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厂进行金属材料金相分析的化学溶剂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47679发布日期:2018-11-24 11:00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试验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厂进行金属材料金相分析的化学溶剂盒。



背景技术:

为了研究金属材料的金相组织、研究组织老化情况,需要对电厂用金属材料进行金相分析。在现场制取金相试样时,为了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通常一次需要制备数十个样品;由于现场试验所带化学化学溶剂种类很多,试验人员有时会忘记携带某种化学化学溶剂或定时检验所需化学化学溶剂是否充足,而且有些金属材料难于侵蚀抛光,造成现场制备金相试样时所需化学溶剂不足,导致试验无法可持续的进行,检验任务无法定期完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厂进行金属材料金相分析的化学溶剂盒。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电厂进行金属材料金相分析的化学溶剂盒,包括外部盒体,在外部盒体上开口处设置有盒盖,其特征在于:在外部盒体的内部固装有内部盒体,在内部盒体的内部密封安装有十字形隔板,十字形隔板将内部盒体的内部空间区隔成四个等分的化学溶剂空间,在每个化学溶剂空间的开口侧壁上安装有报警灯,在每个化学溶剂空间的内侧壁上均安装有液位传感器,每个报警灯及液位传感器均与安装在外部盒体与内部盒体之间的处理器连接,液位传感器实时向处理器发送液位信号,在处理器中设置有每个化学溶剂空间的低限液位值,当液位传感器发送的液位信号值小于低限液位值时,处理器输出对应化学溶剂空间报警灯的启动电压,报警器报警,同时,处理器与外部的移动终端无线连接,向移动终端实时发送每个液位传感器的采集数据,处理器由安装在外部盒体与内部盒体之间的充电电源供电。

而且,在外部盒体内的底部与内部盒体外的底部之间粘合有盘状磁体。

而且,在所述外部盒体上开口两端安装有手提环。

而且,所述十字形隔板由米字形隔板代替。

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发明避免了现场金相试样制取时由于化学溶剂不足导致的试验不连续,指示灯的设置可以更加直观的确定化学溶剂瓶中化化学溶剂的量,保证了化学化学溶剂充足,金相试验可以持续的进行;

2、本发明隔板的设置可以实现在同意实际瓶中盛装多种化学溶剂的目的,制造成本低,便于携带,现场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做进一步详述:需要强调的是,本发明所述的实施例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因此本发明并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实施例,凡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得出的其它实施方式,同样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一种电厂进行金属材料金相分析的化学溶剂盒,如图1所示,包括外部盒体2,在外部盒体上开口处设置有盒盖1,本发明的创新点是,在外部盒体的内部固装有内部盒体4,在内部盒体的内部密封安装有十字形隔板5,十字形隔板将内部盒体的内部空间区隔成四个等分的化学溶剂空间,在每个化学溶剂空间的开口侧壁上安装有报警灯11,在每个化学溶剂空间的内侧壁上均安装有液位传感器6,每个报警灯及液位传感器均与安装在外部盒体与内部盒体之间的处理器7连接,液位传感器实时向处理器发送液位信号,在处理器中设置有每个化学溶剂空间的低限液位值,当液位传感器发送的液位信号值小于低限液位值时,处理器输出对应化学溶剂空间报警灯的启动电压,报警器报警,同时,处理器与外部的移动终端9无线连接,向移动终端实时发送每个液位传感器的采集数据,处理器由安装在外部盒体与内部盒体之间的充电电源8供电。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中,在外部盒体内的底部与内部盒体外的底部之间粘合有盘状磁体10,可以很好的将化学溶剂盒固定在现场的铁磁性材料上,便于试验进行。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中,为方便化学溶剂盒的携带,在所述外部盒体上开口两端安装有手提环3。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中,所述移动终端具体为智能手机。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中,所述内部盒体及十字形隔板的材质由所装成化学溶剂的性质决定,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中,对于现场要求化学溶剂种类的增加,所述十字形隔板由米字型隔板代替。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厂进行金属材料金相分析的化学溶剂盒,包括外部盒体,在外部盒体的内部固装有内部盒体,在内部盒体内密封安装有十字形隔板,十字形隔板将内部盒体内部区隔成四等分的化学溶剂空间,在每个化学溶剂空间的开口处安装有报警灯,在内侧壁上安装有液位传感器,每个报警灯及液位传感器均与安装在外部盒体与内部盒体之间的处理器连接,当液位传感器发送的液位信号值小于处理器内存储的低限液位值时,处理器启动报警器报警,处理器与外部的移动终端无线连接,发送每个液位传感器的实时数据。本发明避免了现场金相试样制取时的试验不连续发生,报警灯及移动终端的提醒保证了化学溶剂充足,金相试验可以持续的进行。

技术研发人员:齐文艳;李田;傅思伟;张迅达;范巍;陈韶瑜;叶芳;甘智勇;于金山;管森森;文黎;温力;李庆钊;曹建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4.12
技术公布日:2018.11.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