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减震轿厢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52703发布日期:2018-11-24 11:25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梯减震轿厢,属于电梯领域。

背景技术

电梯轿厢一般是通过钢缆进行吊装,用户在进入轿厢时,因为轿厢瞬间载重增大,所以会对钢缆带来较大的冲击,而且会使得轿厢发生晃动,不仅影响使用舒适度,同时冲击也会缩短钢缆寿命,而如果是传统的在轿厢底板设置弹簧,那么很容易使得轿厢底板变得不稳定,如果是在吊装件与轿厢之间设置弹簧,那么会增加轿厢的晃动,使得舒适度和稳定性进一步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轿厢缓冲连接稳定性差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电梯减震轿厢。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梯减震轿厢,包括外框和载客内框;其中所述外框通过两组分隔板分隔成底部的底部缓冲区和顶部的顶部缓冲区以及位于中部的浮动区;载客内框安装于浮动区内;其中所述载客内框的底部设置有一个浮动连接架,浮动连接架包括若干与浮动区的底部滑动连接的浮动支撑杆,浮动支撑杆阵列布置于载客内框底部壁面,浮动支撑杆的侧壁与外框底部缓冲区的侧壁之间通过弹簧或气缸弹性连接;所述浮动连接架还包括一个浮动支撑板,所述浮动支撑板位于载客内框的底部边缘;顶部缓冲区内设置有一个支撑浮板,在顶部缓冲区的底部设置有一个外框吊装板,外框吊装板与顶部缓冲区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外框吊装板上设置有若干组吊装柱,所述支撑浮板与吊装柱之间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浮板与外框吊装板之间通过弹簧或气缸弹性连接;所述支撑浮板与浮动支撑板之间通过若干组连接钢绳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浮动支撑杆上设置有顶部套筒,底部缓冲区的侧壁设置有底部套筒;顶部套筒与底部套筒之间通过一组导向套筒结构导向连接,导向套筒结构包括一个导向套和一个导向杆,导向套和导向杆之间滑动连接,在所述导向套筒结构的外部套接有支撑弹簧a;通过支撑弹簧a使得底部套筒和顶部套筒弹性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各浮动支撑杆的底部端部之间通过一组连接板连接在一起。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浮板上垂直设置有若干与吊装柱之间滑动连接的滑动套,所述支撑浮板的底部设置有一个导向座,外框吊装板的顶部设置有浮动座,所述导向座内部设置有一个柱形的浮动空腔,浮动座包括一个圆柱形的凸起块,所述浮动座的凸起块嵌入到导向座的浮动空腔内,在凸起块的端部与浮动空腔的底部之间设置有支撑弹簧b。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外框中部的浮动区内壁设置有束缚套,束缚套的内壁设置有尼龙内衬,所述连接钢绳穿过束缚套中部与尼龙内衬内壁接触。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钢绳通过钢丝绳夹头与支撑浮板、浮动支撑板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改进传统的电梯轿厢缓冲结构,使得电梯轿厢分为内部轿厢和外部轿厢,内部轿厢为一个刚性整体,不会给用户使用舒适度带来影响,同时本结构为顶部和底部同步的弹性连接,使得内轿厢在弹性连接的同时,不容易发生左右的不稳定晃动;而且因为同步的弹性连接,使得内轿厢的冲击不会通过外轿厢传递给钢缆,使得钢缆受到冲击,顶部的弹性连接结构与吊装柱之间滑动连接,进一步提高了内轿厢与钢缆之间的同步度,提高了内轿厢的稳定性。

2、顶部套筒和底部套筒使得整个弹性连接结构得以外挂,方便维护,且相比于弹性结构的同轴设置稳定性更高,同时使得弹性浮动区间的范围更大。

3、浮动支撑杆之间通过连接板互相连接,提高了浮动支撑杆的强度,强敌了浮动支撑杆弯折的可能性。

4、底部通过滑套结构进行导向弹性支撑,降低了内轿厢滑动的可能性。

5、束缚套降低了钢绳晃动的可能性,尼龙内衬降低了钢绳的磨损。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框;2、载客内框;3、浮动区;4、顶部缓冲区;5、底部缓冲区;6、浮动支撑板;7、浮动支撑杆;8、顶部套筒;9、底部套筒;10、导向套筒结构;11、连接板;12、连接钢绳;13、束缚套;14、尼龙内衬;15、外框吊装板;16、吊装柱;17、支撑浮板;18、导向座;19、导向座;20、浮动座。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为一种电梯减震轿厢,包括外框和载客内框;其中所述外框通过两组分隔板分隔成底部的底部缓冲区和顶部的顶部缓冲区以及位于中部的浮动区;载客内框安装于浮动区内;其中所述载客内框的底部设置有一个浮动连接架,浮动连接架包括若干与浮动区的底部滑动连接的浮动支撑杆,浮动支撑杆阵列布置于载客内框底部壁面,所述各浮动支撑杆的底部端部之间通过一组连接板连接在一起,所述浮动支撑杆的端部上设置有顶部套筒,底部缓冲区的侧壁设置有底部套筒;顶部套筒与底部套筒之间通过一组导向套筒结构导向连接,导向套筒结构包括一个导向套和一个导向杆,导向套和导向杆之间滑动连接,在所述导向套筒结构的外部套接有支撑弹簧a;通过支撑弹簧a使得底部套筒和顶部套筒弹性连接;所述浮动连接架还包括一个浮动支撑板,所述浮动支撑板位于载客内框的底部边缘;顶部缓冲区内设置有一个支撑浮板,在顶部缓冲区的底部设置有一个外框吊装板,外框吊装板与顶部缓冲区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外框吊装板上设置有若干组吊装柱,所述支撑浮板与吊装柱之间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浮板上垂直设置有若干与吊装柱之间滑动连接的滑动套,所述支撑浮板的底部设置有一个导向座,外框吊装板的顶部设置有浮动座,所述导向座内部设置有一个柱形的浮动空腔,浮动座包括一个圆柱形的凸起块,所述浮动座的凸起块嵌入到导向座的浮动空腔内,在凸起块的端部与浮动空腔的底部之间设置有支撑弹簧b;所述支撑浮板与浮动支撑板之间通过若干组连接钢绳连接,钢绳的两端通过钢丝绳夹头连接到支撑浮板、浮动支撑板上,外框中部的浮动区内壁设置有束缚套,束缚套的内壁设置有尼龙内衬,所述连接钢绳穿过束缚套中部与尼龙内衬内壁接触。

如图,本结构的载客内框为封闭框体结构,整体刚性,其内部设置载客空腔;载客内框通过浮动支撑板连接于外框内部,在有使用者进入到载客内框中时,冲击力通过支撑弹簧a和支撑弹簧b进行同步缓冲,同时为了防止支撑弹簧a和支撑弹簧b的弯曲,导向套筒结构以及导向座、浮动座结构实现了轴向限位,降低了外框与载客内框之间的摆动,两组弹性连接结构之间通过连接钢绳进行连接,相比于刚性连接,连接钢绳连接可以吸收两组弹性支撑结构之间不同步带来的载客内框的抖动,同时轿厢通过吊装柱与电梯吊装钢缆连接,吊装柱与外框吊装板固定连接,同时顶部弹性连接结构与外壳吊装板连接,这样就保证了载客内框与吊装柱之间径向轴线的相对静止,提高了稳定性。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