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起重机的自动换倍率装置及起重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78144发布日期:2019-01-14 17:43阅读:658来源:国知局
用于起重机的自动换倍率装置及起重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起重设备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起重机的自动换倍率装置及起重机。



背景技术:

塔式起重机是建筑施工中一种重要的工程机械。为了兼顾工作效率和安全,现在的许多起重机一般都具有二倍率和四倍率两种工作方式,当运送重货物时采用低速四倍率,运送轻货物时采用高速二倍率,这就需要在二倍率和四倍率两种工作模式之间进行转换。

如在图1和图2所示的具有双载重小车(主小车10和副小车20)和双吊钩(主吊钩30和副吊钩40)的塔式起重机中,二倍率状态下,副小车20与副吊钩40通过第一销轴p1连接为一体,副小车20与起重臂通过第二销轴p2(图1中的标号m为设置在副小车20上的用于安装第二销轴p2的安装孔)连接在一起以使副小车20静止在起重机根部,无法向前变幅行走;当需要将二倍率变为四倍率时,通过变幅机构使主小车10缓慢朝向副小车20变幅行走,当主小车10碰到副小车20后,工作人员手动将第三销轴p3安装至主小车10和副小车20各自的连接座n内以使主副小车连为一体,稍稍收缩起升绳,并将副小车20与副吊钩40之间的第一销轴p1拆除以使副小车20与副吊钩40分离,然后工作人员再拆除副小车20与起重臂之间的第二销轴p2以使主副小车能够一起沿起重臂移动,开动起升机构,将主吊钩30和副吊钩40下将至地面后通过第四销轴p4和第五销轴p5(第五销轴p5用于将与主吊钩30连接的连接架j与副吊钩40连接)将主吊钩30与副吊钩40连接为一体,即完成二倍率到四倍率的转换;当需要将四倍率转换为二倍率时,先将连接为一体的主副吊钩下降至地面,卸掉第四销轴p4和第五销轴p5,使主副吊钩分开,缓慢开动起升机构使副吊钩40上升,同时将连接为一体的主副小车开至起重机的根部,副吊钩40上升至顶住副小车20时停止起升,工作人员安装第二销轴p2以将副小车20固定在起重臂的根部,安装第一销轴p1以将副小车20和副吊钩40连为一体,再将主副小车之间的第三销轴p3拆除使主副小车分离,开动变幅机构使主小车10远离副小车20移动,即完成四倍率到二倍率的转换。上述具有双小车和双吊钩的塔式起重机为人工手动转换倍率,操作花费时间较长,工作效率较低,不利于实现自动化生产,并且在倍率转换过程中需要工作人员在高空操作(例如站立在主小车10和/或副小车20上),具体地,在二倍率转换为四倍率时,第三销轴p3的安装以及第一销轴p1和第二销轴p2的拆除需要工作人员在高空操作,而在四倍率转换为二倍率时,第二销轴p2和第一销轴p1的安装以及第三销轴p3的拆除需要工作人员高空操作,因此存在较大的风险,不利于安全生产,用户体验效果较差。

因此,存在设计一种能够自动转换倍率的用于起重机的自动换倍率装置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人工操作转换倍率花费时间较长且存在风险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起重机的自动换倍率装置,该自动换倍率装置能够自动转换倍率。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包括上述用于起重机的自动换倍率装置的起重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起重机的自动换倍率装置,所述自动换倍率装置包括主小车、副小车、主吊钩和副吊钩,还包括能够转动和能够轴向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副小车上的连杆、用于对所述连杆施加弹力的弹性机构、用于限位所述副小车的限位机构以及与所述连杆连接的用于连接所述主小车的第一连接部和用于连接所述副吊钩的第二连接部;当所述自动换倍率装置从四倍率向二倍率进行转换时,所述副吊钩上升至抵靠所述连杆上设置的抵靠部时能够使所述连杆绕自身轴线沿第一方向转动,以带动所述第一连接部运动而释放所述主小车,所述主小车远离所述连杆移动时所述连杆在所述弹性机构提供的弹力下能够朝向所述主小车移动,以带动所述第二连接部移动而使得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副吊钩连接并带动所述限位机构运动至限制所述副小车朝向所述主小车方向移动的打开位置;当所述自动换倍率装置从二倍率向四倍率进行转换时,所述主小车移动至所述副小车处时能够同时推动所述连杆朝向所述副小车的方向移动,同时所述连杆带动所述限位机构运动至使所述副小车能够随主小车一起移动的闭合位置并带动所述第二连接部移动而释放所述副吊钩,使所述连杆能够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转动,以带动所述第一连接部运动而使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所述主小车。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将连接为一体的主副小车移动至起重臂根部时,同时将主副吊钩在地面分离,使副吊钩上升至抵靠设置在连杆上的抵靠部时可使连杆绕自身轴线沿第一方向转动,以带动第一连接部运动而释放主小车,通过变幅机构使主小车朝向远离副小车的方向移动时连杆在弹性机构提供的弹力的作用下能够朝向主小车移动,并带动第二连接部移动而使第二连接部与副吊钩连接并带动限位机构运动至限制副小车朝向主小车方向移动的打开位置,此时起重机处于二倍率工作状态;通过变幅机构使主小车移动至副小车处时,主小车同时推动连杆朝向副小车的方向移动,连杆带动限位机构运动至使副小车能够随主小车一起移动的闭合位置和带动第二连接部移动而释放副吊钩,副吊钩在自身重力下向下移动,使连杆(例如可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能够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转动,以带动第一连接部运动而使第一连接部连接主小车,再将主吊钩和副吊钩通过起升机构下降至地面后连接为一体,此时起重机处于四倍率工作状态,上述倍率转换过程中减少了人工辅助操作的动作,实现了自动转换倍率,节省了转换倍率的操作时间,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并且工作人员无需站立在高空进行操作,降低了操作风险,能够保证生产安全,用户体验效果较好。

优选地,所述副小车上相对间隔设置有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所述连杆可转动地穿过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设置,并且所述连杆上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连杆沿轴向方向的移动范围的轴向限位件。

优选地,所述弹性机构包括一端与所述连杆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副小车连接的能够对所述连杆施加朝向所述主小车方向移动的弹力的弹簧。

优选地,所述弹簧拉伸设置在所述连杆和所述副小车之间;所述弹簧的另一端连接螺杆,所述螺杆螺纹连接在所述副小车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通过第一转轴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副小车上的挂钩,所述挂钩通过第一联动机构与所述连杆相连,使得在所述连杆沿所述第一方向转动时所述挂钩能够沿第三方向绕所述第一转轴转动至使所述挂钩从所述主小车释放的第一位置,在所述连杆沿所述第二方向转动时,所述挂钩能够沿与所述第三方向相反的第四方向绕所述第一转轴转动至使所述挂钩连接于所述主小车的第二位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联动机构包括与所述挂钩连接的连接件和设置在所述连杆上的用于所述连接件挂接的挂接部,所述连杆在转动时能够带动所述挂接部转动从而驱动所述连接件带动所述挂钩转动。

优选地,所述抵靠部为固定设置在所述连杆的侧下方的第一轴体,所述第一轴体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连杆的延伸方向一致,所述副吊钩上设置有用于抵靠所述第一轴体以使所述连杆转动的楔形部。

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部为相对所述连杆固定的第二轴体,所述副吊钩上设置有使所述第二轴体在随所述连杆轴向移动时能够穿过以连接所述副吊钩的通孔。

优选地,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副小车上的卡接件,所述起重机的起重臂上设置有止挡件,所述卡接件通过第二联动机构与所述连杆相连,使得在所述连杆朝向所述主小车的方向移动时,能够带动所述卡接件转动至与所述止挡件接触的所述打开位置,而在所述连杆朝向远离所述主小车的方向移动时,能够带动所述卡接件转动至与所述止挡件不接触的所述闭合位置。

优选地,所述第二联动机构包括相对所述连杆固定的环形件,所述卡接件上设置有可活动地伸入所述环形件的内环中的突出部,所述突出部和能够与所述止挡件接触的所述卡接件的部位分别位于所述卡接件的第二转轴的两侧,所述连杆轴向移动时,随所述连杆一起移动的所述环形件能够推动所述突出部以使所述卡接件在所述打开位置和所述闭合位置之间转动。

优选地,所述副小车包括呈矩形布置的四根立柱、沿垂直于所述主小车的移动方向分别连接相邻的两根所述立柱的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二横梁上设置有沿所述移动方向延伸的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所述连杆设置在所述第一纵梁上,所述弹性机构与所述第一纵梁相连,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在所述第一纵梁上,所述限位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二纵梁上。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起重机,所述起重机包括起重臂和上述的用于起重机的自动换倍率装置,所述主小车和所述副小车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起重臂上。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起重机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的起重机的另一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用于起重机的自动换倍率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w部放大图;

图5是图3中的副吊钩的b-b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自动换倍率装置另一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自动换倍率装置又一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的俯视图;

图9是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自动换倍率装置局部结构俯视图;

图10是图9中的v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主小车2副小车

21第一支撑件22第二支撑件

3主吊钩4副吊钩

41楔形部42通孔

5连杆6弹性机构

61弹簧62螺杆

7限位机构8挂钩

9连接件e杆体

g固定板x1第一限位板

x2第二限位板f1第一方向

f2第二方向f3第三方向

f4第四方向q挂接部

z1第一转轴z2第二转轴

a1第一轴体a2第二轴体

d止挡件k卡接件

h环形件t突出部

l立柱c1第一横梁

c2第二横梁s1第一纵梁

s2第二纵梁s3第三纵梁

100起重臂200自动换倍率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在本发明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参考附图所示的上、下、左、右;“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起重机的自动换倍率装置,所述自动换倍率装置包括主小车1、副小车2、主吊钩3和副吊钩4,还包括能够转动和能够轴向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副小车2上的连杆5、用于对所述连杆5施加弹力的弹性机构6、用于限位所述副小车2的限位机构7以及与所述连杆5连接的用于连接所述主小车1的第一连接部和用于连接所述副吊钩4的第二连接部;当所述自动换倍率装置从四倍率向二倍率进行转换时,所述副吊钩4上升至抵靠所述连杆5上设置的抵靠部时能够使所述连杆5绕自身轴线沿第一方向f1转动,以带动所述第一连接部运动而释放所述主小车1,所述主小车1远离所述连杆5移动时所述连杆5在所述弹性机构6提供的弹力下能够朝向所述主小车1移动,以带动所述第二连接部移动而使得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副吊钩4连接并带动所述限位机构7运动至限制所述副小车2朝向所述主小车1方向移动的打开位置;当所述自动换倍率装置从二倍率向四倍率进行转换时,所述主小车1移动至所述副小车2处时能够同时推动所述连杆5朝向所述副小车2的方向移动,同时所述连杆5带动所述限位机构7运动至使所述副小车2能够随主小车1一起移动的闭合位置并带动所述第二连接部移动而释放所述副吊钩4,使所述连杆5能够沿与所述第一方向f1相反的第二方向f2转动,以带动所述第一连接部运动而使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所述主小车1。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如图3至图10所示,将连接为一体的主小车1和副小车2移动至起重臂根部时,同时将主吊钩3和副吊钩4在地面分离,使副吊钩4上升至抵靠设置在连杆5上的抵靠部时可使连杆5绕自身轴线沿第一方向f1转动,以带动第一连接部运动而释放主小车1,通过变幅机构(变幅机构是臂架型起重机的主要工作机构,用于改变起重机的幅度,即改变吊钩中心至起重机回转中心轴线的水平距离,以适应起重机在不同条件下装卸物品)使主小车1朝向远离副小车2的方向移动时,主小车1对连杆5的朝向副小车2方向的推力逐渐减小,在主小车1不接触连杆5时,主小车1对连杆5不再施加推力,连杆5在弹性机构6提供的弹力的作用下能够朝向主小车1移动,以带动第二连接部移动而使得第二连接部与副吊钩4连接并带动限位机构7运动至限制副小车2朝向主小车1方向移动的打开位置,此时起重机处于二倍率工作状态;通过变幅机构使主小车1移动至副小车2处时,主小车1同时推动连杆5朝向副小车2的方向移动,同时连杆5带动限位机构7运动至使副小车2能够随主小车1一起移动的闭合位置并带动第二连接部移动而释放副吊钩4,副吊钩4在自身重力下向下移动,副吊钩4不再抵靠设置在连杆5上的抵靠部,使连杆5能够沿与第一方向f1相反的第二方向f2转动(另外,也可设置驱动件,并且该驱动件设置为在连杆5沿第一方向f1转动时变形,而在副吊钩4不抵靠抵靠部时,连杆5可在驱动件的恢复力的驱动下沿第二方向f2转动,其中,驱动件例如可为扭簧),以带动第一连接部运动而使第一连接部连接主小车1,再将主吊钩3和副吊钩4通过起升机构下降至地面后连接为一体,此时起重机处于四倍率工作状态,上述倍率转换过程中减少了人工辅助操作的动作,实现了自动转换倍率,节省了转换倍率的操作时间,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并且工作人员无需站立在高空进行操作,降低了操作风险,能够保证生产安全,用户体验效果较好。

需要说明的是,上文仅描述了利用本发明的自动换倍率装置实现了二倍率和四倍率之间的转换过程,可以理解地,本发明的自动换倍率装置也可用于其他倍率之间的转换。

其中,为了使连杆5能够转动和轴向移动地设置在副小车2上,如图7和图8所示,优选地,所述副小车2上相对间隔设置有第一支撑件21和第二支撑件22,所述连杆5可转动地穿过所述第一支撑件21和所述第二支撑件22设置,例如,第一支撑件21和第二支撑件22均可为(例如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副小车2(例如下面将介绍的第一纵梁s1)上的具有贯穿孔的板体,连杆5穿过板体的贯穿孔设置。另外,由于连杆5能够轴向移动,为了将连杆5的轴向移动限制在所需范围内,所述连杆5上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连杆5沿轴向方向的移动范围的轴向限位件。如图7和图8所示,轴向限位件可为在第一支撑件21和第二支撑件22之间间隔设置在连杆5上的能够止挡在第一支撑件21处的第一限位板x1和能够止挡在第二支撑件22处的第二限位板x2,并且优选地,在主小车1移动至副小车2处并与副小车2通过第一连接部(例如下面将介绍的挂钩8)连接时,主小车1推动连杆5移动至使第一限位板x1止挡在第一支撑件21处的位置,在主小车1离开副小车2后,连杆在弹性机构6的弹力的作用下移动至使第二限位板x2止挡在第二支撑件22处的位置。

为了使主小车1远离连杆5移动时连杆5在弹性机构6提供的弹力下能够朝向主小车1移动,优选地,所述弹性机构6包括一端与所述连杆5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副小车2连接的能够对所述连杆5施加朝向所述主小车1方向移动的弹力的弹簧61。进一步地,为了保证弹簧61提供的弹力能够使连杆5朝向主小车1方向移动至所需位置,优选地,所述弹簧61拉伸设置在所述连杆5和所述副小车2之间,例如弹簧61拉力预紧到500kn,并且,为了方便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快速调整弹簧61的预紧力,所述弹簧61的另一端连接螺杆62,所述螺杆62螺纹连接在所述副小车2上。其中,为了方便弹性机构6与连杆5和副小车2连接,如图8所示,副小车2上可安装具有螺纹孔的角钢,螺杆62螺纹连接在角钢上的螺纹孔内,弹簧61可与设置在连杆5上的第一限位板x1连接。并且,角钢设置在第一限位板x1的靠近主小车1的一侧,这样当主小车1与副小车2连接为一体时,主小车1推动连杆5朝向副小车2的方向移动时可进一步拉伸弹簧61,当主小车1离开副小车2后,连杆5在弹簧61的拉力的作用下可朝向主小车1方向移动一段距离,可使弹簧61拉伸的长度减小一些,但此时弹簧61仍处于拉伸状态。可以理解的是,在有需要时,也可将弹簧61压缩设置在所述连杆5和所述副小车2之间,例如,弹簧61的远离主小车1的一端与副小车2固定连接,而弹簧61的靠近主小车1的一端与连杆5固定连接。这样当主小车1移动至副小车2处时同时推动连杆5朝向副小车2移动,弹簧61可被进一步压缩,以便在主小车1远离副小车2移动时,提供使连杆5朝向主小车1移动的弹力。

为了使第一连接部在连杆5的转动的带动下而运动时能够连接主小车1或释放主小车1,如图7和图8所示,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通过第一转轴z1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副小车2上的挂钩8,所述挂钩8通过第一联动机构与所述连杆5相连,使得在所述连杆5沿所述第一方向f1转动时所述挂钩8能够沿第三方向f3绕所述第一转轴z1转动至使所述挂钩8从所述主小车1释放的第一位置,在所述连杆5沿所述第二方向f2转动时,所述挂钩8能够沿与所述第三方向f3相反的第四方向f4绕所述第一转轴z1转动至使所述挂钩连接于所述主小车1的第二位置,举例而言,在图7中从右向左看时连杆5沿逆时针方向(第二方向f2)转动,例如转动10°,此时挂钩8沿顺时针(第四方向f4)转动,例如转动15°,即可使挂钩8挂接主小车1。并且为了方便挂钩8挂接主小车1,如图3、图4、图7和图8所示,主小车1上可设置与挂钩8挂接的固定部,固定部例如可为杆体e。进一步地,为了防止处于第一位置的挂钩8对主小车1的移动产生干涉,在第一位置处的挂钩8的最低位置与杆体e的最高位置之间沿竖直方向应保持一定的距离,例如20mm。

如图3、图4和图7-图10所示,为了使挂钩8通过第一联动机构能够在连杆5的带动下沿第三方向f3或第四方向f4转动,优选地,所述第一联动机构包括与所述挂钩8连接的连接件9和设置在所述连杆5上的用于所述连接件9挂接的挂接部q,所述连杆5在转动时能够带动所述挂接部q转动从而驱动所述连接件9带动所述挂钩8转动。例如,连接件9可包括与挂钩8连接的主板体和在所述主板体的远离所述挂钩8的顶部朝向连杆5折弯形成的折弯板体,挂接部q可为设置在连杆5的外周壁上的向外凸出的轴杆,折弯板体可挂接在该轴杆上;或者,连接件9可包括与挂钩8连接的主板体和设置在所述主板体上且朝向所述连杆5所在侧凸出的轴杆,挂接部q可为设置在连杆5的外周壁上的向外凸出的板体,该轴杆可挂接在该支撑板上。可选择地,所述第一联动机构还可以包括链条,所述链条的一端与所述连杆5相连且另一端与所述挂钩8相连。当然,第一联动机构还可以是其它的能够使连杆5带动挂钩8转动的结构形式。

为了使副吊钩4抵靠设置在连杆5上的抵靠部时能够使连杆5转动,如图4、图7、图8和图10所示,优选地,所述抵靠部为固定设置在所述连杆5的侧下方的第一轴体a1,所述第一轴体a1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连杆5的延伸方向一致,如图5所示,所述副吊钩4上设置有用于抵靠所述第一轴体a1以使所述连杆5转动的楔形部41,这样在楔形部41抵靠第一轴体a1时,副吊钩4继续向上运动时,楔形部41的倾斜表面除了提供向上的支撑力外还可提供使连杆5转动的力,从而使连杆5能够转动。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抵靠部还可以为径向凸出连杆5的其它结构,只要使得副吊钩4的楔形部41抵靠该抵靠部时能够驱动连杆5转动的结构均可。

为了使第二连接部能够连接副小车2,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部为相对所述连杆5固定的第二轴体a2,所述副吊钩4上设置有使所述第二轴体a2在随所述连杆5轴向移动时能够穿过以连接所述副吊钩4的通孔42,如图5所示。这样在副吊钩4上的楔形部41抵靠第一轴体a1而使连杆5沿第一方向f1转动后,第一联动机构会带动挂钩8转动释放主小车1,主小车1远离副小车2移动后,连杆5在弹簧61的拉力作用下朝向主小车1方向移动,同时带动第二轴体a2移动而伸入副吊钩4的通孔42内,从而将副小车2和副吊钩4连接在一起,而当主小车1朝向副小车2移动时,同时会推动连杆5朝向副小车2移动,连杆5带动第二轴体a2移动而从副吊钩4的通孔42移出而释放副吊钩4,副吊钩4在自身重力下向下移动,不再抵靠第一轴体a1,从而使连杆5沿第二方向f2转动,同时带动挂钩8沿第四方向f4转动而挂接主小车1。其中,优选的,第二轴体a2的延伸方向与第一轴体a1的延伸方向相同,并且为了防止副吊钩4抵靠第一轴体a1时与第二轴体a2产生干涉,如图7和图8所示,第一轴体a1朝向主小车1的端部超出第二轴体a2一定长度,副吊钩4可抵靠在第一轴体a1超出第二轴体a2的部位。

为了在副小车2与副吊钩4连接后,副小车2的位置能够固定,以使起重机能够在二倍率状态下正常工作,如图3、图4、图6-图10所示,优选地,所述限位机构7包括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副小车2上的卡接件k,所述起重机的起重臂上设置有止挡件d,止挡件d可为设置在起重臂的水平腹杆上的档杆,所述卡接件k通过第二联动机构与所述连杆5相连,使得在所述连杆5朝向所述主小车1的方向移动时,能够带动所述卡接件k转动至与所述止挡件d接触的所述打开位置,而在所述连杆5朝向远离所述主小车1的方向移动时,能够带动所述卡接件k转动至与所述止挡件d不接触的所述闭合位置,如图7所示。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所述限位机构7并不限于本实施方式中提供的设置,其它形式的通过连杆5的动作而能够对副小车2限位的结构有多种,在此不一一描述。

其中,为了使卡接件k通过第二联动机构能够在连杆5的带动下绕第二转轴z2转动,且在连杆5绕自身轴线转动时不会与卡接件k产生干涉,如图7、图8和图10所示,优选地,所述第二联动机构包括相对所述连杆5固定的环形件h,所述卡接件k上设置有可活动地伸入所述环形件h的内环中的突出部t,所述突出部t和能够与所述止挡件d接触的所述卡接件k的部位分别位于所述卡接件k的第二转轴z2的两侧,所述连杆5轴向移动时,随所述连杆5一起移动的环形件h能够推动所述突出部t以使所述卡接件k在所述打开位置和所述闭合位置之间转动。其中,环形件h可设置在与连杆5连接的固定板g上,并且上面的第一轴体a1和第二轴体a2也可设置在该固定板g上,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轴体a1、第二轴体a2和环形件h也可通过不同的结构相对连杆5固定。

为了方便安装连杆5、限位机构7等,如图9和图10所示,优选地,所述副小车2包括呈矩形布置的四根立柱l以及沿垂直于所述主小车1的移动方向分别连接相邻的两根所述立柱的第一横梁c1和第二横梁c2,所述第一横梁c1和所述第二横梁c2上设置有沿所述移动方向延伸的第一纵梁s1和第二纵梁s2,所述连杆5设置在所述第一纵梁s1上,所述弹性机构6与所述第一纵梁s1相连,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在所述第一纵梁s1上,所述限位机构7设置在所述第二纵梁s2上。其中,主小车1上也可设置与副小车2相似的立柱、横梁以及第三纵梁s3和第四纵梁,上面提到的与挂钩8挂接连接的杆体e可设置在主小车1的第三纵梁s3上,并且为了防止挂钩8挂接在所述杆体e上时沿杆体e的轴向方向滑出,杆体e的未与所述第三纵梁s3连接的端部可设置挡板。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起重机,所述起重机包括起重臂100和上述的用于起重机的自动换倍率装置200,所述主小车1和所述副小车2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起重臂100上。由于该起重机包括上述的用于起重机的自动换倍率装置200,因此具有上文关于用于起重机的自动换倍率装置200的所有或至少部分的技术效果,更具体的技术方案的细节和效果可参照上文。其中,附图中所示的标号100仅为起重臂的一部分,例如为起重机的水平腹杆,止挡件d可设置在该水平腹杆上。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包括各个具体技术特征以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但这些简单变型和组合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