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绕装置及对折卷布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89350发布日期:2018-12-14 23:42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卷绕装置及对折卷布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卷布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卷绕装置及对折卷布机。

背景技术

纺织业中,布匹印染成品后一般使用卷布机将长条状的布匹卷绕在卷筒上,以便于布匹的包装、计数、仓储和运输等。

对折卷布机是卷绕布匹常用的设备,现有的卷绕机一般包括三角架、导布杆、主动辊、从动辊、卷筒和驱动装置,布匹的一端穿过三角架对折后经过导布杆和从动辊的导向后卷绕在卷筒上,卷筒搭接在主动辊与从动辊之间,驱动装置驱动主动辊转动,主动辊通过与卷筒上布匹之间的摩擦力带动卷筒转动,实现卷筒对布匹的连续卷绕;然而由于布匹厚度的实际存在,对折后布匹的内层布片卷绕在卷筒上的直径始终小于外层布片的直径,相应内层布片实际卷绕在卷筒上的长度要小于外层布片,而内层布片和外层布片长度方向的一边侧边一体连接,另一侧边开口对折,因此,卷筒卷绕过程中,内层布片与外层布片开口一侧在连接一侧的拉扯作用下,不断的起绉形成剪刀口,起绉后的布料品质严重下降。

即,现有的待卷绕对折布经对折卷布机卷绕后起绉严重,布料品质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卷绕装置及对折卷布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待卷绕对折布经卷绕后起绉严重,布料品质较差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卷绕装置,包括机架和卷筒,所述机架上枢接有相互平行的主动辊和从动辊,所述主动辊与所述从动辊之间留有间隙,并形成内凹的搭接槽,所述卷筒搭接于所述搭接槽内,且与所述主动辊相互平行设置;所述机架上还枢接有第一送布辊,所述第一送布辊位于所述从动辊下方且与所述从动辊相互平行设置,所述从动辊与所述第一送布辊之间通过第一连接机构连接,能够进行相同线速度且相反转向的转动运动;

所述机架上设有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驱动端与所述主动辊连接,用于驱动所述主动辊绕其轴线自转,待卷绕对折布的输入端能够自所述第一送布辊的下圆面绕过、自下向上穿过所述主动辊与所述从动辊之间的间隙连接于所述卷筒上。

进一步的,所述机架上枢接有第二送布辊,所述第二送布辊与所述第一送布辊相互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二送布辊位于所述待卷绕对折布的输入前端,所述待卷绕对折布的输入端能够依次自所述第二送布辊、所述第一送布辊的下圆面绕过;

所述第二送布辊通过第二连接机构与所述第一送布辊连接,能够进行相同线速度且相同转向的转动运动;或,所述第二送布辊通过所述第二连接机构与所述从动辊连接,能够进行相同线速度且相反转向的转动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机架上枢接有计数托辊和计数压辊,所述计数托辊和所述计数压辊相互平行设置,所述计数托辊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二送布辊,所述待卷绕对折布的输入端自所述第二送布辊的下圆面绕过后,经所述计数托辊与所述计数压辊之间穿过,所述计数压辊用于计量所述待卷绕对折布的传送长度。

进一步的,所述机架上枢接有第一调速辊,所述第一调速辊与所述第一送布辊相互平行,且位于所述第一送布辊的输入前端,所述待卷绕对折布的输入端自所述第一调速辊的上圆面绕过后,自所述第一送布辊的下圆面绕过;所述机架上设有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驱动端与所述第一调速辊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调速辊绕其轴线自转,且其上圆面转动方向与所述待卷绕对折布的传送方向一致。

进一步的,所述机架上枢接有第二调速辊并设有包角辊,所述第二调速辊、所述包角辊均与所述第一调速辊相互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二调速辊、所述包角辊和所述第一调速辊沿所述待卷绕对折布的传送方向依次排布,所述待卷绕对折布的输入端依次绕过所述第二调速辊的外圆面、所述包角辊的外圆面和所述第一调速辊的外圆面;所述第二调速辊与所述第一调速辊之间通过第三连接机构连接,能够进行相同线速度且相同转向的转动运动。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折卷布机,包括三角架和上述卷绕装置,所述三角架固接于所述卷绕装置的机架上,待对折布料的输入端经过所述三角架的对折处理后,自所述第一送布辊的下圆面绕过进行传送。

进一步的,所述三角架输出角端的下方设有纠偏摆杆,经所述三角架对折后的对折布经过所述纠偏摆杆的纠偏处理后,传送至所述第一送布辊。

进一步的,所述机架上枢接有导布托辊和导布压辊,所述导布托辊和所述导布压辊相互平行设置,且均垂直于所述第一送布辊,所述导布压辊与所述导布托辊之间滚动连接,所述待对折布料的输入端经所述导布托辊与所述导布压辊之间穿过,传送至所述三角架上;所述机架上设有第三驱动装置,所述第三驱动装置的驱动端与所述导布托辊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导布托辊绕其轴线自转。

进一步的,所述机架上枢接有调节探杆,所述调节探杆压在所述导布托辊与所述三角架之间的待对折布料上,用于调节所述待对折布料的松紧度。

进一步的,所述机架上安装有处理器,所述机架上沿调节探杆的摆动角度设有多个探头,多个所述探头均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所述第三驱动装置也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

本发明卷绕装置及对折卷布机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提供的卷绕装置及对折卷布机,其中,卷绕装置包括作为支架的机架、用于卷绕待卷绕对折布的卷筒、用于驱动卷筒转动的主动辊、用于驱动主动辊转动的第一驱动装置、用于对待卷绕对折布进行导向并能够对待卷绕对折布内外两面布料进行同步传送的从动辊和第一送布辊,且从动辊与第一送布辊之间通过第一连接机构连接,实现相同线速度且相反转向的转动运动;其中,对折卷布机包括用于对待对折布料沿其长度方向进行对折处理的三角架和上述能够卷绕对折后的待卷绕对折布的卷绕装置。

使用时,将待对折布料的输入端经过三角架后,自第一送布辊的下圆面绕过,自下向上穿过主动辊与从动辊之间的间隙后,连接于卷筒上;开启第一驱动装置,第一驱动装置驱动主动辊转动,主动辊的外圆面与卷筒的外壁滚动连接,通过两者间的摩擦力带动卷筒转动(卷筒上卷绕有对折布后,主动辊的外壁则与卷筒最外层的对折布接触连接,通过与对折布之间的摩擦力带动卷筒转动),经过主动辊与从动辊之间间隙的待卷绕对折布则贴紧从动辊的外圆面,并经从动辊外圆面的导向后卷绕在卷筒上,待卷绕对折布与从动辊之间的摩擦力带动从动辊转动,从动辊通过第一连接机构带动第一送布辊与其进行相同线速度且相反转向的转动运动;其中,定义待卷绕对折布对折后的两面布料分别为内层布片和外层布片(内外方位定义以卷绕到卷筒上时,对折后的两侧布层相对卷筒的内外为准),内层布片的外壁面与第一送布辊的外圆面接触连接,外层布片的外壁面与从动辊的外圆面接触连接,从动辊在外层布片的带动下与其以相同线速度、相同方向的运动;第一送布辊在从动辊的带动下,对内层布片起到驱动作用,与内层布片进行相同线速度、相同方向的运动(从动辊与第一送布辊位于待卷绕对折布的两侧,则线速度相同、转向相反),则待卷绕对折布对折后的内层布片和外层布片以相同的线速度传送至卷筒处。

由于布料在一定范围具有松紧形变性,则待卷绕对折布卷绕至卷筒上的过程中,第一送布辊将内层布片均匀的添至布卷中,即,外层布片拉紧度且布片稀疏度均高于内层布片,使得内层布片与外层布片能够同步传送至卷筒上,并相对均匀的卷绕于卷筒上,从而使得对折布能够内外均匀地卷绕在卷筒上,减少内层布片与外层布片由于布片厚度存在导致卷绕在卷筒上时不断的起绉形成剪刀口,导致布料品质下降情况的发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对折卷布机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对折卷布机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对折卷布机的第二视角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卷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机架;101-计数托辊;102-计数压辊;103-第一调速辊;104-第二调速辊;105-包角辊;106-纠偏摆杆;107-导布托辊;108-导布压辊;109-调节探杆;110-探头;111-导布杆;112-吸边器;113-第一驱动装置;114-第二驱动装置;200-卷筒;300-主动辊;400-从动辊;500-第一送布辊;600-待卷绕对折布;700-第二送布辊;800-三角架;900-待对折布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卷绕装置,如图4所示,包括机架100和卷筒200,机架100上枢接有相互平行的主动辊300和从动辊400,主动辊300与从动辊400之间留有间隙,并形成内凹的搭接槽,卷筒200搭接于搭接槽内,且与主动辊300相互平行设置;机架100上还枢接有第一送布辊500,第一送布辊500位于从动辊400下方且与从动辊400相互平行设置,从动辊400与第一送布辊500之间通过第一连接机构连接,能够进行相同线速度且相反转向的转动运动;机架100上设有第一驱动装置113,第一驱动装置113的驱动端与主动辊300连接,用于驱动主动辊300绕其轴线自转,待卷绕对折布600的输入端能够自第一送布辊500的下圆面绕过、自下向上穿过主动辊300与从动辊400之间的间隙连接于卷筒200上。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对折卷布机,如图1-图3所示,包括三角架800和上述卷绕装置,三角架800固接于卷绕装置的机架100上,待对折布料900的输入端经过三角架800的对折处理后,自第一送布辊500的下圆面绕过进行传送。

本实施例提供的卷绕装置及对折卷布机,其中,卷绕装置包括作为支架的机架100、用于卷绕待卷绕对折布600的卷筒200、用于驱动卷筒200转动的主动辊300、用于驱动主动辊300转动的第一驱动装置113、用于对待卷绕对折布600进行导向并能够对待卷绕对折布600内外两面布料进行同步传送的从动辊400和第一送布辊500,且从动辊400与第一送布辊500之间通过第一连接机构连接,实现相同线速度且相反转向的转动运动;其中,对折卷布机包括用于对待对折布料900沿其长度方向进行对折处理的三角架800和上述能够卷绕对折后的待卷绕对折布600的卷绕装置。

使用时,将待对折布料900的输入端经过三角架800后,自第一送布辊500的下圆面绕过,自下向上穿过主动辊300与从动辊400之间的间隙后,连接于卷筒200上;开启第一驱动装置113,第一驱动装置113驱动主动辊300转动,主动辊300的外圆面与卷筒200的外壁滚动连接,通过两者间的摩擦力带动卷筒200转动(卷筒200上卷绕有对折布后,主动辊300的外壁则与卷筒200最外层的对折布接触连接,通过与对折布之间的摩擦力带动卷筒200转动),经过主动辊300与从动辊400之间间隙的待卷绕对折布600则贴紧从动辊400的外圆面,并经从动辊400外圆面的导向后卷绕在卷筒200上,待卷绕对折布600与从动辊400之间的摩擦力带动从动辊400转动,从动辊400通过第一连接机构带动第一送布辊500与其进行相同线速度且相反转向的转动运动;其中,定义待卷绕对折布600对折后的两面布料分别为内层布片和外层布片(内外方位定义以卷绕到卷筒200上时,对折后的两侧布层相对卷筒200的内外为准),内层布片的外壁面与第一送布辊500的外圆面接触连接,外层布片的外壁面与从动辊400的外圆面接触连接,从动辊400在外层布片的带动下与其以相同线速度、相同方向的运动;第一送布辊500在从动辊400的带动下,对内层布片起到驱动作用,与内层布片进行相同线速度、相同方向的运动(从动辊400与第一送布辊500位于待卷绕对折布600的两侧,线速度相同、转向相反),则待卷绕对折布600对折后的内层布片和外层布片以相同的线速度传送至卷筒200处。

由于布料在一定范围具有松紧形变性,则待卷绕对折布600卷绕至卷筒200上的过程中,第一送布辊500将内层布片均匀的添至布卷中,即,外层布片拉紧度且布片稀疏度均高于内层布片,使得内层布片与外层布片能够同步传送至卷筒200上,并相对均匀的卷绕于卷筒200上,从而使得对折布能够内外均匀地卷绕在卷筒200上,减少内层布片与外层布片由于布片厚度存在导致卷绕在卷筒200上时不断的起绉形成剪刀口,导致布料品质下降情况的发生。

此外,上述卷绕装置运行过程无需操作人员对待卷绕对折布600进行平整度调整,可以连续传送卷绕,从而提高其卷绕效率及加工量。

具体的,现有技术中,待卷绕对折布600卷绕在卷筒200上时,设定布料厚度为a,卷筒200上卷绕有n圈对折布,每圈对折布内层布片的直径要比外层布片的直径小2a,周长长度差c=2aπ,则n圈对折布内层布片与外层布片的卷绕长度差c=nc=2anπ;例如,a=0.5mm,布卷直径φ=280mm(此处忽略卷筒200的直径),则c1=2*0.5*280/(4*0.5)=439.8mm。而本实施例提供的卷绕装置能够将内层布片的长度差均匀的添加至卷筒200上,如图4所示,对折布的内层布片和外层布片始终同步传送卷绕在卷筒200上,c1=0。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实际操作中,待卷绕对折布600与从动辊400之间可能存在打滑现象,则第一调速辊103、第二调速辊104的实际线速度也可以略小于从动辊400的线速度,以补偿从动辊400与待卷绕对折布600之间发生相对滑动的损失速度。

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机架100上可以枢接有第二送布辊700,第二送布辊700与第一送布辊500相互平行设置,且第二送布辊700位于待卷绕对折布600的输入前端,待卷绕对折布600的输入端能够依次自第二送布辊700、第一送布辊500的下圆面绕过;第二送布辊700通过第二连接机构与第一送布辊500连接,能够进行相同线速度且相同转向的转动运动;或,第二送布辊700通过第二连接机构与从动辊400连接,能够进行相同线速度且相反转向的转动运动。

待卷绕对折布600传送过程中,其外侧布片带动从动辊400与其同步传动,从动辊400通过第一连接机构带动第一送布辊500与其同线速度转动,同时,从动辊400或第一送布辊500通过第二连接机构带动第二送布辊700与其同线速度转动,待卷绕对折布600从第二送布辊700的下圆面绕过,第二送布辊700的外圆面与待卷绕对折布600的内层布片接触连接并同步传动,第二送布辊700与第一送布辊500位于待卷绕对折布600的同侧,且第二送布辊700与第一送布辊500相同线速度、相同转向转动,则第二送布辊700可以辅助第一送布辊500共同对待卷绕对折布600的内层布片进行驱动,在不同位置对内层布片进行放松处理,使其与外层布片同步传动的均匀性更佳,相应提高对折布卷绕在卷筒200上的均匀平整度。

本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可以在机架100上枢接有计数托辊101和计数压辊102,计数托辊101和计数压辊102相互平行设置,计数托辊101的高度高于第二送布辊700,待卷绕对折布600的输入端自第二送布辊700的下圆面绕过后,经计数托辊101与计数压辊102之间穿过,计数压辊102用于计量待卷绕对折布600的传送长度。计数托辊101设于第一送布辊500与第二送布辊700之间的位置,且对待卷绕对折布600起到支撑作用,待卷绕对折布600依次经第二送布辊700的下圆面、计数托辊101的上圆面和第一送布辊500的下圆面后传送至卷筒200处,待卷绕对折布600传送过程经过计数托辊101与计数压辊102之间,计数压辊102对待卷绕对折布600传送的长度进行计量,使得用户能够知晓卷筒200上卷绕的对折布的长度,以便于卷筒200上卷绕确定长度的对折布后停止工作等操作。

本实施例中,如图2-图4所示,机架100上枢接有第一调速辊103,第一调速辊103与第一送布辊500相互平行,且位于第一送布辊500的输入前端,待卷绕对折布600的输入端自第一调速辊103的上圆面绕过后,自第一送布辊500的下圆面绕过;机架100上设有第二驱动装置114,第二驱动装置114的驱动端与第一调速辊103连接,用于驱动第一调速辊103绕其轴线自转,且其上圆面转动方向与待卷绕对折布600的传送方向一致。

待卷绕对折布600依次绕过第一调速辊103的上圆面、第二送布辊700的下圆面、第一送布辊500的下圆面和从动辊400的外圆面后卷绕至卷筒200上,开启第一驱动装置113,主动辊300、卷筒200、从动辊400、第一送布辊500和第二送布辊700以相同线速度转动,待卷绕对折布600与从动辊400、第一送布辊500和第二送布辊700的相互驱动进行传送;开启第二驱动装置114,第二驱动装置114驱动第一调速辊103与待卷绕对折布600以一致的方向传动,通过调节第一驱动装置113和第二驱动装置114的驱动功率,当第一调速辊103的转动线速度等于从动辊400的转动线速度时,传送过程第一调速辊103的线速度与待卷绕对折布600的传送速度相等,此时卷绕在卷筒200上的对折布的紧致度较松;当第一调速辊103的转动线速度小于从动辊400的转动线速度时,传送过程第一调速辊103的线速度小于待卷绕对折布600的传送速度,待卷绕对折布600经过第一调速辊103的过程与第一调速辊103之间发生相对位移,相应存在相对摩擦,则第一调速辊103对待卷绕对折布600起到阻碍拉扯作用,从而拉紧卷绕在卷筒200上的对折布的紧致度。具体的,第一调速辊103的线速度小于从动辊400,且两者线速度比例的大小与卷筒200上卷绕的对折布的紧致度成反比;第一驱动装置113和第二驱动装置114均可以选用变频电机,变频电机的驱动功率均可以从0-50hz进行无极调节。

本实施例中,如图2-图4所示,还可以在机架100上枢接有第二调速辊104并设有包角辊105,第二调速辊104、包角辊105均与第一调速辊103相互平行设置,且第二调速辊104、包角辊105和第一调速辊103沿待卷绕对折布600的传送方向依次排布,待卷绕对折布600的输入端依次绕过第二调速辊104的外圆面、包角辊105的外圆面和第一调速辊103的外圆面;第二调速辊104与第一调速辊103之间通过第三连接机构连接,能够进行相同线速度且相同转向的转动运动。待卷绕对折布600依次经过第二调速辊104、包角辊105和第一调速辊103的外圆面后到达第二送布辊700、第一送布辊500、从动辊400和卷筒200上,第二调速辊104与第一调速辊103通过第三连接机构进行相同线速度转动,且待卷绕对折布600经过包角辊105的支撑,第一调速辊103、第二调速辊104位于待卷绕对折布600的同侧,则第二调速辊104辅助第一调速辊103对待卷绕对折布600进行拉扯减速作用,即,第二调速辊104和第一调速辊103在不同位置对待卷绕对折布600进行调速,进一步提高卷绕装置对卷绕在卷筒200上对折布的松紧度的调节。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包角辊105可以通过弹性壁连接于机架100上,或滑动连接于机架100上,机架100上设有驱动包角辊105朝向待卷绕对折布600的方向运动的复位件。待卷绕对折布600传送的过程中,包角辊105朝向待卷绕对折布600的方向运动,对其进行压紧,从而对待卷绕对折布600在第一调速辊103和第二调速辊104之间的松紧度进行调节,使得待卷绕对折布600能够紧密绕过第一调速辊103和第二调速辊104,确保第一调速辊103和第二调速辊104对待卷绕对折布600的调速作用。

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3所示,可以在三角架800输出角端的下方设有纠偏摆杆106,经三角架800对折后的对折布经过纠偏摆杆106的纠偏处理后,传送至第一送布辊500。待对折布料900经过三角架800后与三角架800的两个边一致向下转送,并经过纠偏摆杆106的两个杆体之间,从而实现纠偏摆杆106对对折布的进一步对折处理和位置纠偏处理,从而提高待卷绕对折布600后续的传送位置精度。

本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可以在机架100上枢接有导布托辊107和导布压辊108,导布托辊107和导布压辊108相互平行设置,且均垂直于第一送布辊500,导布压辊108与导布托辊107之间滚动连接,待对折布料900的输入端经导布托辊107与导布压辊108之间穿过,传送至三角架800上;机架100上设有第三驱动装置,第三驱动装置的驱动端与导布托辊107连接,用于驱动导布托辊107绕其轴线自转。待对折布料900经过三角架800的对折后,布料的布面所在平面相互垂直,且传送方向改变,其中,第三驱动装置驱动导布托辊107转动,导布托辊107和导布压辊108之间滚动传动并带动待对折布料900进入三角架800上,导布托辊107和导布压辊108对待对折布料900的传送进行驱动,以减少待对折布料900的传送需要从动辊400带动,对从动辊400产生的阻力较大,而导致布料受到拉扯变形等情况的发生。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还可以在机架100上枢接有调节探杆109,调节探杆109压在导布托辊107与三角架800之间的待对折布料900上,用于调节待对折布料900的松紧度。导布托辊107和导布压辊108对待对折布料900进行传送输入,从动辊400或第一调速辊103对待对折布料900也进行拉扯输出,当两者之间的传送输入速度和拉扯输出速度不一致时,调节探杆109通过上下移动调节其下压布料的长度,具体的,两者之间的布料变松时,调节探杆109向下压紧布料;两者之间的布料变紧时,则调节杆向上移动放松布料,使得两者之间的布料始终处于拉紧状态,确保布料的稳定传送。

本实施例中,机架100上安装有处理器,机架100上沿调节探杆109的摆动角度设有多个探头110,多个探头110均与处理器电连接,第三驱动装置也与处理器电连接。多个探头110分别对应调节探杆109上下摆动的角度及高度进行监测,当较低处的探头110监测到调节探杆109时,表明导布托辊107的传送输入速度较大,而从动辊400或第一调速辊103的传送输出速度较小,两者之间积攒的布料长度逐渐变长,该探头110将低位电信号传递给处理器,处理器接收到该电信号并相应控制减小第三驱动装置的驱动速度,从而减少三角架800与导布托辊107之间布料的长度;类似的,当较高位置的探头110监测到调节探杆109时,表明导布托辊107的传送输入速度较小,而从动辊400或第一调速辊103的传送输出速度较大,两者之间布料拉紧,该探头110将高位电信号传递给处理器,处理器接收到该电信号并相应控制增大第三驱动装置的驱动速度,从而减少三角架800与导布托辊107之间布料的拉紧度。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还可以在机架100上设有导布杆111,导布杆111位于导布托辊107的前侧位置待对折布料900经过导布杆111的初步导向后经过导布托辊107与导布压辊108之间,进行后续传送。具体的,导布杆111可以包括第一杆体、第二杆体、第三杆体和第四杆体,其中第一杆体、第二杆体和第三杆体自上向下依次设置,且第三杆体位于第一杆体的外侧,待对折布料900布料较薄、布料较轻,则可以经过第三杆体的外圆面依次向内绕过第二杆体,并向外绕过第一杆体后到达导布托辊107,多个杆体对待对折布料900多次卷绕导向,以提高对轻质布料的导向;第四杆体位于第一杆体的正下方或下方且内侧位置,待对折布料900较厚、布料较重,则可以直接自第四杆体和第一杆体的外侧圆面绕过后到达导布托辊107,厚质布料在自身重力下即可下垂拉紧,可以减少多个导杆卷绕对布料造成阻力过大,增大其传送阻力情况的发生。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还可以在导布托辊107前侧位置处的机架100上安装有吸边器112,吸边器112对待对折布料900的两侧边吸紧展平,以确保待对折布料900以平展的状态传送至导布托辊107处,相应提高待卷绕补料后续传送的平整度,提高其品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