筒管供给装置和筒管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80791发布日期:2019-03-22 20:52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筒管供给装置和筒管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筒管供给装置和筒管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例如,存在对细纱机等供给筒管管体的装置。在这样的装置中,在输送托盘设置筒管管体,通过使输送托盘移动,从而将筒管管体供给于细纱机等。此处,存在两端部彼此直径互异的筒管管体。在将这样的筒管管体设置于输送托盘的情况下,需要使筒管管体的朝向一致。

例如在中国专利申请公开第105819278号说明书所记载的装置中,对筒管管体的两端部中的任一个端部是大径侧端部还是小径侧端部进行检测。

另外,在该装置中,从支承着筒管管体的状态,根据检测结果,使筒管管体以规定的朝向掉落,由此使筒管管体的朝向一致。

例如,在中国专利申请公开第105819278号说明书所记载的装置中,通过两个支承板来分别支承筒管管体的两端部,通过基于筒管管体的端部直径的检测结果,使两个支承板中的一个支承板打开,从而使筒管管体的朝向一致并使筒管管体掉落。然而,在中国专利申请公开第105819278号说明书所记载的装置中,需要通过两个支承板来支承筒管管体,结构变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而使筒管管体的朝向一致的筒管供给装置和筒管处理装置。

本发明是通过使在两端部彼此直径互异的筒管管体掉落,从而对输送托盘供给筒管管体的筒管供给装置,具备:端部检测部,其对筒管管体的两端部中的任一个端部是大径侧端部还是小径侧端部进行检测;凸部,其在供掉落的上述筒管管体通过的掉落区域配置;以及配置部,其在掉落区域中,使上述凸部配置于供从筒管管体的轴向的中央位置至一个端部这段部位通过的第一掉落区域、和供从筒管管体的轴向的中央位置至另一个端部这段部位通过的第二掉落区域中的任一个区域,配置部基于端部检测部的检测结果,使配置凸部的区域在第一掉落区域和第二掉落区域中进行切换。

对于该筒管供给装置而言,通过在第一掉落区域或者第二掉落区域配置凸部,令掉落的筒管管体与凸部抵接。另外,与凸部抵接上的筒管管体,使相对于与凸部形成了抵接的一侧而位于相反一侧的端部朝向下侧掉落。在第一落下区域配置凸部时,和在第二落下区域配置凸部时,筒管管体的与凸部形成抵接的部位不同。因此,筒管供给装置仅通过在筒管管体掉落时配置凸部的区域在第一掉落区域和第二掉落区域中进行切换,便能够利用简单的结构来控制掉落的筒管管体的朝向。另外,筒管供给装置通过基于端部检测部的检测结果使凸部配置在第一掉落区域或者第二掉落区域,从而能够使筒管管体以所希望的朝向掉落。因此,筒管供给装置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使筒管管体的朝向一致。

另外,在上一次筒管管体落时通过端部检测部检测出的检测结果、和本次筒管管体掉落时通过端部检测部检测出的检测结果相同的情况下,不需要切换凸部的配置位置。因此,在检测结果在上一次和本次相同的情况下,能够减少配置部的动作次数。

在筒管供给装置中,也可以是:凸部具有第一凸部和第二凸部,第一凸部能够移动到在第一掉落区域内的位置亦即第一配置位置、与第一掉落区域和第二掉落区域以外的位置亦即第一退避位置,第二凸部能够移动到在第二掉落区域内的位置亦即第二配置位置、与第一掉落区域和第二掉落区域以外的位置亦即第二退避位置,配置部具有:第一配置部,其使第一凸部在第一配置位置与第一退避位置之间移动;和第二配置部,其使第二凸部在第二配置位置与第二退避位置之间移动,第一配置部和第二配置部在使第一凸部位于第一配置位置时使第二凸部位于第二退避位置,在使第二凸部位于第二配置位置时使第一凸部位于第一退避位置。该情况下,即使在筒管供给装置通过第一配置部和第二配置部使第一凸部和第二凸部分别移动的情况下,也能够使第一凸部和第二凸部中一者配置于掉落区域内。

在筒管供给装置中,也可以是:凸部具有第一凸部和第二凸部,第一凸部能够移动到在第一掉落区域内的位置亦即第一配置位置、与第一掉落区域和第二掉落区域以外的位置亦即第一退避位置移动,第二凸部能够在第二掉落区域内的位置亦即第二配置位置、与第一掉落区域和第二掉落区域以外的位置亦即第二退避位置移动,配置部在使第一凸部位于第一配置位置时使第二凸部位于第二退避位置,在使第二凸部位于第二配置位置时使第一凸部位于第一退避位置。该情况下,筒管供给装置仅具备一个使第一凸部和第二凸部移动的配置部即可,因此能够简化结构。另外,筒管供给装置即使是在通过配置部使第一凸部和第二凸部移动的情况下,也能够使第一凸部和第二凸部中一者配置于掉落区域内。

筒管供给装置也可以还具备:第一收容部,其收容筒管管体;和推出部,其将收容于第一收容部的筒管管体从设置于第一收容部的筒管管体的排出口朝向掉落区域推出。该情况下,筒管供给装置能够通过推出部,将筒管管体依次向掉落区域推出。

在筒管供给装置中,也可以是,推出部通过对筒管管体的周面施力而将筒管管体向与筒管管体的轴向交叉的方向推出。该情况下,筒管管体的两端部几乎同时到达掉落区域,因此筒管管体能够使轴线的朝向几乎保持水平的状态下在掉落区域开始掉落。由此,可抑制以在通过凸部改变筒管管体的朝向之前就已将筒管管体推出至掉落区域而导致筒管管体的掉落的朝向确定这种情况出现。

在筒管供给装置中,也可以:端部检测部具有:检测有无接触筒管管体的触碰传感器,推出部一边使筒管管体在设置于排出口与掉落区域之间的滑道面上滑动,一边将筒管管体从排出口朝向掉落区域推出,端部检测部与滑道面对置地配置,并且在沿着由推出部推出筒管管体的推出方向观察时,端部检测部设置于供在滑道面上滑动的筒管管体的一个端部通过的位置,端部检测部与滑道面间的间隙小于筒管管体的大径侧端部的直径且大于小径侧端部的直径,端部检测部根据有无与在滑道面上滑动的筒管管体接触,来检测筒管管体的两端部中的任一个端部是大径侧端部还是小径侧端部。该情况下,筒管供给装置仅通过使筒管管体在端部检测部与滑道面间的间隙通过,便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而掌握筒管管体的朝向。此外,在筒管管体通过了端部检测部与滑道面间的间隙时,在端部检测部与筒管管体形成了接触的情况下,设置有端部检测部的一侧为筒管管体的大径侧端部。在筒管管体通过了端部检测部与滑道面间的间隙时,在端部检测部未与筒管管体形成接触的情况下,设置有端部检测部的一侧为筒管管体的小径侧端部。

筒管供给装置也可以:还具备突出部件,其设置为能够从在第一收容部的底板设置的开口部向第一收容部内突出,突出部件与推出部连结,并与推出部进行的筒管的推出动作联动而向第一收容部内突出。该情况下,通过从在第一收容部的底板设置的开口部突出的突出部件,将第一收容部内的筒管管体抬起。因此,即使在第一收容部内趋向排出口的筒管管体产生了堵塞的情况下,也可通过将筒管管体抬起而将堵塞化解。另外,突出部件与推出部联动移动,因此筒管供给装置不需要为了使突出部移动而具有专用的驱动部。这样,筒管供给装置通过简单的结构便能够化解筒管管体的堵塞。

本发明的筒管处理系统具备:上述筒管供给装置;和筒管除去装置,其将被筒管供给装置输送的设置于输送托盘上的筒管从输送托盘除去,筒管除去装置具备:筒管除去部,其将设置于输送托盘的筒管除去;第二收容部,其收容被筒管除去部除去的筒管;筒管投放部,其将被筒管除去部除去的筒管向第二收容部投放;筒管检测部,其对在设定于筒管投放部与第二收容部之间的检测位置上有无筒管进行检测;以及判定部,其在通过筒管检测部检测为有筒管的时长为规定时长以下的情况下,判定为筒管已投放到第二收容部内,在通过筒管检测部检测为有筒管的时长超过规定时长的情况下,判定为第二收容部装满。

在该筒管处理系统中,筒管除去装置仅通过检测在设定于筒管投放部与第二收容部之间的检测位置上有无筒管,便能够判定被除去的筒管是否已投放于第二收容部和第二收容部是否装满。

根据本发明,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使筒管管体的朝向一致。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纱线卷绕系统的主视图。

图2是在图1的纱线卷绕系统中输送的托盘、筒管管体以及供纱筒管的立体图。

图3是图1的纱线卷绕系统的俯视图。

图4是表示图3的筒管处理系统附近的侧视图。

图5是沿着图4中的v-v线的剖视图。

图6是沿着图5中的vi-vi线的剖视图。

图7是表示推出部从图6所示的状态将筒管管体推出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8是沿着图5中的viii-viii线的剖视图。

图9中的图9的(a)是表示筒管管体的底部通过触碰部的状况的示意图。图9的(b)是表示筒管管体的顶部通过触碰部的状况的示意图。

图10是沿着图5中的x-x线的剖视图。

图11是表示朝向调整机构的框图。

图12是表示筒管管体的掉落区域、第一掉落区域以及第二掉落区域r2的剖视图。

图13是表示通过第二凸部改变筒管管体的朝向的状况的剖视图。

图14是表示通过第一凸部改变筒管管体的朝向的状况的剖视图。

图15是筒管除去装置的主视图。

图16是沿着图15中的xvi-xvi线的剖视图。

图17是沿着图15中的xvii-xvii线的剖视图。

图18是表示光检测传感器、反射板、判定部以及报告部的框图。

图19是表示第一变形例的朝向调整机构附近的剖视图。

图20是表示第二变形例的朝向调整机构附近的剖视图。

图21是表示第三变形例的朝向调整机构附近的剖视图。

图22是表示参考例的朝向调整机构附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对附图的说明中相同的元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重复的说明。

如图1所示那样,纱线卷绕系统1具备:粗纱机2、细纱机3、自动络纱机4以及筒管移送装置5。粗纱机2从纱条生成粗纱,卷绕该粗纱而形成粗纱筒管。细纱机3从粗纱生成纱线,卷绕该纱线而形成供纱筒管11。自动络纱机4从供纱筒管11卷绕纱线而形成卷装。筒管移送装置5从细纱机3向自动络纱机4移送供纱筒管11,从自动络纱机4向细纱机3移送筒管管体12(未卷绕有纱线的筒管)。在筒管移送装置5设置有筒管处理系统50等。

供纱筒管11和筒管管体12分别在设置于托盘(输送托盘)6的状态下被移送。如图2所示那样,托盘6具有:圆板状的基座部61、和从基座部61向上侧突出的销62。供纱筒管11和筒管管体12分别通过在筒管管体12的底部12a插入销62,从而以筒管管体12的顶部12b朝向上侧的状态设置于托盘6。

此外,供纱筒管11是通过在筒管管体12卷绕有纱线而形成的筒管。另外,筒管管体12两端部彼此直径互异。如图2所示那样,筒管管体12的底部12a的直径大于顶部12b的直径。即,筒管管体12中的靠底部12a侧的端部成为大径侧端部,筒管管体12中的靠顶部12b侧的端部成为小径侧端部。

在基座部61上设置有圆板上的载置部64。载置部64的外径小于基座部61的外径,且大于销62的横向宽度。在载置部64载置有插入了销62的筒管管体12。筒管管体12的底部12a与载置部64抵接。载置部64的外径比底部12a的下端的外径稍大,或者与底部12a的下端的外径大致相等。不仅在筒管管体12载置于托盘6的状态下暴露,而且在供纱筒管11载置于托盘6的状态下,底部12a都形成暴露。

如图1所示那样,粗纱机2具备:控制粗纱机2的动作的控制装置21、和形成粗纱筒管的多个粗纱单元22。控制装置21具有:显示器等显示部21a、和输入键盘等操作部21b。显示部21a显示各粗纱单元22的运转状况等。操作部21b用来供操作人员进行各粗纱单元22的运转条件的设定等。

细纱机3具备:控制细纱机3的动作的控制装置31、和形成供纱筒管11的多个细纱单元32。控制装置31具有:显示器等显示部31a、和输入键盘等操作部31b。显示部31a显示各细纱单元32的运转状况等。操作部31b用来供操作人员进行各细纱单元32的运转条件的设定等。

具有多个如以上那样构成的细纱单元32的细纱机3以所谓的同时落纱类型的形式构成。即,细纱机3预先存储多个通过筒管移送装置5从自动络纱机4移送来的筒管管体12,在各细纱单元32同时设置筒管管体12,使纱线的卷绕同时开始。当在各细纱单元32中纱线的卷绕结束而形成供纱筒管11时,细纱机3使所有的供纱筒管11同时落纱(duffing)。而且,细纱机3将这段时间所存储的筒管管体12从托盘6抽出而再次同时设置于各细纱单元32,然后,将已落纱的供纱筒管11同时设置于托盘6。

如图1所示那样,自动络纱机4具备:控制自动络纱机4的动作的控制装置41、和形成卷装的多个络纱单元42。控制装置41具备:显示器等显示部41a、和输入键盘等操作部41b。显示部41a显示各络纱单元42的运转状况等。操作部41b用来供操作人员进行各络纱单元42的运转条件的设定等。此外,控制装置41也控制筒管移送装置5的动作。络纱单元42从供纱筒管11卷绕纱线而形成卷装。

在纱线卷绕系统1中,经由筒管移送装置5而将细纱机3和自动络纱机4相互连结。在纱线卷绕系统1设置有用于使托盘6循环利用的托盘输送路径7(参照图3)。

托盘输送路径7具有第一托盘输送路径7a、第二托盘输送路径7b、第一旁通路径7c以及第二旁通路径7d。第一托盘输送路径7a从细纱机3朝向自动络纱机4,输送设置有供纱筒管11等的托盘6。第二托盘输送路径7b从自动络纱机4朝向细纱机3,输送设置有筒管管体12等的托盘6。第一旁通路径7c将第一托盘输送路径7a与第二托盘输送路径7b连接,使设置有筒管管体12等的托盘6从第一托盘输送路径7a朝第二托盘输送路径7b输送。第二旁通路径7d将第二托盘输送路径7b与第一托盘输送路径7a连接,使设置有带余纱筒管12a等的托盘6从第二托盘输送路径7b朝第一托盘输送路径7a输送。通过托盘6沿着托盘输送路径7循环,从而载置于托盘6的供纱筒管11或者筒管管体12在细纱机3、筒管移送装置5以及自动络纱机4之间输送。由此,在细纱机3与自动络纱机4之间,实现托盘6的共享化。

筒管移送装置5具备:筒管处理系统50、残纱量确认传感器53、纱头准备装置54、以及纱线有无确认传感器55。纱线有无确认传感器55设置于第二托盘输送路径7b的中途的位置,位于第一旁通路径7c连接于第二托盘输送路径7b的连接位置与第二旁通路径7d连接于第二托盘输送路径7b的连接位置之间的位置。纱线有无确认传感器55对由第二托盘输送路径7b输送的筒管上有无纱线进行检测。在输送的筒管为没有纱线残留的筒管管体12的情况下,第二托盘输送路径7b将筒管管体12向细纱机3输送。在输送的筒管为残留有纱线的带余纱筒管(筒管)12a的情况下,第二旁通路径7d将带余纱筒管12a向筒管处理系统50输送。

此外,带余纱筒管12a包括:由于品质不良等而在自动络纱机4中未进行卷绕的供纱筒管11;和在自动络纱机4中纱线仅退绕到中途而以一部分纱线仍残留的状态排出的筒管。

筒管处理系统50设置于第二旁通路径7d的中途。筒管处理系统50沿着从第二托盘输送路径7b通向第一托盘输送路径7a的第二旁通路径7d,从第二托盘输送路径7b侧起,依次具有筒管除去装置51和筒管供给装置52。筒管除去装置51通过抽出辨别传感器170来检测从自动络纱机4输送来的带余纱筒管12a的残纱量,将残纱量少于规定的残纱量的带余纱筒管12a从托盘6抽出。筒管供给装置52对由筒管除去装置51将带余纱筒管12a抽出后的托盘6,设置筒管管体12。针对筒管除去装置51和筒管供给装置52的详细情况,详情将后述。

残纱量确认传感器53设置于第一托盘输送路径7a的中途的位置,位于第二旁通路径7d连接于第一托盘输送路径7a的连接位置与第一旁通路径7c连接于第一托盘输送路径7a的连接位置之间。残纱量确认传感器53对由第一托盘输送路径7a输送来的筒管(供纱筒管11、筒管管体12、带余纱筒管12a)是否为(残留)有纱线的筒管(供纱筒管11、带余纱筒管12a)进行检测。在由第一托盘输送路径7a输送来的筒管为供纱筒管11或者带余纱筒管12a的情况下,纱头准备装置54对于供纱筒管11或者带余纱筒管12a进行纱头的处理,以在络纱单元42能够捕捉纱头。此外,在由第一托盘输送路径7a输送来的筒管是从筒管供给装置52供给的筒管管体12的情况下,纱头准备装置54不进行纱头的处理。第一旁通路径7c将在纱头准备装置54中未进行过纱头的处理的筒管(筒管管体12)、以及在纱头准备装置54中纱头的处理失败的筒管(供纱筒管11、带余纱筒管12a)向第二托盘输送路径7b输送。

首先,对在托盘6设置筒管管体12的筒管供给装置52的详细情况进行说明。如图4所示那样,筒管供给装置52具备:筒管管体收容部(第一收容部)210、推出机构220(参照图6)、端部检测部230、朝向调整机构240、掉落引导件250以及定位引导件260。

如图4~图6所示那样,筒管管体收容部210是收容筒管管体12的箱状的部件。筒管管体收容部210的上部开口。例如由操作人员对筒管管体收容部210内供给筒管管体12。此外,在筒管管体收容部210内,以朝向不一致的状态收容有筒管管体12。

筒管管体收容部210载置于在筒管供给装置52的框架201固定的载置板202。筒管管体收容部210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近似方筒状的侧壁211、和底板212。此处,将侧壁211中的靠掉落引导件250侧的壁部称为排出侧壁部211a。

如图5等所示那样,排出侧壁部211a的局部在自身与载置板202之间设置有间隙。由此,通过排出侧壁部211a和载置板202,形成将筒管管体收容部210内的筒管管体12向外部排出的排出口211b。排出口211b的宽度长于筒管管体12的轴向的长度(参照图12)。

如图6所示那样,底板212朝向排出侧壁部211a侧倾斜。在底板212的靠排出侧壁部211a侧的端部与排出侧壁部211a之间设置有可供筒管管体12通过的间隙。由此,筒管管体收容部210内的筒管管体12在底板212上滚动而滚向排出侧壁部211a侧,在底板212与排出侧壁部211a之间的间隙通过而到达载置板202上。

在底板212设置有开口部212a。开口部212a设置于载置在底板212上的筒管管体12的轴向中央部分,并使筒管管体12不会从开口部212a掉落。

推出机构220将在底板212与排出侧壁部211a间的间隙通过而到达载置板202上的筒管管体12经由排出口211b向筒管管体收容部210外推出。具体而言,推出机构220具备气缸221、主体部222以及推出部223。气缸221配置于载置板202的下侧。气缸221具备主体部221a和杆部221b。主体部221a固定于载置板202的下表面。气缸221通过供给于主体部221a的空气的压力,使杆部221b相对于主体部221a进退。

主体部222和推出部223配置于载置板202的上侧、底板212的下侧。主体部222的靠排出侧壁部211a侧的端部连接有推出部223。主体部222的另一个端部进入载置板202的下侧而连结于杆部221b。由此,通过气缸221使推出部223滑动。如图7所示那样,在杆部221b被导入主体部221a内时,推出部223的端部将筒管管体12向筒管管体收容部210外推出。另外,推出部223通过对筒管管体12的周面施力而将筒管管体12向与筒管管体12的轴向交叉的方向推出。

此处,如图6所示那样,载置板202的靠排出侧壁部211a侧的端部比排出侧壁部211a向外侧以规定长度伸出。如图6和图7所示那样,推出部223使筒管管体12在载置板202的上表面(滑道面)滑动,并且从筒管管体收容部210内将筒管管体12推出直至载置板202伸出侧的端部。由此,筒管管体12从载置板202的端部掉落。将从载置板202的端部掉落时筒管管体12通过的区域作为掉落区域r。这样,推出机构220将筒管管体12推出直至掉落区域r并使筒管管体12掉落。

在推出机构220的主体部222的上表面安装有突出部件225。即,突出部件225经由主体部222而连结于推出部223。突出部件225的上部成为凹凸形状。如图7所示那样,突出部件225在通过推出部223将筒管管体12推出时,经由底板212的开口部212a向筒管管体收容部210内突出。即,突出部件225将载置于底板212的筒管管体12向上侧抬起。突出部件225安装于主体部222,因此与由推出部223进行的筒管管体12的推出动作联动而向筒管管体收容部210内突出。

端部检测部230对筒管管体12的两端部中的任一个端部是大径侧端部还是小径侧端部进行检测。另外,端部检测部230通过有无与筒管管体12的接触,来检测端部的直径。具体而言,如图5和图8所示那样,端部检测部230配置为在筒管管体收容部210的外侧的位置上与载置板202对置。端部检测部230安装于排出侧壁部211a的排出口211b的附近。另外,如图5所示那样,在沿着由推出部223推出筒管管体12的推出方向观察时,端部检测部230设置于供在载置板202上滑动的筒管管体12的一个端部通过的位置。

端部检测部230具备触碰部231、触碰传感器232以及支承部233。支承部233固定于排出侧壁部211a的外侧表面。触碰部231被支承部233支承为能够以支点231a为中心摆动。触碰部231被支承部233支承为:触碰部231的下端部沿着筒管管体12的推出方向摆动。触碰部231的下端部与载置板202对置。触碰部231的下端部与载置板202的上表面间的间隙小于筒管管体12的大径侧端部的直径且大于小径侧端部的直径。

由此,如图9的(a)所示那样,由推出部223推出的筒管管体12的大径侧端部(靠底部12a侧的端部)在触碰部231与载置板202的上表面间的间隙通过时,筒管管体12与触碰部231接触。另一方面,如图9的(b)所示那样,由推出部223推出的筒管管体12的小径侧端部(靠顶部12b侧的端部)在触碰部231与载置板202的上表面间的间隙通过时,筒管管体12未与触碰部231接触。

即,在将筒管管体12推出时,筒管管体12与触碰部231形成了接触的情况下,设置有端部检测部230的一侧成为筒管管体12的大径侧端部。另一方面,在将筒管管体12推出时,筒管管体12未与触碰部231接触的情况下,设置有端部检测部230的一侧成为筒管管体12的小径侧端部。

触碰传感器232对触碰部231有无摆动即触碰部231与筒管管体12有无接触进行检测。由此,端部检测部230能够根据触碰部231与筒管管体12有无接触,对筒管管体12的两端部中的任一个端部是大径侧端部还是小径侧端部进行检测。

如图5和图10等所示那样,掉落引导件250是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筒状的部件。掉落引导件250在由推出部223推出筒管管体12的推出方向上的厚度变薄。掉落引导件250的下端的开口部的大小比上端的开口部的大小缩小。即,掉落引导件250对筒管管体12的掉落区域r进行规定。掉落引导件250对被推出部223推出而掉落的筒管管体12的掉落位置进行引导。另外,由于掉落引导件250的厚度变薄,所以可抑制在掉落引导件250内掉落的筒管管体12以上下方向作为轴线旋转。掉落引导件250将掉落的筒管管体12向定位引导件260引导。

如图4所示那样,定位引导件260是大致筒状的部件。定位引导件260对筒管管体12的掉落位置进行定位,以使得从掉落引导件250输送来的筒管管体12插进托盘6的销62,进而将筒管管体12引导至托盘6。

朝向调整机构240对被推出至掉落区域r的形成掉落的筒管管体12的朝向进行调整。本实施方式中朝向调整机构240是,在掉落区域r内配置凸部,通过使掉落的筒管管体12抵接于凸部来调整筒管管体12的朝向。具体而言,如图10和图11所示那样,朝向调整机构240具备:第一气缸(配置部、第一配置部)241、第一凸部(凸部)242、第二气缸(配置部、第二配置部)243、第二凸部(凸部)244、供给部245以及供给控制部246。

第一气缸241配置于载置板202的下侧。第一气缸241具备主体部241a和杆部241b。主体部241a固定于载置板202的下表面。第一气缸241通过供给于主体部241a的空气的压力,使杆部241b相对于主体部241a进退。第一凸部242固定于杆部241b的末端部。

第二气缸243配置于载置板202的下侧。第二气缸243具备主体部243a和杆部243b。主体部243a固定于载置板202的下表面。第二气缸243通过供给于主体部243a的空气的压力,使杆部243b相对于主体部243a而进退。第二凸部244固定于杆部243b的末端部。

此处,如图5和图6所示那样,在载置板202的靠掉落引导件250侧的端部连结有从载置板202的端部朝向下方延伸的连结板203。即,连结板203的局部与掉落区域r对置。在连结板203上连结掉落引导件250的上端部。

另外,如图12所示那样,将筒管管体12中的从筒管管体12的轴向的中央位置直至一个端部(图12的例子中左侧端部)这段部位作为第一部位x1。将筒管管体12中的从筒管管体12的轴向的中央位置直至另一个端部(图12的例子中右侧端部)这段部位作为第二部位x2。此处的筒管管体12的一个端部和另一个端部是底部12a侧还是顶部12b侧均没有关系。将掉落区域r中筒管管体12掉落时供筒管管体12的第一部位x1通过的区域作为第一掉落区域r1。将掉落区域r中筒管管体12掉落时供筒管管体12的第二部位x2通过的区域作为第二掉落区域r2。

此处的第一掉落区域r1和第二掉落区域r2成为,在掉落区域r内未配置有第一凸部242和第二凸部244的状态下使筒管管体12掉落时,供第一部位x1和第二部位x2分别通过的区域。另外,第一掉落区域r1和第二掉落区域r2成为在通过掉落引导件250引导筒管管体12的掉落位置之前的区域中供第一部位x1和第二部位x2分别通过的区域。

另外,如图10和图12所示那样,在连结板203的与第一掉落区域r1对置的部位设置有可供第一凸部242通过的开口部203a。在连结板203的与第二掉落区域r2对置的部位设置有可供第二凸部244通过的开口部203b。

如图10所示那样,通过第一气缸241,使第一凸部242在第一掉落区域r1内的位置(亦即第一配置位置)与载置板202的下侧的位置(亦即第一退避位置)之间移动。此外,图10中,用虚线示出第一凸部242位于第一配置位置的状态,用实线示出第一凸部242位于第一退避位置的状态。另外,第一退避位置是第一掉落区域r1和第二掉落区域r2以外的位置。第一凸部242在第一配置位置与第一退避位置之间,经由设置于连结板203的开口部203a移动。

通过第二气缸243使第二凸部244在第二掉落区域r2内的位置(亦即第二配置位置)与载置板202的下侧的位置(亦即第二退避位置)之间移动。此外,图10中,用实线示出第二凸部244位于第二配置位置的状态,用虚线示出第二凸部244位于第二退避位置的状态。另外,第二退避位置是第一掉落区域r1和第二掉落区域r2以外的位置。第二凸部244在第二配置位置与第二退避位置之间,经由设置于连结板203的开口部203b移动。

供给部245将从未图示的压缩空气的供给源供给的空气(压缩空气)向第一气缸241和第二气缸243供给。供给部245通过基于来自供给控制部246的指示对供给于第一气缸241的空气进行控制,从而使第一气缸241伸缩。由此,第一凸部242在第一配置位置与第一退避位置之间移动。另外,供给部245通过基于来自供给控制部246的指示对供给于第二气缸243的空气进行控制,从而使第二气缸243伸缩。由此,第二凸部244在第二配置位置与第二退避位置之间移动。

供给控制部246对供给部245进行的空气向第一气缸241和第二气缸243的供给进行控制。在本实施方式中,供给控制部246在使第一凸部242位于第一配置位置时对供给部245输出用于使第二凸部244位于第二退避位置的指示。另外,供给控制部246在使第二凸部244位于第二配置位置时对供给部245输出用于使第一凸部242位于第一退避位置的指示。供给部245基于该指示对空气向第一气缸241和第二气缸243的供给进行控制。

此外,供给部245也可以构成为也对推出机构220的气缸221供给空气。该情况下,供给控制部246也可以对供给部245进行的空气向气缸221的供给进行控制。

如图12所示那样,筒管管体12中的被检测过有无被端部检测部230接触一侧的端部(第二部位x2侧的端部)在第二掉落区域r2通过。供给控制部246基于触碰传感器232的检测结果,使配置凸部(第一凸部242、第二凸部244)的区域在第一掉落区域r1和第二掉落区域r2中切换。

如图13和图14所示那样,通过推出部223从筒管管体收容部210向掉落区域r推出的筒管管体12与配置于掉落区域r内的第一凸部242或者第二凸部244抵接。在筒管管体12中未与第一凸部242或者第二凸部244抵接一侧的端部保持原样掉落。因此,筒管管体12使未与第一凸部242或者第二凸部244抵接一侧的端部朝向下侧地掉落。这样,第一凸部242和第二凸部244能够改变筒管管体12的掉落的朝向。

在将筒管管体12推出时通过触碰传感器232未检测出筒管管体12的接触的情况下,如图13所示那样,供给控制部246使第二凸部244位于第二配置位置,使第一凸部242位于第一退避位置。由此,筒管管体12的靠顶部12b侧(小径侧)的端部与第二凸部244抵接。通过该抵接而使筒管管体12改变朝向,使底部12a侧朝向下侧地掉落。筒管管体12保持使底部12a侧朝向下方地掉落,被从引导件250向定位引导件260引导,并被设置于托盘6。

在将筒管管体12推出时通过触碰传感器232检测到筒管管体12的接触的情况下,如图14所示那样,供给控制部246使第一凸部242位于第一配置位置,使第二凸部244位于第二退避位置。由此,筒管管体12的靠顶部12b侧(小径侧)的端部与第一凸部242抵接。通过该抵接而使筒管管体12改变朝向,使底部12a侧朝向下侧地掉落。筒管管体12保持使底部12a侧朝向下方地掉落,被从引导件250向定位引导件260引导,并被设置于托盘6。

在上一次将筒管管体12推出时的触碰传感器232的检测结果与本次将筒管管体12推出时的触碰传感器232的检测结果相同的情况下,供给控制部246不需要进行第一凸部242与第二凸部244的位置的切换。仅在将筒管管体12推出时,为与上一次检测出的检测结果不同的检测结果的情况下,供给控制部246进行第一凸部242与第二凸部244的位置的切换即可。

如以上那样,即使以大径侧端部与小径侧端部的朝向各种各样的状态在筒管管体收容部210内收纳筒管管体12,筒管供给装置52也能够使筒管管体12的朝向一致地供给于托盘6。

接下来,对将带余纱筒管12a从托盘6抽出的筒管除去装置51的详细情况进行说明。如图4和图15所示那样,筒管除去装置51具备:筒管除去部110、筒管投放部120、带余纱筒管收容部(第二收容部)130、光检测传感器(筒管检测部)140、以及抽出辨别传感器170(参照图3)。抽出辨别传感器170对由第二旁通路径7d输送来的筒管是否为应该抽出的带余纱筒管12a进行检测。具体而言,抽出辨别传感器170对带余纱筒管12a的残纱量进行检测,将残纱量少于规定的残纱量的带余纱筒管12a检测为应该抽出的筒管。

筒管除去部110是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部件。在通过抽出辨别传感器170检测为输送来的筒管是抽出对象的带余纱筒管12a的情况下,筒管除去部110将抽出对象的带余纱筒管12a从托盘6抽出。筒管除去部110具备未图示的多个辊等,通过使辊旋转而能够从托盘6将带余纱筒管12a抽出。此外,由于残纱量多而未成为抽出对象的带余纱筒管12a没有被筒管除去装置51抽出,而向第一托盘输送路径7a输送。

筒管投放部120的上部安装于筒管除去部110的上部。筒管投放部120的下端部延伸直至带余纱筒管收容部130的上部附近。筒管除去部110将从托盘6抽出的带余纱筒管12a提起至上方而向筒管投放部120输送。筒管投放部120以滑梯状形成,使从筒管除去部110输送来的带余纱筒管12a滑动而向带余纱筒管收容部130投放。

带余纱筒管收容部130形成为上部开口的箱状。带余纱筒管收容部130对从筒管投放部120投放的带余纱筒管12a进行收容。

光检测传感器140安装于带余纱筒管收容部130的上侧缘部130a附近。光检测传感器140对在设定于筒管投放部120与带余纱筒管收容部130之间的检测位置上有无带余纱筒管12a进行检测。光检测传感器140通过照射光l并检测其反射光来检测有无物体。

作为检测位置,设定有距带余纱筒管收容部130的上侧缘部130a向上规定高度的位置、以及带余纱筒管收容部130的开口部与筒管投放部120的下端部之间的位置。而且,作为检测位置,设定有供从筒管投放部120向带余纱筒管收容部130投放的带余纱筒管12a通过的位置。

光检测传感器140照射光l,使光l通过该检测位置。在带余纱筒管收容部130的上侧缘部130a安装有使从光检测传感器140照射的光l朝向光检测传感器140反射的反射板141。

如图16所示那样,从筒管投放部120向带余纱筒管收容部130投放的带余纱筒管12a仅在短时间遮挡从光检测传感器140照射的光l。如图17所示那样,若带余纱筒管收容部130内被带余纱筒管12a装满,则通过收容于带余纱筒管收容部130内的带余纱筒管12a将从光检测传感器140照射的光l遮挡。此时,光l长时间保持被遮挡。

如图18所示那样,筒管除去装置51还具备判定部150和报告部160。在通过光检测传感器140检测为在检测位置有带余纱筒管12a的时长(持续时间)为规定时长以下的情况下,判定部150判定为从筒管投放部120在带余纱筒管收容部130恰当地投放带余纱筒管12a。此外,筒管除去装置51也可以从筒管除去部110的控制装置等获取是否进行了带余纱筒管12a的抽出的信息。在尽管进行了带余纱筒管12a的抽出但通过光检测传感器140未检测出带余纱筒管12a的情况下,判定部150也可以判定为在筒管除去部110等发生带余纱筒管12a的堵塞等故障。

在通过光检测传感器140检测为在检测位置有带余纱筒管12a的时长超过规定时长的情况下,判定部150判定为带余纱筒管收容部130被装满。

在通过判定部150判定为带余纱筒管收容部130被装满的情况下,报告部160使用声音或者光等,将表示带余纱筒管收容部130装满的意思向操作人员报告。另外,也可以在通过判定部150判定为在筒管除去部110等中发生带余纱筒管12a的堵塞等故障的情况下,使用声音或者光等,将表示发生故障的意思向操作人员报告。

如以上那样,筒管供给装置52的朝向调整机构240在筒管管体12掉落时,对在第一掉落区域r1配置第一凸部242、和在第二掉落区域r2配置第二凸部244进行切换。由此朝向调整机构240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控制掉落的筒管管体12的朝向。另外,朝向调整机构240通过基于端部检测部230的检测结果来切换第一凸部242与第二凸部244的配置,从而能够使筒管管体12以所希望的朝向掉落。因此,筒管供给装置52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而使筒管管体12的朝向一致。

另外,在上一次将筒管管体12推出时的触碰传感器232的检测结果、与本次将筒管管体12推出时的触碰传感器232的检测结果相同的情况下,供给控制部246不需要进行第一凸部242与第二凸部244的位置的切换。因此,在检测结果在上一次与本次相同的情况下,能够减少朝向调整机构240的动作次数。

朝向调整机构240在使第一凸部242位于第一设置位置时使第二凸部244位于第二退避位置。另外,朝向调整机构240在使第二凸部244位于第二设置位置时使第一凸部242位于第一退避位置。由此,朝向调整机构240在具备第一凸部242和第二凸部244的情况下,也能够使第一凸部242和第二凸部244中一者配置于掉落区域r内。

筒管供给装置52具备:从筒管管体收容部210内向掉落区域r推出筒管管体12的推出部223。因此,筒管供给装置52通过推出部223能够将筒管管体12依次向掉落区域r推出。

推出部223通过对筒管管体12的周面施力而将筒管管体12向与筒管管体12的轴向交叉的方向推出。该情况下,筒管管体12的两端部几乎同时到达掉落区域r,因此筒管管体12能够使轴线的朝向几乎保持水平地在掉落区域r开始掉落。由此,可抑制以在通过第一凸部242或者第二凸部244改变朝向之前就已将筒管管体12推出至掉落区域r而导致筒管管体12的掉落的朝向确定的情况。

端部检测部230具备:对触碰部231的摆动进行检测的触碰传感器232。因此,筒管供给装置52仅通过使筒管管体12在端部检测部230的触碰部231与载置板202的上表面间的间隙通过,便能够利用简单的结构掌握筒管管体12的朝向。

在推出机构220的主体部222安装有突出部件225。该情况下,通过从设置于筒管管体收容部210的底板212的开口部212a突出的突出部件225,将筒管管体收容部210内的筒管管体12抬起。因此,即使在筒管管体收容部210内送向排出口211b的筒管管体12产生堵塞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将筒管管体12抬起而将堵塞化解。另外,突出部件225与推出部223联动移动,因此筒管供给装置52不需要具备用于使突出部件225移动的专用的驱动部。这样,筒管供给装置52通过简单的结构便能够将筒管管体12的堵塞化解。

筒管除去装置51通过光检测传感器140对在设定于筒管投放部120与带余纱筒管收容部130之间的检测位置上有无带余纱筒管12a进行检测。这样,筒管除去装置51仅通过检测在设定的检测位置上有无带余纱筒管12a,便能够判定出通过筒管除去部110除去的带余纱筒管12a是否投放带余纱筒管收容部130、以及带余纱筒管收容部130是否装满。

(第一变形例)

对朝向调整机构的第一变形例进行说明。如图19所示那样,第一变形例的朝向调整机构300a包括气缸(配置部)301和凸部302。此外,图19是与图10相同的位置上的剖视图。气缸301配置于载置板202的下侧。气缸301具备主体部301a和杆部301b。主体部301a固定于载置板202的下表面。气缸301通过供给于主体部301a的空气的压力,使杆部301b相对于主体部301a进退。凸部302固定于杆部301b的末端部。

在连结板203设置有开口部203c。开口部203c沿着被推出至掉落区域r的筒管管体12的轴线方向而延伸。凸部302的末端部经由开口部203c向掉落区域r内突出。气缸301能够使凸部302沿着由推出部223推出的筒管管体12的轴向移动。此外,气缸301与实施方式的第一气缸241等同样,由未图示的供给部和供给控制部控制动作。

气缸301基于端部检测部230的检测结果而使凸部302的末端部配置于第一掉落区域r1或者第二掉落区域r2。具体而言,在将筒管管体12推出时,通过触碰传感器232未检测到筒管管体12的接触的情况下,气缸301使凸部302的末端部位于第二掉落区域r2。在将筒管管体12推出时通过触碰传感器232检测出筒管管体12的接触的情况下,气缸301使凸部302的末端部位于第一掉落区域r1。

本变形例中也与实施方式同样,朝向调整机构300a通过使凸部302移动,能够调整筒管管体12的朝向。另外,朝向调整机构300a通过使用了一个凸部302和一个气缸301的简单的结构,能够调整筒管管体12的朝向。

(第二变形例)

对朝向调整机构的第二变形例进行说明。如图20所示那样,第二变形例的朝向调整机构300a包括:气缸(配置部)310、连杆部311、第一凸部312以及第二凸部313。此外,图19是与图10相同的位置上的剖视图。气缸310配置于载置板202的下侧。气缸301具备主体部310a和杆部310b。主体部310a固定于载置板202的下表面。气缸310通过供给于主体部310a的空气的压力,使杆部310b相对于主体部310a而进退。

连杆部311被载置板202的下表面支承为能以支点311a为支点摆动。第一凸部312安装于连杆部311的一个端部。第二凸部313安装于连杆部311的另一个端部。在连杆部311上,在安装有第一凸部312一侧的端部附近连结有杆部310b的末端部。由此,气缸310能够使连杆部311摆动。此外,气缸310与实施方式的第一气缸241等同样,被未图示的供给部和供给控制部控制动作。

在气缸310使杆部310b从主体部310a突出时,连杆部311摆动,第一凸部312的末端部位于第一掉落区域r1内的第一配置位置。此外,第一凸部312经由设置于连结板203的开口部203a配置于第一掉落区域r1内。此时,第二凸部313位于第一掉落区域r1和第二掉落区域r2以外的位置亦即第二退避位置。

在气缸310将杆部310b向主体部310a侧拉入时,连杆部311摆动,第二凸部313的末端部位于第二掉落区域r2内的第二配置位置。此外,第二凸部313经由设置于连结板203的开口部203b配置于第二掉落区域r2内。此时,第一凸部312位于第一掉落区域r1和第二掉落区域r2以外的位置亦即第一退避位置。

这样,气缸310能够在使第一凸部312位于第一配置位置且使第二凸部313位于第二退避位置的状态、和使第一凸部312位于第一退避位置且使第二凸部313位于第二配置位置的状态间切换。

气缸310基于端部检测部230的检测结果,对第一凸部312与第二凸部313的配置位置进行切换。气缸310的对第一凸部312与第二凸部313的配置位置的切换和实施方式的第一凸部242与第二凸部244的配置位置的切换相同,省略说明。

在本变形例中也与实施方式同样,朝向调整机构300b通过使第一凸部312和第二凸部313移动,能够调整筒管管体12的朝向。另外,朝向调整机构300b通过使用了两个凸部(第一凸部312、第二凸部313)、和一个气缸310的简单的结构,便能够调整筒管管体12的朝向。

(第三变形例)

对朝向调整机构的第三变形例进行说明。第三变形例的朝向调整机构300c包括驱动部(配置部)320和切换棒321。此外,图21是与图5相同的位置上的剖视图。驱动部320是具有驱动轴320a的马达。驱动部320设置于掉落引导件250的外侧。除了马达以外,只要能够使切换棒321摆动,也能够采用各种机构作为驱动部320。驱动轴320a的末端部经由设置于掉落引导件250的孔进入掉落引导件250内。在掉落引导件250内驱动轴320a的末端部固定有切换棒321的基端部。切换棒321的末端部(凸部)321a朝向上方。

驱动部320通过使切换棒321摆动,从而对切换棒321的末端部321a位于第一掉落区域r1内的状态和位于第二掉落区域r2内的状态间进行切换。驱动部320的动作被未图示的驱动控制部控制。本变形例的朝向调整机构300c与使用实施方式的第一凸部242等的情况同样,通过使筒管管体12与切换棒321的末端部321a抵接,从而能够调整筒管管体12的姿势。

驱动部320基于端部检测部230的检测结果,使切换棒321的末端部321a位于第一掉落区域r1或者第二掉落区域r2。具体而言,在将筒管管体12推出时通过触碰传感器232未检测出筒管管体12的接触的情况下,驱动部320使切换棒321的末端部321a位于第二掉落区域r2。在将筒管管体12推出时通过触碰传感器232检测出筒管管体12的接触的情况下,驱动部320使切换棒321的末端部321a位于第一掉落区域r1。

在本变形例中也与实施方式同样,朝向调整机构300c通过使驱动部320摆动而使末端部321a移动,从而能够调整筒管管体12的朝向。另外,朝向调整机构300c通过使用了一个切换棒321、和一个驱动部320的简单的结构,便能够调整筒管管体12的朝向。

(参考例)

接下来,对朝向调整机构的参考例进行说明。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以及第一~第三变形例中,使第一凸部242等物体与筒管管体12抵接而调整了筒管管体12的朝向。在本参考例中,不是通过物体,而是通过喷射空气来调整筒管管体12的朝向。如图22所示那样,本参考例的朝向调整机构300d具备第一喷射部331和第二喷射部332。

第一喷射部331能够使从未图示的压缩空气的供给源供给的空气(压缩空气)从喷射口331a朝向第一掉落区域r1喷射。第二喷射部332也同样能够使空气从喷射口332a朝向第二掉落区域r2喷射。例如,如图22所示那样,在从第二喷射部332的喷射口332a喷射了空气的情况下,喷射了空气一侧的端部被向上方抬起,另一个端部保持原样掉落。因此,筒管管体12使未喷射有空气的一侧的端部朝向下侧掉落。这样,朝向调整机构300d通过对筒管管体12喷射空气,从而能够改变筒管管体12的掉落的朝向。

朝向调整机构300d通过控制空气向第一喷射部331和第二喷射部332的供给的供给控制部(未图示)来控制使空气从第一喷射部331和第二喷射部332中哪一个喷射。

朝向调整机构300d基于端部检测部230的检测结果,使空气从第一喷射部331和第二喷射部332中一者喷射。具体而言,在将筒管管体12推出时通过触碰传感器232未检测出筒管管体12的接触的情况下,朝向调整机构300d如图22所示那样,使空气从第二喷射部332喷射。在将筒管管体12推出时通过触碰传感器232检测到筒管管体12的接触的情况下,朝向调整机构300d使空气从第一喷射部331喷射。

此外,第一喷射部331和第二喷射部332设置为不与掉落的筒管管体12干涉。例如,第一喷射部331和第二喷射部332也可以设置于掉落引导件250的外侧,从设置于掉落引导件250的孔朝向第一掉落区域r1和第二掉落区域r2分别喷射空气。

在本参考例中也与实施方式同样,朝向调整机构300d通过从第一喷射部331或者第二喷射部332喷射空气,从而能够调整筒管管体12的朝向。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本发明也可以在不改变各权利要求所记载的主旨的范围内变形。另外,也可以将上述实施方式和上述变形例适当地组合。

例如,与筒管管体12抵接的凸部也可以安装于能够旋转的带轮。该情况下,也可以通过使带轮旋转,从而切换凸部的位置。

例如,在实施方式、第一变形例以及第二变形例中,使用第一气缸241等气缸,作为驱动第一凸部242等的驱动源,但也可以使用气缸以外的驱动源。例如,作为驱动源,也可以使用步进马达等马达、或者使用了螺线管的驱动源等。

端部检测部230使用触碰传感器232对筒管管体12的端部的任一个是大径侧还是小径侧进行检测,但也可以使用触碰传感器232以外的传感器。例如,端部检测部230也可以使用激光,基于激光是否被遮挡而对筒管管体12的端部的任一个是大径侧还是小径侧进行检测。

也可以在排出口211b设置有闸门,该闸门对在未通过推出部223将筒管管体12推出时出现筒管管体12从排出口211b排出的情况进行防止。

另外,筒管管体12掉落不限定于通过重力自由掉落,也包括一边在倾斜的底板的上表面等滑动一边朝向下方进入。在筒管管体12一边在底板的上表面等滑动一边朝向下方进入的情况下,也与实施方式等同样,朝向调整机构能够改变筒管管体12的朝向。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