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式葫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84420发布日期:2019-11-29 23:21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链式葫芦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卸货作业中所使用的链式葫芦。



背景技术:

为了使货物沿上下方向移动,广泛使用手动式链式葫芦。作为这样的链式葫芦,存在例如专利文献1~3所示的类型。专利文献1~3中公开的链式葫芦具备电磁离合器装置。而且,在低负载的高速旋转时,变为磁极旋转体的齿型形状部与磁轭旋转体的齿型形状部呈靠近相对的磁耦合,通过磁极旋转体与磁轭旋转体同步旋转而进行转矩的传递。

另外,在为超过规定负载的高负载的情况下,无法再保持利用磁极旋转体的齿型形状部与磁轭旋转体的齿型形状部的磁耦合产生的同步旋转,而发生滑移(slip)。于是,与磁极旋转体呈一体的输出旋转部件沿着轴向滑动。而且,通过该滑动,与输出旋转部件呈一体的离合器突起嵌入高转矩输入部件的卡合凹部中。这样,能够实现低负载的高速旋转模式与高负载的低速旋转方式的切换。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34252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5231498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第5529689号公报

然而,在手动操作链式葫芦进行卷绕负载链而使货物上升的卷起、以及送出负载链而使货物下降的放卷时,以一直固定的速度和负载并不能进行放卷动作和卷起动作。即,由于重复进行握住手链的上部将手链送向下方、另外换手握住手链的上部将手链送向下方这一动作的关系,上述放卷动作和卷起动作呈间歇性地作用有较大的负载。

因此,由于在将手链送向下方时高负载进行作用,即使离合器突起进入卡合凹部中,在换手握住手链这样的低负载时,离合器突起也会马上从卡合凹部中脱出。因此,由于离合器突起相对于卡合凹部频繁地进出,因而产生机械噪声。

为了防止这样的噪声的产生,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结构中构成为:通过在卡合凹部中安装离合器保持磁性体,使得离合器突起被离合器保持磁性体以磁性方式加以保持。另外,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结构中,例如图7所示,不仅在高负载进行作用的卷起侧的卡合凹部中,而且在放卷侧的卡合凹部中也安装离合器保持磁性体,由此,在卷起动作时和放卷动作时这两情况下,利用离合器保持磁性体以磁性方式保持离合器突起。

但是,在负载变小的情况下,从高负载的低速旋转模式切换为低负载的高速旋转模式而能够操作手链是适宜的。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结构中构成为:为了进行这样的模式切换,而在一对卡合凹部之间设置有脱离用的倾斜面。该情况下,通过使高转矩输入部件朝向与在此之前的旋转方向相反侧旋转,从而离合器突起朝向脱离用的倾斜面移动。

在此,若磁极旋转体的齿型形状部与磁轭旋转体的齿型形状部在圆周方向上位于相同角度位置,则通过作用于磁极旋转体的齿型形状部与磁轭旋转体的齿型形状部之间的磁力,输出旋转体(磁极旋转体)滑动,离合器突起从卡合凹部中脱出。由此,能够从低速旋转模式向高速旋转模式切换。但是,在磁极旋转体与磁轭旋转体的旋转不同步(空转)的状态下,磁极旋转体的齿型形状部与磁轭旋转体的齿型形状部在圆周方向上不位于相同角度位置的情况居多,另外即使位于相同角度位置也是一瞬间的。

因此,即使离合器突起沿着脱离用的倾斜面移动,离合器突起也会被隔着脱离用的倾斜面位于相反侧的卡合凹部的离合器保持磁性体以磁性方式吸引,从而产生无法从低速旋转模式向高速旋转模式切换这一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进行从低速旋转模式向高速旋转模式切换的链式葫芦。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的第一观点,提供一种链式葫芦,其能够伴随着卷起动作和放卷动作而使货物升降,该链式葫芦的特征在于:具备齿轮机构、第一旋转体、第二旋转体、磁铁、离合器销以及离合器承托部件,其中,齿轮机构将来自手轮的驱动以增速的状态传递至第一旋转体,第一旋转体在高速旋转模式时被传递来自齿轮机构的旋转并由磁性材料形成,并且在圆周方向上排列有构成电磁离合器机构的第一齿部,第二旋转体由磁性材料形成,具有在第一位置上与第一齿部之间能够传递利用磁吸引力产生的规定扭矩以上的转矩并且构成电磁离合器机构的第二齿部,在从第一位置朝向与旋转方向垂直的轴向力方向滑动的第二位置上,与第一齿部之间的利用磁吸引力产生的转矩比规定扭矩小,磁铁设置在第一旋转体和第二旋转体中的至少一者上,离合器销与第二旋转体呈一体地设置,并且由磁性材料形成,离合器承托部件由非磁性材料形成,并且具备通过根据第二旋转体的滑动使离合器销进入从而实现机械结合的多个凹状的槽;在多个槽中具有卷起侧槽、放卷侧槽以及中间槽,卷起侧槽是在卷起动作时供离合器销进入,并且配置有将离合器销进行磁吸引的磁性部件,放卷侧槽是在放卷动作时供离合器销进入,并且配置有将离合器销进行磁吸引的磁性部件,中间槽存在于卷起侧槽与放卷侧槽之间,并且供离合器销在未被磁吸引的状态下进入内部。

另外,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是在上述发明中优选:在卷起侧槽与中间槽之间设置有第一斜面,该第一斜面以随着从该卷起侧槽朝向该中间槽而从卷起侧槽的内部朝向离合器承托部件的表面的方式倾斜;在放卷侧槽与中间槽之间设置有第二斜面,该第二斜面以随着从该放卷侧槽朝向该中间槽而从放卷侧槽的内部朝向离合器承托部件的表面的方式倾斜;与第二斜面相比,第一斜面相对于离合器承托部件的表面的倾斜角度设置得较平缓。

进而,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是在上述发明中优选:在中间槽的圆周方向的两端部设置有供离合器销卡定的卡定壁,在离合器承托部件旋转时,在离合器销从中间槽的脱离被防止的状态下,将该离合器销卡定在卡定壁上。

另外,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是在上述发明中优选:第一齿部上邻接配置有由磁性材料形成的圆环状的外周凸部,中间槽具有外周凸部与第二齿部进行磁耦合的程度的深度。

根据本发明,在链式葫芦中能够容易地进行从低速旋转模式向高速旋转模式的切换。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链式葫芦的构成的侧剖视图。

图2是表示图1的链式葫芦中的手轮以及行星齿轮机构的构成的立体图,且是表示将轴支承板从圆筒部件的底支撑部取下的状态的图。

图3是表示图1的链式葫芦中的电磁离合器机构以及手轮附近的构成的半剖面状态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使构成图1的链式葫芦中的电磁离合器机构的内侧磁轭旋转体与外侧磁轭旋转体的位置错开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5是将图1的链式葫芦中的电磁离合器机构附近的构成放大进行显示的侧剖视图。

图6是表示从图5所示的状态外侧磁轭旋转体向一侧(x1侧)滑动的状态的侧剖视图。

图7是用于说明图1的链式葫芦中的咬合离合器机构的立体图,且是以半剖面表示外侧磁轭旋转体的图。

图8是表示将图1的链式葫芦中的离合器承托部件的多个槽沿圆周方向切断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9是表示图1的链式葫芦中的离合器承托部件的构成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现有结构中将多个槽沿圆周方向切断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11是表示变形例涉及的离合器承托部件的构成的剖视图。

图12是表示另一变形例涉及的离合器承托部件的构成的剖视图。

(符号说明)

10…链式葫芦11…轮罩

20…手轮21…圆筒部件

21a…底支撑部22…轴支承板

30…驱动轴40…内螺纹部件

40a…筒状部50…制动机构

60…减速齿轮机构70…负载滑轮中空轴

71…链槽

80…行星齿轮机构(对应于齿轮机构)

81…行星齿轮82…内齿轮

100…电磁离合器机构

110…内侧磁轭旋转体(对应于第一旋转体)

111…带齿轮轮毂112…恒星齿轮部

113…轮毂部113a…圆筒部

113b…凸缘部114a、114b…外齿磁轭

114a1、114b1…外齿部(对应于第一齿部)

115…环形磁轭115a…外周凸部

120…外侧磁轭旋转体(对应于第二旋转体)

121a、121b…内齿磁轭

121a1、121b1…圆环部

121a2、121b2…内齿部(对应于第二齿部)

122…磁铁123…滑动轮

123a…筒状部123b…圆盘部

123c…外周固定部130…咬合离合器机构

131…离合器销

140、140h…离合器承托部件

140a…圆盘面140b…外周凸缘部

141、141h…卷起侧槽(对应于槽)

141a…卡定壁141b…凹嵌部

141c…第一斜面141hc…斜面

142、142h…放卷侧槽142a…卡定壁

142b…凹嵌部142c…第二斜面

143…中间槽143a、143b…卡定壁

144、145…磁性板(对应于磁性部件)144h、145h…磁性板

146h…中间突起147…底面

b1…轴承c1…手链

c2…负载链m1…磁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涉及的链式葫芦(chainblock)10进行说明。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图1中右侧作为x1侧(一侧)、左侧作为x2侧(另一侧)、手链c1从手轮20垂下的一侧作为z2侧(下侧)、其相反侧作为z1侧(上侧)。

<关于链式葫芦的构成>

图1是表示链式葫芦10的构成的侧剖视图。链式葫芦10经由省略图示的上部挂钩而悬挂在顶棚等的规定部位上。如图1所示,该链式葫芦10具备卷挂有手链c1的手轮20,该手轮20设置成在驱动轴30的外周侧能够旋转。使手轮20旋转时的驱动经由内螺纹部件40向制动机构50传递。

此时,从手轮20传递至内螺纹部件40的驱动力能够切换为经由行星齿轮机构80和电磁离合器机构的高速旋转模式、以及不经由行星齿轮机构80和电磁离合器机构而手轮20的旋转以直通状态被传递至内螺纹部件40的低速旋转模式。

另外,上述被传递至制动机构50的驱动力从驱动轴30经由减速齿轮机构60向位于驱动轴30外周侧的负载滑轮中空轴70传递。负载滑轮中空轴70的链槽71中嵌入有负载链c2,在该负载链c2的下端侧连接有省略图示的下部挂钩。而且,当使手轮20向卷起方向旋转时,负载链c2被卷绕,从而下部挂钩所悬挂的货物上升。另一方面,当使手轮20向放卷方向旋转时,负载链c2被供给,从而下部挂钩所悬挂的货物下降。以上是链式葫芦10的大概的整体构成。

<关于行星齿轮机构附近的构成>

首先,对行星齿轮机构80附近的构成进行说明。另外,行星齿轮机构80对应于齿轮机构。如图1所示,在手轮20上呈一体地设置有圆筒状的圆筒部件21。该圆筒部件21是将后述的电磁离合器机构100覆盖的部分。

图2是表示手轮20和行星齿轮机构80的构成的立体图,且是表示将轴支承板22从圆筒部件21的底支撑部21a取下的状态的图。如图2所示,构成行星齿轮机构80的行星齿轮81的旋转轴的一端侧被转动支撑(pivotallysupport)于圆筒部件21的底支撑部21a上。另外,在底支撑部21a上,空开规定的间隔而安装有轴支承板22。该轴支承板22将行星齿轮81的旋转轴的另一端侧进行转动支撑。

另外,如图1及图2所示,在圆筒部件21的侧部配置有行星齿轮机构80。行星齿轮机构80将手轮20及圆筒部件21的旋转以增速状态传递至内侧磁轭旋转体110。另外,行星齿轮机构80具备:设置于内侧磁轭旋转体110的轴向(x方向;轴向力方向)的另一侧(x2侧)的恒星齿轮部112(参照图3)、在恒星齿轮部112的周围配置有多个(图2中为三个)且与该恒星齿轮部112啮合的行星齿轮81、以及固定在轮罩11上且在远离恒星齿轮部112的外径侧与行星齿轮81啮合的内齿轮82。另外,固定在轮罩11上的内齿轮82与圆筒部件21设置成:在它们相对的部分处沿圆周方向自由滑动。通过这样的构成,经由内齿轮82利用轮罩11将圆筒部件21的一端进行转动支撑。另外,将行星齿轮81进行转动支撑的圆筒部件21的底支撑部21a与轴支承板22,以与内齿轮82的中心轴相同的轴芯呈能够与手轮20一同旋转地被转动支撑。

在以高速旋转模式使手轮20旋转时,其驱动力通过行星齿轮机构80而被增速,并以该增速状态被传递至具有恒星齿轮部112的带齿轮轮毂111(参照图3及图4)。此时,例如通过内齿轮82被固定、行星齿轮81进行公转(在恒星齿轮部112的周围进行旋转),由此恒星齿轮部112被进行增速旋转。另一方面,在切换为低速旋转模式的状态下,内侧磁轭旋转体110变为能够以自由态进行旋转。因此,构成为:在后述的离合器销131(参照图5及其他附图)未嵌入槽(pocket)141、143(参照图7及其他附图)的状态的情况下,内侧磁轭旋转体110以自由态进行旋转,以变为后述的外齿部114a1与内齿部121a2相对的位置。

<关于电磁离合器机构附近的构成>

图3是表示电磁离合器机构100以及手轮20附近的构成的半剖面状态的立体图。图4是表示使构成电磁离合器机构100的内侧磁轭旋转体110与外侧磁轭旋转体120的位置错开的状态的立体图。图5是将电磁离合器机构100附近的构成放大进行显示的剖视图。图6是表示从图5所示的状态外侧磁轭旋转体120向一侧(x1侧)滑动的状态的侧剖视图。

如图3及图4所示,电磁离合器机构100以内侧磁轭旋转体110和外侧磁轭旋转体120作为主要的结构元件。另外,内侧磁轭旋转体110对应于第一旋转体,外侧磁轭旋转体120对应于第二旋转体。

内侧磁轭旋转体110具有带齿轮轮毂111、一对外齿磁轭114a、114b、以及环形磁轭115。带齿轮轮毂111是将恒星齿轮部112和轮毂部113呈一体地设置而成的部件。恒星齿轮部112通过与上述的行星齿轮81啮合,从而旋转能够从行星齿轮81进行传递。另外,轮毂部113具有円筒部113a和凸缘部113b,在该円筒部113a的外周侧,上述一对外齿磁轭114a、114b以及环形磁轭115经由例如螺丝等安装在凸缘部113b上。由此,带齿轮轮毂111、一对外齿磁轭114a、114b、以及环形磁轭115呈一体地进行旋转的构成。

一对外齿磁轭114a、114b以及环形磁轭115是使利用磁力的吸引力放大的部件,并由磁性材料形成。其中,一对外齿磁轭114a、114b上以一定的间隔设置有外齿部114a1、114b1,该外齿部114a1、114b1较之环状部114a2、114b2更向外径侧突出。另外,外齿部114a1对应于第一齿部,但是也可以设置成外齿部114a1与外齿部114b1均对应于第一齿部。

在图3及图4所示的构成中,外齿磁轭114a的外齿部114a1与外齿磁轭114b的外齿部114b1在圆周方向上设置于相同的角度位置。但是,这些外齿部114a1、114b1也可以存在于稍微不同的角度位置。另外,在图4中,设置有各八个外齿部114a1、114b1。但是,外齿部114a1、114b1各自的个数也可以为任意个。

另外,环形磁轭115配置于一对外齿磁轭114a、114b之间。环形磁轭115上存在有较之环状的部分更向外径侧突出的外周凸部115a,该外周凸部115a也设置成无中断的环状。另外,外周凸部115a设置成:在轴向(x方向)上较之外齿磁轭114b更靠近外齿磁轭114a。因此,外周凸部115a能够与后述的内齿部121a2相对。

接下来,对外侧磁轭旋转体120进行说明。如图3及图4所示,外侧磁轭旋转体120具有:一对内齿磁轭121a、121b、多个磁铁122、滑动轮123(也兼用作咬合离合器机构130(参照图5及图6)的结构元件)、以及离合器销131(咬合离合器机构130的结构元件)。另外,一对内齿磁轭121a、121b、多个磁铁122、以及离合器销131被安装在滑动轮123的外周固定部123c上。

一对内齿磁轭121a、121b由磁性材料形成,且具有环状的圆环部121a1、121b1、以及从该圆环部121a1、121b1朝向内径侧突出的内齿部121a2、121b2。内齿部121a2、121b2以与外齿部114a1、114b1相同的齿距设置成相同数量,而且以两者靠近相对的方式进行设置。但是,只要能够利用磁耦合良好地进行转矩传递,也可以通过缺少内齿部121a2、121b2和外齿部114a1、114b1的任意一者,而使两者的个数由相同的个数增减一些。另外,内齿部121a2对应于第二齿部,但是也可以设置成内齿部121a2与内齿部121b2均对应于第二齿部。

另外,在内齿磁轭121a与内齿磁轭121b之间配置有多个产生磁力的磁铁122。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一组内齿磁轭121a、121b配置一个磁铁122。由此,容易形成每一组内齿磁轭121a、121b的磁路m1。另外,也可以取代这样的设有多个磁铁122的构成而采用设有一个环形磁铁的构成。

在此,在为高速旋转模式时,上述的内齿部121a2变为与外齿部114a1靠近相对的磁耦合状态,同样地,内齿部121b2变为与外齿部114b1靠近相对的磁耦合状态。另外,该高速旋转模式下的外侧磁轭旋转体120的轴向(x方向)的位置对应于第一位置。此时,如图5所示,形成通过磁铁122、内齿磁轭121a、外齿磁轭114a、环形磁轭115、外齿磁轭114b以及内齿磁轭121b的磁路m1。在形成该磁路m1的磁耦合状态下,能够从外齿磁轭114a、114b(内侧磁轭旋转体110)向内齿磁轭121a、121b(外侧磁轭旋转体120)传递旋转。

但是,若过载进行作用,则内齿部121a2、121b2分别不再保持与外齿部114a1、114b1之间的磁耦合状态,外齿部114a1、114b1相对于内齿部121a2、121b2进行滑移。即,外齿部114a1、114b1在圆周方向上偏离内齿部121a2、121b2。此时,在距离上最靠近内齿磁轭121a的内侧磁轭旋转体110的磁性体为环形磁轭115。因此,如图6所示,以内齿磁轭121a(内齿部121a2)与外周凸部115a靠近相对的方式,使外侧磁轭旋转体120朝向轴向(x方向)的一侧(x1侧)滑动。另外,如该图6所示的、内齿磁轭121a(内齿部121a2)与外周凸部115a靠近相对的轴向(x方向)的位置对应于第二位置。

另外,滑动轮123具有筒状部123a、圆盘部123b、以及外周固定部123c。筒状部123a在内部与内螺纹部件40的筒状部40a之间进行花键连接。因此,滑动轮123能够沿轴向(x方向)滑动。圆盘部123b是存在于筒状部123a与外周固定部123c之间的圆盘状部分。另外,外周固定部123c是滑动轮123中位于最外径侧的部分,且是较之圆盘部123b更向轴向(x方向)的另一侧(x2侧)突出的部分。外周固定部123c上固定有上述的一对内齿磁轭121a、121b、多个磁铁122、以及离合器销131。另外,滑动轮123也兼用作咬合离合器机构130的结构元件。

<关于咬合离合器机构的构成>

接下来,对咬合离合器机构130进行说明。图7是用于说明咬合离合器机构130的立体图,且是以半剖面表示外侧磁轭旋转体120的图。咬合离合器机构130具有离合器销131和离合器承托部件140。离合器销131是较之滑动轮123的圆盘部123b更向轴向(x方向)的一侧(x1侧)突出的销状部分,并由磁性材料形成。因此,在来自磁铁122的磁力作用下被后述的磁性板144磁吸引。

该离合器销131是进入离合器承托部件140的各槽141、142、143的部分。在进入上述槽141、142、143时,手轮20的旋转不经由行星齿轮機構80和电磁离合器机构100,而是从离合器承托部件140经由离合器销131被传递至外侧磁轭旋转体120的滑动轮123。于是,旋转经由筒状部123a被传递至内螺纹部件40。在本实施方式中,离合器销131设有两根,但其根数并未特别限定。

如图7所示,在离合器承托部件140的外周侧呈一体地安装有手轮20。另外,离合器承托部件140经由轴承b1呈自如旋转地安装在内螺纹部件40的外周侧。

如图7所示,离合器承托部件140设置成圆盘状。通过将离合器承托部件140的最外周侧的厚度设置地较薄,而成为较之圆盘面140a更为凹陷的外周凸缘部140b(参照图9)。在外周凸缘部140b上安装有上述的圆筒部件21。

在离合器承托部件140上设有较之轴向(x方向)的另一侧(x2侧)的表面、即圆盘面140a更为凹陷的多个槽141、142、143。图8是表示将多个槽141、142、143沿圆周方向切断的状态的剖视图。图9是表示离合器承托部件140的构成的立体图。如图8和图9所示,卷起侧槽141是在卷起负载链c2时供离合器销131进入的部分。在进行该卷起动作时,离合器承托部件140与手轮20一同进行旋转,其旋转方向在从能够看到多个槽141、142、143的方向观察离合器承托部件140时,是朝向逆时针方向(ccw方向)旋转。此时,离合器销131被卡定在沿着轴向(x方向)(与圆盘面140a垂直)的卡定壁141a上。由此,旋转被从离合器销131传递至离合器承托部件140。

另外,在卷起侧槽141的内部配置有由磁性材料形成的磁性板144(对应于磁性部件)。如图8所示,磁性板144以嵌入卷起侧槽141的凹嵌部141b的状态被固定。该磁性板144以与卷起侧槽141中的与卡定壁141a相反侧的第一斜面(tapersurface)141c连续的方式配置。

第一斜面141c是位于磁性板144与中间槽143之间的倾斜面,并以随着从磁性板144朝向中间槽143而朝向圆盘面140a的方式倾斜。

另外,放卷侧槽142是在放卷负载链c2时供离合器销131进入的部分。即,放卷侧槽142是在使负载链c2朝向与卷起时相反的方向旋转时供离合器销131进入的部分。在进行该放卷动作时,离合器承托部件140与手轮20一同进行旋转,其旋转方向是朝向与上述的逆时针方向(ccw方向)相反的顺时针方向(cw方向)进行旋转。此时,离合器销131被卡定在沿着轴向(x方向)(与圆盘面140a垂直)的卡定壁142a上。由此,旋转被从离合器销131传递至离合器承托部件140。

在该放卷侧槽142的内部也配置有由磁性材料形成的磁性板145(对应于磁性部件)。磁性板145以嵌入放卷侧槽142的凹嵌部142b的状态被固定。另外,磁性板145以与放卷侧槽142中的与卡定壁142a相反侧的第二斜面142c连续的方式配置。另外,离合器销131被磁性板144、145磁吸引,但是,优选在离合器销131与磁性板144、145之间存在微小的间隙。在存在微小的间隙的情况下,离合器销131与磁性板144、145之间的摩擦被减少。

第二斜面142c是位于磁性板144与中间槽143之间的倾斜面,并以随着从磁性板145朝向中间槽143而朝向圆盘面140a的方式倾斜。但是,如从图8中明确可知,第二斜面142c设置成较之第一斜面141c倾斜角度大。换言之,第一斜面141c设置成比第二斜面142c平缓的倾斜角度。

即,在使手轮20从卷起状态向放卷方向旋转时,假设第一斜面141c的倾斜角度陡的情况下,通过离合器承托部件140的朝向放卷方向(cw方向)的旋转,虽然离合器销131与第一斜面141c碰撞,但离合器销131在第一斜面141c上不会良好地滑动。为了防止这样的不良情况,第一斜面141c的倾斜角度设置成比第二倾斜面142c更平缓。

另外,在图8所示的构成中,以第一斜面141c的圆周方向上的投影长度相对于第二斜面142c的圆周方向上的投影长度为两倍以上的方式,使第一斜面141c倾斜。但是,只要在使离合器承托部件140朝向放卷方向(cw方向)旋转的情况下,离合器销131能够在第一斜面141c上良好地滑动(能够防止离合器承托部件140和离合器销131的随同旋转),则其倾斜角度也可以为任意度。

另外,在卷起侧槽141与放卷侧槽142之间设置有中间槽143。中间槽143是为了从低速旋转模式向高速旋转模式切换而设置的部分。关于该中间槽143的必要性,根据图10进行说明。

图10是表示在如专利文献1的图7所示那样的现有结构中将多个槽141h、142h沿圆周方向切断的状态的剖视图。在该图10所示的构成中,对于现有结构中的离合器承托部件140h相关的构成附加符号h。另外,在该图10所示的构成中,不存在相当于中间槽143的结构。在图10所示的构成中,在离合器销131进入卷起侧槽141中并使手轮20和离合器承托部件140朝向卷起方向(ccw方向)旋转时,手轮20的旋转变为从离合器承托部件140h经由离合器销131被传递至外侧磁轭旋转体120的滑动轮123的直通状态。此时,离合器销131呈被磁性板144h磁吸引的状态。

在解除上述利用磁性板144h的对离合器销131的磁吸引的情况下,使手轮20和离合器承托部件140h朝向与卷起方向相反的方向(cw方向)旋转。于是,离合器销131在斜面141hc上滑动并越过中间突起146h,此时,外侧磁轭旋转体120暂时向轴向(x方向)的另一侧(x2侧)滑动。在该状态下,即使使手轮20和离合器承托部件140h继续旋转,离合器销131也不会进入放卷侧槽142h中,只要能够切换为高速旋转模式,便不存在问题。

但是,在外齿磁轭114a的外齿部114a1与内齿磁轭121a的内齿部121a2在圆周方向上非同一角度的情况下,在磁气作用下,被相互吸引靠近呈环形磁轭115的外周凸部115a与内齿部121a2相对的状态。由此,外侧磁轭旋转体120再次向轴向(x方向)的一侧(x1侧)移动,通过该移动,离合器销131进入放卷侧槽142h中。而且,离合器销131被磁性板145h磁吸引。

即,在图10所示的构成中,即使使手轮20和离合器承托部件140h旋转而离合器销131从卷起侧槽141h中脱离,离合器销131也会再进入放卷侧槽142h中。

相对于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8和图9所示,在卷起侧槽141与放卷侧槽142之间设置有中间槽143。中间槽143成为较之圆盘面140a和斜面141c、142c更为凹陷的部分。另外,在中间槽143的逆时针方向的端部上设置有卡定壁143a,并且,在中间槽143的顺时针方向的端部上也设置有卡定壁143b。

因此,在使手轮20和离合器承托部件140朝向顺时针方向(cw方向)旋转且离合器销131越过了第一斜面141c时,若进一步相互吸引靠近呈外周凸部115a与内齿部121a2相对的状态,则离合器销131进入中间槽143中。如在该状态下进一步使手轮20和离合器承托部件140朝向顺时针方向(cw方向)旋转,则离合器销131卡定于卡定壁143a上,从而离合器销131与离合器承托部件140一同进行旋转。

但是,在中间槽143的内部未配置磁性板。因此,当使手轮20和离合器承托部件140的旋转停止时,能够自由旋转的内侧磁轭旋转体110沿着圆周方向进行旋转而变为内齿部121a2与外齿部114a1靠近相对的位置。于是,通过内齿部121a2与外齿部114a1之间的磁力的作用,以使这些内齿部121a2和外齿部114a1呈在轴向上最为靠近相对的位置的方式,使外侧磁轭旋转体120向轴向力方向移动。由此,能够使离合器销131从中间槽143脱离而切换为高速旋转模式。

另外,如上所述,在离合器销131从中间槽143脱离的情况下,内齿部121a2与外齿部114a1在圆周方向上靠近相对。因此,只要之后过载作用而内齿部121a2与外齿部114a1的靠近相对状态不被解除,便继续维持高速旋转模式。

另外,在放卷状态下,当变为过载时,离合器销131也进入图8和图9所示的放卷侧槽142中,且离合器销131相对于卡定壁142a卡定。从该状态使手轮20和离合器承托部件140朝向逆时针方向(ccw方向)旋转,离合器销131越过第二斜面142c,且进一步相互吸引靠近呈外周凸部115a与内齿部121a2相对的状态的话,离合器销131进入中间槽143中。

若在该状态下进一步使手轮20和离合器承托部件140朝向逆时针方向(ccw方向)旋转,则离合器销131卡定于卡定壁143b上,从而离合器销131与离合器承托部件140一同进行旋转。

此时,若也使手轮20和离合器承托部件140的旋转停止,则能够自由旋转的内侧磁轭旋转体110沿着圆周方向进行旋转而变为内齿部121a2与外齿部114a1靠近相对的位置。于是,通过内齿部121a2与外齿部114a1之间的磁力的作用,以使这些内齿部121a2和外齿部114a1呈在轴向上最为靠近相对的位置的方式,使外侧磁轭旋转体120向轴向力方向移动。由此,能够使离合器销131从中间槽143脱离而切换为高速旋转模式。

另外,中间槽143优选具有外周凸部115a与内齿部121a2进行磁耦合的程度的深度。但是,为了使离合器销131良好地从卷起侧槽141脱离,中间槽143也可以设置成较之外周凸部115a与内齿部121a2进行磁耦合的情况浅那样的深度。

<关于作用效果>

在如上构成的链式葫芦10中,在离合器承托部件140上所存在的多个槽中存在有卷起侧槽141,其中,卷起侧槽141是在进行卷起动作时供离合器销131进入,并且配置有将离合器销131进行磁吸引的磁性板144。另外,在多个槽中存在有放卷侧槽142,其中,放卷侧槽142是在进行放卷动作时供离合器销131进入,并且配置有将离合器销131进行磁吸引的磁性板145。另外,在卷起侧槽141与放卷侧槽142之间,配置有在离合器销131未被磁吸引的状态下离合器销131进入其内部的中间槽143。

因此,在卷起动作时从低速旋转模式使手轮20反转而切换为高速旋转模式时,能够防止离合器销131从卷起侧槽141直接进入放卷侧槽142,而使其进入中间槽143。由于在该中间槽143中未配置有磁性板,因此将离合器销131进行磁吸引的力不发生作用。因此,若使手轮20和离合器承托部件140的旋转停止,则通过能够自由旋转的内侧磁轭旋转体110的圆周方向的旋转以及外侧磁轭旋转体120的轴向力方向的移动,变为内齿部121a2与外齿部114a1最为靠近相对的位置。由此,能够使离合器销131从中间槽143脱离而容易地切换为高速旋转模式。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卷起侧槽141与中间槽143之间设置有第一斜面141c,其中,第一斜面141c以随着从卷起侧槽141朝向中间槽143而从卷起侧槽141的内部朝向离合器承托部件140的表面的方式倾斜。另外,在放卷侧槽142与中间槽143之间设置有第二斜面142c,其中,第二斜面142c以随着从放卷侧槽142朝向中间槽143而从放卷侧槽142的内部朝向离合器承托部件140的圆盘面140a的方式倾斜。而且,与第二斜面142c相比,第一斜面141c相对于离合器承托部件140的表面的倾斜角度设置得较平缓。

在此,在图10所示的现有结构中,从离合器销131卡定于卡定壁141ha上的卷起状态使手轮20和离合器承托部件140h朝向放卷方向(cw方向)旋转时所需的负载,较之使它们朝向卷起方向(ccw方向)旋转时轻即可。如此的轻负载即可的反面是:在使手轮20和离合器承托部件140朝向放卷方向旋转时离合器销131无法越过第一斜面141hc,从而有可能向与离合器承托部件140h相同的方向旋转。该情况下,离合器销131再次被磁性板144h磁吸引,从而无法良好地切换为高速旋转模式。

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第二斜面142c相比,第一斜面141c相对于离合器承托部件140的表面的倾斜角度设置得较平缓,因此,离合器销131变得容易越过第一斜面141c。因此,能够防止磁性板144对离合器销131再次进行磁吸引,从而能够容易地切换为高速旋转模式。

进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中间槽143的圆周方向的两端部设置有供离合器销131卡定的卡定壁143a、143b。另外,在离合器承托部件140旋转时,在离合器销131从中间槽143的脱离被防止的状态下,将离合器销131卡定在卡定壁143a、143b上。

因此,在从卷起侧槽141移动过来的离合器销131进入了中间槽143的情况下,能够防止向放卷侧槽142侧移动。同样地,在从放卷侧槽142移动过来的离合器销131进入了中间槽143的情况下,能够防止向卷起侧槽141侧移动。因此,只要使手轮20和离合器承托部件140的旋转停止,则在磁力的作用下离合器销131从放卷侧槽142脱离,从而能够良好地从低速旋转模式向高速旋转模式切换。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外齿部114a1上邻接配置有由磁性材料形成的圆环状的外周凸部115a,中间槽143具有外周凸部115a与内齿部121a2进行磁耦合的程度的深度。

因此,能够构成为:在离合器销131垂悬在中间槽143的开口部位、外齿磁轭114a的外齿部114a1与内齿磁轭121a的内齿部121a2在圆周方向上非同一角度的情况下,在磁气作用下,被相互吸引靠近呈环形磁轭115的外周凸部115a与内齿部121a2相对的状态。因此,能够防止以从卷起侧槽141进入中间槽143的方式移动过来的离合器销131向放卷侧槽142移动。同样地,能够防止以从放卷侧槽142进入中间槽143的方式移动过来的离合器销131向卷起侧槽141移动。因此,只要使手轮20和离合器承托部件140的旋转停止,则在磁力的作用下离合器销131从放卷侧槽142脱离,从而能够良好地从低速旋转模式向高速旋转模式切换。

<变形例>

以上对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除此之外也能够进行各种变形。以下对此进行叙述。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离合器承托部件140为图8所示那样的剖面形状。但是,离合器承托部件140也可以形成为图11和图12所示那样的形状。图11是表示变形例涉及的离合器承托部件140的构成的剖视图。在图11所示的构成中,卷起侧槽141的表面与放卷侧槽142的表面位于相同的平面(底面147)上。另外,中间槽143也可以设置成较之底面147更凹陷。如此构成的情况下,也能够良好地从低速旋转模式向高速旋转模式切换。

图12是表示另一变形例涉及的离合器承托部件140的构成的剖视图。例如,由于无法充分地确保离合器销131的冲程等缘故而难以实现图11所示构成的情况下,也可以如图12所示那样构成。在图12所示的构成中,卷起侧槽141的底部构成倾斜面141d,当离合器销131在该倾斜面141d上通过时,离合器销131进入中间槽143。另外,如从图12中明确可知,磁性板144的表面侧也构成倾斜面141d。

同样地,放卷侧槽142的底部构成倾斜面142d,当离合器销131在该倾斜面142d上通过时,离合器销131进入中间槽143。在此,磁性板145的表面侧也构成倾斜面142d。如此构成的情况下,也能够良好地从低速旋转模式向高速旋转模式切换。

另外,也可以省略如上述实施方式那样设置中间槽143的情况。例如,也可以在与中间槽143对应的部位上安装与离合器销131的磁极相斥那样的磁极相对的磁铁。该情况下,成为利用磁力使离合器销131从中间槽143脱离的状态。

另外,作为磁性部件,也可以配置磁性板144、145以外的部件。例如,也可以对凹嵌部141b供给磁性粉末并使磁性粉末凝固在凹嵌部141b中。

另外,对应于第一旋转体的内侧磁轭旋转体110和对应于第二旋转体的外侧磁轭旋转体120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也可以为其他形状。作为其他形状,可以举出第一旋转体位于外径侧、第二旋转体位于内径侧的构成。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卷起动作时的旋转方向设为手轮20和离合器承托部件140朝向逆时针方向(ccw方向)旋转的方向。但是,在进行卷起动作时,也可以使手轮20和离合器承托部件140朝向与其相反的方向(cw方向)旋转。此时,卷起侧槽141和放卷侧槽142的配置优选为与图8所示的配置对称。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磁铁122采用设置于外侧磁轭旋转体120的构成。但是,磁铁122也可以采用设置于内侧磁轭旋转体110的构成,还可以采用设置于内侧磁轭旋转体110和外侧磁轭旋转体120双方的构成。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