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伺服技术的自动装箱下料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18968发布日期:2018-08-21 17:12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伺服技术的自动装箱下料系统,属于装箱下料系统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与科技水平的提升,许多生产作业越来越趋向于自动化模式,而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大多数生产流水线的最后操作都是对产品进行打包装箱处理,绝大多数的生产流水线在对产品进行装箱时,都是通过人工来进行的,对于一些较轻、不易碎的产品来说,人工装箱不仅节省了时间,还节约了成本,无需投入过多经费在设备上,但对于一些较笨重的产品来说,人工装箱不容易实现,需要耗费较多的人力和时间,工作效率低下,自动化程度较低,人工成本高,不仅增加了产品的制造成本,同时也不利于生产线的持续运行。

现有技术采用电子传感器感应,当线路出现状况时无法及时进行传输,导致物料堆积内部堵塞在设备的内部,机器无法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伺服技术的自动装箱下料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采用电子传感器感应,当线路出现状况时无法及时进行传输,导致物料堆积内部堵塞在设备的内部,机器无法正常工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基于伺服技术的自动装箱下料系统,其结构包括机械传输装置、上进料口、帆布进料筒、压力控制盒、支承座、密封旋口、固定支撑架、自动传输机、承载卡板,所述上进料口通过螺纹镶嵌在帆布进料筒的顶部,所述帆布进料筒垂直固定在支承座上表面的中心,所述压力控制盒安设在帆布进料筒的右侧并且通过导线采用电连接,所述压力控制盒外表壳的顶部与支承座的上表面互相垂直,所述固定支撑架设有四个杆并且分别插嵌在支承座底部的四个角上,所述密封旋口胶连接在支承座下表面的中心并且与帆布进料筒互相贯通,所述机械传输装置垂直焊接在密封旋口的下方,所述承载卡板的顶部焊接在机械传输装置的下方,所述自动传输机通过传动带活动连接在承载卡板的右侧,所述机械传输装置设有自进料装置、第一传输装置、第二传输装置、横向传输机构、伺服提升机构、带动提升装置、撞击装置、复位推进装置、外固定壳,所述自进料装置焊接在外固定壳内部顶部的左端,所述第一传输装置传动连接在自进料装置的左侧并且固定在外固定壳内部的左端,所述第二传输装置传动连接在第一传输装置的右下角,所述机械连接在横向传输机构的下方并且底部与外固定壳内部的底部焊接在下方,所述伺服提升机构活动连接在外固定壳内部的右下角并且装设在横向传输机构的右侧,所述带动提升装置传动连接在第二传输装置的右侧并且焊接在外固定壳内部的右端,所述撞击装置机械连接在带动提升装置的上方,所述复位推进装置传动连接在撞击装置的左上角且与自进料装置活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自进料装置设有u型固定座、推进推出杆、进料槽、中心贯穿轴、活动一字板、垂直立柱、l型钉紧柱,所述u型固定座垂直固定在外固定壳内部并且安设在进料槽的右侧,所述进料槽嵌在外固定壳内部并且与帆布进料筒互相贯通,所述中心贯穿轴通过轴承固定在垂直立柱内部的上方,所述活动一字板安设在中心贯穿轴的外表面并且与垂直立柱活动连接,所述l型钉紧柱的左端焊接在垂直立柱的右侧,所述l型钉紧柱的顶部过盈配合在外固定壳的内部,所述推进推出杆的上半部分间隙配合在u型固定座的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传输装置设有第一垂直固定座、第一转动轮、第二转动轮、第二垂直固定座、带动轮、第一传送皮带,所述第一垂直固定座装设在进料槽的左端并且垂直焊接在外固定壳内部顶部的左端,所述第一转动轮活动连接在第一垂直固定座内部的底部,所述第一转动轮通过第一传送皮带与第二转动轮传动连接,所述带动轮啮合在第二转动轮的外表面,所述第二垂直固定座垂直固定在外固定壳内部的左端便给与第二转动轮轴心的固定轮焊接在一起。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传输装置设有锥形固定座、第一传输皮带、锯齿传输带、第一锯齿轮、啮合轮、第二传输皮带、第二锯齿轮、第一轴心轮、过渡轮、第二轴心轮、第一皮条、间歇性齿轮、牵引轮,所述锥形固定座与第二垂直固定座互相平行并且钉连接在外固定壳内部的右端,所述轴心轮的轴心与锥形固定座焊接在一起,所述第二锯齿轮啮合在轴心轮的外表面,所述锯齿传输带缠绕在第一锯齿轮、第二锯齿轮的外表面,所述啮合轮机械连接在第一锯齿轮的内部,所述啮合轮通过第一传输皮带与带动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二轴心轮通过第二传输皮带与第一轴心轮的轴心传动连接,所述过渡轮啮合在第二轴心轮的外表面,所述第二轴心轮通过第一皮条与牵引轮传动连接,所述间歇性齿轮机械连接在牵引轮的外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横向传输机构设有定位柱、弹性弹簧、滑动底座、弹簧块、传输座,所述滑动底座底部的两端通过卡扣扣合在外固定壳内部的底部,所述弹簧块安设在滑动底座的上方,所述弹簧块与滑动底座上方的滑动轨道活动连接,所述弹性弹簧的右端钉连接在弹簧块的左侧,所述弹性弹簧的左端焊接在定位柱的右侧,所述定位柱垂直固定在外固定壳的内部,所述传输座下表面的右端焊接在弹簧块上表面的右端。

进一步地,所述伺服提升机构设有滚珠、三角环形传输带、伺服电机定子、伺服电机、伺服电机转子,所述三角环形传输带活动连接在外固定壳内部的右下角,所述伺服电机安设在三角环形传输带的内侧,所述伺服电机定子的两端扣合在伺服电机内部中段的凹槽中,所述伺服电机转子机械连接在伺服电机定子的下方且与三角环形传输带机械连接,所述滚珠设有两个以上并且通过连杆焊接在一起,所述滚珠等距均匀的分布在三角环形传输带的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带动提升装置设有第一可折叠连杆、第二可折叠连杆、球形活动轮、环形滑动轨道、中心固定轮、锥形连接块、旋转块,所述可折叠连杆的左端扣合插嵌在啮合轮的外表面,所述可折叠连杆的右端焊接在球形活动轮的外表面,所述球形活动轮活动连接在环形滑动轨道的内部,所述环形滑动轨道焊接在中心固定轮的内部并且轴心共线,所述球形活动轮通过第二可折叠连杆与旋转块的轴心活动连接,所述旋转块与锥形连接块活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撞击装置设有提升门、撞击轮、焊接杆、限位块、贯穿杆、环绕弹簧、撞击车、第一滑轮,所述撞击轮焊接在贯穿杆的底部,所述焊接杆焊接在提升门的左侧并且贯穿贯穿杆的横截面,所述环绕弹簧环绕连接在贯穿杆的外表面,所述提升门与外固定壳活动连接,所述贯穿杆的顶部焊接有撞击块,所述限位块安设在提升门的上方并且与外固定壳焊接在一起,所述第一滑轮滑动连接在限位块的左侧,所述撞击车焊接在第一滑轮的左侧。

进一步地,所述复位推进装置设有活动齿轮、击打杆、工字型滑动块、第二滑轮、固定板、推进杆,所述击打杆插嵌在活动齿轮的上方,所述固定板钉连接在外固定壳内部的上方,所述第二滑轮活动连接在固定板的内部并且与工字型滑动块焊接在一起,所述工字型滑动块与固定板的底部活动连接,所述推进杆的右端焊接在工字型滑动块的左侧,所述推进杆的左端插嵌在u型固定座的右侧。

有益效果

本发明一种基于伺服技术的自动装箱下料系统,在设备使用的时候,将物料通过上进料口进入设备的内部,经过帆布进料筒进入密封旋口,通过密封旋口掉入进料槽,经过重力的夹持掉落到活动一字板的左端,使活动一字板倾斜,与之串联在一起的第一转动轮发生转动,使物料掉落到第一传输皮带上,第一转动轮带动第二转动轮转动,使带动轮随之转动,使第一传输皮带进行传输,使第一传输皮带传输物料,第一锯齿轮被带动传送,与之缠绕在一起的啮合轮也传动起来,使锯齿传输带动作起来,使第二锯齿轮随之动作,与之啮合的第一轴心轮转动,通过第二传输皮带牵引过渡轮动作,物料随着第二传输皮带掉到传输座上,过渡轮带动第二轴心轮转动,通过第一皮条使牵引轮做圆周运动,带动外部的间歇性齿轮转动,间歇性齿轮的锯齿撞击到弹簧块上,使弹簧块被弹出,沿着滑动底座滑动,与之焊接在一起的传输座也开始滑动,触碰到三角环形传输带停止,同时被弹性弹簧拉回原来的位置,传输座的物料由于惯性掉落到三角环形传输带上,启动伺服电机,使伺服电机转子绕着伺服电机定子转动,带动三角环形传输带内的滚珠不断动作,使三角环形传输带不断动作,将物料往上牵引;

在物料向上传输的过程中,之前啮合轮转动时,会使与之固定在一起的第一可折叠连杆发生引动,引动球形活动轮在环形滑动轨道转动,带动第二可折叠连杆变形,使旋转块沿着锥形连接块转动,将撞击轮向上撞击,使贯穿杆上升,带动焊接杆上升,由于焊接杆与提升门焊接在一起,提升门也提升,物料顺利从提升门开启的缝隙中排出,掉落到自动传输机上进行装箱,贯穿杆提升的过程中,会使环绕弹簧被挤压,使贯穿杆的顶部撞击到撞击车,撞击车上的第一滑轮随着限位块滑动,撞击车上的锯齿触碰到活动齿轮上,使活动齿轮转动,击打杆撞击到工字型滑动块,使工字型滑动块上的第二滑轮随着固定板滑动,使推进杆挤压到u型固定座内部的液压油,将推进推出杆推出,将活动一字板的右端打回,使整个装置复位,方便下一次的物料进入。

本发明一种基于伺服技术的自动装箱下料系统,通过设有的机械传输装置,能在物料落下的时候通过重力的形式对机械进行施压,使物料被逐层传递运输带传送带上进行包装,机械化的设计使物料在传输的时候不会出现堆滞等现象,更快更稳定的将物料进行传输。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一种基于伺服技术的自动装箱下料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机械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机械传输装置详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机械传输装置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机械传输装置-1、上进料口-2、帆布进料筒-3、压力控制盒-4、支承座-5、密封旋口-6、固定支撑架-7、自动传输机-8、承载卡板-9、自进料装置-10、第一传输装置-11、第二传输装置-12、横向传输机构-13、伺服提升机构-14、带动提升装置-15、撞击装置-16、复位推进装置-17、外固定壳-18、u型固定座-101、推进推出杆-102、进料槽-103、中心贯穿轴-104、活动一字板-105、垂直立柱-106、l型钉紧柱-107、第一垂直固定座-111、第一转动轮-112、第二转动轮-113、第二垂直固定座-114、带动轮-115、第一传送皮带-116、锥形固定座-121、第一传输皮带-122、锯齿传输带-123、第一锯齿轮-124、啮合轮-125、第二传输皮带-126、第二锯齿轮-127、第一轴心轮-128、过渡轮-129、第二轴心轮-1210、第一皮条-1211、间歇性齿轮-1212、牵引轮-1213、定位柱-131、弹性弹簧-132、滑动底座-133、弹簧块-134、传输座-135、滚珠-141、三角环形传输带-142、伺服电机定子-143、伺服电机-144、伺服电机转子-145、第一可折叠连杆-151、第二可折叠连杆-152、球形活动轮-153、环形滑动轨道-154、中心固定轮-155、锥形连接块-156、旋转块-157、提升门-161、撞击轮-162、焊接杆-163、限位块-164、贯穿杆-165、环绕弹簧-166、撞击车-167、第一滑轮-168、活动齿轮-171、击打杆-172、工字型滑动块-173、第二滑轮-174、固定板-175、推进杆-176。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请参阅图1-图4,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伺服技术的自动装箱下料系统:其结构包括机械传输装置1、上进料口2、帆布进料筒3、压力控制盒4、支承座5、密封旋口6、固定支撑架7、自动传输机8、承载卡板9,所述上进料口2通过螺纹镶嵌在帆布进料筒3的顶部,所述帆布进料筒3垂直固定在支承座5上表面的中心,所述压力控制盒4安设在帆布进料筒3的右侧并且通过导线采用电连接,所述压力控制盒4外表壳的顶部与支承座5的上表面互相垂直,所述固定支撑架7设有四个杆并且分别插嵌在支承座5底部的四个角上,所述密封旋口6胶连接在支承座5下表面的中心并且与帆布进料筒3互相贯通,所述机械传输装置1垂直焊接在密封旋口6的下方,所述承载卡板9的顶部焊接在机械传输装置1的下方,所述自动传输机8通过传动带活动连接在承载卡板9的右侧,所述机械传输装置1设有自进料装置10、第一传输装置11、第二传输装置12、横向传输机构13、伺服提升机构14、带动提升装置15、撞击装置16、复位推进装置17、外固定壳18,所述自进料装置10焊接在外固定壳18内部顶部的左端,所述第一传输装置11传动连接在自进料装置10的左侧并且固定在外固定壳18内部的左端,所述第二传输装置12传动连接在第一传输装置11的右下角,所述机械连接在横向传输机构13的下方并且底部与外固定壳18内部的底部焊接在下方,所述伺服提升机构14活动连接在外固定壳18内部的右下角并且装设在横向传输机构13的右侧,所述带动提升装置15传动连接在第二传输装置12的右侧并且焊接在外固定壳18内部的右端,所述撞击装置16机械连接在带动提升装置15的上方,所述复位推进装置17传动连接在撞击装置16的左上角且与自进料装置10活动连接,所述自进料装置10设有u型固定座101、推进推出杆102、进料槽103、中心贯穿轴104、活动一字板105、垂直立柱106、l型钉紧柱107,所述u型固定座101垂直固定在外固定壳18内部并且安设在进料槽103的右侧,所述进料槽103嵌在外固定壳18内部并且与帆布进料筒3互相贯通,所述中心贯穿轴104通过轴承固定在垂直立柱106内部的上方,所述活动一字板105安设在中心贯穿轴104的外表面并且与垂直立柱106活动连接,所述l型钉紧柱107的左端焊接在垂直立柱106的右侧,所述l型钉紧柱107的顶部过盈配合在外固定壳18的内部,所述推进推出杆102的上半部分间隙配合在u型固定座101的下方,所述第一传输装置11设有第一垂直固定座111、第一转动轮112、第二转动轮113、第二垂直固定座114、带动轮115、第一传送皮带116,所述第一垂直固定座111装设在进料槽103的左端并且垂直焊接在外固定壳18内部顶部的左端,所述第一转动轮112活动连接在第一垂直固定座111内部的底部,所述第一转动轮112通过第一传送皮带116与第二转动轮113传动连接,所述带动轮115啮合在第二转动轮113的外表面,所述第二垂直固定座114垂直固定在外固定壳18内部的左端便给与第二转动轮113轴心的固定轮焊接在一起,所述第二传输装置12设有锥形固定座121、第一传输皮带122、锯齿传输带123、第一锯齿轮124、啮合轮125、第二传输皮带126、第二锯齿轮127、第一轴心轮128、过渡轮129、第二轴心轮1210、第一皮条1211、间歇性齿轮1212、牵引轮1213,所述锥形固定座121与第二垂直固定座114互相平行并且钉连接在外固定壳18内部的右端,所述轴心轮128的轴心与锥形固定座121焊接在一起,所述第二锯齿轮127啮合在轴心轮128的外表面,所述锯齿传输带123缠绕在第一锯齿轮124、第二锯齿轮127的外表面,所述啮合轮125机械连接在第一锯齿轮124的内部,所述啮合轮125通过第一传输皮带122与带动轮115传动连接,所述第二轴心轮1210通过第二传输皮带126与第一轴心轮128的轴心传动连接,所述过渡轮129啮合在第二轴心轮1210的外表面,所述第二轴心轮1210通过第一皮条1211与牵引轮1213传动连接,所述间歇性齿轮1212机械连接在牵引轮1213的外表面,所述横向传输机构13设有定位柱131、弹性弹簧132、滑动底座133、弹簧块134、传输座135,所述滑动底座133底部的两端通过卡扣扣合在外固定壳18内部的底部,所述弹簧块134安设在滑动底座133的上方,所述弹簧块134与滑动底座133上方的滑动轨道活动连接,所述弹性弹簧132的右端钉连接在弹簧块134的左侧,所述弹性弹簧132的左端焊接在定位柱131的右侧,所述定位柱131垂直固定在外固定壳18的内部,所述传输座135下表面的右端焊接在弹簧块134上表面的右端,所述伺服提升机构14设有滚珠141、三角环形传输带142、伺服电机定子143、伺服电机144、伺服电机转子145,所述三角环形传输带142活动连接在外固定壳18内部的右下角,所述伺服电机144安设在三角环形传输带142的内侧,所述伺服电机定子143的两端扣合在伺服电机144内部中段的凹槽中,所述伺服电机转子145机械连接在伺服电机定子143的下方且与三角环形传输带142机械连接,所述滚珠141设有两个以上并且通过连杆焊接在一起,所述滚珠141等距均匀的分布在三角环形传输带142的内部,所述带动提升装置15设有第一可折叠连杆151、第二可折叠连杆152、球形活动轮153、环形滑动轨道154、中心固定轮155、锥形连接块156、旋转块157,所述可折叠连杆151的左端扣合插嵌在啮合轮125的外表面,所述可折叠连杆151的右端焊接在球形活动轮153的外表面,所述球形活动轮153活动连接在环形滑动轨道154的内部,所述环形滑动轨道154焊接在中心固定轮155的内部并且轴心共线,所述球形活动轮153通过第二可折叠连杆152与旋转块157的轴心活动连接,所述旋转块157与锥形连接块156活动连接,所述撞击装置16设有提升门161、撞击轮162、焊接杆163、限位块164、贯穿杆165、环绕弹簧166、撞击车167、第一滑轮168,所述撞击轮162焊接在贯穿杆165的底部,所述焊接杆163焊接在提升门161的左侧并且贯穿贯穿杆165的横截面,所述环绕弹簧166环绕连接在贯穿杆165的外表面,所述提升门161与外固定壳18活动连接,所述贯穿杆165的顶部焊接有撞击块,所述限位块164安设在提升门161的上方并且与外固定壳18焊接在一起,所述第一滑轮168滑动连接在限位块164的左侧,所述撞击车167焊接在第一滑轮168的左侧,所述复位推进装置17设有活动齿轮171、击打杆172、工字型滑动块173、第二滑轮174、固定板175、推进杆176,所述击打杆172插嵌在活动齿轮171的上方,所述固定板175钉连接在外固定壳18内部的上方,所述第二滑轮174活动连接在固定板175的内部并且与工字型滑动块173焊接在一起,所述工字型滑动块173与固定板175的底部活动连接,所述推进杆176的右端焊接在工字型滑动块173的左侧,所述推进杆176的左端插嵌在u型固定座101的右侧。

本发明所述的伺服电机144可使控制速度,位置精度非常准确,可以将电压信号转化为转矩和转速以驱动控制对象,伺服电机转子转速受输入信号控制,并能快速反应,在自动控制系统中,用作执行元件,且具有机电时间常数小、线性度高、始动电压等特性,可把所收到的电信号转换成电动机轴上的角位移或角速度输出。

在设备使用的时候,将物料通过上进料口2进入设备的内部,经过帆布进料筒3进入密封旋口6,通过密封旋口6掉入进料槽103,经过重力的夹持掉落到活动一字板105的左端,使活动一字板105倾斜,与之串联在一起的第一转动轮112发生转动,使物料掉落到第一传输皮带122上,第一转动轮112带动第二转动轮113转动,使带动轮115随之转动,使第一传输皮带122进行传输,使第一传输皮带122传输物料,第一锯齿轮124被带动传送,与之缠绕在一起的啮合轮125也传动起来,使锯齿传输带123动作起来,使第二锯齿轮127随之动作,与之啮合的第一轴心轮128转动,通过第二传输皮带126牵引过渡轮129动作,物料随着第二传输皮带126掉到传输座135上,过渡轮129带动第二轴心轮1210转动,通过第一皮条1211使牵引轮1213做圆周运动,带动外部的间歇性齿轮1212转动,间歇性齿轮1212的锯齿撞击到弹簧块134上,使弹簧块134被弹出,沿着滑动底座133滑动,与之焊接在一起的传输座135也开始滑动,触碰到三角环形传输带142停止,同时被弹性弹簧132拉回原来的位置,传输座135的物料由于惯性掉落到三角环形传输带142上,启动伺服电机144,使伺服电机转子145绕着伺服电机定子143转动,带动三角环形传输带142内的滚珠141不断动作,使三角环形传输带142不断动作,将物料往上牵引;

在物料向上传输的过程中,之前啮合轮125转动时,会使与之固定在一起的第一可折叠连杆151发生引动,引动球形活动轮153在环形滑动轨道154转动,带动第二可折叠连杆152变形,使旋转块157沿着锥形连接块156转动,将撞击轮162向上撞击,使贯穿杆165上升,带动焊接杆163上升,由于焊接杆163与提升门161焊接在一起,提升门161也提升,物料顺利从提升门161开启的缝隙中排出,掉落到自动传输机8上进行装箱,贯穿杆165提升的过程中,会使环绕弹簧166被挤压,使贯穿杆165的顶部撞击到撞击车167,撞击车167上的第一滑轮168随着限位块164滑动,撞击车167上的锯齿触碰到活动齿轮171上,使活动齿轮171转动,击打杆172撞击到工字型滑动块173,使工字型滑动块173上的第二滑轮174随着固定板175滑动,使推进杆176挤压到u型固定座101内部的液压油,将推进推出杆102推出,将活动一字板105的右端打回,使整个装置复位,方便下一次的物料进入。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采用电子传感器感应,当线路出现状况时无法及时进行传输,导致物料堆积内部堵塞在设备的内部,机器无法正常工作,本发明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能在物料落下的时候通过重力的形式对机械进行施压,使物料被逐层传递运输带传送带上进行包装,机械化的设计使物料在传输的时候不会出现堆滞等现象,更快更稳定的将物料进行传输。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