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门刀轿门限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53554发布日期:2018-09-15 00:32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电梯配件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同步门刀轿门限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高楼越建越多,电梯的使用也越来越频繁,然而电梯的安全性一直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特别是门系统的安全问题。同时新的国家标准1号修改单中对轿门的开启有了新的规定:“如果由于任何原因电梯停在开锁区域,应能在轿厢所在层站或轿厢内用不超过300n的力,手动打开轿门和层门;同时为了限制轿厢内人员开启轿门,应使轿厢运行时需要施加大于50n的力才能开启轿门,轿厢在救援区域之外时,在开门限制装置处施加1000n的力轿门开启不能超过50mm。”

新1号修改新增对轿门开启的规定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电梯故障处于非平层区域时,乘客盲目的扒门而带来的危险。现有的技术大都是采用轿门锁作为轿门限制装置,利用复杂的传动结构实现锁钩与刀臂的联动。此外,需要多套解锁结构分别实现电梯在不同位置不同工况下的解锁动作,机构复杂,成本高,故障率高,增加了调试安装的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同步门刀轿门限制装置,用于解决前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

具体地,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同步门刀轿门限制装置,包括门刀底板、同步门刀组件和锁钩,所述锁钩与所述门刀底板铰接;

所述同步门刀组件包括左门刀臂和右门刀臂,所述左门刀臂和所述右门刀臂的其中一个门刀臂上固定有触碰组件,用于在所述左门刀臂和所述右门刀臂相接近时,所述触碰组件触碰所述锁钩并带动所述锁钩转动,完成解锁动作。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触碰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右门刀臂上的触碰座,所述触碰座远离所述右门刀臂的一端设置有触碰装置,所述触碰装置用于在所述右门刀臂向接近所述左门刀臂方向移动时,所述触碰装置触碰所述锁钩并带动所述锁钩转动,完成解锁动作。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同步门刀组件还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中部及所述第二连杆的中部均铰接于所述门刀底板上,所述第一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左门刀臂和所述右门刀臂铰接,所述第二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左门刀臂和所述右门刀臂铰接。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触碰装置包括第一支撑轴和第一滚动体,所述第一支撑轴固定在所述触碰座上,所述第一滚动体可转动地套设在所述第一支撑轴上;

所述锁钩面向所述第一滚动体的一侧具有挡块,所述第一滚动体被配置为通过触碰所述挡块带动所述锁钩转动,完成解锁动作。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挡块与所述第一滚动体配合的表面为曲面。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门刀底板上设置有第三连杆,所述第三连杆的中部与所述门刀底板铰接,所述第三连杆的一端固定有救援绳索,所述第三连杆的另一端被配置为所述救援绳索拉动所述第三连杆转动时,所述第三连杆的另一端带动所述锁钩转动,完成解锁动作。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锁钩上设置有第二支撑轴,所述第三连杆的另一端能够触碰所述第二支撑轴,以带动所述锁钩转动,完成解锁动作。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支撑轴上套设有可转动的第二滚动体,所述第二滚动体被配置为能够抵接所述触碰座的底部,使所述右门刀臂向远离所述左门刀臂方向移动时,所述触碰座触碰所述第二滚动体并带动所述锁钩转动,完成解锁动作。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门刀底板上在所述第三连杆的上方设置有第一限位件,用于限制所述第三连杆固定有救援绳索的一端的向上转动幅度,以限制所述锁钩的转动幅度。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连杆和所述锁钩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三连杆和所述锁钩。

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中,左门刀臂和右门刀臂的其中一个门刀臂上固定有触碰组件,用于在左门刀臂和右门刀臂相接近时,触碰组件触碰锁钩并带动锁钩转动,完成解锁动作。与现有技术中通过复杂的联动结构间接使锁钩转动相比,刀臂上的触碰组件触碰锁钩并带动锁钩转动,解锁结构非常简单,材料成本和安装难度都得到了降低。

进一步地,拉动救援绳索时,固定绳索的第三连杆能够直接触碰锁钩(优选为锁钩上的第二支撑轴)并带动锁钩转动,与现有技术中多通过联动机构间接带动锁钩相比,进一步简化了结构,降低了材料成本和安装难度。

更进一步,第二支撑轴上套设有可转动的第二滚动体,第二滚动体被配置为能够抵接触碰座的底部,使右门刀臂向远离左门刀臂方向移动时,触碰座触碰第二滚动体并带动锁钩转动,完成解锁动作。不但从轿厢内解锁时也是采用右门刀臂通过与其刚性连接的触碰座直接触碰锁钩并带动锁钩转动,而且救援绳索解锁与轿门内手动开门时触碰锁钩的同一部位,即巧妙利用靠在一起的同一组结构实现三种解锁动作,与现有技术相比,更加简单可靠,而且占用空间少,成本低。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同步门刀轿门限制装置的前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同步门刀轿门限制装置的后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同步门刀轿门限制装置的斜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同步门刀轿门限制装置的局部爆炸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挡块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同步门刀轿门限制装置;2-门刀底板;3-左门刀臂;4-右门刀臂;5-第一连杆;6-第二连杆;7-弧形槽;8-启动销轴;9-启动块;10-启动钩;101-凹弧面;102-凹槽;11-锁钩;12-触碰座;13-救援绳索;14-第三连杆;15-第一弹簧;16-打杆;17-第二弹簧;18-第三弹簧;19-第二限位件;20-第一限位件;21-第二支撑轴;22-第二滚动体;23-第一滚动体;24-挡块;241-安装孔;242-半圆槽;243-配合面;25-第一支撑轴。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更全面地描述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本发明可具有各种实施例,并且可在其中做出调整和改变。然而,应理解:不存在将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限于在此公开的特定实施例的意图,而是应将本发明理解为涵盖落入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内的所有调整、等同物和/或可选方案。

在下文中,可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包括”或“可包括”指示所公开的功能、操作或元件的存在,并且不限制一个或更多个功能、操作或元件的增加。此外,如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所使用,术语“包括”、“具有”及其同源词仅意在表示特定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组件或前述项的组合,并且不应被理解为首先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组件或前述项的组合的存在或增加一个或更多个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组件或前述项的组合的可能性。

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表述“或”或“a或/和b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同时列出的文字的任何组合或所有组合。例如,表述“a或b”或“a或/和b中的至少一个”可包括a、可包括b或可包括a和b二者。

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使用的表述(诸如“第一”、“第二”等)可修饰在各种实施例中的各种组成元件,不过可不限制相应组成元件。例如,以上表述并不限制所述元件的顺序和/或重要性。以上表述仅用于将一个元件与其它元件区别开的目的。例如,第一用户装置和第二用户装置指示不同用户装置,尽管二者都是用户装置。例如,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的范围的情况下,第一元件可被称为第二元件,同样地,第二元件也可被称为第一元件。

应注意到: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定义,“安装”、“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者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是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需要理解的是,文中指示方位或者位置关系的术语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并且并非意在限制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如在此所使用,单数形式意在也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另有指示。除非另有限定,否则在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的含义。所述术语(诸如在一般使用的词典中限定的术语)将被解释为具有与在相关技术领域中的语境含义相同的含义并且将不被解释为具有理想化的含义或过于正式的含义,除非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被清楚地限定。

实施例

请一并参阅图1-图4,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同步门刀轿门限制装置1,其包括门刀底板2、左门刀臂3、右门刀臂4、第一连杆5、第二连杆6和锁钩11。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左门刀臂3、右门刀臂4中的左和右,是以同步门刀轿门限制装置1安装状态下,观察者正视视角下的左和右,如图1所示,在观察者的视角里,左边的门刀臂为左门刀臂3,右边的门刀臂为右门刀臂4。

其中,门刀底板2是同步门刀轿门限制装置1的主体结构,其通常与门挂板固定连接。锁钩11与门刀底板2铰接,即以可绕门刀底板2转动的方式安装在门刀底板2上,如图1、图2所示,锁钩11铰接在门刀底板2的背面,当其它结构带动锁钩11沿一个方向转动时,锁钩11与门机底板上的钩板锁紧,当锁钩11沿另一个方向转动时,锁钩11松开钩板。优选地,本实施例中锁钩11的钩体朝下设置,即锁钩11从钩板的上方往下转动时,能够锁紧钩板,当锁钩11从钩板的上方往上转动时,能够松开钩板。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门刀底板2的背面是指图1的投影视角中的门刀底板2的另一面,也是图2的投影视角中面向人眼的一面。

如图1、图2所示,第一连杆5的中部及第二连杆6的中部均铰接于门刀底板2上,第一连杆5的两端分别与左门刀臂3和右门刀臂4铰接,第二连杆6的两端分别与左门刀臂3和右门刀臂4铰接。由此,左门刀臂3、第一连杆5、第二连杆6和右门刀臂4组成四杆机构。

优选地,第一连杆5上两个分别与左门刀臂3和右门刀臂4铰接的铰接轴之间的距离与上两个分别与左门刀臂3和右门刀臂4铰接的铰接轴之间的距离相同,使得左门刀臂3、第一连杆5、第二连杆6和右门刀臂4组成的四杆机构为平行四边形结构,进而左门刀臂3的上下两端能够以同样的速度移动,右门刀臂4的上下两端能够以同样的速度移动,避免相对于门刀底板2发生倾斜,提高了夹紧稳定性。

如图1、图4所示,作为一种优选的触碰组件,触碰组件包括固定在右门刀臂4上的触碰座12,触碰座12远离右门刀臂4的一端设置有触碰装置,用于在右门刀臂4向接近左门刀臂3方向移动时,触碰装置触碰锁钩11并带动锁钩11转动,完成解锁动作。优选地,触碰装置包括第一支撑轴25和第一滚动体23,第一支撑轴25固定在触碰座12上,第一滚动体23可转动地套设在第一支撑轴25上。锁钩11面向第一滚动体23的一侧具有挡块24,第一滚动体23被配置为通过触碰挡块24带动锁钩11转动,完成解锁动作。作为一种优选的第一滚动体23,其为滚动轴承。

其中,作为一种优选的触碰座12,其为l型片状结构,具有相互垂直且连为一体的两段,第一段与右门刀臂4固定连接,第一支撑轴25垂直设置在第二段的外侧边缘。具体地,如图1、图4所示,触碰座12的第二段位于锁钩11的前侧,第一支撑轴25从触碰座12的第二段背面伸向锁钩11。如图5所示,挡块24上设置有多个用于穿设螺丝的安装孔241,并通过螺丝与锁钩11固定连接,挡块24与第一滚动体23配合的表面即配合面243为曲面。优选地,挡块24具有半圆槽242,锁钩11与门刀底板2之间的铰接轴的一部分容纳在半圆槽242中,使得锁钩11可以小型化,缩小了锁钩11的占用空间。

优选地,门刀底板2上设置有第三连杆14,第三连杆14的中部与门刀底板2铰接,第三连杆14的一端固定有救援绳索13,第三连杆14的另一端被配置为救援绳索13拉动第三连杆14转动时,第三连杆14的另一端带动锁钩11转动,完成解锁动作。具体地,第三连杆14为一弯折件,第三连杆14的设置救援绳索13的一端与第三连杆14的触碰锁钩11的一端之间具有预设的弯折角度,例如为钝角,由此可将设置救援绳索13的一端水平设置,而触碰锁钩11的一端则倾斜设置,使其巧妙地触碰锁钩11。

优选地,锁钩11上设置有第二支撑轴21,第三连杆14的另一端能够触碰第二支撑轴21,以带动锁钩11转动,完成解锁动作。

优选地,第二支撑轴21上套设有可转动的第二滚动体22,作为一种优选的第二滚动体22,其为滚动轴承。第二滚动体22被配置为能够抵接触碰座12的底部,例如第二滚动体22与触碰座12的第二段在竖直方向上平齐。使右门刀臂4向远离左门刀臂3方向移动时,触碰座12触碰第二滚动体22并带动锁钩11转动,完成解锁动作。

优选地,门刀底板2上在第三连杆14的上方设置有第一限位件20,用于限制第三连杆14固定有救援绳索13的一端的向上转动幅度。作为一种优选的第一限位件20,其包括连接柱和弹性体。连接柱垂直设置在门刀底板2的表面,弹性体连接在连接柱的端部,弹性体与第三连杆14配合以限制其转动幅度。与传统的限位结构相比,本实施例中的第一限位件20减小了第一限位件20和第三连杆14之间的触碰损坏机率,且消除了二者触碰时的噪音,使同步门刀轿门限制装置1运行更安静、平稳。

优选地,第三连杆14和锁钩11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15,第一弹簧15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三连杆14和锁钩11。由于设置有第一弹簧15,当作用与救援绳索13上的外力消失时,在第一弹簧15的弹力作用下,锁钩11、第三连杆14均可以自动复位,锁钩11重新锁紧钩板。

如图2所示,门刀底板2上设置有启动块9,启动块9的中部铰接在门刀底板2背面并能自由回转,启动块9上固定有打杆16,打杆16被配置为与驱动轿门开关的同步带连接。门刀底板2上设有弧形槽7,启动块9的下端部和左门刀臂3之间由穿设在弧形槽7内的启动销轴8连接。启动销轴8被配置为能在弧形槽7内绕启动块9的转动中心转动,例如,弧形槽7的圆心与启动块9的转动中心同心,弧形槽7的尺寸(长度、宽度)大于启动销轴8的外径,使得启动块9转动时通过启动销轴8带动左门刀臂3移动。

优选地,门刀底板2上设置有启动钩10,启动钩10的中部铰接在门刀底板2的背面并能自由回转。启动钩10的下侧面设有一段凹弧面101和一个凹槽102,打杆16能够在凹弧面101上滑动或滚动并保持启动钩10不动,当打杆16滑动到凹槽102内时,启动钩10转动并卡住打杆16,使启动块9与打杆16一起保持固定不转动。

优选地,门刀底板2的背部设置有弹簧安装柱,弹簧安装柱与启动块9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17,弹簧安装柱与启动钩10之间设置有第三弹簧18。其中,第二弹簧17用于启动块9的复位,第三弹簧18用于启动钩10的复位。

优选地,门刀底板2的背面设置有第二限位件19,第二限位件19位于启动块9的右侧,用于限制启动块9的转动幅度。作为一种优选的第二限位件19,其包括连接柱和弹性体。连接柱垂直设置在门刀底板2的表面,弹性体连接在连接柱的端部,弹性体与启动块9配合以限制其转动幅度。与传统的限位结构相比,本实施例中的第二限位件19减小了第二限位件19和启动块9之间的触碰损坏机率,且消除了二者触碰时的噪音,使同步门刀轿门限制装置1运行更安静、平稳。

本实施例中同步门刀轿门限制装置1的工作原理如下:

(1)解锁区域门机正常开门:电机动作使同步带向开门方向运动,同步带水平运动时通过打杆16带动启动块9转动,此时通过启动销轴8的传动使左门刀臂3和右门刀臂4产生收拢的动作。在收拢过程中右门刀臂4先接触到厅门解锁门球,厅门锁解锁。当启动块9转动到紧靠第二限位件19时,启动钩10在启动钩10第三弹簧18的作用下转动,启动钩10上凹槽102落下并卡住打杆16,此时启动块9相对门刀底板2位置不动。在上述动作过程中,由于右门刀臂4向接近左门刀臂3的方向移动,即在图1、图4的视角中,右门刀臂4向左移动,此时通过触碰座12、第一支撑轴25与右门刀臂4连接的第一滚动体23会触碰锁钩11上的挡块24,并通过挡块24带动锁钩11抬起,松开钩板,使门机开门。

(2)解锁区域从轿厢内开门:轿厢内的人员用手推门时,左门刀臂3和右门刀臂4产生展开的动作,即在图1、图4的视角中,右门刀臂4向右移动,触碰座12的第二段触碰第二滚动体22并带动锁钩11逆时针转动,锁钩11抬起,完成解锁动作。

(3)厅外非解锁区域救援:厅外先用三角锁钥匙将厅门解锁,完全打开厅门,此时可以看到门板上的救援绳索13,手拉动救援绳索13,在在图1、图4的视角中,第三连杆14触摸第二支撑轴21,第二支撑轴21带动锁钩11逆时针转动,锁钩11抬起,完成解锁动作。松开救援绳索13时,锁钩11在第一弹簧15的作用下自动复位,锁钩11保持锁紧状态。

本实施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施例中,右门刀臂4上设置有触碰座12,触碰座12远离右门刀臂4的一端设置有触碰装置,用于在右门刀臂4向接近左门刀臂3方向移动时,触碰装置触碰锁钩11并带动锁钩11转动,完成解锁动作。与现有技术中通过复杂的联动结构间接使锁钩11转动相比,右门刀臂4通过触碰座12直接触碰锁钩11并带动锁钩11转动,解锁结构非常简单,材料成本和安装难度都得到了降低。

进一步地,拉动救援绳索13时,固定绳索的第三连杆14能够直接触碰锁钩11(优选为锁钩11上的第二支撑轴21)并带动锁钩11转动,与现有技术中多通过联动机构间接带动锁钩11相比,进一步简化了结构,降低了材料成本和安装难度。

更进一步,第二支撑轴21上套设有可转动的第二滚动体22,第二滚动体22被配置为能够抵接触碰座12的底部,使右门刀臂4向远离左门刀臂3方向移动时,触碰座12触碰第二滚动体22并带动锁钩11转动,完成解锁动作。不但从轿厢内解锁时也是采用右门刀臂4通过与其刚性连接的触碰座12直接触碰锁钩11并带动锁钩11转动,而且救援绳索13解锁与轿门内手动开门时触碰锁钩11的同一部位,即巧妙利用靠在一起的同一组结构实现三种解锁动作,与现有技术相比,更加简单、巧妙。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发明的几个具体实施场景,但是,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