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运输物品进出于加热烘房的运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70231发布日期:2018-08-14 17:53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加热烘房配套装置,主要涉及一种运输物品进出于加热烘房的运输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处在烘房内部长时间加热的物品,需要底盘进出,底盘在烘房内部需要长时间被烘烤,对底盘的要求较高,现在常用的绞盘或者其它机构将底盘送进送出,制作成本较高,并且对烘房的密封性有影响。采用绞盘或其它机构将底盘送进送出,只能是一套机构对一间烘房的底盘,使用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运输物品进出于加热烘房的运输装置,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中的一个或者多个。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运输物品进出于加热烘房的运输装置,包括托运底盘系统和动力源系统,托运底盘系统包括底盘、主动滚轮、导轨和第一传动接头,底盘用于承载物品,主动滚轮设置于底盘,主动滚轮与导轨配合,第一传动接头传动连接于主动滚轮;动力源系统包括第二传动接头、驱动装置和用于承载并移动驱动装置的移动装置,驱动装置传动连接于第二传动接头,第二传动接头与第一传动接头能够传动配合。

本发明底盘为承载物品放置在烘房内部进行加热,动力源系统用于将底盘运送至烘房内部和从烘房内部拉出,动力源系统可与底盘连接和分离,不会对烘房的密封性造成影响,且一个动力源系统可适配多个底盘,能够降低使用成本。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移动装置包括小车本体和设置于小车本体底部的车轮,第二传动接头和驱动装置均设置于小车本体。由此,动力源系统可以与底盘连接或分离,能够单独移动,可以适配于多个底盘。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车轮包括转向轮和一对行走轮,一对行走轮分别设置于小车本体相对的两侧,转向轮通过v形转轴设置于小车本体,v形转轴包括通过端部连接的第一轴杆和第二轴杆,第一轴杆和第二轴杆的轴线不位于同一直线上,第一轴杆通过轴承设置于小车本体,转向轮设置于第二轴杆的自由端。由此,只要对小车本体的侧面施加推力,就能够改变转向轮的转向,进而调整小车本体移动方向。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和减速机,电机的输出端连接减速机的输入端,减速机的输出端连接第二传动接头。由此,通过电机输出动力,进而驱动底盘移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传动接头和第二传动接头为十字交叉联轴器。由此,第一传动接头和第二传动接头之间可以进行传动,且能够分离或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小车本体设置有扶手。由此,可以方便操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底盘包括主动底盘和被动底盘,主动底盘和被动底盘之间设有调节装置,调节装置能够调节主动底盘和被动底盘之间的距离,主动滚轮设置于主动底盘,被动底盘设有与导轨配合的被动滚轮。由此,可以改变底盘整体长度,能够适应不同大小的物品。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主动滚轮包括滚轮轴和设置于滚轮轴两端的主动轮,滚轮轴设置于主动底盘,第一传动接头通过传动轴传动滚轮轴。由此,第一传动接头可以与主动滚轮之间进行传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调节装置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固定螺栓;第一连接杆一端连接主动底盘一侧,另一端连接第二连接杆的一端;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连接被动底盘一侧;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连接的一端设有第一安装孔,第二连接杆与第一连接杆连接的一端沿第二连接杆的轴线方向均布有多个与第一安装孔配合的第二安装孔,第一安装孔与其中一个第二安装孔重叠后通过固定螺栓进行固定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小车本体设有第一对接装置,底盘设有与第一对接装置配合的第二对接装置。由此,当小车本体与底盘对接后,可以通过第一对接装置和第二对接装置来提高对接的稳定性,使得小车本体对底盘的拉力通过第一对接装置和第二对接装置来传递,第一传动接头和第二传动接头只需传递扭矩即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运输物品进出于加热烘房的运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运输物品进出于加热烘房的运输装置的第一传动接头与主动滚轮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运输物品进出于加热烘房的运输装置的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运输物品进出于加热烘房的运输装置的转向轮设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4所示,一种运输物品进出于加热烘房的运输装置,包括托运底盘系统和动力源系统,托运底盘系统包括底盘11、主动滚轮12、导轨13和第一传动接头14,底盘11用于承载物品,主动滚轮12设置于底盘11,主动滚轮12与导轨13配合,第一传动接头14传动连接于主动滚轮12;动力源系统包括第二传动接头21、驱动装置和用于承载并移动驱动装置的移动装置,驱动装置传动连接于第二传动接头21,第二传动接头21与第一传动接头14能够传动配合。

其中,移动装置包括小车本体41和设置于小车本体41底部的车轮,第二传动接头21和驱动装置均设置于小车本体41。

车轮包括转向轮43和一对行走轮44,一对行走轮44分别设置于小车本体41相对的两侧,每个行走轮44均可以通过转轴和轴承的配合安装于小车本体41,转向轮43通过v形转轴45设置于小车本体41,v形转轴45包括通过端部一体成型连接的第一轴杆46和第二轴杆47,第一轴杆46和第二轴杆47的轴线不位于同一直线上,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轴杆46和第二轴杆47之间形成120°夹角,第一轴杆46通过轴承设置于小车本体41,可以使第一轴杆46绕其轴线自转,转向轮43通过转轴和轴承安装于第二轴杆47的自由端,转向轮43用于改变小车本体41的移动方向,转向轮43和两个行走轮44形成等腰三角形结构,能够增加小车本体的稳定性,不易侧翻。

驱动装置包括电机31和减速机32,电机31固定安装于小车本体41,电机31的输出端键连接减速机32的输入端,减速机32的输出端键连接第二传动接头21。

其中,第一传动接头14和第二传动接头21均为十字交叉联轴器,第一传动接头14和第二传动接头21之间为可拆卸连接。

小车本体41设置有扶手48,扶手48可以焊接设置于小车本体41,方便移动小车本体41。

底盘11包括主动底盘15和被动底盘16,主动底盘15和被动底盘16之间设有调节装置5,调节装置5能够调节主动底盘15和被动底盘16之间的距离,主动滚轮12设置于主动底盘15,被动底盘16设有与导轨13配合的被动滚轮17。

主动滚轮12包括滚轮轴18和分别通过轴承设置于滚轮轴18两端的主动轮19,滚轮轴18可以通过轴承安装于主动底盘15,第一传动接头14通过传动轴6传动滚轮轴18。具体来说,传动轴6可以通过轴承暗转关于主动底盘15底部,传动轴6一端键连接于第一传动接头14,另一端通过伞形齿轮传动于滚轮轴18。被动滚轮17可以通过轴承和转轴安装于被动底盘16底部。

调节装置5包括第一连接杆51、第二连接杆52和固定螺栓53;第一连接杆51一端连接主动底盘15一侧,另一端连接第二连接杆52的一端;第二连接杆52的另一端连接被动底盘16一侧;第一连接杆51与第二连接杆52连接的一端设有第一安装孔54,第二连接杆52与第一连接杆51连接的一端沿第二连接杆52的轴线方向均布有多个与第一安装孔54配合的第二安装孔55,第一安装孔54与其中一个第二安装孔55重叠后通过固定螺栓53进行固定连接。

小车本体41设有第一对接装置14,底盘11设有与第一对接装置71配合的第二对接装置72,第一对接装置14和第二对接装置72均可以为金属板,第一对接装置14可以焊接连接于小车本体41,第二对接装置72可以焊接于主动底盘15,第一对接装置14设有第一孔,第二对接装置72可以开设有与第一孔配合的第二孔,第一孔和第二孔重叠并通过螺旋螺母进行固定连接。

综上所述,本发明底盘为承载物品放置在烘房内部进行加热,动力源系统用于将底盘运送至烘房内部和从烘房内部拉出,动力源系统可与底盘连接和分离,不会对烘房的密封性造成影响,且一个动力源系统可适配多个底盘,能够降低使用成本。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相似的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