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栅卷绕防干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79245发布日期:2020-03-10 10:19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板栅卷绕防干涉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金属板或管、棒或型材加工用辅助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板栅卷绕防干涉装置。



背景技术:

板栅,是铅酸蓄电池的主要组成部件,通常是利用编织机编织而成,在编织的过程中需要使用收卷装置对成型的板栅进行收卷,将板栅缠绕在收卷装置的收卷辊上,通过启动收卷装置,使得收卷辊转动,从而实现对板栅的收卷。而现目前为了提高编织的效率,通常采用的手段便是增加编织机的幅宽,从而使得每一次编织成型的板栅的尺寸较大。而板栅的幅宽较大时会导致不易收卷,而且收卷后不易运输。因此现目前在板栅编织成型后需要对其进行纵向的裁切,再进行收卷。但是裁切后的相邻板栅两侧是相抵的,收卷时会发生相互干涉,导致收卷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板栅卷绕防干涉装置,以解决裁切后的相邻板栅两侧是相抵的,收卷时会发生相互干涉,导致收卷不方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板栅卷绕防干涉装置,包括多个切割部和散热部,切割部均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切割轮组,切割轮组均包括通过电机驱动的转轴和固定在转轴上的切割轮,且每个切割部的两根转轴的转动方向相反;散热部包括位于转轴内的空腔、滑动密封在空腔内的滑板和设置在切割轮内且与空腔连通的散热通道,空腔与散热通道连通的一侧内注有冷却液;滑板位于注有冷却液的一侧上固定有与空腔相抵的挡板,滑板的另一侧与空腔之间设有弹性件,挡板上设有可与散热通道连通的第一通孔;还包括设置在切割轮内且一端与空腔未注有冷却液一端连通的导管,导管与空腔连通的一端内滑动密封有第一移动板,第一移动板与滑板之间固定有推杆,导管的另一端内滑动密封有第二移动板,导管内位于第一移动板和第二移动板之间也注有冷却液;每个切割部的两个切割轮相对的一侧上均滑动连接有驱动第二移动板往复滑动的移动杆,两根移动杆相对的一端分别固定有相互排斥的磁铁块。

本技术方案的原理:

切割部用于对板栅进行纵向的裁切,使得板栅形成较窄的幅宽,从而便于收卷;并且每个切割部均包括两个切割轮,因此能够使得切割后的两块板栅之间出现间隙,从而避免相邻两块板栅之间出现相互干涉导致的不易收集的情况出现。

散热部用于对切割轮进行散热、冷却,由于板栅的原料是金属材质,而切割轮转动会与板栅发生较大的相对摩擦,会导致切割轮发热,而切割轮发热后易发生形变,从而降低切割效果,因此通过散热部对其进行散热,能够降低切割轮在切割过程中发生形变的概率,从而降低加工成本,提高切割效果。

每个切割部的两个切割轮的转动方向均相反,因此能够实现移动杆上的磁铁块逐渐的相互靠近或远离。在切割轮转动过程中,磁铁块相互靠近时,使得两块磁铁块之间产生的排斥力逐渐增加,并且当两块磁铁块正对时,产生的排斥力最大。在此过程中,移动杆滑动逐渐推动第二移动板滑动,并挤压导管内的冷却液,从而使得推杆推动滑板移动,并挤压空腔内的冷却液,同时使得第一通孔与散热通道连通,从而将冷却液导入散热通道内,实现冷却液对切割轮的散热、冷却。

随着切割轮的持续转动,两块磁铁块逐渐远离,因此两块磁铁块之间的排斥力逐渐减弱,在弹性件的复位的作用下,滑板反向移动,将散热通道内的冷却液吸入空腔内,实现将冷却液导出,进行冷却,便于再次使用。

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

1.本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切割部对板栅进行切割,使得收卷的相邻板栅之间出现间隙,能避免在收卷时相邻两条板栅之间出现干涉,从而起到防干涉的作用;

2.设置多个切割部,能够将幅宽较大的板栅切割成多条幅宽较小的板栅,便于收卷;

3.通过设置转散热部,能够实现对切割轮的散热,避免切割轮在裁切板栅的过程中因发热而导致的变形情况的出现;

4.通过两个切割轮的转动方向相反,因此能够实现将切割轮上的磁铁块逐渐的靠近和远离,并且配合滑板与空腔之间的弹簧,能够实现滑板的往复移动,从而实现间歇的向散热通道内加入冷却液,从而能够实现对切割轮的散热,避免切割轮在裁切的过程中发生变形。

进一步,所述转轴上位于远离空腔注有冷却液的一端设有凹槽,凹槽内滑动连接有限位板,限位板与滑板通过连接杆固定,且连接杆与转轴滑动密封;凹槽靠近空腔的一端与散热通道连通,且连通处设有将液体从散热通道导向凹槽内的导液单向阀,限位板上设有出液口,出液口内设有将凹槽内的液体导出的出液单向阀。

有益效果:随着切割轮的转动,当两块磁铁块之间相互远离时,滑板复位,而此时在连接杆的作用下,限位板随滑板向远离空腔的方向移动,从而将散热通道内的冷却液吸入凹槽内;当两块磁铁块相互靠近时,滑板挤压空腔内的冷却液,并使得通孔与散热通道连通,实现将空腔内的冷却液再次导入散热通道内,同时限位板移动挤压凹槽内的冷却液,通过出液口将冷却液排出;能够实现进入散热通道内的冷却液进行更换,使得对切割轮的散热效果佳。

进一步,所述转轴外均包裹有可与空腔注有冷却液的一端连通的外壳,转轴与外壳转动密封,外壳内注有冷却液,外壳上连通有加液泵。

有益效果:通过外壳内注有冷却液,能够使得当外壳与空腔连通时,向空腔内加入冷却液。

进一步,所述挡板上还设有可与外壳连通的第二通孔。

有益效果:当滑板移动时,带动挡板滑动,当挡板移动至第一通孔与散热通道连通时,第二通孔与外壳错开;当滑板复位后,第一通孔与散热通道错开,而第二通孔与外壳连通,实现向空腔内加入冷却液。

进一步,还包括与切割部等量的收集部,收集部包括与转轴通过皮带传动且与转轴平行的收集辊,且收集辊位于转轴的上方。

有益效果:收集辊用于收集切割轮裁切板栅产生的余量,避免产生的余量堆积对切割轮转动产生影响,同时收集辊位于转轴的上方,也能够避免收集辊转动对转轴产生影响。

进一步,所述收集辊的两端均固定有外径大于收集辊直径且呈环形的挡片。

有益效果:挡片能够对收集辊收集的余量进行限位,避免余量在收集辊上散落。

进一步,两块所述挡片之间的间距大于每个切割部的两个切割轮之间的间距。

有益效果:能够方便的实现收集辊对裁切时产生的余量进行收卷。

进一步,所述散热通道呈环形,且位于切割轮靠近外缘的位置。

有益效果:切割轮对板栅进行裁切时,与板栅发生相对摩擦的部分是位于其外缘的位置,因此将散热通道设置在此处,能够使得冷却液直接与发热位置进行接触,从而能提高对切割轮的散热效果。

进一步,还包括收集箱,收集箱与出液口之间连通有出液管。

有益效果:收集箱能够用于对从凹槽排出的冷却液进行收集,从而实现冷却液的循环使用。

进一步,所述每个切割部的两个切割轮之间的间距为3-5cm。

有益效果:使得切下的余量的宽度以及相邻收卷的板栅之间的间距为3-5cm,能够方便板栅的收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中切割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部分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转轴1、空腔11、凹槽12、加液通道13、导液管14、外壳15、加液口151、切割轮2、散热通道21、传动轴3、转动轴4、收集辊41、挡片42、滑板5、挡板51、第一通孔52、第二通孔53、导管6、第一移动板61、第二移动板62、第三移动板63、连杆64、第一楔杆65、移动杆66、推杆67、限位板7、限位环71、出液口72、出液管73、连接杆74、导液通道8、收集箱9。

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图2、图3、图4所示:

板栅卷绕防干涉装置,包括支撑架、设置在支撑架上的多个切割部和与切割部等量的收集部,还包括多个散热部。其中切割部均包括两个转动连接在支撑架上且对称设置的切割轮组,切割轮组均包括转动连接在支撑架上的转轴1和固定在转轴1上的切割轮2;且两个切割轮组的转轴1同轴设置。每个切割部的两个切割轮2相对的一侧之间的间距为4cm。

支撑架上转动连接有传动轴3,支撑架上还固定有电机,传动轴3的右端与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传动轴3与每个切割部的两根转轴1均通过皮带传动,且传动轴3与每个切割部中位于右侧的转轴1的传动方式为交叉传动,因此使得左侧的转轴1和右侧的转轴1转动方向相反。

以每个切割部中右侧的散热部为例,散热部包括设置在转轴1内的空腔11、滑动密封在空腔11内的滑板5和设置在切割轮2内的散热通道21,滑板5左侧与空腔11左侧之间焊接有弹性件,弹性件为复位弹簧,散热通道21呈环形且位于靠近切割轮2的外缘部分。空腔11内位于滑板5的右侧注有冷却液,散热通道21与空腔11位于滑板5右侧的部分通过导液通道8连通。转轴1位于切割轮2右侧的部分包裹有固定在支撑架上的外壳15,外壳15与转轴1转动密封;外壳15内注有冷却液,且外壳15上连通有进液泵。

外壳15与转轴1相贴的内壁上设有一个环形的加液口151,加液口151围绕在转轴1外,转轴1上设有一条可与加液口151连通的加液通道13。滑板5的右侧上固定有与空腔11内壁相抵的挡板51,挡板51上设有可与导液通道8连通的第一通孔52,挡板51位于第一通孔52的右侧设有可与加液通道13连通的第二通孔53。

散热部还包括与空腔11左端连通的导管6,导管6呈由横向管和竖向管组成的l形,且横向管的右端贯穿空腔11的左端并位于空腔11内,横向管内滑动密封有第一移动板61,第一移动板61与左侧的滑板5之间固定有推杆67。竖向管的上部贯穿转轴1且位于第一切割轮2内,竖向管内滑动密封有第二移动板62和位于第二移动板62上方的第三移动板63,第二移动板62和第三移动板63之间固定有连杆64,第三移动板63与竖向管的顶部之间固定有弹簧;导管6内位于第一移动板61和第二移动板62之间注有冷却液,冷却液为水、酒精和防冻液中任意一种,本实施例中使用的是水。第二移动板62的上表面固定有第一楔杆65,切割轮2的左侧壁上滑动连接有移动杆66,移动杆66为与第一楔杆65配合的楔杆。每个切割部的两根移动杆66上均固定磁铁块,且两块磁铁块相互排斥。

转轴1相对的一端上均设有凹槽12,以右侧的转轴1为例,凹槽12内滑动密封有限位板7,凹槽12内壁的左端固定有限位环71,限位板7的右侧壁与滑板5的右侧壁之间固定有连接杆74。凹槽12的左端与导液通道8通过导液管14连通,且导液管14内设有导液单向阀,当限位板7左移时,凹槽12左端的压强减小,通过导液管14将导液通道8和散热通道21内的冷却液导入凹槽12内。限位板7上设有出液口72,出液口72内设有出液单向阀,当限位板7右移时,凹槽12左端的压强增大,凹槽12内的冷却液通过出液口72排出。出液口72上连通有出液管73,支撑架上位于转轴1的下方固定有与出液管73连通的收集箱9。

收集部包括转动连接在支撑架上且位于转轴1上方的转动轴4,转动轴4与转轴1平行,且转动轴4与传动轴3通过皮带传动,转动轴4上同轴固定有收集辊41,收集辊41的两端设有环形的挡片42,两块挡片42之间的间距大于每个切割部的两个切割轮2之间的间距。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将支撑架放置在收卷装置上,并使得每一个切割部均位于两个收卷辊之间,启动电机,电机带动传动轴3转动,并通过皮带传动,使得两根转轴1转动,从而带动切割轮2转动,使得板栅被裁切。当板栅的裁切长度为20cm后,关闭电机,将裁切后幅宽较窄的板栅分别固定在收卷装置的两个收卷辊上,将被切割轮2裁切后形成的余量固定在收集辊41上。通过对板栅裁切产生余量,能够使得放置裁切后收卷的相邻板栅之间出现间隙,便于对板栅进行收卷,能够避免出现干涉。

再次启动电机以及收卷装置,使得收卷辊和收集辊41对板栅进行收卷,并驱动未切割的板栅移动,从而实现板栅与切割轮2发生相对移动,并且切割轮2转动对板栅进行裁切。

由于每个切割部右侧的转轴1与传动轴3之间的传动方式为交叉传动,因此两根转轴1的转动方向相反,从而使得两个切割轮2的转动方向相反。两个切割轮2在转动的过程中,两根移动杆66上的磁铁块逐渐的相互靠近,再相互远离,当两块磁铁块相互靠近时,两根移动杆66之间的排斥力逐渐增加,当两块磁铁块正对时,产生的排斥力最大。而两块磁铁块相互排斥时,使得移动杆66朝向第一楔杆65的方向滑动,并且挤压第一楔杆65。

第一楔杆65被挤压后下移,从而带动第二移动板62和第三移动板63下移,第二移动板62挤压导管6内的冷却液,并使得冷却液挤压滑板5,滑板5挤压空腔11内的冷却液,使得滑板5带动第一通孔52向靠近导液通道8的方向滑动,当两块磁铁块之间排斥力最大时,第一通孔52与导液通道8连通,从而将空腔11内的冷却液导入散热通道21内,对切割轮2进行散热。

随着切割轮2的转动,两根移动杆66逐渐远离,因此两块磁铁块之间产生的排斥力减小,移动杆66挤压第一楔杆65的力减小,因此第三移动板63在弹簧的作用下复位,从而实现第二移动板62、第一移动板61复位,并通过推杆67的连接,实现滑板5的复位。滑板5带动挡板51移动,使得第二通孔53与加液通道13连通,因此外壳15内的冷却液通过加液口151、加液通道13和第二通孔53进入空腔11内,实现向空腔11内加入冷却液。

在滑板5复位的时候,通过连接杆74传动,使得限位板7向远离空腔11的方向滑动,而限位板7与凹槽12构成活塞结构,因此在限位板7滑动时,能够实现通过导液管14将对切割轮2进行降温后的冷却液导入凹槽12内。随着切割轮2的转动,当两根移动杆66逐渐靠近时,滑板5挤压空腔11内的冷却液时,带动限位板7朝向靠近空腔11的方向移动,从而挤压凹槽12内的冷却液,将凹槽12内的冷却液通过出液管73导入收集箱9内,便于冷却液导出进行冷却,从而实现冷却液的循环使用。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专利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