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富氢水的桶袋套装储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99913发布日期:2019-01-14 20:13阅读:784来源:国知局
一种富氢水的桶袋套装储存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塑胶制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富氢水的桶袋套装储存装置。



背景技术:

近期科学研究发现,氢对人体具有抗氧化和消炎的作用,从生物学角度认为氢是至今为止被发现的最好的抗氧化剂,氢进入人体后能够迅速而且有选择性地中和羟基自由基、亚硝酸阴离子等有害自由基,也就是说,氢原子进入人体后会与活性氧结合还原成水再被排出体外,使人体的细胞得以正常地代谢活动而恢复健康体质,于是,对人体的多种慢性疾病和临床症状可以起到改善、缓解或治疗作用,这是奠定氢分子生物医学效应研究的基础。而且,氢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对人体无任何毒副作用。然而,给氢手段是一个重要的生产和服务环节;目前,在氢分子医学领域,采用最多的就是饮用富氢水。

所谓的富氢水就是通过技术手段在水中溶入一定量的氢气,而常识告诉我们,氢是难溶于水的,在常温常压下,氢在水中的溶解度最高为1.6毫克/升(或称水中的氢浓度1.6ppm),但新的科学实验证明,加压或采用纳米气泡法等技术可以增加几个倍数的溶解度。然而,由于氢分子极轻极小,又非常活跃,不仅遇空气极易脱水逸散,而且还能穿透塑料薄膜甚至钢铁等大部分金属;本来氢就难溶于水,而富氢水中的氢浓度又是考量剂量的基础;于是,富氢水的保存和流通在服务环节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且,用常规手段很难保存富氢水,撇开其渗透性材料不说,比如用矿泉水桶形式储存富氢水,出水时必须通过换气才能出水,随着桶中水体的减少,其内部空间随之扩大,富氢水中的氢分子就会不断地析出到空间,只要超过5—8个小时,水中的氢分子就会跑得一干二净。虽然,研究发现用铝罐或铝箔复合袋密封包装能够明显提高氢在水中的稳定性,从而延长保存时间,并且,当下市场流通的小包装富氢水也是采用这一技术,只要不开盖,保存时间可达一年以上。但是,到目前为止,尽管利用微纳米气泡技术能够使富氢水达到3.0ppm以上的超饱和氢浓度,富氢水的包装流通却还停留在小包装时代,即在常压的低温或常温下采用500毫升以下的铝罐或铝箔复合膜袋密封包装流通,目的就是尽量做到开瓶后一次性或短时间内喝完。于是,在现有技术中无论是水袋还是水桶、水瓶、铝罐等凡是一次性或短时间内不能喝完的大容量包装富氢水,开封后只要进空气都难以做到长时间保存(8个小时以上)。铝箔塑胶复合水袋虽然可以做到大容量包装并保持放水时不进空气而做到较长时间保存,但由于在流通过程中水袋容易被扎破和磨损,导致重复利用率和安全性不高,运输、置放、取水都不方便,所以也不适合大容量独立包装流通。

在现有技术中还有一种叫做压力储水桶的,是采用柔性内胆储水,外层为密封的高强度压力桶;储水时,要先在压力桶里注入空气,挤出内胆里的空气,再利用压力将水灌入内胆,使内胆与压力桶之间产生气压;取水时,只要打开出水阀门,在气压的作用下,水会自动溢出,貌似很简单方便。如果通过改进,也可以用于大容量富氢水的长期储存和即时取水,但不难发现,其储水量只有压力桶容量的一半不到,而且内外层的密封要求很高,无形中增加不少成本,效率明显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提出一种富氢水的桶袋套装储存装置。

一种富氢水的桶袋套装储存装置,由水桶和水袋以及附件组成,所述的水袋套装于水桶内部,水袋与水桶之间设置进水口衔接装置;其中:所述的水桶为各式吹塑饮用水桶,如市面上流行通用的矿泉水桶或纯净水桶,在水桶的底部和顶部预留通气孔和安装孔;所述的水袋为套在水桶内部且在其撑开时与水桶内腔形状或容积相适应的食品级铝箔复合膜软胶袋,其上部预装螺纹管状进水口,其底部的一侧预装螺纹管状出水口;所述的进水口衔接装置为能够使水袋进水口与水桶桶口实现合二为一的过渡装置,即在水桶的桶口设置凹形内塞,凹形内塞与水袋进水口螺纹紧固对接并预留螺纹瓶口以及配置螺纹瓶盖,凹形内塞通过旋紧桶盖来固定在桶口上。在水袋底部的一侧设置出水口,并通过水龙头螺纹对接紧固在水桶底部相应的一侧预留孔上;或在进水口的螺纹瓶口对接适配的水龙头,通过倒置或斜置水桶来取水。

初始状态下的水袋在水桶内吊挂自然放置,灌装时,打开进水口瓶盖,将制备好的富氢水注入水桶内的水袋里,水桶内的空气随之从预留的通气孔排出,水袋注水撑开后与水桶内壁紧贴,并在水桶的保护下保证不被撑破,水袋注满后实行满罐封装,拧紧瓶盖密封保存。取水时,通过水龙头或配套放水装置放水,随着水袋内的水不断减少,水袋会逐渐收缩,空气从预留气孔进入桶内充斥水桶与水袋之间的空隙,直到水袋里的水被排空,水袋紧缩,等待下一次灌装使用。

这样,由于在放水的过程中,水袋无需象水桶放水那样一边放水一边进气,且在停止放水时仍处于密封状态,再加上水袋内表面的铝箔作用,于是,水袋内富氢水的含氢浓度能够始终保持一个稳定状态。

与现有技术的小包装和单一水桶或单一水袋储存富氢水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进步性效果:

1、水桶与水袋套装双效合一,相得益彰,既保持了水袋无需换气放水的特性,又保持了水桶原有的通用性以及运输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2、通过水袋的放水特性以及水袋内表面的铝箔层保护效果相结合,进一步地保证了水袋内富氢水的稳定性和保存时间。

3、在水桶的保护下,水袋在流通过程中不易被损坏,大大提高了水袋的重复使用率,从而有利于富氢水的大容量包装流通,大幅度地降低了富氢水的生产和服务成本以及包装成本和流通成本。

4、大容量包装可以很大程度地减少废弃物,有利于环保和节约资源。

5、大容量包装更能够满足和保证客户的用量需求,更具实用性和灵活性。

6、能够很大程度地降低整体成本,从而惠及广大消费者,促进全民健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水袋收紧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图1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水袋灌满撑开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桶口加装水龙头的外观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支架支撑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水袋收紧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水袋灌满撑开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8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外观俯视图;

图9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图7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第一实施例附图1、2、3、4、5,图中:1——水桶;2——水袋,2.1——水袋进水口,2.2——水袋固定螺栓;3——空气过滤器,3.1——空气过滤器座,3.2——半封口螺帽,3.3——海绵滤芯;4——凹形内塞;5——瓶盖;6——桶盖;7——出水龙头。

本实施例由水桶1和水袋2以及附件组成,所述的水袋2套装于水桶1内部,水袋2与水桶1之间设置进水口衔接装置;其中:所述的水桶1为市面上流行通用的长颈矿泉水桶,在水桶1的底部和肩部预留通气孔,在该通气孔安装空气过滤器3,即将空气过滤器座3.1由内到外穿过预留通气孔,在空气过滤器座3.1的通孔内塞入海绵滤芯3.3,再用半封口螺帽3.2紧固;在水桶1的底部中心预留安装孔。所述的水袋2为套在水桶1内部且在其撑开时与水桶1内腔形状或容积相适应的食品级铝箔复合膜软胶袋,其上部预装螺纹管状进水口2.1,其底部中心预装定位螺栓2.2。水袋进水口2.1与水桶桶口之间设置进水口衔接装置,即在水桶1的桶口设置凹形内塞4,凹形内塞4与水袋进水口2.1螺纹紧固对接并预留螺纹瓶口以及配置螺纹瓶盖5,凹形内塞4通过旋紧桶盖6来固定在桶口上。

这样,初始状态下的水袋2在水桶1内吊挂自然放置,灌装时,打开进水口瓶盖5,将制备好的富氢水注入到水桶1内的水袋2里,水桶1内的空气随之从空气过滤器3排出,水袋2注水撑开后与水桶1内壁紧贴,并在水桶1的保护下保证不被撑破,注满后拧回瓶盖5实行满罐封装。取水时,拧开瓶盖5,将适配的水龙头7拧紧在瓶口替代瓶盖,打开水龙头7,随着水袋2内的水不断减少,水袋2会逐渐收缩,空气从空气过滤器3进入桶内充斥水桶1与水袋2之间的空隙,直到水袋2里的水被排空,水袋收缩瘪紧,等待下一次灌装使用。

请参阅第二实施例附图6、7、8、9,图中:1——水桶;2——水袋;3——进水口衔接装置,3.1——通心螺栓,3.2——紧固螺帽,3.3——瓶盖;4——凹形内塞;5——桶盖,5.1——拉手;6——出水口通心螺栓;7——水龙头;8——海绵垫。

本实施例由水桶1和水袋2以及附件组成,所述的水袋2套装于水桶1内部,水袋2与水桶1之间设置进水口衔接装置3;其中:所述的水桶1为市面上流行通用的带水龙头方形倒圆角矿泉水桶,在桶口设置凹形内塞4和桶盖5,桶盖5上设有拉手5.1;水桶1一侧的下部居中预留凹入的水龙头室,其内壁预留水龙头7的安装孔。所述的水袋2为套在水桶内部且在其撑开时与水桶1内腔形状或容积相适应的食品级铝箔复合膜软胶袋,其上部进水口设有与水桶桶口对接的进水口衔接装置3,其底部的一侧预装与水龙头7对接的通心螺栓6。将进水口衔接装置3安装在凹形内塞4的中心预留孔,即将进水口通心螺栓3.1由下往上穿过凹形内塞4的中心预留孔用螺帽3.2紧固,并使进水口通心螺栓3.1的端部保留瓶口状,再用瓶盖3.3封住进水口。

将海绵垫8预先塞进桶内的底部,起垫高水袋的作用,再把排空后的水袋2从水桶桶口塞入,并把水袋2底部的出水口通心螺栓6与水龙头7螺纹对接安装在水桶1一侧水龙头室的预留孔上;最后将凹形内塞4塞住水桶桶口,再旋紧桶盖5固定。

这样,初始状态下的水袋2在水桶1内吊挂自然放置,灌装时,打开桶盖5和瓶盖3.3,再将制备好的富氢水注入到水桶1内的水袋2里,水桶1内的空气随之从凹形内塞4侧面的预留通气孔排出,水袋2注水撑开后与水桶1内壁紧贴,并在水桶1的保护下保证不被撑破,注满后实行满罐封装,将瓶盖3.3拧紧,再旋紧桶盖5。取水时,打开水龙头7,随着水袋2内的水不断减少,水袋2会逐渐收缩,空气从凹形内塞4和桶盖5上的预留通气孔进入桶内充斥水桶1与水袋2之间的空隙,直到水袋2里的水被排空,水袋收缩瘪紧,等待下一次灌装使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