通路上面。

条款15.如条款14所述的机器,其中:外周卷筒接触辊和柔性部件布置和控制成将卷筒保持在尾端展开、定位和密封站中以及使得卷筒绕它们的轴线转动。

条款16.如前述条款中的一项或多项所述的机器,其中,在所述尾端展开、定位和密封站中设置有鼓风机喷嘴,该鼓风机喷嘴定位在卷筒前进通路上面,所述喷嘴定向成打开在尾端展开、定位和密封站中的卷筒尾端,并将它带向孔的进口。

条款17.如前述条款中的一项或多项所述的机器,还包括:胶分配器。

条款18.如条款17所述的机器,其中,胶分配器相对于沿前进通路的卷筒前进方向位于孔的下游。

条款19.如条款18所述的机器,其中,胶分配器位于卷筒前进通路下面,并有胶接部件,该胶接部件定位和控制成当卷筒前进时通过沿前进通路滚动经过胶分配器而将胶施加至该卷筒的表面上。

条款20.如条款17或18所述的机器,其中,胶分配器包括胶喷嘴。

条款21.一种用于封闭卷绕纸幅材料的卷筒尾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使得卷筒沿前进通路运动至尾端展开、定位和密封站;

-将卷筒保持在该尾端展开、定位和密封站中,使得尾端从卷筒上展开,并通过来自至少一个第一柯恩达效应喷嘴的空气射流而将尾端引入位于前进通路下面的孔中;

-在尾端展开、定位和密封站中转动卷筒,直到纸幅材料的尾端处于给定位置;

-密封该尾端,并使得卷筒移出尾端展开、定位和密封站。

条款22.如条款2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机械层粘接而沿从卷筒展开的纸幅材料在离尾端一定距离处产生中间折叠部分,该距离大致等于卷筒的周长;

-将纸幅材料重新卷绕至卷筒上,同时使得卷筒保持在尾端展开、定位和密封站中,直到尾端邻近该中间折叠部分;

-通过机械层粘接而使得尾端与折叠部分连接;

-从尾端展开、定位和密封站中取出卷筒。

条款23.如条款2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将胶施加至卷筒的圆柱形表面上,并将尾端重新卷绕至卷筒上,同时卷筒通过沿前进通路滚动而从展开、定位和密封站中取出。

条款24.一种用于封闭纸幅材料的卷筒尾端的机器,包括:卷筒前进通路;尾端展开、定位和密封站,该尾端展开、定位和密封站包括孔,该孔在卷筒前进通路下面从进口延伸;在卷筒前进通路下面布置在所述孔处的纸幅材料机械层粘接部件,其设置和布置成在卷筒的纸幅材料中在离尾端一定距离处产生中间折叠部分。

条款25.一种用于封闭纸幅材料的卷筒尾端的机器,包括:卷筒前进通路;沿卷筒前进通路的尾端展开、定位和密封站,该尾端展开、定位和密封站包括在卷筒前进通路下面从进口向下延伸的孔;以及第一机械层粘接部件和第二机械层粘接部件,该第一机械层粘接部件和第二机械层粘接部件与所述孔相连。

条款26.如条款25所述的机器,其中,该第一机械层粘接部件布置成邻近所述孔的进口,该第二机械层粘接部件沿孔布置在第一机械层粘接部件下面。

条款27.如条款24、25或26所述的机器,其中,至少一个第一柯恩达效应喷嘴布置在孔的进口处,以便产生空气流,该空气流适合将处于尾端展开、定位和密封站中的卷筒的尾端吸入孔中。

条款28.如条款24至27中的一个或多个所述的机器,其中,外周卷筒接触辊设置在尾端展开、定位和密封站中,该外周卷筒接触辊位于卷筒前进通路下面。

条款29.如条款28所述的机器,其中,第二机械层粘接部件包括外周卷筒接触辊。

条款30.如至少条款29所述的机器,其中,第二机械层粘接部件还包括至少一个层粘接轮,优选是多个层粘接轮,该层粘接轮与外周卷筒接触辊共同作用。

条款31.如至少条款25和27所述的机器,还包括:在所述孔中的至少一个第二柯恩达效应喷嘴,以便将纸幅材料吸向第二机械层粘接部件。

条款32.如条款31所述的机器,其中:所述第二柯恩达效应喷嘴布置成将纸幅材料吸入由外周卷筒接触辊和机械层粘接轮形成的辊隙中。

条款33.如条款25、26、29、31和32中的一个或多个所述的机器,其中,第一机械层粘接部件包括压力部件,该压力部件在孔的进口的一侧,并与位于孔的第二侧的按压表面共同作用。

条款34.如条款33所述的机器,其中,压力部件包括多个机械层粘接轮,这些机械层粘接轮空转地支承在支承轴上,该支承轴大致与卷筒前进通路成直角,并相对于卷筒前进通路横向对齐;其中,轮支承轴可从使得机械层粘接轮离按压表面一定距离以便允许进入孔的位置运动至使得轮压靠在按压表面上的位置。

条款35.如条款34所述的机器,其中,轮由滑动件承载,当卷筒处于尾端展开、定位和密封站中时,该滑动件横过卷筒前进通路和大致平行于卷筒轴线地运动。

条款36.如条款35所述的机器,其中,至少一个第一柯恩达效应喷嘴定位在滑动件上。

条款37.如条款35或36所述的机器,其中,至少一个促动器由滑动件承载,以便使得支承轴运动。

条款38.如前述条款中的一个或多个所述的机器,还包括:连续柔性部件,该连续柔性部件位于卷筒前进通路的上面。

条款39.如至少条款28和38所述的机器,其中,外周卷筒接触辊和柔性部件布置和控制成使得卷筒保持在尾端展开、定位和密封站中,并使得卷筒在它们的轴线上转动。

条款40.如条款1至39中的一个或多个所述的机器,其中,在所述尾端展开、定位和密封站中设置了鼓风机喷嘴,该鼓风机喷嘴位于卷筒前进通路上面,所述喷嘴定向成打开在尾端展开、定位和密封站中的卷筒尾端,并将它带向孔的进口。

条款41.一种封闭纸幅材料的卷筒尾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使得卷筒沿前进通路运动至尾端展开、定位和密封站;

-将卷筒保持在尾端展开、定位和密封站中,使得尾端从套筒上展开,并将尾端插入位于前进通路下面的孔中;

-在尾端展开、定位和密封站中转动卷筒,直到纸幅材料的尾端处于所述孔内的给定位置;

-沿从卷筒展开的纸幅材料在离尾端一定距离处产生中间折叠部分,该距离大约等于卷筒的周长;

-将纸幅材料重新卷绕至卷筒上,将卷筒保持在尾端展开、定位和密封站中,且它的轴线基本静止,直到尾端邻近中间折叠部分;

-通过机械层粘接而使得尾端附接在中间折叠部分上;

-从尾端展开、定位和密封站中取出卷筒。

条款42.如条款41所述的方法,其中,尾端通过由至少一个第一柯恩达效应喷嘴产生的空气射流而插入孔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