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罐液压提升工艺设备及其工艺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840785发布日期:2018-11-07 08:24阅读:33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储罐液压提升工艺设备及其工艺方法,涉及储罐提升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储罐液压提升工艺设备当断电或有关断裂后,储罐由于失去支撑极易往下坠落造成安全隐患,且现有的储罐提升装置的工艺及设备较为复杂,造价较高,不利于生产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储罐液压提升工艺设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储罐液压提升工艺设备,包括提升设备和胀圈,所述提升设备安装在储罐内部,所述胀圈与储罐胀紧连接;所述提升设备包括液压千斤顶、提升杆、液压支架、上卡头、下卡头、滑动拖架;所述液压支架上端设置有上平台和下平台,所述液压千斤顶安装在上平台上,所述上卡头安装在液压千斤顶的上方,所述下卡头安装在下平台上;所述液压支架内部设有滑道,所述滑动拖架通过滑道安装在液压支架内部,所述胀圈放置在滑动拖架上;所述液压千斤顶为空心式松卡液压千斤顶;所述提升杆从液压支架下端穿入,并依次穿过滑动拖架、下卡头、液压千斤顶及上卡头,所述提升杆的下端与滑动拖架连接;所述上卡头和下卡头均包括弹簧、卡块和锥套,所述上卡头和下卡头通过弹簧压紧卡块,所述锥套为上口大、下口小的锥形结构,所述卡块位于锥套上方,所述卡块与锥套为可分离结构。

本发明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下卡头的锥套固定在液压支架下平台的上表面上,所述上卡头的锥套固定在液压千斤顶的上表面上。

本发明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上卡头和下卡头的卡块数量均为3至9块。

本发明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胀圈通过门型钢卡与储罐连接固定。

本发明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胀圈由槽钢滚压成型,所述胀圈的开口朝内。

本发明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胀圈的数量为两段,所述胀圈相邻的截面封口,两段胀圈之间分别安装有螺旋千斤顶,所述螺旋千斤顶顶胀在胀圈的两头端面。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储罐液压提升工艺方法,当所述液压千斤顶上升时,上卡头和/或下卡头处于锁紧状态并抱紧提升杆,所述提升杆带动滑动拖架,所述滑动拖架托动胀圈,所述胀圈与储罐胀紧连接,所述提升杆因拖动储罐而产生阻力使卡块向下运动加度夹紧程度,使液压千斤顶带动提升杆一同向上运动,从而提升储罐的高度。

当液压千斤顶的行程不足以运送储罐至设定位置时,液压千斤顶因活塞受限而停止运动,此时,提升杆静止,下卡头锁紧提升杆;液压千斤顶回程向下运动,下卡头受提升杆向下的力和弹簧的向下的推力,将提升杆锁住,提升杆保持静止;液压千斤顶继续下降,上卡头的卡块因锁紧了提升杆而不动,上卡头的锥套则随液压千斤顶向下运动,上卡头的卡块因脱离锥套而松开提升杆,上卡头随液压千斤顶回到行程的起点,完成一个工作循环;液压千斤顶进行下一个工作循环开始上升,继续与上卡头和下卡头配合对提升杆及储罐进行提升,直到将储罐提升到相应的高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储罐液压提升工艺设备及其工艺方法,该技术方案采用倒装法,其提升装置均安装在储罐内部,通过安装在液压千斤顶上部和下部的上卡头和下卡头对提升杆进行交替夹持,保证提升杆位置,由于提升杆与液压支架连接,液压支架下端与滑动拖架连接,滑动拖架拖动胀圈,胀圈与储罐胀紧在一起,从而带动整个储罐向上提升。

同时由于储罐采用松卡式液压千斤顶提升,且分别设计有上卡头和下卡头,即提供了双卡保险,即使突然断电或油管断裂也能保证提升物不会下坠,安全系数极高,同步性好。在液压支架内设置有滑道,胀圈及储罐可随滑动拖架顺滑道向上爬升,稳定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储罐液压提升工艺设备结构示意图。

其中,1、液压千斤顶,11、提升杆,12、液压支架,13、上卡头,14、下卡头,15、油管接头,16、滑动拖架,2、储罐,21、罐壁,22、底板,23、钢内筒内圆固定支点,3、胀圈,31、门型钢卡,32、胀圈固定支点,33、外胀圆固定卡。

液压千斤顶1、提升杆11、液压支架12、滑动拖架16、上卡头13、下卡头14、油管接头15、储罐2、罐壁21、底板22、钢内筒内圆固定支点23、胀圈3、门型钢卡31、胀圈固定支点32、外胀圆固定卡3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介绍。

本实施例,预提升的储罐2的高度为20米,计算提升的总重量为160吨。

如图1所示,该储罐2液压提升工艺设备,采用倒装法,提升设备安装在储罐2内部,胀圈3与储罐2胀紧连接。

其中,所述胀圈3采用250毫米的槽钢滚压成型,所述胀圈3的开口朝内滚压。所述胀圈3的数量为两段,所述胀圈3相邻的截面通过钢板封口,以增加胀圈3的强度,两段胀圈3之间分别安装有30吨的螺旋千斤顶,两段胀圈3放置两台30吨的螺旋千斤顶。所述螺旋千斤顶顶胀在胀圈3的两头端面,使胀圈3胀紧在储罐2的内壁上,来增加储罐2的圆度与钢度,便于提升安装。

该设计,将滚压成与储罐2内孤型一致的型钢分两段,通过螺旋千斤顶胀紧在储罐2内壁上,作为提升的支点,既能减少储罐2的变形又能提高储罐2的钢性强度,便于下一带板的焊接与提升。

所述胀圈3通过门型钢卡31与储罐2连接固定,并以此来增加胀圈3强度,具体的,所述门字形钢卡采用20mm钢板割制而成。门形钢卡的开口正好能扣在胀圈3上,门形钢卡的外框宽度为100mm。开口尺寸根据胀圈3的尺寸来制定。所述门型钢卡31包裹胀圈3并与储罐2的内壁焊接,用于固定胀圈3,门型钢卡31与储罐2内壁焊接后能够增加涨圈吊点的强度,同时能防止涨圈起重时翻滚变形。

门形钢卡的数量随储罐2重量的增加而增加,以此增加胀圈3与储罐2的整体强度,防止提升过程中因重量的增加而使储罐2变形。

所述液压支架12上端设置有上平台和下平台,所述液压千斤顶1安装在上平台上,所述上卡头13安装在液压千斤顶1的上方,所述下卡头14安装在下平台上;所述液压支架12内部设有滑道,所述滑动拖架16通过滑道安装在液压支架12内部,所述胀圈3放置在滑动拖架16上。

所述液压千斤顶1采用sqd-250-100s.f型松卡式千斤顶,该千斤顶为空心式松卡液压千斤顶1,其中心有1根φ38长度为4.0米的提升杆11,提升杆11下端与液压支架12内的滑动拖架16相连接。

安装时先将千斤顶的上卡头13和下卡头14的松卡螺母逆时针向上调至顶点,这样上卡头13和下卡头14处于松卡的工作状态,将液压千斤顶1及上卡头13装在液压支架12上端的平台上,用螺丝固定,把下卡头14安装在液压千斤顶1下面的平台上用螺丝固定。再将提升杆11从液压支架12下端穿入,穿过支架滑动、下卡头14、液压千斤顶1及上卡头13。

把上卡头13和下卡头14的松卡螺母顺时针调至下顶点,这样上卡头13和下卡头14中的卡块在弹簧的推动下,向下把提升杆11锁住。最后将上卡头13和下卡头14、液压千斤顶1及滑动拖架16,通过螺丝调整在同一直线上,这样千斤顶和支架的安装完成。

所述上卡头13和下卡头14均包括弹簧、卡块和锥套,其中,所述上卡头13和下卡头14的卡块数量均为3至9块,优选为5块;所述上卡头13和下卡头14通过弹簧压紧卡块,所述锥套为上口大、下口小的锥形结构,所述卡块位于锥套上方,所述卡块与锥套为可分离结构,即卡块向下压入上口大下口小的锥套内,向下越压越紧,向上则松开。

所述下卡头14的锥套固定在液压支架12下平台的上表面上,所述上卡头13的锥套固定在液压千斤顶1的上表面上。

工作时,液压支架12安装在储罐2底板22上,液压支架12上的滑动拖架16离储罐2壁的距离1-2厘米,滑动拖架16探出液压支架1212厘米,胀圈3放在液压支架12探出的滑动拖架16的上面,如果胀圈3宽度超过12厘米,安装时保证胀圈3不能紧贴在液压支架12壁上,同时还需保证液压支架12的滑动拖架16不能碰上储罐2罐壁21,此外,在储罐2底板22上焊接与储罐2内壁弧度相同的若干支点,用于储罐2围板后的圆度和尺寸的准确。

滑动拖架16与底板22之间存在间隙,即,胀圈3要高出液压支架12底面一定距离,该距离最少为315mm。

该方案的具体提升方法如下:当所述液压千斤顶1上升时,上卡头13和/或下卡头14处于锁紧状态并抱紧提升杆11,所述提升杆11带动滑动拖架16,所述滑动拖架16托动胀圈3,所述胀圈3与储罐2胀紧连接,所述提升杆11因拖动储罐2而产生阻力使卡块向下运动加度夹紧程度,使液压千斤顶1带动提升杆11一同向上运动,从而提升储罐2的高度。

具体的,由于下卡头14的锥套固定在液压支架12的下平台上,当提升杆11上升时,下卡头14的卡块开始也是抱紧提升杆11的,卡块受到向上的力会随提升杆11向上运动,由于锥套上口大,其固定在下平台上静止不动,卡块向上脱离锥套而自动松开提升杆11。而上卡头13的锥套由于随着液压千斤顶1上升,上卡头13保持卡紧状态,且所述提升杆11因拖动储罐2而产生阻力使卡块向下运动加度夹紧程度,使液压千斤顶1依旧能够带动提升杆11一同向上运动,从而保证储罐2并不会因此而受到影响上升。

当液压千斤顶1的行程不足以运送储罐2至设定位置时,如,sqd-250-100s.f型千斤顶液压行程是100mm。当液压缸行至100mm时,活塞受限而停止运动,提升杆11因没有向上的力而停止运动,这时下卡头14的弹簧向下推动卡块,锁紧了提升杆11。液压千斤顶1回程向下运动,下卡头14受提升杆11向下的力和弹簧的向下的推力,将提升杆11锁住,提升杆11则不能向下运动,液压千斤顶1继续下降,上卡头13的卡块因锁紧了提升杆11而不动,上卡头13的锥套则随液压千斤顶1向下运动,上卡头13的卡块因脱离锥套而松开提升杆11,上卡头13随液压千斤顶1回到行程的起点,完成一个工作循环;液压千斤顶1进行下一个工作循环开始上升,继续与上卡头13和下卡头14配合对提升杆11及储罐2进行提升,直到将储罐2提升到相应的高度。

该方案的储罐2采用10台sqd-250-100s.f型松卡式液压千斤顶1提升。这种千斤顶有双卡保险,即使突然断电或油管断裂也能保证提升物不会下坠,安全系数极高,同步性好。提升物顺轨道向上爬升,稳定性好。单台千斤顶最大提升重量为25吨,10台千斤顶最大提升250吨。是储罐2重量的1.5倍,达到液压提升的安全系数。

液压千斤顶1安装在储罐20米的地面上,采用倒装法提升安装。储罐2提升一节安装一节,与上部焊接后再提升,依次提升,直至完成20米高度的提升安装。

因此,该储罐2的加工在储罐20米地面上完成,包括卷板、除锈、对接、焊接、加强筋焊接、胀圈3加工焊接等,避免了高空作业,在施工和操作过程中,有很高的安全性,提高了施工效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