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40212发布日期:2019-04-05 23:36阅读:290来源:国知局
箱盖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安装于箱的补给口的箱盖。



背景技术:

在链锯等可携带的手持工具中,具有电动式手持工具、利用内燃机驱动的手持工具。另外,在手持工具中,除链锯以外,还具有树篱修剪机、割草机及剪草机等。例如如图12所示,利用内燃机驱动的链锯100包括燃料箱101、润滑油箱102等。在所述箱101、102设有补给口。箱盖103、104以能够开闭的方式安装于补给口。

箱盖103、104具有这样的趋势:以强力地紧固的状态密封补给口,从而防止箱内部的液体泄漏。因此,在想要向箱内补给液体时,箱盖103、104成为难以打开的状态。已知有这样的构造:为了便于箱盖103、104的开闭操作,如图12所示,设有自箱盖103、104的头部突出的捏手部103a、104a。从箱盖103、104的功能出发,优选补给液体时的箱盖103、104的装拆开闭操作能够以较少的劳力进行。因此,期望突出的捏手部为较大的形状。

然而,在操作者操作链锯100时,针对突出的捏手部103a、104a而言,存在钩挂于操作者的工作服等的可能性、与其他的构造物碰撞而损伤的可能性。捏手部103a、104a越大,就越容易发生这样的钩挂、与构造物的碰撞。即,为了便于打开箱盖103、104而设置的捏手部103a、104a有可能导致使用链锯100的作业的效率降低。

为了应对这样的问题,已知有这样的构造:如例如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那样,在箱盖的头部设有可折叠的把持部。在该例中,把持部能够绕转动轴转动,从横倒的收纳状态成为立起状态。

操作者能够使把持部成为立起状态,并且把持把持部而使箱盖旋转,进行箱盖的安装或拆卸。这与图12所示的设有捏手部的构造同样地,能够容易地打开被牢固地紧固的箱盖。而且,通过使用专利文献1的箱盖,在箱盖处于收纳状态下进行使用链锯的作业时,能够抑制上述钩挂等的发生。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226980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箱盖的转动机构的一个例子中,在转动轴安装有扭簧,箱盖的收纳状态和立起状态利用扭簧的弹性力保持。另外,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另一个例子中,设有圆锥形的压缩弹簧,利用该压缩弹簧的弹性力来保持收纳状态和立起状态。

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箱盖的构造中,将推压部以转动轴为支点绕转动轴压下,因此用于进行压下操作的手指位置有可能受到制约。此外,收纳在箱盖内的弹簧的弹性力较小,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转动动作,但另一方面,用于保持收纳状态的力较弱,因此不能否定存在这样的可能性:把持部与操作者的意图相悖地,从收纳状态变成立起状态。为了应对该情况,例如即使想要将弹簧替换成较粗的弹簧以增强弹性力,也会因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构造中的弹簧的设置空间较狭小而难以替换成较粗的弹簧。

在进行使用链锯的作业时,如果收纳好的把持部出乎预料地变成立起状态,则会如上述那样导致作业效率降低。并且,还存在用于使把持部转动的转动机构发生破损的可能性。如果在箱盖牢固地安装于补给口的状态下把持部发生破损,则难以进行箱盖的拆卸。

另外,针对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箱盖而言,在立起状态时,转动机构为暴露状态。因此,在处于立起状态时,异物容易进入箱盖的转动机构。异物的进入不仅会引起转动机构的动作不良,还有可能导致把持部破损。

此外,针对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箱盖而言,需要在把持部的作用有弹性力的状态下安装转动轴,期望改善组装性。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做成的,提供一种在收纳状态时由把手构件和滑动构件形成平坦面、实现把手构件的收纳状态和立起状态下的良好的操作性并且容易开闭的箱盖。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箱盖包括:盖主体,其为筒状,能够通过以中心轴线为中心旋转而相对于箱的补给口装拆;以及把手构件,其配置在该盖主体内,所述把手构件具有通过绕转动轴转动而将所述盖主体的开口部的局部封住的收纳状态和立起的立起状态,该箱盖的特征在于,该箱盖具有:滑动构件,其以与所述把手构件邻接的方式配置在所述盖主体内,设有与所述把手构件的凸轮部接触的凸轮接触部;以及弹性构件,其配置在所述盖主体的底部与所述滑动构件之间,在所述弹性构件的弹性力的作用下,所述凸轮接触部推压所述凸轮部,从而保持所述收纳状态。

发明的效果

采用本发明,针对包括具有收纳状态和立起状态的把手构件的箱盖而言,能够提高把手构件的操作性,抑制把手构件与操作者的意图相悖地成为立起状态,并且能够容易地使立起状态下的把手构件旋转。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箱盖安装于箱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2是将图1的箱盖单独示出的立体图。

图3是图2的箱盖的把手构件处于立起状态时的立体图。

图4是图2的箱盖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从图4的b方向观察到的分解立体图,示出了把手构件处于收纳状态和立起状态时这两种情况。

图6是图1的箱盖的放大剖视图。

图7是图6的箱盖的把手构件处于立起状态时的剖视图。

图8是从图7的a-a方向观察到的剖视图。

图9是图3的俯视图。

图10是表示在图9的孔部插入有工具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1的(a)是示意性地表示捏手部位于要返回到收纳状态的位置和要成为立起状态的位置之间的分界位置(止点)的状态的概略侧视图,图11的(b)是示意性地表示捏手部处于收纳状态的概略侧视图。

图12是以往的链锯的外观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箱盖;10、盖主体;11、外螺纹部;13、开口部;13a、圆筒支承面;13b、平坦支承面;13c、底部;13d、槽;14、轴承部;15、把手支承部;16、侧壁部;17、滑动容纳部;19、工具插入孔部;20、把手构件;21、轴孔部;22、捏手部;23、凸轮部;23a、第1面;23b、第2面;23c、第3面;25、缺口;30、滑动构件;31、推压部;32、滑动部;32a、圆筒滑动面;32b、平坦滑动面;33、纵壁部;34、凸轮接触部;37、贯通孔;40、转动轴;43、螺旋弹簧(弹性构件);45、扭转螺旋弹簧(施力构件);45a、上侧的端部;45b、下侧的端部;48、o型密封圈;50、箱;51、补给口;52、内螺纹部;55、工具。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箱盖1的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的箱盖1是用于安装于具有补给口51的箱50的箱盖1。该箱50是设于被内燃机驱动的链锯等手持工具的箱50。箱50的补给口51为圆形,补给口51的内周具有内螺纹部52。

本实施方式的箱盖1整体形成为阶梯圆筒状。箱盖1具有盖主体10、把手构件20、滑动构件30、螺旋弹簧43(弹性构件)和扭转螺旋弹簧45(施力构件)。首先,对盖主体10的构造进行说明。如图4~图7所示,盖主体10的外观形状为圆筒状。该盖主体10具有外螺纹部11、开口部13、轴承部14、把手支承部15、侧壁部16和滑动容纳部17。

外螺纹部11设于盖主体10的外周面。该外螺纹部11通过以箱盖1的中心轴线y为中心转动而与补给口51的内螺纹部52螺纹结合并紧固于该内螺纹部52,从而以利用o型密封圈48进行密封的状态将箱盖1安装于补给口51。开口部13是设于盖主体10的上端的大致圆形的开口。盖主体10具有自该开口部13至底部13c的预定深度的凹部。

盖主体10的内部具有:圆筒支承面13a,其具有预定的曲率;以及平坦支承面13b,其形成为自该圆筒支承面13a向径向内侧鼓出。平坦支承面13b形成有沿着上下方向(轴线方向)延伸的槽13d。滑动构件30和把手构件20配置在盖主体10的内部。滑动构件30的后述的圆筒滑动面32a和平坦滑动面32b能在圆筒支承面13a和平坦支承面13b上滑动。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盖主体10的内部具有圆筒形状的圆筒支承面13a和平坦的平坦支承面13b,但并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箱盖1的内部以横截面为矩形的方式由沿着轴线方向延伸的多个平坦面形成。

如图2、图4及图6所示,在开口部13的边缘沿着周向隔开间隔地设有两处盖主体10的轴承部14。所述轴承部14配置为隔着开口部13的开口中心而彼此相对。

轴承部14用于支承转动轴40。转动轴40是压入固定于轴承部14的轴构件,以横穿开口部13的方式与中心轴线y的轴线方向正交地延伸。在该例中,转动轴40与圆筒状的盖主体10的直径大致平行地延伸,轴构件由金属制成,呈中空圆筒状。

如图3~图5所示,把手支承部15是形成于开口部13的边缘部的平坦的部分。该把手支承部15是大致半圆形状的部分圆环面。在把手支承部15的周向上的两端分别配置有轴承部14。

如图4~图6所示,侧壁部16配置在与把手支承部15相反的那一侧,自开口部13的边缘部向上方突出。该侧壁部16沿着开口部13的外周延伸大约半周。滑动容纳部17是设在侧壁部16的内侧的用于容纳滑动构件30的推压部31的部分。

如图4及图5所示,把手构件20配置在盖主体10的内部,具有一体地形成的轴孔部21、捏手部22和凸轮部23。捏手部22是大致半圆形的板状,其一侧的面为最外表面。如图4及图5所示,轴孔部21设于捏手部22的呈直线状延伸的部分。在轴孔部21的两端部形成有孔,以能够相对于转动轴40转动的方式插入有转动轴40。

如图6及图7所示,捏手部22形成为能够绕转动轴40转动。详细地说,如图2及图3所示,把手构件20具有捏手部22将开口部13的局部封住的收纳状态和捏手部22沿着轴线方向立起的立起状态,并且形成为在立起状态时操作者能够把持捏手部22。

另外,在为了将把手构件20设为立起状态而上扳把手构件20时,能够通过将手指钩入捏手部22的顶端部分与把手支承部15之间的间隙来进行上扳。

如图4~图6所示,凸轮部23一体地设于轴孔部21的侧部,是向远离捏手部22的方向突出并且沿着转动轴40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大致长方体状。另外,凸轮部23并不局限于长方体,也可以是例如半圆筒状。

如图4~图6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凸轮部23具有与滑动构件30的凸轮接触部34接触的两个面、即第2面23b及第3面23c。在把手构件20处于收纳状态时,凸轮部23的没有与凸轮接触部34接触的第1面23a为上表面,此时,第2面23b是与第1面23a正交的侧面,第3面23c是与第1面23a平行且与第2面23b正交的下表面。

如图4、图5及图8所示,在凸轮部23的长度方向中央设有缺口25。该缺口25自第2面23b朝向轴孔部21地沿着与转动轴40正交的方向横穿第1面23a。缺口25在轴孔部21的侧部的纵壁自第1面23a向上方延伸。在缺口25贯穿有扭转螺旋弹簧45。

接着,对滑动构件30进行说明。滑动构件30以与把手构件20邻接的方式配置在盖主体10的内部。滑动构件30具有一体地形成的滑动部32、推压部31、纵壁部33和凸轮接触部34,是能够沿着上下方向(中心轴线y的轴线方向)在盖主体10的内表面往复滑动的构件。

如图4~图6所示,滑动部32是整体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部分,在盖主体10的圆筒支承面13a和平坦支承面13b上滑动。滑动部32具有在圆筒支承面13a上滑动的圆筒滑动面32a和在平坦支承面上13b滑动的平坦滑动面32b。圆筒滑动面32a呈圆筒面状,与盖主体10的圆筒支承面13a的曲率相对应。并且,滑动部32的一部分延伸至推压部31,其它部分延伸至后述的凸轮接触部34。平坦滑动面32b是通过将该圆筒滑动面32a的一部分切去而形成的平坦的部分,沿着上下方向(中心轴线y的轴线方向)延伸。

通过使滑动部32在平坦支承面13b上滑动,从而能够使滑动构件30以不旋转的状态沿着上下方向(中心轴线y的轴线方向)往复滑动。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滑动部32的圆筒滑动面32a及平坦滑动面32b形成为与圆筒支承面13a及平坦支承面13b相对应的形状,但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形成为与圆筒支承面13a及平坦支承面13b局部接触地滑动。

如图4~图7所示,推压部31设于滑动构件30的上部,一体地设于圆筒滑动面32a的上端,沿着与圆筒滑动面32a正交的方向延伸。推压部31为大致半圆形状,在把手构件20处于收纳状态时,由捏手部22和推压部31形成平坦的面。

如图5~图7所示,纵壁部33是与捏手部22相对的部分,沿着轴线方向延伸并且还沿着转动轴40的方向延伸。纵壁部33的下端连接于与轴线方向正交的平坦的凸轮接触部34。在凸轮接触部34之上配置有把手构件20。

如图5所示,纵壁部33具有凸轮容纳部36,该凸轮容纳部36是用于容纳把手构件20的凸轮部23的孔。凸轮容纳部36是向与上下方向(中心轴线y的轴线方向)正交的方向凹陷的大致长方体状的空间(凹形状),沿着转动轴40的长度方向延伸,收纳状态时的凸轮部23能够插入该凸轮容纳部36。凸轮容纳部36的内侧的上表面与收纳状态时的凸轮部23的第1面23a相对,凸轮容纳部36的里侧面与第2面23b相对。并且,针对凸轮容纳部36的下表面而言,其与凸轮接触部34平齐地连续,与第3面23c相对。

本实施方式的纵壁部33具有凸轮容纳部36,但并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以设置自纵壁部33突出的突出部,使该突出部容纳凸轮部23。

在凸轮接触部34形成有贯通孔37。该贯通孔37以与缺口25在上下方向(中心轴线y的轴线方向)上连通的方式形成在与缺口25相对应的位置。在该贯通孔37贯穿有扭转螺旋弹簧45。

如图6~图8所示,螺旋弹簧43配置在盖主体10的底部13c与滑动构件30之间。螺旋弹簧43的上端向上方推压滑动构件30的下部。利用螺旋弹簧43的弹性力保持凸轮部23和凸轮接触部34的接触状态。螺旋弹簧43与凸轮部23及凸轮接触部34的关系在之后进行说明。

如图6~图8所示,扭转螺旋弹簧45卷绕于转动轴40。扭转螺旋弹簧45的一端部(上侧的端部45a)朝向捏手部22延伸,上侧的端部45a连接于捏手部22的背面。扭转螺旋弹簧45的另一端部(下侧的端部45b)配置为贯穿缺口25及贯通孔37。在该例中,下侧的端部45b为自由端。

扭转螺旋弹簧45朝向以转动轴40为中心从收纳状态向立起状态去的方向对捏手部22发挥作用。另外,扭转螺旋弹簧45的弹性模量小于螺旋弹簧43的弹性模量。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箱盖1的装拆时的作业进行说明。除了在箱盖1的装拆作业时以外,把手构件20都如图2所示那样处于收纳状态。在想要将安装于补给口51的箱盖1拆下时,首先使箱盖1的把手构件20如图3所示那样成为立起状态。

之后,把持捏手部22,使箱盖1以中心轴线y为中心旋转,解除螺纹部11、52的螺纹结合,从补给口51拆下箱盖1。

在想要安装箱盖1时,使把手构件20成为立起状态,使箱盖1的外螺纹部11与补给口51的内螺纹部52螺纹结合,把持捏手部22而进行旋转。由此,将箱盖1和补给口51这两者的螺纹部11、52紧固在一起,从而将箱盖1以将箱50内的液体密封为不泄露的状态安装于补给口51。

在此,对保持为收纳状态时的情况进行说明。在收纳状态下,捏手部22为横倒状态。在收纳状态下,凸轮部23插入纵壁部33的凸轮容纳部36。此时,螺旋弹簧43的上端在螺旋弹簧43的弹性力的作用下推压滑动构件30的下部,从而使处于收纳状态的凸轮部23的第3面23c被凸轮接触部34推压。并且,在螺旋弹簧43的弹性力的作用下滑动构件30的下部被向上方推压,从而将收纳状态下的滑动构件30的下部保持为在盖主体10的底部13c的上方与盖主体10的底部13c隔开间隔的状态,如图6所示,推压部31的下表面位于滑动容纳部17的上部,保持为隔有间隔的状态。

凸轮接触部34推压凸轮部23的第3面23c,从而借助转动轴40对处于与凸轮部23所在侧相反的那一侧的捏手部22作用有以转动轴40为中心从立起状态向收纳状态去的方向上的转动力,使把手构件20成为与盖主体10的把手支承部15贴紧的状态。由此,能够保持把手构件20的收纳状态,能够抑制收纳状态下的捏手部22与操作者的意图相悖地变成立起状态。

另外,如图2及图6所示,箱盖1的由把手构件20和滑动构件30形成的头部在收纳状态下成为没有突出部分的平坦状态。其结果,在使用搭载有具有本实施方式的箱盖1的箱50的链锯等手持工具时,捏手部22不突出,因此能够防止箱盖1的头部钩挂于操作者的工作服等。并且,由于捏手部22不突出,因此能够抑制捏手部22与其他构造物碰撞而损伤。即,使用手持工具的作业的安全性能提高。

并且,由于箱盖1的头部平坦,因此外观特性(美观)也得到提高。另外,在收纳状态下,盖主体10的把手支承部15与捏手部22的背面在螺旋弹簧43的弹性力的作用下贴紧,因此能够抑制灰尘等异物从盖主体10的开口部13进入。

接着,对从收纳状态到立起状态的动作进行说明。在收纳状态时,与箱盖1的中心轴线y的轴线方向平行地向下方按压推压部31。此时,操作者朝向下方作用有克服螺旋弹簧43的弹性力的力。

由此,滑动构件30在盖主体10的内部向下方滑动。如上述那样,滑动构件30的圆筒滑动面32a和平坦滑动面32b分别在圆筒支承面13a和平坦支承面13b上滑动。并且,推压部31的侧面在侧壁部16的内侧的滑动容纳部17内滑动。由此,凸轮接触部34与凸轮部23的第3面23c之间的推压解除并且形成空间,凸轮部23的转动被容许。

随着凸轮部23的转动被容许,如图6及图7所示,与轴孔部21和凸轮部23一体形成的捏手部22也被容许绕转动轴40转动。如果捏手部22和凸轮部23的转动被容许,则凸轮部23的由第2面23b和第3面23c形成的角部能够在凸轮接触部34之上滑动。

其中,优选凸轮接触部34由平坦的面形成,在滑动构件30滑动时凸轮部23顺利地追随,捏手部22容易向立起状态或收纳状态转移,并且通过与螺旋弹簧43的协作使凸轮部23的收纳状态或立起状态的保持有效。

由于捏手部22和凸轮部23的转动被容许,因此,在扭转螺旋弹簧45的弹性力的作用下,捏手部22和凸轮部23能够绕转动轴40转动,捏手部22能够从收纳状态成为立起状态。此外,在不包括扭转螺旋弹簧45的情况下,通过绕转动轴40上扳捏手部22,也同样能够使捏手部22从收纳状态成为立起状态。

图11的(a)示意性地表示捏手部22位于要返回到收纳状态的位置和要成为立起状态的位置之间的分界位置(止点)的状态。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针对捏手部22与水平线所成的角度θ1和捏手部22与铅垂线所成的角度θ2而言,具有θ1>θ2的关系。在该例中,θ1大于45度且小于90度,例如,在捏手部22以70度~80度的角度立起时,向立起状态变动。

另外,图11的(b)示意性地表示捏手部22、轴孔部21及凸轮部23,针对转动中心o与凸轮部23的下端之间的距离l1和转动中心o与凸轮部23的顶端之间的距离l2而言,具有l2>l1的关系。通过如上述那样满足θ1、θ2、l1、l2之间的关系,把手构件20会变得难以立起。即,能够抑制把手构件20与操作者的意图相悖地立起。

在由第2面23b和第3面23c形成的角部在凸轮接触部34之上滑动之后,在第2面23b与凸轮接触部34抵接时,在扭转螺旋弹簧45的弹性力的作用下,第2面23b与凸轮接触部34以一定程度的节度感彼此抵接,捏手部22成为立起状态。利用成为立起状态时的节度,能够进行有节奏的动作,操作者的使用便利性得到提高。并且,在第2面23b与凸轮接触部34抵接时,在螺旋弹簧43的弹性力的作用下,滑动构件30被向上方推起。在本实施方式中,仅通过按压推压部31,就能够使捏手部22成为立起状态。

在捏手部22成为沿着上下方向(中心轴线y的轴线方向)立起的状态时,凸轮部23的第2面23b与凸轮接触部34抵接,利用螺旋弹簧43的弹性力保持立起状态。而且,扭转螺旋弹簧45朝向以转动轴40为中心从收纳状态向立起状态去的方向对捏手部22作用有转动力,因此轴孔部21的侧面能够推压滑动构件30。由此,把手构件20能够牢固地保持立起状态。由此,箱盖1的装拆操作变得更加容易。

接着,对从立起状态到收纳状态的动作进行说明。为了从立起状态成为收纳状态,向朝向收纳状态的方向推压立起的捏手部22。由此,由扭转螺旋弹簧45进行保持的保持力的作用减弱,利用螺旋弹簧43向上方推压的作用增强。由此,捏手部22成为横倒的收纳状态,从而将该收纳状态保持。

螺旋弹簧43的弹性模量大于扭转螺旋弹簧45的弹性模量,因此,在使捏手部22从立起状态转动至以一定程度横倒的状态时,凸轮接触部34在螺旋弹簧43的弹性力的作用下上推由第2面23b和第3面23c形成的角部,从而成为该凸轮接触部34上推第3面23c的状态,把手构件20成为收纳状态。

另外,为了使收纳状态和立起状态彼此进行状态变化而作用的力(开闭力)能够通过调整螺旋弹簧43的弹性模量及收纳状态下的凸轮部23的上下方向位置而容易地实现。例如,为了调整弹性模量而将螺旋弹簧43替换成较粗的弹簧的情况也能够容易地实现。并且,通过使捏手部22形成为半圆的板状,最大限度地增大了捏手部22,因此能够以较少的劳力容易地进行箱盖1的旋转动作。此外,为了成为立起状态而与箱盖1的中心轴线y的轴线方向平行地按压滑动构件30的动作能够与手指位置无关地容易地进行。另外,通过上扳把手构件20并使其绕转动轴40转动,也能够容易地成为立起状态,通过大致同时地进行该滑动构件的按压和把手构件的上扳,即使根据手持工具的作业环境而增大螺旋弹簧43的弹性模量,也能够容易地成为立起状态。

扭转螺旋弹簧45的下侧的端部45b是贯穿缺口25及贯通孔37且配置在滑动构件30的下方的自由端。收纳状态时的扭转螺旋弹簧45的下侧的端部45b的上下方向位置配置在比立起状态时的上下方向位置靠下方的位置。即,随着从立起状态向收纳状态去,下侧的端部45b向下方移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下侧的端部45b贯穿缺口25及贯通孔37,且配置在设于凸轮接触部34的背面侧(下侧)的空间,因此,即使从立起状态向收纳状态变更,该下侧的端部45b的移动也不会干涉凸轮接触部34与凸轮部23的接触动作。并且,在立起状态下,下侧的端部45b位于操作者碰不到的位置,因此不存在下侧的端部45b钩挂于操作者的手等那样的情况。因此,操作者能够安全地进行箱盖1的开闭作业。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9所示,由形成于盖主体10的平坦支承面13b的槽13d和滑动构件30的平坦滑动面32b构成在上方开口的工具插入孔部19。如图10所示,一字槽螺钉旋具等工具55能够插入该工具插入孔部19。利用该工具插入孔部19,即使在捏手部22等损伤了的情况下,也能够可靠地进行箱盖1的开闭。

另外,针对本实施方式的箱盖1而言,仅通过沿着轴线方向按压推压部31,就能够可靠地使捏手部22立起。因此,例如,即使在链锯等手持工具中箱盖1安装在比周围凹陷的位置或者在箱盖1的周围配置有链锯的形成构件导致操作者难以接触到箱盖1这样的构造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与箱盖1的推压部31接触并进行按压来可靠地使捏手部22立起。因此,链锯等手持工具的各部的布局自由度提高。

另外,如图11的(a)所示,在捏手部22与滑动构件30的纵壁部33抵接时,具有由捏手部22和铅垂线形成的游隙角度θ3。通过设置该游隙角度θ3,立起状态下的捏手部22能够在游隙角度θ3的范围内移动而没有完全地被固定,因此箱盖1的组装性等变良好。

本实施方式的说明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例示,并非用于限定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技术方案。并且,本发明的各部分结构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在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技术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压下滑动构件30来使把手构件20从收纳状态成为立起状态,但并不局限于此。也能够通过捏着把手构件20的捏手部22的圆弧状的端部而使把手构件20立起。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