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用垃圾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57430发布日期:2018-10-26 18:52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市政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公路用垃圾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路边的垃圾桶通常为内外桶设置,但是内桶远小于外桶的大小,内桶不便于取出。垃圾桶通常设置为内外桶的结构,且为了方便取出内桶,通常会在内外桶之间设置间距。但该种结构下,垃圾容易进入至内外桶之间的间隙内,进而长期在外桶内堆积后,将出现腐烂等情况,使得垃圾桶需要经常进行清洗,操作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无需经常进行清洗的公路用垃圾收集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公路用垃圾收集装置,包括内桶体、外桶体及与所述内桶体相配合的支撑件;所述外桶体底部设有用于驱动所述支撑件升降的升降机构和与所述升降机构相配合的配重件,所述外桶体侧壁上设有与所述配重件相配合的卡扣开关;所述内桶体与外桶体之间具有间距,所述内桶体上设有用于防止物料进入至该间距内的挡料件。本发明中通过挡料件的设置,使得有物料在进入内外桶体之间的间距内时,将直接被挡料件所阻挡,不会进入至两者的间距内,保证内桶在取出时,挡料件上的物料也同时被取出,进而有效避免物料堆积在内外桶之间的间距中,保证垃圾桶的清洁;

其次,通过设置支撑件和升降机构,从而在内桶体置于外桶体内的时候,支撑件支撑住内桶体,在升降机构的驱动下,支撑件向上运动,从而使得内桶体的高出外桶体,进而可方便将内桶体取出,该方式避免了环卫工人在取内桶的时候,将手伸入至外桶内,可直接将内桶体向上提出,便于将垃圾倒掉,设置的配重件可随着配重件的运动,驱动升降机构工作;而设置卡扣开关,可通过控制配重件向下运动,从而控制升降机构工作,该控制方式简单方便,只需按动卡扣开关即可实现控制。

所述挡料件包括与内桶体可拆卸连接的套筒段和设于该套筒段上的倾斜挡件,所述倾斜挡件较高的一端与外桶体的内壁相接触;从而该倾斜挡件为向上倾斜设置,从而当垃圾被丢弃至倾斜挡件上时,将沿着倾斜挡件的倾斜角度被堆积在套筒段与内桶体连接的部分上,保证内桶取出时能够带动倾斜挡件上的取料一同被取出。

所述倾斜挡件与外桶体相接触的一端上设有柔性层;通过柔性层的设置,使得倾斜挡件能够与外桶体更好的贴合,避免垃圾由两者的缝隙处向下掉落。

所述内桶体上部设有用于手部握持的抓件;使得内桶的取放更为方便。

所述抓件的外径大于所述套筒段的内径,该抓件与所述内桶体可拆卸连接;通过抓件的拆卸连接,使得倾斜挡件的装配更为容易实现。

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与所述支撑件相配合的升降杆、驱动所述升降杆向上运动的传动轮及与所述升降杆相配合的至少一定位轮;升降杆和传动轮相配合的,在传动穿转动的时候,驱动升降杆上下活动,该驱动方式避免升降机构打滑,确保了升降过程的稳定性,而设置多个定位轮,则可有效的控制升降杆上下时的运动轨迹,且也可保证支撑件在在外桶体内不会发生左右晃动,保持整体使用的稳定性。

所述外桶底部设有一与所述传动轮相配合的减速轮,该减速轮通过一传动线与所述配重件相连,所述卡扣开关与所述传动线相配合;传动线可将减速轮与所述配重件相连,从而配重件在重力下产生的动能可有效的传输至减速轮上,然后通过减速轮的传输至传动轮上,进行实现驱动支撑件上下运动,且设置减速轮,可有效的减慢传动轮转动的速率,避免因传动轮转动过快而造成支撑件突然向上运动,导致内桶不稳定。

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挡料件的设置,使得有物料在进入内外桶体之间的间距内时,将直接被挡料件所阻挡,不会进入至两者的间距内,保证内桶在取出时,挡料件上的物料也同时被取出,进而有效避免物料堆积在内外桶之间的间距中,保证垃圾桶的清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的局部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卡扣开关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如图1-4所示,一种公路用垃圾收集装置,包括内桶体2、外桶体1及支撑件3,其中所述的外桶体1为一金属圆桶,所述的内桶体2为一体积小于所述外桶体1的金属圆桶,且所述的内桶体2置于所述外桶体1内,所述的支撑件3为中间具有凹陷部31的金属圆盘,在凹陷部31的中心处设有一个金属固定柱311,在所述的内桶体2底部向上凹陷形成一个与所述固定柱311相配合的固定凹槽211,因此当所述的内桶体2置于所述外桶体1内时,所述的内桶体2的底部位于所述凹陷部31上,且所述的固定柱311穿入至固定凹槽211内,对内桶体2实现固定,通过该固定方式,可保持每次内桶体2置于外桶体1内的时候,所处的位置一致,不会发生偏移,且内桶体2还不会发生晃动。

所述内桶体2置于外桶体内,且内外桶体之间具有间距,作为优选,所述内桶体2上设有用于防止物料进入至该间距内的挡料件6;该挡料件6包括套筒段61和倾斜挡件62,所述套筒段61的内径与内桶体的外径设置为相同,可通过螺钉直接可拆卸安装至内桶体上;所述倾斜挡件62较高的一端与外桶体1的内壁相接触,使得倾斜挡件62呈倒锥形设置,且该倾斜挡件62与所述套筒段固连;作为优选,所述倾斜挡件62与外桶体1相接触的一端上设有柔性层621,该柔性层由橡胶制成,通过粘接固连在倾斜挡件的端部上。

为了方便取放内桶体,我们在所述内桶体2的上部设置了抓件21,该抓件21为环形的金属件,该金属件通过螺钉可拆卸连接在内桶体的上部位置上,取放内桶体时可直接抓持该抓件,操作简便;优选的,所述抓件21的外径大于所述套筒段61的内径,避免套筒段由内桶体上部脱出。

进一步的,在所述上的外桶体1底部上设有一个升降机构4,该升降机构4包括了固定与所述支撑件3底面上的升降杆41和传动轮42,所述的升降杆41为一面侧壁带有咬齿的金属杆,所述传动轮42为一金属齿轮,且该传动轮42上的咬齿与所述的升降杆41上的咬齿相互咬合,因此当传动轮42发生转动的时候,所述的升降杆41在咬齿的作用下,向上进行运动,从而带动支撑件3向上运动,进而内桶体2的上端部伸出至外桶体1;同时在所述的外桶体1底部上还设有一个减速轮12,该减速轮12为体积大于所述传动轮42的齿轮;在所述的外桶体1的侧壁上设有多个滚轮16,所述的滚轮16上穿设有一传动线13,传动线13与所述滚轮16形成滑轮组,该传动线13为钢丝线,且该传动线13与设于减速轮12上的绕线轮14相连;设置绕线轮可有效的将传动线缠绕在所述的绕线轮上,从而通过绕线轮转动而带动所述的减速轮转动,进而实现传动轮转动;同样的,固定部件可将传动线的一段固定,避免传动线在绕线轮上脱落,造成减速轮无法转动。

在所述的外桶体1底部设有一个定位轮43,该定位轮43与所述传动轮42对称设置,且定位轮43与所述升降杆41的侧壁相接触,从而在所述的升降杆41上下活动的时候,定位轮43发生转动,进而保持传动杆41不会发生偏移;在所述的传动线13的前部等距间隔设置有多个固定钢珠131,所述的传动线13的前部从所述的固定钢珠131上穿过,然后将固定钢珠131固设在所述的传动线13上,在该传动线13的前端部上固连有一个配重件5,该配重件5为一铅块,因此当所述的配重件5向下运动时,所述的传动线13被拉动,带动所述的绕线轮14转动,从而带动所述的减速轮12转动,实现将所述的支撑件3向上升起。

进一步的,所述的绕线轮14为与所述减速轮12固定在一起的金属轮,切该绕线轮12的纵向切面的直径大于所述减速轮14的纵向切面的直径,在该绕线轮12上设有凹环,所述的传动线13缠绕在该凹环上;同时为了更好的将所述的传动线13和绕线轮14固定,所述的绕线轮14上设有一固定部件15,该固定部件15包括固定件151和固定腔152,所述的固定件151为一前部为实心后部为空心的金属柱,所述的传动线13前部穿入至所述固定件151的后部当中,然后通过在传动线13与所述固定件151连接处滴加金属融溶液实现固定,通过滴加金属融溶液,可保证两者连接稳固,不会发生脱落;且固定件固定在传动线的端部上,使得固定线的端部有柔软状态转变为硬质的状态,而在绕线轮上设置固定腔,该腔室可方便所述的固定件穿入,从而保持固定件的一端稳定的固定在所述的绕线轮上,该固定方式利用了固定件穿入至固定腔之后,传动线绕在绕线轮上,进而固定件与传动线之间形成夹角,从而固定件无法从所述的固定腔内脱落出来。

在述固定件151的前部上设有两个凹槽153;所述的固定腔152为一与所述固定件151的大小相同的凹腔,所述的固定件151穿入至固定腔152内;在所述绕线轮14上设有与所述固定腔152相连通的卡固腔155,在该卡固腔155内设有卡固件154和弹性件156 ,所述的弹性件156为弹簧,且弹性件156为一端固定在所述卡固腔155内壁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的卡固件154外壁上,固定件151穿入至固定腔152时,所述的卡固件154卡入至凹槽153内,实现对固定件151固定,且在弹簧的作用下始终保持与所述凹槽153内壁紧密接触;所述的卡固腔可方便将卡固件固设在绕线轮上,且设置该卡固腔还可便于在所述的固定件穿入固定腔内时,所述的卡固件可向外移动,从而便于所述的卡固件卡入至凹槽内,实现对固定件的固定;所述的固定件上设置凹槽,卡固件卡入至凹槽内,从而实现在固定腔内进一步的固定所述的固定件,避免在将传动线绕至绕线轮上的时候,固定件从固定腔中脱落出来,且该固定方式进一步的加强了将传动线固定在所述的绕线轮上。

为了能够更好的控制所述的支撑件3向上运动,所述卡扣开关11设在所述外桶体1的侧壁上,且该卡扣开关11包括架体113、第一卡扣件111和第二卡扣件112,所述的架体113为一金属外壳,所述的第一卡扣件111和第二卡扣件112为金属块,所述的传动线13下部设在该第一卡扣件111和第二卡扣件112之间;所述的第一卡扣件111和第二卡扣件113上分别设有一个弧形的卡扣部114,两个弧形卡扣部114相配合,从而将所述的传动线13卡住,所述的卡扣部114上设有多个固定凸部115,因此在卡扣部114卡在述的传动线13上时,所述的固定凸部115与所述传动线13侧壁相接触,同样设在所述的传动线13上的固定钢珠131在所述固定凸部115外未完全固定住的时候,该固定钢珠131会架设在所述卡扣开关11上。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