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纸包装用的收卷装置及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666066发布日期:2019-01-18 23:16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一种纸包装用的收卷装置及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收卷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纸包装用的收卷装置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卷料加工生产线的收料部分,把原材料通过机械方式收卷成卷料,广泛运用在纸卷,布卷,塑料卷,金属卷材加工生产线上,根据实际工艺要求设计多样化,常见的有简易收卷机,液压收卷机,收卷机一般对材料有卷内径,卷外径,卷材料厚度,宽度都有严格要求。

而在进行纸包装的收卷时,由于纸张本身韧性不足,容易在收卷时出现损坏。对比公开号为cn108046017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薄纸收卷装置及方法,包括第一导轮,分切装置,第二导轮,第三导轮,第四导轮,上收卷装置和下收卷装置。

上述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只进行收卷处理,而且经过多次拉紧容易纸张容易出现破损等问题,因此需要在此基础上做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纸包装用的收卷装置及使用方法。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纸包装用的收卷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方设置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方设置有收卷支撑柱,所述收卷支撑柱另一侧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型号为ky02s,所述收卷支撑柱上设置有收卷电机,所述收卷电机上设置有收卷臂,所述收卷臂顶部设置有收卷凹槽,所述收卷凹槽内部设置有收卷辊筒,所述收卷辊筒两端设置有限位板,所述收卷臂下方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下方设置有全方位卡合球,所述全方位卡合球下方设置有折叠臂,所述收卷支撑柱上方设置有中间支撑柱,所述中间支撑柱另一侧设置有调整座,所述中间支撑座上方设置有旋转支撑柱,所述旋转支撑柱上方设置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上设置有旋转臂,所述旋转臂上设置有中间辊筒,所述旋转臂前端设置有除静电辊筒,所述支撑座另一侧设置有调整架,所述调整架另一侧设置有存放箱,所述存放箱上方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方设置有张紧轮,所述张紧轮另一侧设置有除尘模块,所述除尘模块内部设置有扫尘辊筒,所述控制器通过无线信号与所述旋转电机相连,所述控制器通过无线信号与所述收卷电机相连,所述控制器通过无线信号与所述调整座相连,所述控制器通过无线信号与所述调整架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存放箱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支撑座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底座上。

进一步的,所述折叠臂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支撑座上,所述调整架与所述折叠臂传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全方位卡合球与所述折叠臂传动连接,所述连接板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收卷臂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板下方设置有三角块,所述全方位卡合球卡合在所述连接板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调整座与所述旋转支撑柱传动连接,所述旋转电机通过转轴与所述旋转支撑柱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中间辊筒通过转轴与所述旋转臂相连,所述除静电辊筒通过转轴与所述旋转臂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存放箱上,所述张紧轮通过转轴与所述支撑架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扫尘辊筒通过转轴与所述除尘模块相连,所述扫尘辊筒有两组。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纸包装用的收卷装置的使用方法,应用于上述纸包装用的收卷装置中,具体的使用方法为:将纸包装放入所述存放箱,将纸包装卡入所述张紧轮上,在通过所述除尘模块上的所述扫尘辊筒,最后与所述收卷臂上所述收卷凹槽内的所述收卷辊筒相连,通过所述调整架将所述折叠臂进行调整,将所述收卷臂升到一定高度,通过所述调整座将所述旋转支撑柱进行调整,使所述旋转支撑柱控制在合理位置,所述控制器控制装置开始运行,所述收卷电机转动带动所述收卷辊筒进行转动,所述收卷辊筒带动纸包装进行收卷运动,所述扫尘辊筒进行纸包装的前后表面除尘,所述除静电辊筒压在所述收卷辊筒收卷的纸包装上,将收卷的纸包装在传动过程中产生的静电出去,防止产生的静电吸附灰尘,所述中间辊筒在所述收卷辊筒上的纸包装收卷过厚时,辅助所述中间辊筒进行压紧,所述旋转电机用于调整所述旋转臂的角度,所述收卷电机用于调整所述收卷臂的角度,使得所述收卷辊筒更好的进行收卷工作,所述限位板限定收卷的纸包装的位置,收卷结束后,将所述收卷辊筒取下,换上新的所述收卷辊筒。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通过减少纸包装在收卷前的张紧次数,减少纸包装在收卷时出现破损的可能性;

2、通过除尘、除静电的辅助收卷,增加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所述一种纸包装用的收卷装置的主视结构简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一种纸包装用的收卷装置的除尘模块放大结构简图;

图3是本发明所述一种纸包装用的收卷装置的收卷辊筒左视放大结构简图;

图4是本发明所述一种纸包装用的收卷装置的电路结构流程框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底座;2、支撑座;3、控制器;4、收卷电机;5、收卷支撑柱;6、中间支撑柱;7、调整座;8、旋转支撑柱;9、旋转电机;10、旋转臂;11、中间辊筒;12、除静电辊筒;13、收卷辊筒;14、收卷臂;15、除尘模块;16、张紧轮;17、支撑架;18、存放箱;19、调整架;20、全方位卡合球;21、折叠臂;22、连接板;23、扫尘辊筒;24、收卷凹槽;25、限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如图1-图4所示,一种纸包装用的收卷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方设置有支撑座2,所述支撑座2上方设置有收卷支撑柱5,所述收卷支撑柱5另一侧设置有控制器3,所述控制器3的型号为ky02s,所述收卷支撑柱5上设置有收卷电机4,所述收卷电机4上设置有收卷臂14,所述收卷臂14顶部设置有收卷凹槽24,所述收卷凹槽24内部设置有收卷辊筒13,所述收卷辊筒13两端设置有限位板25,所述收卷臂14下方设置有连接板22,所述连接板22下方设置有全方位卡合球20,所述全方位卡合球20下方设置有折叠臂21,所述收卷支撑柱5上方设置有中间支撑柱6,所述中间支撑柱6另一侧设置有调整座7,所述中间支撑座2上方设置有旋转支撑柱8,所述旋转支撑柱8上方设置有旋转电机9,所述旋转电机9上设置有旋转臂10,所述旋转臂10上设置有中间辊筒11,所述旋转臂10前端设置有除静电辊筒12,所述支撑座2另一侧设置有调整架19,所述调整架19另一侧设置有存放箱18,所述存放箱18上方设置有支撑架17,所述支撑架17上方设置有张紧轮16,所述张紧轮16另一侧设置有除尘模块15,所述除尘模块15内部设置有扫尘辊筒23,所述控制器3通过无线信号与所述旋转电机9相连,所述控制器3通过无线信号与所述收卷电机4相连,所述控制器3通过无线信号与所述调整座7相连,所述控制器3通过无线信号与所述调整架19相连。

实施例二:

本实施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

本实施例中,所述扫尘辊筒23通过转轴与所述除尘模块15相连,所述扫尘辊筒23有两组。

具体的,这样设置使得所述扫尘辊筒23可对纸包装的内外表面同时进行扫尘,提高除尘效率。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纸包装用的收卷装置的使用方法,应用于上述纸包装用的收卷装置中,具体的使用方法为:将纸包装放入所述存放箱18,将纸包装卡入所述张紧轮16上,在通过所述除尘模块15上的所述扫尘辊筒23,最后与所述收卷臂14上所述收卷凹槽24内的所述收卷辊筒13相连,通过所述调整架19将所述折叠臂21进行调整,将所述收卷臂14升到一定高度,通过所述调整座7将所述旋转支撑柱8进行调整,使所述旋转支撑柱8控制在合理位置,所述控制器3控制装置开始运行,所述收卷电机4转动带动所述收卷辊筒13进行转动,所述收卷辊筒13带动纸包装进行收卷运动,所述扫尘辊筒23进行纸包装的前后表面除尘,所述除静电辊筒12压在所述收卷辊筒13收卷的纸包装上,将收卷的纸包装在传动过程中产生的静电出去,防止产生的静电吸附灰尘,所述中间辊筒11在所述收卷辊筒13上的纸包装收卷过厚时,辅助所述中间辊筒11进行压紧,所述旋转电机9用于调整所述旋转臂10的角度,所述收卷电机4用于调整所述收卷臂14的角度,使得所述收卷辊筒13更好的进行收卷工作,所述限位板25限定收卷的纸包装的位置,收卷结束后,将所述收卷辊筒13取下,换上新的所述收卷辊筒13。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