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板贴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78764发布日期:2018-12-22 09:18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板贴标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光伏发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板贴标装置。

背景技术

光伏发电领域中,基板在完成生产加工后,会在基板表面贴覆标签,用以标明基板的各种信息。目前,基板一般为平板结构,其采用平面贴签方式在基板的表面贴覆标签。采用该贴签方式可以使标签很好的附着在基板表面,且平整不留气泡。

但是,如果对异形的基板例如波浪状基板进行标签贴覆时,由于该波浪状基板表面的高度落差较大,使得上述平面贴签的方式无法对波浪状基板进行标签贴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板贴标装置,用于实现对波浪状基板进行标签贴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板贴标装置,该基板贴标装置包括:用于供应标签的供标机构,用于向基板贴覆标签的贴标机构,以及用于控制贴标方向的多方向控制机构;所述贴标机构设置于所述供标机构标签出口一侧,所述多方向控制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与贴标机构连接,以驱动所述贴标结构沿着预设轨迹运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基板贴标装置中,多方向控制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与贴标机构连接,使得多方向控制机构能够控制贴标机构的贴标方向。当供标机构将标签供应至基板的表面时,在多方向控制机构的控制下,贴标机构沿着预设的运动轨迹运动,而该预设的运动轨迹与基板表面相互匹配。因此,在贴标机构沿预设的运动轨迹运动时,贴标机构将标签接触基板表面的部分贴覆至基板表面;这样就能够保证贴标机构在该波浪状运动过程将标签完全的贴覆至基板的表面,实现了基板贴标装置对基板的标签贴覆。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板贴标装置立体图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方向控制机构立体图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贴标机构和吸标机构立体图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板贴标方法流程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标签传送方法流程框图。

附图标记:

1-供标机构,2-吸标机构;

21-吸标头,22-角度控制机构;

3-贴标机构,31-连接架;

32-滚轮组件,321-滚轮;

322-滚轴,323-滚轮支架;

33-缓冲弹簧,4-多方向控制机构;

41-x方向运动控制模块,411-x方向轨道;

412-x方向滑块,42-y方向运动控制模块;

421-y方向轨道,422-y方向滑块;

5-底座,6-定位机构;

61-端部定位机构,62-侧边定位机构;

7-检测机构,8-传送机构;

9-基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板贴标装置包括:用于供应标签的供标机构1,用于向基板9贴覆标签的贴标机构3,以及用于控制贴标方向的多方向控制机构4,贴标机构3设置于供标机构1标签出口一侧,多方向控制机构4的动力输出端与贴标机构3连接,以驱动贴标结构沿着预设轨迹运动。其中,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板贴标装置可以用于对波浪状基板进行标签贴覆,此处的贴覆不仅限于对波浪状基板进行标签贴覆,而且还可以包括对连续梯形面基板以及连续v字形基板等异形面基板进行标签贴覆,本发明实施例仅以对波浪状的基板进行标签贴覆为例作如下说明。

下面结合图1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板贴标装置的使用方法进行详细描述。

第一步,提供一基板9;

第二步,利用供标机构1为基板9供应标签;

第三步,多方向控制机构4控制贴标机构3将标签贴覆在基板9的表面。

基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板贴标装置的结构和使用方法可知,多方向控制机构4的动力输出端与贴标机构3连接,使得多方向控制机构4能够控制贴标机构3的贴标方向。当供标机构1将标签供应至基板9的表面时,在多方向控制机构4的控制下,贴标机构3沿着预设的波浪状运动轨迹运动,且该预设的波浪状的运动轨迹与基板9波浪状表面相互匹配。因此,在贴标机构3沿预设的波浪状运动轨迹运动至波浪状运动轨迹的波谷时,贴标机构3将标签接触基板9表面波谷的部分贴覆至基板9表面的波谷处;而贴标机构3沿预设的波浪状运动轨迹运动至波浪状运动轨迹的波峰时,贴标机构3将标签接触基板9表面波峰的部分贴覆至基板9表面的波峰处,这样就能够保证贴标机构3在该波浪状运动过程将标签完全的贴覆至基板9的表面,实现了基板贴标装置对基板9的标签贴覆。

作为一种可实现的实施例,如图2和图3所示,上述贴标机构3包括固定在多方向控制机构4的动力输出端的连接架31,连接架31的端部设有滚轮组件32,连接架31在多方向控制机构4的驱动下带着滚轮组件32沿着预设贴标轨迹运动。连接架31固定在多方向控制机构4的动力输出端,使得多方向控制机构4能够通过连接架31控制连接架31端部的滚轮组件32;该滚轮组件32的具体结构多种多样,下面结合附图举例说明。

如图3所示,该滚轮组件32包括滚轴322、套设在滚轴322上的滚轮321以及用于对滚轮321进行支撑的滚轮支架323,滚轴322设在滚轮支架323上。在对基板9进行标签贴覆时,在多方向控制机构4的控制下,滚轮321沿着波浪状运动轨迹滚动,且该波浪状的滚动轨迹与基板9波浪状表面相互匹配。因此,在滚轮组件32沿波浪状运动轨迹滚动至波浪状运动轨迹的波谷时,滚轮321将标签接触基板9表面波谷的部分贴覆至基板9表面的波谷处;而滚轮321沿波浪状运动轨迹运动至波浪状运动轨迹的波峰时,滚轮321将标签接触基板9表面波峰的部分贴覆至基板9表面的波峰处,这使得滚轮321在该波浪状滚动过程将标签完全的贴覆至基板9的表面,以保证标签牢固的贴覆在基板9的表面,利用基板贴标装置对基板9进行标签贴覆。

现有技术中的滚轮一般为硬质滚轮,硬质滚轮在基板9表面滚动时通过标签向基板9所施加的作用力,导致基板9产生较大的应力,使得基板9很容易损坏。为避免该问题,上述滚轮组件32包括的滚轮321为弹性滚轮。弹性滚轮在基板9的表面滚动时,在多方向控制机构4的作用下弹性滚轮通过标签向基板9的表面施加一定的压覆力,基板9将所受到的作用力通过标签反作用于弹性滚轮,使得弹性滚轮回缩,从而缓冲了弹性滚轮滚动时通过标签对基板9所施加的作用力,这样基板9所产生的应力有了一定的减小,从而降低基板9因受力过大而造成损坏的机率。

从另外一角度来说,在将标签贴覆到基板9的表面时,在多方向控制机构4的作用下弹性滚轮通过标签向基板9的表面施加一定的压力,基板9对弹性滚轮施加一个反向的作用力,使得弹性滚轮发生弹性回缩,在弹性滚轮发生弹性回缩时通过标签对基板9施加一个压覆力,在压覆力的作用下标签更加充分的贴覆在基板9的表面,使得标签在基板9的表面贴覆的更加牢固。

考虑到滚轮的曲率小于波浪状基板表面的波谷的曲率时,利用滚轮将标签接触基板9表面波谷的部分贴覆至基板9表面的波谷处,容易使得滚轮卡在波谷处,无法对位于波谷处的标签进行滚压。为避免该问题,上述滚轮321为弹性滚轮。当弹性滚轮在对标签接触基板9表面波谷的部分进行滚压时,在多方向控制机构4的作用下弹性滚轮发生形变,使得弹性滚轮被动的与基板9表面的波谷匹配,从而保证弹性滚轮对标签接触基板9表面波谷的部分进行有效滚压,使得标签能够在弹性滚轮的作用下完全贴覆至基板9表面的波谷处。

当滚轮321的曲率不小于基板9表面的曲率时,在滚轮321将标签接触基板9表面波谷的部分贴覆至基板9表面的波谷处时,滚轮321能够对位于波谷处的标签进行滚压;因此,滚轮组件32所包括的滚轮321不仅可以为弹性滚轮,还可以为刚性滚轮。

进一步,如图2所示,上述连接架31与滚轮组件32之间设有缓冲弹簧33;缓冲弹簧33的一端与连接架31的端部连接在一起,缓冲弹簧33的另一端与滚轮组件32连接在一起。在将标签贴覆到基板9的表面时,多方向控制机构4通过连接架31对缓冲弹簧33施加一定的压力,在压力的作用下缓冲弹簧33发生压缩,在缓冲弹簧33压缩过程中,缓冲弹簧33将受到的压力转换成弹性势能,缓冲弹簧33在弹性恢复时会缓慢释放自身的弹力,在释放自身弹力时缓冲弹簧33对滚轮组件32施加一定的压力,受到压力的滚轮组件32通过标签对基板9的表面施加有压覆力,在压覆力的作用下标签更加充分的贴覆在基板9的表面,使得标签在基板9的表面贴覆的更加牢固。

当多方向控制机构4通过连接架31对缓冲弹簧33施加较大的压力时,缓冲弹簧33在之前压缩的基础上继续压缩,缓冲弹簧33在弹性恢复时会缓慢释放自身的弹力,从而缓冲了缓冲弹簧33对滚轮组件32施加的压力,这使得基板9因滚轮组件32对基板9的表面施加的压覆力所产生的应力有了一定的减小,进而降低了基板9因受力过大而造成损坏的机率。当多方向控制机构4通过连接架31对缓冲弹簧33施加较小的压力时,在较小压力的作用下缓冲弹簧33逐渐发生压缩,在缓冲弹簧33压缩过程中,缓冲弹簧33将受到的压力转换成弹性势能进行积蓄,当多方向控制机构4通过连接架31停止对缓冲弹簧33施加压力时,缓冲弹簧33能够将所蓄积的弹性势能较快的释放并作用于滚轮组件32。由于多方向控制机构4通过连接架31对缓冲弹簧33施加较小的压力且缓冲弹簧33具有能量缓慢蓄积和快速释放的特点,因此,即使多方向控制机构4通过连接架31对缓冲弹簧33施加较小的压力,缓冲弹簧33也能够将这些压力以弹性势能的形式积蓄,然后以较快的速度释放给滚轮组件32,使得滚轮组件32能够将标签牢固的贴覆至基板9的表面。

可选的,如图2和图5所示,上述基板贴标装置还包括剥标机构以及用于吸取标签的吸标机构2;吸标机构2设在多方向控制机构4的动力输出端,剥标机构设置于供标机构1的出口,剥标机构与供标机构1连接,标签包括背胶标签层和背胶保护层,剥标机构仅用于剥离标签的背胶保护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板贴标装置的具体工作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步骤s310:在供标机构1内形成标签,所形成的标签包括层叠的背胶标签层和背胶保护层;当供标机构1内部设置有打印机时,只需提供由背胶空白标签层和背胶保护层构成的空白标签,利用该打印机对空白标签进行打印,便可获得供标机构1内的标签,使得标签包括层叠的背胶标签层和背胶保护层。

步骤s320:供标机构1将标签传送至位于供标机构1出口处的剥标机构,其中,剥标机构为现有的剥标装置,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做赘述;

步骤s330:剥标机构将背胶保护层剥除,以便于贴标机构3对标签进行贴覆;

步骤s340:多方向控制机构4通过动力输出端将设置在动力输出端的吸标机构2转移至剥标机构处,使得吸标机构2能够对剥标机构上的背胶标签层进行吸附;该吸标机构2的吸标方式可以为真空负压吸附、静电吸附以及电磁吸附等方式,本发明实施例仅以真空负压吸附为例做出说明;

步骤s350:在多方向控制机构4的控制下吸标机构2将背胶标签层转移至基板9的表面。

在贴标机构3对标签进行贴覆过程中,当标签由基板9表面的波谷向波峰贴覆时,为了避免贴覆过程中标签远离贴标机构3的一端先与基板9的表面接触,造成标签重叠的贴覆在一起形成褶皱。如图2和图3所示,上述吸标机构2包括吸标头21以及用于控制吸标头21的吸附面倾斜角度的角度控制机构22;吸标头21的另一端与角度控制机构22的控制输出端铰接,角度控制机构22设置于多方向控制机构4的动力输出端。吸标头21通过角度控制机构22与多方向控制机构4连接在一起,使得吸标头21能够在多方向控制机构4的控制下对标签进行吸附及移动。在对吸标头21的吸附面吸附的标签进行贴覆时,角度控制机构22通过控制输出端控制吸标头21,使得吸标头21的吸附面与水平面之间形成有夹角,该夹角的范围为1°-5°。由于吸标头21的吸附面与水平面之间具有夹角,这使得当标签靠近贴标机构3的一端与基板9的表面接触时,该标签远离贴标机构3的一端翘起,在对标签进行贴覆过程中,标签翘起的一端和基板9的表面保持有一定的距离,当标签由基板9表面的波谷向波峰贴覆时,避免了贴覆的过程中标签形成褶皱的问题。为了实现角度控制机构22对吸标头21的控制,该角度控制机构22可以为液压角度控制机构或者气压角度控制机构,角度控制机构22通过增大或减小液压或气压的方式控制控制输出端的行程,从而达到控制吸标头21的吸附面与水平面之间夹角大小的目的。

作为一种可实现的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上述多方向控制机构4为用于控制吸标机构2和贴标机构3均在x方向和y方向运动的xy方向运动控制机构;x方向平行于预设贴标轨迹在水平面的正投影方向,y方向垂直于水平面且与x方向垂直;xy方向运动控制机构包括x方向运动控制模块41和y方向运动控制模块42,x方向运动控制模块41设在y方向运动控制模块42上,y方向运动控制模块42用于控制x方向运动模块41在y方向的运动,吸标机构2和贴标机构3分别设置在x方向运动模块上,x方向运动模块41用于控制吸标机构2和贴标机构3在x方向的运动。

具体的,y方向运动控制模块42包括:y方向轨道421及设置在y方向轨道421上的y方向滑块422,在y方向轨道421一端设有y方向伺服电机,y方向伺服电机用于为y方向滑块422提供运动动力;x方向运动控制模块41包括:x方向轨道411及设置在x方向轨道411上的x方向滑块411,在x方向轨道411一端设有x方向伺服电机,x方向伺服电机用于为x方向滑块411提供运动动力;x方向轨道411设置在y方向滑块422上,吸标机构2和贴标机构3分别设置在x方向滑块411上。

x方向轨道411设在y方向滑块422上,在y方向伺服电机的作用下,使得y方向滑块422能够控制x方向轨道411沿着y方向运动;而由于吸标机构2和贴标机构3分别设置在x方向滑块411上,因此,在y方向伺服电机的作用下,y方向滑块422还可以通过x方向轨道411控制设在x方向滑块411上的吸标机构2和贴标机构3沿着y方向运动。在x方向伺服电机的作用下,x方向滑块411能够控制吸标机构2和贴标机构3沿着x方向运动。

因此,在x方向伺服电机和y方向伺服电机的共同作用下,y方向滑块422和x方向滑块411能够共同控制吸标机构2和贴标机构3在x方向和y方向所形成的平面内做运动轨迹为波浪状的运动,使得xy方向控制机构不仅能控制贴标机构3对波浪状基板进行标签贴覆,而且还可以对平面基板、连续梯形面基板以及连续v字形基板等异形面基板进行标签贴覆。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吸标机构2位于剥标机构的下方,且吸标机构2和剥标机构在基板9的正投影相互独立。从图1可以看出:在空间上,吸标机构2位于剥标机构的左下方。

当多方向控制机构4将吸标机构2移动至剥标机构的上方时,首先在y方向运动控制模块42的控制下,利用y方向滑块422将设置在x方向滑块411上的吸标机构2沿y方向轨道421向远离基板9方向运动;以基板9的板面为水平面,当吸标机构2的高度高于剥标机构的高度时,y方向运动控制模块42控制y方向滑块422停止运动。然后,在x方向运动控制模块41的控制下,利用x方向滑块411将吸标机构2沿x方向轨道411向靠近剥标机构的方向运动;当吸标机构2位于剥标机构上背胶标签层的正上方时,x方向运动控制模块41控制x方向滑块411停止运动。接着,y方向运动控制模块42通过控制y方向滑块422将吸标机构2沿y方向轨道421向靠近剥标机构的方向运动,使得吸标机构2与剥标机构上的背胶标签层接触;吸标机构2通过真空吸附的方式对背胶标签层进行吸附;当基板9的表面设有标签贴覆区域时,在x方向运动控制模块41控制x方向滑块411将吸标机构2转移至基板9所包括的标签贴覆区域的正上方后,x方向滑块411停止运动;此时,y方向运动控制模块42通过控制y方向滑块422将吸标机构2沿y方向轨道421向靠近基板9的方向运动,使得背胶标签层的背胶与基板9的表面的标签贴覆区域发生接触。

在标签贴覆过程中,y方向运动控制模块42和x方向运动控制模块41通过x方向滑块411对设置在x方向滑块411上的滚轮组件32进行控制,y方向运动控制模块42和x方向运动控制模块41控制滚轮组件32对背胶标签层所施加的压力大于吸标机构2对背胶标签层所施加的吸附力,利用y方向滑块422和x方向滑块411控制滚轮组件32沿着波浪状运动轨迹滚动,这使得滚轮组件32在该波浪状滚动过程将标签完全的贴覆至基板9的表面,以保证标签牢固的贴覆在基板9的表面。

在标签贴覆后,为了确保标签的信息能够被识别,如图2所示,上述基板贴标装置还包括用于对贴覆后的标签进行信息检测的检测机构7,检测机构7与多方向控制机构4的动力输出端连接在一起。当基板9的标签贴覆表面包括标签贴覆区域,由于检测机构7与多方向控制机构4的动力输出端连接在一起,在对标签贴覆完成后,多方向控制机构4控制检测机构7移动至贴覆后的标签的上方对贴覆后的标签进行检测,以确定标签是否位于标签贴覆区域和/或标签是否具有基板9标识信息。其中,该检测机构7可以为扫描器,该扫描器通过扫描标签上的信息来判定标签是否位于标签贴覆区域和/或标签是否具有基板9标识信息。

示例性的,如图1所示,上述基板贴标装置还包括底座5,底座5的安装面设置有用于传送基板9的传送机构8和用于对基板9进行定位的定位机构6。利用传送机构8将基板9传送至目标作业区域,为了实现该传送目的,传送机构8可以为皮带传送机构或者滚筒传送机构。当基板9被传送至目标作业区域后,定位机构6对基板9进行定位,以防止贴标机构3在对基板9进行贴标时基板9发生移动,使得标签无法准确的贴覆在基板9上的标签贴覆区域。

具体的,如图1所示,上述定位机构6包括两个相对设置在传送机构8传送方向两侧的侧边定位机构62,和设置在传送机构8传送方向的传出端端部定位机构61。端部定位机构61用于对基板9沿着基板9的传送方向的端部进行固定,使得贴标装置在对基板9贴覆标签时基板9不会在沿着基板9的传送方向发生移动。两个侧边定位机构62一一对应的位于传送机构8的两侧,对基板9沿垂直于基板9厚度的方向进行固定,使得贴标装置在对基板9贴覆标签时基板9不会在垂直于基板9厚度的方向发生移动。

示例性的,如图1所示,每个上述侧边定位机构62均包括支撑架和设置于支撑架上的至少一个定位块,两个侧边定位机构62所包括的支撑架相对设置在传送机构8的两侧;两个侧边定位机构62所包括的定位块的定位面之间的距离大于基板9的宽度,基板9的宽度方向与基板9的传送方向垂直。两个侧边定位机构62所包括的支撑架对定位块形成支撑,使得定位块与基板9的侧边保持相同的高度,以便于定位块与基板9的侧边接触对基板9进行固定。

为了便于传送机构8将基板9传送至目标作业区域,两个侧边定位机构62所包括的定位块的定位面之间的距离大于基板9的宽度,这使得基板9沿传送方向前面的端部可以顺利地从两个定位块之间穿过,但是,两个侧边定位机构62所包括的定位块的定位面之间的距离过大又不便于定位块对基板9进行定位,经多次试验表明,当定位块的定位面之间的距离比基板9的宽度长10mm-20mm时,不仅使得基板9沿传送方向前面的端部可以顺利地从两个定位块之间穿过,而且,便于两个侧边定位机构62所包括的定位块对基板9进行定位。

如图1所示,上述端部定位机构61包括设置于底座5的安装面上固定架,固定架上设有转动轴,转动轴上设有定位部,转动轴与固定架转动连接;定位部包括定位面,传送机构8包括传送面;当基板9处于贴标静止状态时,定位部的定位面与基板9的端部接触;当基板9处于传送状态时,端部定位机构61的定位部位于传送机构8所包括的传送面下方。转动轴被配置为适于通过相对于固定架发生转动来带动定位部接触或离开基板9,以对基板9的传输位置进行限定。转动轴设在固定架上,使得固定架对转动轴形成支撑;定位部设在在转动轴上能够随转动轴转动,使得当基板9处于贴标静止状态时,定位部的定位面与基板9的端部接触对基板9的端部进行固定;当基板9处于传送状态时,端部定位机构61的定位部位于传送机构8所包括的传送面下方,以保证基板9贴覆标签后能够被传送机构8进行传送。

如图1和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板贴标方法,该基板贴标方法应用上述全面贴标装置,该基板贴标方法包括:

步骤s100:提供一基板9;

步骤s300:利用供标机构1为基板9供应标签;

步骤s500:多方向控制机构4控制贴标机构3将标签粘贴在基板9的表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基板贴标方法的有益效果与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基板贴标装置的有益效果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可选的,如图1和图5所示,当基板贴标装置还包括剥标机构及吸标机构2时,利用供标机构1为基板9供应标签包括:

步骤s310:利用供标机构1形成标签;标签包括层叠在一起的背胶标签层和背胶保护层;

步骤s320:供标机构1将标签传送给剥标机构;

步骤s330:利用剥标机构将背胶保护层剥除;

步骤s340:多方向控制机构4控制吸标机构2吸附背胶标签层;

步骤s350:多方向控制机构4控制吸标机构2移动至基板9的表面,使得背胶标签层的背胶与基板9接触。

具体的,如图2和图3所示,当吸标机构2包括吸标头21以及用于控制吸标头21的吸附面的角度控制机构22时,多方向控制机构4控制吸标机构2吸附背胶标签层包括:

多方向控制机构4控制吸标头21吸附背胶标签层;

多方向控制机构4控制吸标机构2移动至基板9的表面,使得背胶标签层的背胶与基板9接触包括:

利用角度控制机构22控制吸标头21的吸附面与水平方向具有1°-5°的夹角;

多方向控制机构4控制吸标头21移动至基板9的表面,使得背胶标签层靠近贴标机构3的一端与基板9的表面接触,背胶标签层远离贴标机构3的一端翘起。

示例性的,如图2所示,当贴标机构3包括滚轮组件32时,在多方向控制机构4控制吸标头21移动至基板9的表面后,多方向控制机构4控制贴标机构3将标签贴覆在基板9的表面包括:

控制滚轮组件32对背胶标签层所施加的压力大于洗表头的吸附面对背胶标签层所施加的吸附力,利用多方向控制机构4控制滚轮组件32沿着背胶标签层靠近滚轮组件32的一端向远离管轮组件的一端滚动,使得沿着背胶标签层靠近滚轮组件32的一端向远离管轮组件的一端,滚轮组件32将背胶标签层从吸标头21的吸附面剥离,并贴覆在基板9的表面。

作为一种可实现的实施例,多方向控制机构4控制贴标机构3将标签贴覆在基板9的表面后,基板贴标方法还包括:

步骤s600:滚轮组件32对背胶标签层进行至少一次滚压,使得背胶标签层贴覆在基板9的表面。

可选的,当供标机构1内设有打印机时,利用供标机构1形成标签包括:

提供空白标签纸,利用打印机对空白标签纸进行打印,获得标签。

如图1和图4所示,当基板贴标装置包括传送机构8时,在提供一基板9后,在多方向控制机构4控制贴标机构3将标签贴覆在基板9的表面之前,基板贴标方法还包括:

步骤s200:传送机构8将基板9传送至目标作业区域。

可选的,如图1和图4所示,当基板贴标装置包括定位机构6时,在传送机构8将基板9传送至目标作业区域之后,在多方向控制机构4控制贴标机构3将标签贴覆在基板9的表面前,基板贴标方法还包括:

步骤s400:定位机构6对基板9进行固定。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