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无线传感器技术垃圾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00613发布日期:2019-01-14 20:19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基于无线传感器技术垃圾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垃圾管理,具体涉及基于无线传感器技术垃圾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公共垃圾桶是生活中最常见的民用基础设置之一,但垃圾桶的功能单一,只能简单的实现垃圾的倾倒,主要依靠清洁人员进行人工巡查管理,垃圾桶分布的位置不一,人工巡查容易疏漏,出现垃圾桶满了未及时清理的现象。

针对上述问题,本领域技术人员采用垃圾桶入口加装红外对射管,以检测垃圾桶是否被阻塞。然而,红外对射管、前端的球面形发射部分既不能存在脏垢之类的污染物,更不能受到摩擦损伤,否则,从管芯发出的红外光将产生反射及散射现象,直接影响到红外光的传播,轻者可能降低遥控的灵敏度,缩减控制距离,重者可能产生失灵,甚至遥控失效。以上这些智能垃圾桶设计技术,在检测垃圾桶被装满的功能上存在不足。同时,未能实现对垃圾桶的网络化管理,也未能充分利用无线感知和多移动终端的技术优势,真正实现智能化。

本发明采用红外传感器,红外是红外线的简称,它是一种电磁波,可以实现数据的无线传输,自被发现以来,得到了广泛地应用。红外线传感器也随之发展起来,它是能够将红外辐射能转换成电能的光敏元件。根据任何物质只要本身具有一定的温度(高于绝对零度-273.16℃),都能辐射红外线这一特点,红外传感器实现了自动检测功能。

红外传感器测量时不与被测物体直接接触,因而不存在摩擦,并且因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响应快的优点,被大量地应用于军事领域中。然而存在以下缺点,长期使用下,在倒垃圾时,垃圾桶倒扣、抖动垃圾桶使红外线传感器松动,位置发生偏移,检测精度下降,需要重新人工校准红外线传感器的位置;还有一个目前垃圾桶存在的问题是大部分垃圾桶分为可回收垃圾区域和不可回收垃圾区域,两个区域回收的垃圾的数量不一致,导致其中一个区域满了另外一个区域还有很大的空闲。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垃圾桶满了未及时清理、垃圾桶内安装的红外传感器长期使用下位置发生偏移,偏移后难以校准位置、垃圾桶的可回收垃圾区域与不可回收垃圾区域填满的时间不一致,本发明提供了解决上述问题的基于无线传感器技术垃圾管理系统。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基于无线传感器技术垃圾管理系统,包括桶体,所述桶体内设有隔板把桶体内分为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两个区域,所述桶体开口处的下方和桶体的底部都设置有滑槽,且位于桶体前后两侧的滑槽与隔板滑动连接,桶体开口处左右两侧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凹槽,凹槽的形状、大小与减震装置的形状、大小相匹配,凹槽内可拆卸式的安装有减震装置,所述减震装置包括内嵌入有红外传感器、单片机、电源模块,所述红外传感器包括红外发射端和红外接收端,所述红外发射端位于左侧的减震装置内,红外接收端位于右侧的减震装置内,减震装置的一侧延伸出连通管与外界连通,红外传感器的探测头位于连通管内端,红外发射端与红外接收端位置相对应,减震装置的下表面和上表面都设置有若干个橡胶减震垫,减震装置的底部连接有丝杆,丝杆的正下方连接有减震器;其中,电源模块的数字电源端与单片机的电平输入端连接,红外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单片机的红外信号控制端连接,单片机的信号输出端与上位机连接。

本发明的原理为:红外接收端持续接收红外发射端发射的红外线信号,当红外线信号被阻挡并且超过预设时间时,预设时间为2s,本发明的桶体高度为620mm,根据公式h=0.5gt*t,其中g=9.8n/m*m,h=620mm,代入数据计算得,t=1.125,红外传感器把数据发送给单片机,单片机处理信号后把垃圾桶对应的位置信息以及编号信息发送给上位机显示。

本发明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基于无线传感器技术垃圾管理系统,设置有红外传感器检测垃圾是否装满并把垃圾桶装满信息以及垃圾桶位置信息发送给上位机提醒及时处理,更好的解决了垃圾桶满了未及时清理的问题,且红外传感器测量时不与被测物体直接接触,因而不存在摩擦,并且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响应快的优点;

2、本发明基于无线传感器技术垃圾管理系统,红外传感器安装在减震装置内,减震装置设有橡胶减震垫、减震器,防止垃圾桶倾倒垃圾、抖动垃圾桶时红外传感器位置发生偏移;

3、本发明基于无线传感器技术垃圾管理系统,减震装置的底部连接有丝杆,减震装置与丝杆的连接处设置有螺纹,丝杆通过旋转调节高度从而调节减震装置的位置,高精度的校准减震装置的位置;

4、本发明基于无线传感器技术垃圾管理系统,桶体内设有隔板把桶体内分为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两个区域,所述桶体开口处的下方和桶体的底部都设置有滑槽,且位于桶体前后两侧的滑槽与隔板滑动连接,可回收垃圾区域与不可回收垃圾区域,其中一个区域垃圾多的情况下由于重力作用会自动挤压隔板往另外一个区域移动,有效的减少两个区域垃圾填满的时间不一致情况。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中无线传感器技术电路原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减震装置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本发明盖上桶盖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无线传感器技术流程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桶体,11-桶盖,12-太阳能电池板,13-提手,14-加强筋,2-隔板,21-滑槽,3-减震装置,31-连通管,32-连通管内端,33-橡胶减震垫,4-红外传感器,41-红外发射端,42-红外接收端,5-丝杆,6-减震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5所示,基于无线传感器技术垃圾管理系统,管理系统,包括桶体1,所述桶体1内设有隔板2把桶体1内分为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两个区域,所述桶体1开口处的下方和桶体1的底部都设置有滑槽21,且位于桶体1前后两侧的滑槽21与隔板2滑动连接,桶体1开口处左右两侧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凹槽,凹槽的形状、大小与减震装置3的形状、大小相匹配,凹槽内可拆卸式的安装有减震装置3,所述减震装置3包括内嵌入有红外传感器4、单片机、电源模块,所述红外传感器4包括红外发射端41和红外接收端42,所述红外发射端41位于左侧的减震装置3内,红外接收端42位于右侧的减震装置3内,减震装置3的一侧延伸出连通管31与外界连通,红外传感器4的探测头位于连通管内端32,红外发射端41与红外接收端42位置相对应,减震装置3的下表面和上表面都设置有若干个橡胶减震垫33,减震装置3的底部连接有丝杆5,丝杆5的正下方连接有减震器6;其中,电源模块的数字电源端与单片机的电平输入端连接,红外传感器4的信号输出端与单片机的红外信号控制端连接,单片机的信号输出端与上位机连接。

红外接收端42持续接收红外发射端41发射的红外线信号,当红外线信号被阻挡并且超过预设时间时,预设时间为2s,本发明的桶体1高度为620mm,根据公式h=0.5gt*t,其中g=9.8n/m*m,h=620mm,代入数据计算得,t=1.125,红外传感器4把数据发送给单片机,单片机处理信号后把垃圾桶对应的位置信息以及编号信息发送给上位机显示。

红外传感器4检测垃圾是否装满并把垃圾桶装满信息以及垃圾桶位置信息发送给上位机提醒及时处理,更好的解决了垃圾桶满了未及时清理的问题,且红外传感器测量时不与被测物体直接接触,因而不存在摩擦,并且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响应快的优点;红外传感器4安装在减震装置3内,减震装置3设有橡胶减震垫33、减震器6,防止垃圾桶倾倒垃圾、抖动垃圾桶时红外传感器4位置发生偏移;减震装置3的底部连接有丝杆5,减震装置3与丝杆5的连接处设置有螺纹,丝杆5通过旋转调节高度从而调节减震装置3的位置,高精度的校准减震装置3的位置;桶体1内设有隔板2把桶体1内分为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两个区域,所述桶体1开口处的下方和桶体1的底部都设置有滑槽21,且位于桶体1前后两侧的滑槽21与隔板2滑动连接,可回收垃圾区域与不可回收垃圾区域,其中一个区域垃圾多的情况下由于重力作用会自动挤压隔板往另外一个区域移动,有效的减少两个区域垃圾填满的时间不一致情况。减震器6的底端和桶体1连接,顶端和减震装置3的底部连接,起到一定的减震作用。

实施例2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桶体1、红外传感器4、单片机、电源模块通过布线电连接。减震装置3与丝杆5的连接处设置有螺纹,丝杆5通过旋转调节高度。减震装置3底部的四角都设置有丝杆5,通过调节各个丝杆5配合全方位的调节减震装置3的高度、切斜度,达到高精度的校准。橡胶减震垫33的为nr材料制成。nr材料具有优异的弹性,耐疲劳性好,生热低,蠕变小,与金属件黏合性能好,耐寒性、电绝缘性和加工性能也好。桶体1设有与桶体1开口部面积相匹配的桶盖11,所述桶盖11与桶体1铰接,桶盖11上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12,太阳能电池板12与电源模块电连接。太阳能电池板12在白天可以吸收太阳能为电源模块存储电能,经济环保,桶盖11的两侧设有提手13以及加强筋14。设置提手13,方便运输和开盖,强筋14增加桶体1的强韧度。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