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壁式无障碍自平衡电梯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50300发布日期:2019-03-19 23:21阅读:367来源:国知局
附壁式无障碍自平衡电梯系统的制作方法

该发明属于高层建筑配套工程的范畴;尤其属于一种无障碍智能型电梯系统。



背景技术:

现在,高层建筑越来越高,电梯已成为必不可少的配套设备。现行的电梯,一般是纤拉式智能电梯,主机设置在建筑物顶部,利用钢丝绳纤拉提升或下降。高层建筑最害怕的是出现火警,一旦高层建筑中下部起火,电梯禁用,上部的人员只能在紧急逃生通道逃生,此时人员慌不择路,挤压、踩踏、熏烤等现象时有发生,往往造成很大的人员伤亡。再则,纤拉曳引机的机房占用一定空间,有时候建筑物顶部空间有限,装配不方便,需要装配在下部。针对于此,设计制造在停电和火警情况下可以照常运行的电梯系统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所需,特设计了这种附壁式无障碍自平衡电梯系统。

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附壁式无障碍自平衡电梯系统,包括附壁电梯井、轿厢、喷淋系统、楼层联动门、对重体、曳引机、伺服蓄电池组、风压机、总控制器、过渡轮;其特征是:附壁电梯井贴服高层建筑的外墙固定,附壁电梯井的墙壁侧在每层楼都预留门洞,在附壁电梯井的龙骨上预置轿厢轨道、对重体轨道,顶部或底部装配曳引机、过渡轮、总控制器、伺服蓄电池组、风压机,底部预置排水管道;轿厢的爬行导轨轮与轿厢轨道啮合;喷淋系统的供水管道装配在附壁电梯井内壁一侧;楼层联动门装配在预留的门洞上;对重体装配在对重体轨道上,上部固定上纤拉索,上纤拉索另一端通过曳引机的曳引轮或过渡轮与轿厢的上部连接;对重体下部固定下纤拉索,下纤拉索另一端通过过渡轮或曳引轮与轿厢下部连接。

如上所述,附壁电梯井由龙骨和防护层组成;龙骨呈“u”形,两端固定在建筑物外墙壁上,多个龙骨上下对齐,顶部和龙骨之间密封装配防护层,避免雨雪进入。

如上所述,轿厢属于载物载人箱体,对应楼层联动门一侧装配自动门;轿厢内侧壁装配轿厢控制器;轿厢外侧装配感应器和爬行导轨轮。

如上所述,喷淋系统包括供水管道、喷淋端口、温度感应探头;供水管道连接有压水源;供水管道在每个楼层都装配喷淋端口和温度感应探头;当温度感应探头探测的环境温度高于设定温度时,温度感应探头会把信号传递给喷淋端口,喷淋端口会自动打开对该楼层段进行喷淋降温,特别是对该楼层的楼层联动门的喷淋降温。

如上所述,楼层联动门包括联动门、楼层控制器;联动门装配在门洞内侧,用于开启和关闭门洞;楼层控制器装配在门洞一侧,楼层控制器面板上设置上行按钮、下行按钮和扫描雷达探头;楼层控制器的感应模块装配在附壁电梯井内侧与轿厢的感应器对应。

如上所述,轿厢上的轿厢控制器和每层楼上楼层联动门的楼层控制器通过感应器和感应模块交互控制信息;或者选择使用随行电缆进行传输控制信息。

如上所述,附壁式无障碍自平衡电梯系统平常运行时;伺乘人员只需点击控制器面板上的上行按钮或下行按钮,指令经楼层控制器传输给总控制器,总控制器控制曳引机运转,轿厢上行或下行到达伺乘人员所在楼层停稳,智能轿厢上的自动门和该楼层的联动门联动打开,伺乘人员进入轿厢,自动门和联动门联动关闭;在轿厢控制器的面板上选择要去的楼层代码,轿厢控制器记忆辨析后,到达所需楼层轿厢自动停止并打开自动门和联动门,乘坐人员走出轿厢进入所要去的楼层;如果伺乘人员按下楼层控制器面板上的上行按钮或下行按钮后离开,楼层控制器面板上的扫描雷达探头搜索不到伺乘人员会把信息传递给总控制器,总控制器智能取消在该楼层停止的信息控制,轿厢直接越过该楼层,以提高运行效率。

如上所述,附壁式无障碍自平衡电梯系统在遭遇停电或火警时,总控制器切换为蓄电池供电模式,无缝对接继续运行;火警发生时,火势危及该楼层的附壁电梯井和联动门,温度达到喷淋系统温度感应探头的设定温度,喷淋端口自动打开,对该楼层附壁电梯井和联动门进行喷淋降温;同时风压机启动,使附壁电梯井中的空气压强增大,避免外部的浓烟进入附壁电梯井;保证附壁式无障碍自平衡电梯系统能够正常运行;以便火警楼层以外的楼层的人员顺利逃生。

如上所述,在附壁电梯井的上方装配上限位模块,下方装配下限位模块;轿厢上行到附壁电梯井顶部时,碰触上限位块,上限位模块受力切断曳引机的电源供给以免轿厢上行失控冲顶;轿厢下行到附壁电梯井底部时,碰触下限位模块,下限位模块受力切断曳引机的电源供给以免轿厢下行失控越位。

如上所述,为了在特殊情况下更大的发挥附壁式无障碍自平衡电梯系统的无障碍工作效率,可选择性设置第三方控制平台;在各楼层的电梯门洞外侧和轿厢内设置摄像头,摄像头采集到的即时影像信息传递到控制室内的第三方控制平台;第三方控制平台根据传递来的即时影像信息,判断那层楼的伺乘人员较多,控制轿厢进行精确救援。

如上所述,轿厢上装配防坠或限速装置;轿厢和轿厢上的外部附件、联动门及其附件都做防水处理。

该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该发明在停电的情况下可利用自身匹配的伺服蓄电池组继续无障碍运行。2)该发明在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可依靠喷淋系统、风压机、伺服蓄电池组无障碍运行。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该发明进一步说明。

附图1是该发明的正视剖面图。

附图2是该发明的侧视剖面图。

图中1附壁电梯井11门洞12轿厢轨道13对重体轨道14排水管道15上限位模块16下限位模块17龙骨18防护层2轿厢21自动门22轿厢控制器23感应器24爬行导轨轮3喷淋系统31供水管道32喷淋端口33温度感应探头4楼层联动门41联动门42楼层控制器43感应模块5对重体51纤拉索52下纤拉索6曳引机61曳引轮7伺服蓄电池组8风压机9总控制器10过渡轮。

具体实施方式

附壁式无障碍自平衡电梯系统,包括附壁电梯井(1)、轿厢(2)、喷淋系统(3)、楼层联动门(4)、对重体(5)、曳引机(6)、伺服蓄电池组(7)、风压机(8)、总控制器(9)、过渡轮(10);其特征是:附壁电梯井(1)贴服高层建筑的外墙固定,附壁电梯井(1)的墙壁侧在每层楼都预留门洞(11),在附壁电梯井(1)的龙骨(17)上预置轿厢轨道(12)、对重体轨道(13),顶部或底部装配曳引机(6)、过渡轮(10)、总控制器(9)、伺服蓄电池组(7)、风压机(8),底部预置排水管道(14);轿厢(2)的爬行导轨轮(24)与轿厢轨道(12)啮合;喷淋系统(3)的供水管道(31)装配在附壁电梯井(1)内壁一侧;楼层联动门(4)装配在预留的门洞(11)上;对重体(5)装配在对重体轨道(13)上,上部固定上纤拉索(51),上纤拉索(51)另一端通过曳引机(6)的曳引轮(61)或过渡轮(10)与轿厢(2)的上部连接;对重体(5)下部固定下纤拉索(52),下纤拉索(52)另一端通过过渡轮(10)或曳引轮(61)与轿厢(2)下部连接。

如上所述,附壁电梯井(1)由龙骨(17)和防护层(18)组成;龙骨(17)呈“u”形,两端固定在建筑物外墙壁上,多个龙骨(17)上下对齐,顶部和龙骨(17)之间密封装配防护层(18),避免雨雪进入。

如上所述,轿厢(2)属于载物载人箱体,对应楼层联动门(4)一侧装配自动门(21);轿厢(2)内侧壁装配轿厢控制器(22);轿厢(2)外侧装配感应器(23)和爬行导轨轮(24)。

如上所述,喷淋系统(3)包括供水管道(31)、喷淋端口(32)、温度感应探头(33);供水管道(31)连接有压水源;供水管道(31)在每个楼层都装配喷淋端口(32)和温度感应探头(33);当温度感应探头(33)探测的环境温度高于设定温度时,温度感应探头(33)会把信号传递给喷淋端口(32),喷淋端口(32)会自动打开对该楼层段进行喷淋降温,特别是对该楼层的楼层联动门(4)的喷淋降温。

如上所述,楼层联动门(4)包括联动门(41)、楼层控制器(42);联动门(41)装配在门洞(11)内侧,用于开启和关闭门洞(11);楼层控制器(42)装配在门洞(11)一侧,楼层控制器(42)面板上设置上行按钮、下行按钮和扫描雷达探头;楼层控制器(42)的感应模块(43)装配在附壁电梯井(1)内侧与轿厢(2)的感应器(23)对应。

如上所述,轿厢(2)上的轿厢控制器(22)和每层楼上楼层联动门(4)的楼层控制器(42)通过感应器(23)和感应模块(43)交互控制信息;或者选择使用随行电缆进行传输控制信息。

如上所述,附壁式无障碍自平衡电梯系统平常运行时;伺乘人员只需点击楼层控制器(42)面板上的上行按钮或下行按钮,指令经楼层控制器(42)传输给总控制器(9),总控制器(9)控制曳引机(6)运转,轿厢(2)上行或下行到达伺乘人员所在楼层停稳,轿厢(2)上的自动门(21)和该楼层的联动门(41)联动打开,伺乘人员进入轿厢(2),自动门(21)和联动门(41)联动关闭;在轿厢控制器(22)的面板上选择要去的楼层代码,轿厢控制器(22)辨析记忆后,到达所需楼层轿厢(2)自动停止并打开自动门(21)和联动门(41),乘坐人员走出轿厢(2)进入所要去的楼层;如果伺乘人员按下楼层控制器(42)面板上的上行按钮或下行按钮后离开,楼层控制器(42)面板上的扫描雷达探头搜索不到伺乘人员会把信息传递给总控制器(9),总控制器(9)智能取消在该楼层停止的信息控制,轿厢(2)直接越过该楼层,以提高运行效率。

如上所述,附壁式无障碍自平衡电梯系统在遭遇停电或火警时,总控制器(9)切换为伺服蓄电池组(7)供电模式,无缝对接继续运行;火警发生时,火势危及该楼层的附壁电梯井(1)和联动门(41),温度达到喷淋系统(3)温度感应探头(33)的设定温度,喷淋端口(32)自动打开,对该楼层附壁电梯井(1)和联动门(41)进行喷淋降温;同时风压机(8)启动,使附壁电梯井(1)中的空气压强增大,避免外部的浓烟进入附壁电梯井(1);保证附壁式无障碍自平衡电梯系统能够正常运行;以便火警楼层以外的楼层的人员顺利逃生。

如上所述,在附壁电梯井(1)的上方装配上限位模块(15),下方装配下限位模块(16);轿厢(2)上行到附壁电梯井(1)顶部时,碰触上限位模块(15),上限位模块(15)受力切断曳引机(6)的电源供给以免轿厢(2)上行失控冲顶;轿厢(2)下行到附壁电梯井(1)底部时,碰触下限位模块(16),下限位模块(16)受力切断曳引机(6)的电源供给以免轿厢(2)下行失控越位;轿厢(2)上装配防坠或限速装置;轿厢(2)和轿厢(2)上的外部附件、联动门(41)及其附件都做防水处理。

如上所述,为了在特殊情况下更大的发挥附壁式无障碍自平衡电梯系统的无障碍工作效率,可选择性设置第三方控制平台;在各楼层的电梯门洞(11)外侧和轿厢(2)内设置摄像头,摄像头采集到的即时影像信息传递到控制室内的第三方控制平台;第三方控制平台根据传递来的即时影像信息,判断那层楼的伺乘人员较多,控制轿厢(2)进行精确救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