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造用于容器的开启系统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637707发布日期:2019-01-16 07:10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一种制造用于容器的开启系统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一般地涉及用于包装容器的开启系统的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制造用于其中具有食品的容器的开启系统的方法、一种相关的开启系统、一种包括开启系统的包装材料,以及一种用于制造开启系统的模具。



背景技术:

当今依据容器的制造方式及其使用方式,有几种用于容器的开启系统。希望有一种易于操作的开启机构,例如,可以用足够小的力量打开容器的开启机构以便肌肉力量较低或运动技能受损伤的人可以毫无困难地开启容器。一种类型的开启机构利用了一种开启条,沿着包装材料的一部分拉动该开启条以形成宽开口以,例如便于从容器中取出高粘性填充产品。这种开启机构通常地在包装材料上设置有当开启容器时将被移除的注射成型部件。然而,由于模制材料的残余物被沉积,使得打开容器所需的力增加,因此先前制造具有模制部件的开启机构的方法存在困难。此外,施加到开启机构上的力可能在包装材料的方向上传导,使得在开启区域之外发生材料的撕裂,这将损害开启机构的预期功能。另一个问题是材料残余物可能导致开启区域处或其周围的包装材料错位,这可能损害开口和包装材料的结构完整性,同时增加了,例如在运输包装容器期间无意中撕裂开口的风险。

因此,一种制造开启系统的改进方法将是有利的,特别是允许了避免更多上述问题和损害,特别是为开启系统提供了具有较少制造缺陷的开启机构,其中最初打开开口需要较小的力。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的实例优选地寻求,单独地或以任何组合地,通过提供根据所附专利权利要求书所述的装置来减轻、缓解或消除本领域中的,例如上述的一个或多个缺陷、缺点或问题。

根据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制造用于容器的开启系统的方法。该容器包括具有外侧和内侧的包装材料,以及布置在包装材料中并且配置成当开启该容器时被开启的条形区。该方法包括通过以下来模制注射成型的开启元件:对要形成该开启元件的材料加压,使得所述材料从所述包装材料的内侧通过该条形区扩展(propagate)到其外侧;同时在所述包装材料的外侧布置有支撑元件以沿着其中延伸有包装材料的平面,接触该条形区的至少一部分和在位于该条形区外侧的所述包装材料的第一部分处的所述包装材料的至少一部分,所述材料在所述第一部分处扩展。

根据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容器的开启系统。该容器包括具有外侧和内侧的包装材料,以及布置在所述包装材料中并且配置成当开启该容器时被开启的条形区。该开启系统包括支撑区,该支撑区通过以下形成:使材料在所述包装材料的内侧和外侧处注射成型,延伸穿过该条形区;同时在所述包装材料的外侧布置有支撑元件以沿着其中延伸有所述包装材料的平面,接触该条形区的至少一部分和在位于该条形区外侧的所述包装材料的第一部分处的所述包装材料的至少一部分,所述材料在所述第一部分处扩展。

根据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包括根据第二方面所述的开启系统或包括根据第一方面制造的开启系统的包装材料。

根据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制造用于容器的开启系统的模具。该容器包括具有外侧和内侧的包装材料,以及布置在包装材料中并且配置成当开启该容器时被开启的条形区。该模具配置成布置在该包装材料的外侧和内侧以使材料在所述包装材料的内侧和外侧处注射成型,延伸穿过该条形区。该模具包括支撑元件,该支撑元件配置成布置在所述包装材料的外侧以沿着其中延伸有所述包装材料的平面,接触该条形区的至少一部分和在位于该条形区外侧的所述包装材料的第一部分处的所述包装材料的至少一部分,所述材料在所述第一部分处扩展。

在从属权利要求中限定了本发明的其他实例,其中本披露内容的第二和第三方面的特征相比第一方面作了必要的修改。

本披露的一些实例提供了具有较少制造缺陷的开启系统。

本披露的一些实例提供了一种开启系统,其中最初打开开口需要较小的力。

本披露的一些实例提供了开启系统的便利和改进的注射成型。

本披露的一些实例提供了对开启系统的更容易的开启。

本披露的一些实例提供了便利的制造过程。

本披露的一些实例提供了配置成提供更整齐(cleaner)的开口切开或撕开的开启系统。

本披露的一些实例提供了对开启系统的稳健性的增加。

具体而言,本发明的一些方面可以阐述如下:

1.一种制造用于容器的开启系统(100)的方法(200),该容器包括具有外侧(102)和内侧(103)的包装材料(101),以及布置在所述包装材料中且配置成当开启该容器时被开启的条形区(104),该方法包括:

通过以下模制(201)注射成型的开启元件(105):

对要形成该开启元件的材料(106)加压(202),使得所述材料从所述包装材料的内侧通过该条形区扩展到所述包装材料的外侧;同时在所述包装材料的外侧布置有(203)支撑元件(107)以沿着其中延伸有所述包装材料的平面(117),接触该条形区的至少一部分和在位于该条形区外侧的其中扩展有所述材料的所述包装材料的第一部分(118)处的包装材料的至少一部分。

2.根据条款1所述的方法,其包括:

提供具有细长肋(108、108’)的支撑元件(204),该支撑元件(204)布置成接触该条形区的至少一部分和在其中扩展有所述材料的所述包装材料的所述第一部分处的包装材料的至少一部分。

3.根据条款2所述的方法,其中该材料被加压以在腔(109、109’)的内部扩展并沿其扩展,所述腔(109、109’)布置在所述细长肋之间并与其平行,并且平行于其中延伸有所述包装材料的该平面(117)。

4.根据条款2或3所述的方法,其包括:

垂直于所述肋的纵向延伸部,调节(205)所述肋的宽度(119’)和/或长度(120’),使得当所述材料被加压以从所述包装材料的内侧扩展到其外侧时,该条形区基本上保持在所述包装材料的该平面中。

5.根据条款4所述的方法,其包括:

使所述肋的宽度和/或长度作为所述包装材料的厚度(116)的函数而改变(207)。

6.根据条款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包括:

平行于所述肋的纵向延伸部,调节(208)所述肋的长度(120’),使得当所述材料被加压以从所述包装材料的内侧扩展到其外侧时,所述材料沿着该条形区的周边(112)保持受限在所述内侧上的该条形区处,在所述周边(112)处所述肋延伸穿过该条形区和所述包装材料的所述第一部分。

7.根据条款2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肋的平行于其纵向延伸部的长度(120’)的40-60%布置成抵靠在该条形区外侧的所述包装材料。

8.根据条款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包括:

用在所述包装材料的外侧处的该支撑元件将力施加(206)穿过该条形区的设置在所述条形区和该第一部分之间的周边(112)。

9.一种用于容器的开启系统(100),该容器包括具有外侧(102)和内侧(103)的包装材料(101),以及布置在所述包装材料中并且配置成当开启该容器时被开启的条形区(104),该开启系统包括:

支撑区(115),该支撑区(115)通过以下形成:在所述包装材料的内侧和外侧处使材料(106)注射成型,延伸穿过该条形区;同时在所述包装材料的外侧布置有支撑元件(107),以沿着其中延伸有所述包装材料的平面(117),接触该条形区的至少一部分和在位于该条形区外侧的其中扩展有所述材料的所述包装材料的第一部分(118)处的所述包装材料的至少一部分。

10.根据条款9所述的开启系统,其中该支撑区包括通过穿过所述支撑元件(107)的腔(109、109’)注射成型而形成的细长的第二肋(110、110’),该支撑元件(107)当布置在所述包装材料的外侧处时接触该条形区的至少一部分和在其中扩展有所述材料的所述包装材料的所述第一部分处的所述包装材料的至少一部分。

11.根据条款10所述的开启系统,其包括第二腔(111、111’),所述第二腔(111、111’)布置在所述细长的第二肋之间并与其平行,并且平行于其中延伸有所述包装材料的该平面(117)。

12.根据条款10或11所述的开启系统,其中所述细长的第二肋的宽度(119)在0.8-1mm的范围内;和/或其中所述细长的第二肋之间的间距在0.4-0.5mm的范围内;和/或其中所述细长的第二肋的长度(120)在3-4mm的范围内。

13.包装材料,其包括根据条款9-12中任一项所述的开启系统(100)或根据条款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造的开启系统(100)。

14.一种用于制造用于容器的开启系统(100)的模具(300),该容器包括具有外侧(102)和内侧(103)的包装材料(101),以及布置在所述包装材料中并且配置成当开启该容器时被开启的条形区(104),该模具配置成布置在所述包装材料的外侧和内侧以在所述包装材料的外侧和内侧处使材料(106)注射成型,延伸穿过该条形区,其中该模具包括:

支撑元件(107),该支撑元件(107)配置成布置在所述包装材料的外侧,以沿着其中延伸有所述包装材料的平面(117),接触该条形区的至少一部分和在位于该条形区外侧的其中扩展有所述材料的所述包装材料的第一部分(118)处的所述包装材料的至少一部分。

15.根据条款14所述的模具,其中该支撑元件包括细长肋(108、108’),所述细长肋配置成接触该条形区的至少一部分和在其中扩展有所述材料的所述包装材料的所述第一部分处的所述包装材料的至少一部分,由此在使用中,该材料被加压以平行于延伸有包装材料的平面(117),在所述腔之间扩展并沿其扩展。

应该强调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包含”用于指存在所陈述的特征、整体、步骤或组件,但不排除存在或增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组件或其组合。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实例的这些和其他方面、特征和优点将能够通过参考附图,根据对本发明的实例的以下描述变得显而易见并得以阐明,其中

图1a是根据本披露内容的一个实例模制时的用于容器的开启系统的侧视图;

图1b是根据本披露内容的实例模制后的用于容器的开启系统的侧视图;

图1c是有模制缺陷的用于容器的开启系统的侧视图;

图2是根据本披露内容的实例模制时的用于容器的开启系统的另一个侧视图;

图3是根据本披露内容的实例的用于容器的开启系统的另一俯视图;

图4是根据本披露内容的实例的用于容器的开启系统的另一俯视图;

图5是根据本披露内容的实例的用于制造用于容器的开启系统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根据本披露内容的实例的用于制造用于容器的开启系统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例。然而,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体现,并且不应该被解释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例;相反,提供这些实例是为了使本披露内容透彻和完整,并且将本发明的范围充分地传达给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附图中示出的实例的详细描述中使用的术语不旨在限制本发明。在附图中,相同的数字指代相同的元件。

图5示出了制造用于容器的开启系统100的方法200的流程图。描述和示出方法200的步骤的顺序不应该被解释为是限制性的,并且可以设想的是,这些步骤可以以不同的顺序执行。

因此提供了一种制造用于容器的开启系统100的方法200,其中该容器包括具有外侧102和内侧103的包装材料101,以及布置在包装材料101中并且配置成开启该容器时被开启的条形区104。图1a示意性地示出了开启系统100的侧视图,其中条形区104以阴影线示出。开启机构105可以包括倾斜部分(在图1a中在开启机构的标号105处示出),该倾斜部分可以便于提拉开启机构105并由此沿着图1a的示意图中基本上竖直向上的方向拉动条形区104,同时使条形区104基本上在条形区104的周边112处与剩余的包装材料分裂开,如图1a和图3的俯视图中所示。方法200包括通过以下来模制201注射成型的开启元件105:对将要形成开启元件105的材料106加压202,使得该材料从包装材料101的内侧103通过条形区104扩展到包装材料外侧102,同时在包装材料101的外侧102处布置有203支撑元件107,以沿着延伸有包装材料101的平面117,接触条形区104的至少一部分和在位于条形区104外侧的包装材料101的第一部分118处的包装材料101的至少一部分,所述材料106在所述第一部分118处扩展。因此,考虑到包装材料101延伸的方向(即,在平面117中),第一部分118位于条形区104的外侧,这意味着第一部分118将在开启该容器时与条形区104分离并由此在开启该容器时保持在包装材料101的平面117中。图1a示意性地示出了材料106,其被模制成从内侧103通过条形区104扩展到外侧102,使得模制部件106’被设置在内侧103处并且经由条形区104被连接到外侧部分106”。当被模制时,材料106因此在内侧103和外侧102之间扩展,并且图1a示出了显示如箭头121、121’所示的扩展方向的实例。材料106因此从条形区104扩展到位于包装材料101的外侧102的第一部分118。为了清晰的呈现,模具300未被包含在图1a的图示中,但是在模制过程中在外侧102和内侧103上布置有形状,使得开启元件105的第一部分106’和第二部分106”可以被设置为各种形状,例如在图1a的实例中示意性地示出的那些形状。布置在包装材料101的外侧102上的模具的一部分因此可以包括如上所述的支撑元件107。

通过在包装材料101的外侧102处具有支撑元件107以接触条形区104的至少一部分和在在模制过程中其中扩展有材料106的包装材料101的所述第一部分118处的包装材料101的至少一部分,从支撑元件107施加力到包含条形区104的包装材料101上。这使得包装材料101在模制过程中稳定,从而使在加压材料106从内侧103扩展到外侧102以形成开启元件105的过程中包装材料101的任何错位风险最小化。由于可以避免包装材料101的错位,所以材料106可以沉积在相对于包装材料101的期望位置处,并且在错误位置处获得材料106的沉积物和残余物的风险可以最小化。由于不希望的材料沉积物和残余物可能对开启元件105的功能具有不利影响,所以如上所述布置有支撑元件107提供了改进质量的开启系统100。例如,图1c示出了这样的情况,其中材料106在包装材料101的部分122和条形区104下方(在箭头121”的方向上)扩展,然后通过条形区104扩展到外侧102。因此材料106使包含条形区104的包装材料101移位,并使其从平面117中提起。具有支撑元件107被布置成以沿着其中延伸有包装材料101的平面117,接触条形区104的至少一部分和在位于条形区104外侧的包装材料的第一部分118处的包装材料的至少一部分,这使得能够施加压力到包装材料101的上述部分并避免了这种错位。这反过来又使得避免了增加开启容器所需要施加的力的缺陷。再次转向图1c的实例中所示的情况,材料106沉积在部分122的内侧,由此如上所述地提起包装材料101。因为在部分122内侧的材料106可以穿越周边112将条形区104固定到第一部分118,从而需要额外的力来使布置在部分122内侧的材料106分裂开,所以材料106沉积在这种位置处会有增加在第一部分118处(即,如图1a和图3所示沿着条形区104的周边112)将条形区104与包装材料101分裂开所需的力的风险。特别地,如果在部分122内侧的材料106连接到内侧103处的剩余部分106’,打开开口所需的力甚至可能进一步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注意的是,布置在内侧103上的模具应当优选地形成不覆盖条形区104的周边112的部分106’,以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然而,如所示(箭头121”),材料106可能通过条形区104扩展返回。因此,具有如上所述的支撑元件107使得避免了打开开口所需的力的增加。因此还提供了一种提供对开口的更整齐(cleaner)的切割或撕裂的开启系统100,以及由于使所述缺陷最小化而提供了一种更安全且稳健的开启系统100。

条形区104可以是包装材料101的限定区域,其包括与剩余包装材料101相同的材料。条形区104可以是包装材料中的区域,该区域对在开启具有条形区104的容器时施加到包装材料101内的剪切力阻力较低。在此意义上,条形区104可以包括厚度较小的材料层;和/或在条形区104的开启方向的一个或两个方向上具有较小强度的材料;或其他弱化元件,例如微穿孔;或不同类型的包装材料。条形区104可以在包装材料101中包括预先冲打的孔,该孔已经用诸如层压材料、铝箔或其他材料之类的二次密封材料层覆盖,以防止任何食品泄漏。条形区104可以是当开启容器时从包装材料101上撕下的区域,即从包装材料101上移除的区域。还可以想到的是,条形区104包括这样的区域,该区域以其他方式被撕开或穿孔以在条形区104中产生孔,同时所述被撕裂或穿孔的材料,例如沿着条形区104的边缘大部分地保持附接到包装材料101。

因此还提供了根据本披露内容的实例的用于容器的开启系统100。如上所述,该容器包括具有外侧102和内侧103的包装材料101,以及布置在包装材料101中并配置成在开启该容器时被开启的条形区104。开启系统100包括支撑区115,该支撑区115通过以下形成:使材料106在包装材料101的内侧和外侧处注射成型,延伸穿过条形区104,同时在包装材料101的外侧102处布置有支撑元件107以沿着其中延伸有包装材料101的平面117,接触条形区104的至少一部分和位于条形区104外侧的包装材料101的第一部分118处的包装材料101的至少一部分,所述材料106在第一部分118处扩展。因此,开启系统100提供了如上面关于方法200和图1-4所述的优点。

图6示出了制造用于容器的开启系统的方法100的另一流程图。描述和示出方法100的步骤的顺序不应该被解释为是限制性的,并且可以想到的是,可以以不同的顺序执行这些步骤。方法200因此可以进一步包括提供204具有细长肋108、108’的支撑元件107,该支撑元件107布置成接触条形区104的至少一部分和在如上所述的其中扩展有材料106的包装材料101的第一部分118处的包装材料101的至少一部分。细长肋108、108’在图2的实例中示意性地示出,该实例示出了沿着与图1a所示的方向117垂直的方向的图1a的横截面。因此,细长肋108、108’可以对包含条形区104的包装材料101施加力,使得材料106可以如上所述的,从内侧103扩展到外侧102,而不使包装材料101错位,同时允许材料106在肋108、108’之间的空间中自由扩展,以便于形成开启元件105而不发生中断。

材料106可以被加压以在腔109、109’内部扩展并沿其扩展,所述腔109、109’布置在细长肋108、108’之间并与其平行,并且平行于其中延伸有包装材料101的平面117。腔109、109’在图2中示意性地示出,并且材料106可以在外侧102处扩展的方向在图1a中例示(如由121’表示的箭头所示),即平行于平面117。因此材料106可以容易地在外侧102处呈现预期形状,即如所示的具有其外侧部分106”,包含整个开启元件105的形状,因为腔109、109’可以提供材料106的这种扩展,同时居间(interposed)的肋108、108’防止了如上所述的错位。腔109、109’的数量可以根据具体的开启系统100,例如其配置、尺寸和其预期应用而改变。

方法200可以包括调节205肋108、108’的垂直于其纵向延伸部的宽度119’和/或长度120’,使得当材料106被加压以从包装材料101的内侧103扩展到其外侧102时,条形区104基本上保持在包装材料101的平面117中。肋108、108’的宽度119’在图2中示出。宽度119’因此可以改变使得肋108、108’之间的材料106的流被优化,同时允许条形区104或包装材料101的任何其他相邻部分与细长肋108、108’具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以防止例如如图1c所示的相对于平面117的错位。如果宽度119’太小,则肋108、108’之间的条形区104可能被向上推动。此外,如图1a中示意性示出的,长度120’可以变化以实现对包括条形区104的包装材料101的充分支撑,同时使材料106通过在肋108、108’之间沿其足够的长度120’扩展而容易地呈现预期形状。

方法200可以包括用在包装材料101的外侧102上的支撑元件107将力施加206穿过条形区104的周边112。如图1a和3所示,周边112设置在条形区104和第一部分118之间。因此,力可以从支撑元件107被施加穿过周边112到达包括条形区104的包装材料101,从而使得材料106不会如图1c的情况所示的推动到在周边112处的或穿过周边112的包装材料的下方。

支撑元件107可以沿着支撑元件107的长度将力施加到包括条形区104的包装材料101上。支撑元件107可以,如上所述,沿着肋108、108’的长度120’,并且还沿着肋108、108’的宽度119’,将力施加到包括条形区104的包装材料101上。

方法200可以包括使宽度119’和/或长度120’作为包装材料101的厚度116的函数而改变207。由此优化用于特定包装材料101的支撑元件10是可能的,因为例如较厚的包装材料101可能不会像较薄的包装材料一样容易发生错位,并且宽度119’因此可能较宽,因为需要较少的支撑。宽度119’和/或长度120’也可以根据包装材料101的其他特性(例如影响变形发生难易的机械特性)而变化。宽度119’和/或长度120’可以根据条形区104的尺寸及其材料进一步优化。宽度119’和/或长度120’也可以根据模制开启元件105的材料106而变化。此外,肋108、108’的高度,即其在垂直于平面117的方向上的厚度可以根据材料106的特性,以及根据包装材料101和条形区104的尺寸和材质特性而变化。

包装材料101的宽度未被支撑元件107支撑,即如图2所示,两个相邻肋108、108’之间的距离123可以根据所提及的肋108、108’的高度,以及包装材料101的材质特性,例如硬度来优化。

方法200可以包括平行于肋108、108’的纵向延伸部(即在方向117上),调节208肋108、108’的长度120’,使得当材料106被加压以从包装材料101的内侧103扩展到外侧102时,材料106沿着条形区104的周边112保持受限在所述内侧103上的条形区104处,在周边112处肋108、108’延伸穿过条形区104和包装材料101的第一部分118。因此,如上所述,通过具有支撑元件107或肋108、108’的提供穿过条形区104和第一部分118的支撑的长度120’,可以防止材料106扩展穿过周边112,即预防了如图1c所示的情况。

图1b示出了具有支撑区115的如上所述的开启系统100。如图3进一步所示,支撑区115可以包括通过穿过支撑元件107的腔109、109’注射成型而形成的细长第二肋110、110’,支撑元件107当布置在包装材料101的外侧102处时接触条形区104的至少一部分和在其中扩展有材料106的包装材料101的第一部分118处的包装材料101的至少一部分。因此细长的第二肋110、110’可以根据方法200提供。

支撑元件107的肋108、108’的平行于其纵向延伸部(即,沿着方向117)的长度120’的40-60%可以布置成抵靠在条形区104外侧的包装材料101。这可以提供特别有利的范围以实现对包括条形区104的包装材料101的充分支撑,同时保持优化的材料106流以形成开启元件105的内侧和外侧部分106’、106”。

如图1b、3和4中进一步所示,开启系统100可以包括第二腔111、111’,第二腔111、111’布置在细长的第二肋110、110’之间并与其平行,并且平行于其中延伸有包装材料101的平面117。第二腔111、111’还为开启元件105提供了有利的柔性,其可以便于将开启元件105从包装材料101中提起以打开容器的开口。

第二肋110、110’的诸如长度120和宽度119之类的尺寸由支撑元件107的肋108、108’的对应尺寸确定。第二肋110、110’的特别有利的长度120可以在3-4mm的范围内,以提供如上所述的优化的开启系统100。在条形区104的周边112的任一侧上的第二肋110、110’的长度120在图4中表示为l1和l2,并且每个都可以在1.5-2mm的范围内以提供特别有利的开启系统100。如果第二肋110、110’的宽度119在0.8-1mm的范围内;和/或第二肋110、110’之间的间距(即第二腔111、111’的宽度)在0.4-0.5mm的范围内,则对实现开启系统100的上述效果可能是进一步特别有利的。

根据本披露内容还提供了包括如上关于图1-3所述的开启系统100的包装材料。此外,提供了根据如上关于图5所述的方法200制造的开启系统100。

此外,提供了一种用于制造用于容器的开启系统100的模具300。该容器包括包装材料101,所述包装材料101具有外侧102和内侧103的以及布置在包装材料101中并且配置成当开启该容器时被开启的条形区104。模具300配置成布置在包装材料101的外侧102和内侧103以在包装材料101的内侧103和外侧102处使材料106注射成型,延伸穿过条形区104。模具104包括支撑元件107,支撑元件107配置成布置在包装材料101的外侧102处以沿着其中延伸有包装材料101的平面117,接触条形区104的至少一部分和在位于条形区104外侧的包装材料101的第一部分118处的包装材料101的至少一部分,材料106在第一部分118处扩展。因此,模具300提供了上述关于方法200和图1-6所述的有利效果。

如上所述,支撑元件107可以包括细长肋108、108’,细长肋108、108’配置成接触条形区的至少一部分和在其中扩展有材料106的包装材料101的第一部分118处的包装材料101的至少一部分,由此在使用中,材料101被加压以平行于延伸有包装材料101的平面117,在肋108、108’之间并沿其扩展。

应该容易理解的是,以上描述的一般原理适用于包含食品包装在内的各种包装,但也适用于其他的用作粘性流体(也包括冷冻产品)容器的包装。此外,以上描述适用于各种包装材料,例如预层压包装材料,并且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上述原理对于还进行了各种类型的处理(例如确保氧气阻隔、防止光线的处理或其他常见的材料处理)的其他包装材料也是有效的。

以上参照具体实例描述了本发明。然而,在本发明的范围内,除上述之外的其他实例同样是可能的。本发明的不同特征和步骤可以以除了所描述的那些之外的其他组合方式进行组合。本发明的范围仅由所附专利权利要求限制。

更一般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容易理解,本文所述的所有参数、尺寸、材料和配置均意在是示例性的,并且实际参数、尺寸、材料和/或配置将取决于使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教导的一种或多种具体应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