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筋定位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25793发布日期:2018-11-14 01:07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筋定位架。



背景技术:

在建筑工程中,对钢筋施工时常常需要对钢筋实施吊装作业,对于具有垂直钢筋的墩柱等,在进行钢筋吊装时通常采用以下方法:将钢筋在地面用钢丝绳绑扎成捆,再由吊车将钢筋水平吊起,由数名施工人员将钢筋放置在施工平台上,然后再用人力将钢筋抬起安装至设计位置。该方法需要人员多次倒运钢筋,人员受到物体打击的风险较高,且由于在施工平台位置需要大量施工人员抬钢筋,会导致施工区域紧张;另外该方法所需工序较多,施工效率较低、施工时间较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钢筋定位架,能够有效保证施工过程中钢筋起吊的安全性和施工质量,提高施工速度和施工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钢筋定位架,包括底托,所述底托两侧均固定有吊架,所述底托两侧的吊架之间固定有用于容纳钢筋的定位框架,所述底托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滑轨、第二滑轨和滑移板,所述第一滑轨和底托一侧的吊架相固定,所述第二滑轨和底托另一侧的吊架相固定,所述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上均设置有凹槽,所述滑移板的一侧可滑移地插接在所述第一滑轨的凹槽中,滑移板的另一侧可滑移地插接在所述第二滑轨的凹槽中,所述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之间固定有多个用于容纳钢筋的钢管,所述钢管位于所述滑移板的上方。

所述定位框架上设置有多个隔板,相邻隔板之间形成用于容纳钢筋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和钢管一一对应。

所述定位槽为圆形槽。

所述定位框架和底托之间的距离不小于钢筋长度的三分之二。

所述吊架的高度大于所述定位框架的高度。

所述吊架顶端设置有横杆或吊耳。

多个所述钢管呈等间距布置。

所述凹槽为矩形槽。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的钢筋定位架,能够有效保证施工过程中钢筋起吊的安全性和施工质量;提高了施工速度和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定位架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a方向的剖视示意图;

图4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承台结构示意图;

图6是钢筋放入定位架之后的示意图;

图7是定位架吊运示意图;

图8是钢筋安放示意图;

图9是浇筑混凝土后的承台示意图;

图中:1、钢筋定位架,11、底托,111、第一滑轨,1111、凹槽,112、第二滑轨,113、滑移板,114、钢管,12、吊架,121、横杆,13、定位框架,131、隔板,132、定位槽,15、承台,16、墩柱钢筋,17、钢筋,18、吊车,19、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如图1-图4所示,一种钢筋定位架1,包括底托11,底托11两侧均固定有吊架12,两吊架12相平行,底托11两侧的吊架12之间固定有用于容纳钢筋17的定位框架13,吊架12和定位框架13相垂直,底托11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滑轨111、第二滑轨112和滑移板113,第一滑轨111和底托11一侧的吊架12相固定,第二滑轨112和底托11另一侧的吊架12相固定,第一滑轨111和第二滑轨112上均设置有凹槽1111,滑移板113的一侧可滑移地插接在第一滑轨111的凹槽1111中,滑移板113的另一侧可滑移地插接在第二滑轨112的凹槽1111中,第一滑轨111和第二滑轨112之间焊接固定有多个用于容纳钢筋17的钢管114,也即钢管114的外壁和第一滑轨111、第二滑轨112相固定,钢管114位于滑移板113的上方。

其中,底托11和定位框架13相平行。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定位框架13上设置有多个隔板131,相邻隔板131之间形成用于容纳钢筋17的定位槽132,定位槽132和钢管114一一对应。该设计可在在起吊的过程中限制钢筋17的位移,保证吊运的平稳和安全性。

进一步地,定位槽132可采用圆形槽,以更好地适应钢筋形状,例如可在隔板131上开设弧形槽,相邻隔板131的弧形槽构成圆形空腔,该圆形空腔即为上述圆形槽。

进一步地,定位框架13和底托11之间的距离不小于钢筋17长度的三分之二,以保证钢筋17在吊运过程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吊架12的高度大于定位框架13的高度,以更便于吊运。

进一步地,吊架12顶端设置有横杆121或吊耳,以更便于吊运。

进一步地,多个钢管114呈等间距布置。

进一步地,凹槽1111为矩形槽,第一滑轨111和第二滑轨112可直接采用槽钢。

具体地,定位框架13可采用直径为12mm的螺纹钢筋焊接而成;吊架12可采用直径为10mm的光圆钢筋焊接而成;钢管114直径为50mm。

使用时,将钢筋17放入定位槽132中,并使得钢筋17穿过钢管114,钢筋17底端抵触在滑移板113上,然后将定位架1整体吊运至目标位置,将滑移板113从第一滑轨111和第二滑轨112的凹槽1111中抽出,使得钢筋17下落至目标位置即可。

本实施例的钢筋定位架1的具体使用方法如下:

1)如图5所示,在浇注承台15时预留墩柱钢筋16;

2)如图6所示,将钢筋17放入钢筋定位架1中,即将钢筋17穿过定位槽132和相应的钢管114,使钢筋17底端抵触在滑移板113上;

3)如图7所示,利用吊车18钩挂在钢筋定位架1两侧的吊架12处,然后将钢筋定位架1垂直起吊,吊运至承台15的预留墩柱钢筋16上方;

4)将滑移板113从第一滑轨111和第二滑轨112的凹槽1111中抽出,使得钢筋17下落,并如图8所示,将下落后的钢筋17和预留墩柱钢筋16通过套筒19连接或通过焊接方式连接;

5)如图9所示,在承台15上安装模板并浇注混凝土。

上述过程中定位架上钢筋的间距和预留墩柱钢筋的间距相同。

本实施例的钢筋定位架1,能够实现多个钢筋17的有序吊运,保证钢筋17的垂直起吊,吊运安全性高,放置钢筋17时,只需抽出滑移板113,操作简单方便,施工效率高。

本实施例的钢筋定位架1,能够有效保证钢筋的间距和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同时也可有效保证施工过程中钢筋起吊的安全性和施工质量;提高了施工速度和施工效率,缩短了施工工期,降低施工成本,降低了吊运的运输风险。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发明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筋定位架,包括底托,底托两侧均固定有吊架,底托两侧的吊架之间固定有用于容纳钢筋的定位框架,底托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滑轨、第二滑轨和滑移板,第一滑轨和底托一侧的吊架相固定,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上均设置有凹槽,滑移板的一侧可滑移地插接在第一滑轨的凹槽中,滑移板的另一侧可滑移地插接在第二滑轨的凹槽中,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之间固定有多个用于容纳钢筋的钢管,钢管位于滑移板的上方。本发明的定位架能够有效保证施工过程中钢筋起吊的安全性和施工质量,提高施工速度和施工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唐杰;张小利;郝军和;周文;史玉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二冶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6.20
技术公布日:2018.1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