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快速罐装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80315发布日期:2019-01-19 00:21阅读:457来源:国知局
茶叶快速罐装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茶叶加工设备领域,涉及茶叶快速罐装设备。



背景技术:

茶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饮品之一,具有养生的功效,目前市场上茶叶主要分为红茶、绿茶和白茶,无论哪一种茶叶,在进行采摘后都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后才能得到最终的茶叶,经过出力后的茶叶味道更纯正,也方便运输和储藏。

茶叶在加工的过程中,需要经过杀青-揉捻-(发酵)-干燥的构成,杀青的主要目的是通过高温破坏和钝化鲜叶中的氧化酶活性,抑制鲜叶中的茶多酚等的酶促氧化,防止烘干过程中变色,同时散发青臭味,促进良好香气的形成,可使茶叶原料水分在此过程中脱水30%,以利于后续加工炒制;揉捻是可保持茶叶纤维组织不致破坏,且能确保茶叶品质均一的过程,并缩小茶叶的体积;发酵是红茶加工必需的一个过程,绿茶加工不需要发酵,发酵后的红茶味道口感更佳;干燥是茶叶进行的重要过程,使得茶叶的水分快速的散发,又要保证茶叶的颜色不变,干燥的速度至关重要。

茶叶加工完成后需要进行定量打包,避免受到外界环境影响品质变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在于提供茶叶快速罐装设备,可以实现自动上罐,茶叶装满罐体后实现自动盖封,自动化程度高,而且降低了劳动强度,提升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茶叶快速罐装设备,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上端设有上料槽,所述上料槽为开口向上设置的v型,所述上料槽与所述固定架滑动连接,所述上料槽的下端对应设置有定位架,所述定位架水平设置且与所述固定架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架的两侧对称设有第一定位板,前端设有第二定位板,对称设置的所述第一定位板之间设有第一传送带,所述定位架的下端设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一端铰接在所述定位架上,中部的下端与升降缸铰接,所述升降缸通过连接板与所述定位架连接,所述定位架的上端设有第二传送带,所述第二传送带与所述第一传送带错位设置,所述固定架的上端滑动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上端设有压紧缸,所述压紧缸固设在所述移动板且出力轴穿过所述移动板竖直向下设置,所述压紧缸的出力轴上设有压紧板。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架的下端设有第三传送带,所述第三传送带设在所述第二传送带的下方或所述第一传送带的对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带和第三传送带的结构相同且均为皮带传送结构,所述第一传送带上设置罐体,所述第二传送带上设置盖子,所述第三传送带承接装满茶叶并盖封后的罐体。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架上端面两侧固设有移动缸,所述移动缸的出力轴与所述上料槽固定连接,所述上料槽与所述固定架之间设有直线导轨。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缸、压紧缸和移动缸均为气缸且均通过电磁阀进行控制。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定位板的高度大于茶叶罐体的高度,所述第二传送带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定位板的高度,对称设置的所述第一定位板之间的垂直距离等于罐体的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架由型材固定连接而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1、本发明设置上料槽、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第一传送带可实现罐体的运送,罐体被运动到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之间精确定位,上料槽中的茶叶可直接落入到罐体中,第二传动带传动盖子到罐体上,在压紧缸带动压紧板的作用下实现对罐体的密封,挡板在升降缸的作用下打开后即可实现密封后罐体的掉落,进入到转运程度,整个结构自动化程度高,降低了劳动强度,提升了工作效率;2、上料槽与固定架之间设有直线导轨,移动缸动作,驱动上料槽相对固定架滑动连接,两侧均设置移动缸,使得固定架受力均衡,运行更加平稳,在移动缸的出力轴完全伸出状态,上料槽与固定架上定位后的罐体对应设置,方便上料槽内的茶叶直接落入到罐体内;3、第一定位板的高度大于茶叶罐体的高度,给盖子预留一定的定位空间,第一定位板对盖子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盖子落下到对称设置的第一定位板之间,无论是倾斜状态还是水平状态,在压紧板下压过程中同时在第一定位板的导向下可转化为水平状态,方便罐体实现密封盖合。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茶叶快速罐装设备的正视图;

图2是本发明茶叶快速罐装设备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移动板、压紧缸和压紧板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固定架;2-上料槽;21-移动缸;3-定位架;31-第一定位板;32-第二定位板;4-挡板;41-升降缸;42-连接板;5-第二传送带;6-第三传送带;7-第一传送带;8-移动板;81-压紧缸;82-压紧板;9-罐体;10-盖子。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说明。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发明为茶叶快速罐装设备,包括固定架1、固定架1的上端设有上料槽2,上料槽2为开口向上设置的v型,上料槽2与固定架1滑动连接,上料槽2的下端对应设置有定位架3,定位架3水平设置且与固定架1固定连接,定位架3的两侧对称设有第一定位板31,前端设有第二定位板32,对称设置的第一定位板31之间设有第一传送带7,定位架3的下端设有挡板4,挡板4的一端铰接在定位架3上,中部的下端与升降缸41铰接,升降缸41通过连接板42与定位架3连接,定位架3的上端设有第二传送带5,第二传送带5与第一传送带7错位设置,固定架1的上端滑动连接有移动板8,移动板8的上端设有压紧缸81,压紧缸81固设在移动板8且出力轴穿过移动板8竖直向下设置,压紧缸81的出力轴上设有压紧板82。

优选地,定位架3的下端设有第三传送带6,第三传送带6设在第二传送带5的下方或第一传送带7的对面,设在第二传送带5的下方,节省占用空间,设在第一传送带7的对面,更方便与第一传送带7上的罐体9区分,避免罐装完成前后混淆。

优选地,第一传送带7、第二传送带5和第三传送带6的结构相同且均为皮带传送结构,采用电机旋转实现皮带的传动,进而实现设在皮带上的物体的移动,第一传送带7上设置罐体9,第二传送带5上设置盖子10,第三传送带6承接装满茶叶并盖封后的罐体9,上线了罐体9运送到位,茶叶上料,上盖密封和转运的整个过程,自动化程度高,提升了罐装效率。

优选地,固定架1上端面两侧固设有移动缸21,移动缸21的出力轴与上料槽2固定连接,上料槽2与固定架1之间设有直线导轨,移动缸21动作,驱动上料槽2相对固定架1滑动连接,两侧均设置移动缸21,使得固定架1受力均衡,运行更加平稳,在移动缸21的出力轴完全伸出状态,上料槽2与固定架1上定位后的罐体9对应设置,方便上料槽2内的茶叶直接落入到罐体9内,移动板8相对固定架1滑动连接的原理与上料槽2相对固定架1滑动的原理相同。

优选地,升降缸41、压紧缸81和移动缸21均为气缸且均通过电磁阀进行控制,气缸采购成本低,规格多样,满足多种规格设备的需求,进而降低了整体设备的成本。

优选地,第一定位板31的高度大于茶叶罐体9的高度,给盖子10预留一定的定位空间,第一定位板31对盖子10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盖子10落下到对称设置的第一定位板31之间,无论是倾斜状态还是水平状态,在压紧板82下压过程中同时在第一定位板31的导向下可转化为水平状态,方便罐体9实现密封盖合,第二传送带5的高度大于第一定位板31的高度,保证盖子10从上方下落到罐体9上,对称设置的第一定位板31之间的垂直距离等于罐体9的直径,实现了对罐体9的精确定位。

优选地,固定架1由型材固定连接而成,型材取材方便,强度高,成本低。

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将茶叶不断的输送到上料槽2中,上料槽2在移动缸21的作用下定位到定位架3的正上方,第一传送带7负责运送茶叶罐体9,将罐体9输送到第一定位板31和第二定位板32之间,茶叶从上料槽2中直接落入到罐体9内,茶叶装满后,第二传送带5运输盖子10掉落到第一定位板31之间,然后上料槽2移走,移动板8带动压紧缸81运动,压紧缸81正对罐体9后停止运动,压紧缸81带动压紧板82向下运动,实现盖子10到罐体9的密封设置,然后挡板4在升降缸41的作用下向下打开,罐体9向下掉落到第三传送带6上,进行后续的运输,整个结构可实现茶叶的自动上罐、茶叶装罐、盖子10密封和转运的过程,自动化程度高,大大提升了茶叶打包的效率。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