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屏蔽球包装运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57911发布日期:2019-03-30 09:27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屏蔽球包装运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屏蔽球包装运输装置。



背景技术:

在直流特高压换流站阀厅中,一般采用屏蔽球来实现设备及管母节点处的防电晕。

屏蔽球在制造时一般是分为两个半球分别制造,制造完成后,将两个半球对接固定在一起进行整球包装,然后在整球外部设置软质裹附物,最后整体装在一个胶合板箱子里运输到现场。

屏蔽球的体积较大,而壁厚又较薄,所以其强度并不是很高,在运输过程中遇到路面不平时很容易因为磕碰而变形,这会造成屏蔽球的损伤,影响屏蔽球的质量;另外,对于胶合板箱子包装,在屏蔽球到达现场后一般是采用破坏性的拆卸方式,胶合板箱子的回收率极低,这也增加了包装运输的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屏蔽球包装运输装置,用于解决现有的包装装置很容易造成屏蔽球在运输过程中因磕碰而损伤其结构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述的屏蔽球包装运输装置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该屏蔽球包装运输装置包括至少两层上下设置且可拆组合在一起的框架,相邻两层框架之间通过层间支撑柱隔开,除顶层框架以外的其余层框架均为用于支撑屏蔽球的半球的支撑框架,支撑框架上设有用于支撑半球开口处端面的半球支撑面,支撑框架上还设有用于与半球开口处的内壁面配合和/或用于与半球开口处的外壁面配合以阻止半球在半球支撑面内移动的挡止面,上一层框架上具有用于对下一层框架上的半球进行向上移动限位的限位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屏蔽球包装运输装置的支撑框架上设有用于与半球开口处的内壁面配合和/或用于与半球开口处的外壁面配合的挡止面,可以阻止半球在半球支撑面内移动,上一层框架上又具有用于防止半球向上移动的限位面,保证了半球不管是横向还是垂向都无法移动,这样在运输过程中即使遇到地面不平时也不会出现半球与支撑框架磕碰的情况,可以防止半球的损伤。

进一步的,层间支撑柱的高度小于半球的半径。

这样改进的有益效果是:因为半球内中空,所以下层放置的半球的顶部可以部分伸入上层放置的半球内部,设置层间支撑柱的高度小于半球的半径的目的就是利用这一点来使下层的半球的顶部超过上层的支撑框架伸入上层的半球内进而节省整个屏蔽球包装运输装置占用的高度空间。

进一步的,支撑框架上设置有挡止件,挡止面设置在挡止件上,挡止件包括用于与半球开口处的内壁面配合的内挡止件和用于与半球开口处的外壁面配合的外挡止件,内、外挡止件之间形成供半球的开口端卡入的间隙。

这样改进的有益效果是:设置内挡止件和外挡止件,并在内、外挡止件之间形成卡装半球的开口端的间隙,可以更加稳定的限制半球的横向移动。

进一步的,内、外挡止件上用于与半球接触的部位设置成与半球壁面相匹配的弧面。

这样改进的有益效果是:这样设置,可以防止挡止件本身对半球开口端结构的损伤。

进一步的,内、外挡止件成组设置,一组挡止件中的外挡止件有两个,且一组挡止件中的内挡止件位于两个外挡止件之间。

这样改进的有益效果是:相比于内挡止件和外挡止件均设置一个,这样设置使半球更加稳固。

进一步的,各层框架均包括至少三个首尾相接的支撑梁,挡止件设置在支撑梁上。

这样改进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一种支撑框架组成方式,通过支撑梁组成各层框架,支撑梁相比于板状结构重量较轻,使得包装运输装置整体的重量比较轻。

进一步的,各支撑梁的一端设置有凸连接部、另一端设置有凹连接部,相邻支撑梁之间通过凸连接部和凹连接部的凹凸配合连接在一起,凹、凸连接部上均设置有螺杆穿孔。

这样改进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凹、凸配合来实现各支撑梁的连接,保证各支撑梁的上表面处于同一个水平面内,进而保证了半球安装时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各层框架通过棱角处的贯穿各层框架的螺杆连接在一起,层间支撑柱上也设置有螺杆穿孔。

这样改进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螺杆一次性的将各层框架和层间支撑柱连接起来,操作方便,避免了各层之间单独连接的繁琐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的屏蔽球包装运输装置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的屏蔽球包装运输装置的实施例1中支撑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所述的屏蔽球包装运输装置的实施例1的单层支撑框架与半球配合的使用状态图;

附图中:1-支撑梁,2-层间支撑柱,3-外挡止件,4-内挡止件,5-螺杆,6-半球,11-螺杆穿孔,12-凹连接部,13-凸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述的屏蔽球包装运输装置的实施例1包括四层支撑框架,使用时可以放置三个半球6,即分别在第一层和第二层之间、第二层和第三层之间以及第三层和第四层之间放置半球。在其他实施例中,该屏蔽球包装运输装置的层数也可以不是四层,可以是两层、三层、五层等其他层数都可以,当然,至少为两层。

如图1和图2所示,每层支撑框架由四个支撑梁1首尾相接连接在一起,连接的形式为每一个连接位置的一个支撑梁1的端部设置为凹连接部12,另一个支撑梁1的端部设置成凸连接部13,通过凹凸配合实现两个支撑梁1的组装,凹连接部12为在支撑梁1的端部开槽形成,凸连接部13为在支撑梁1的端部与凹连接部12的开槽尺寸匹配的结构,支撑梁1的凹连接部12和凸连接部13上均设有螺杆穿孔11,且同一连接位置处的螺杆穿孔11在两个支撑梁1实现凹凸配合后上下对应。在其他实施例中,组成支撑框架的支撑梁的数量也可以是三个、五个等其他数量,当然,至少有三个;支撑框架也可以不是由首尾相接的支撑梁构成,可以是一整块平板,同样满足要求;支撑梁也可以通过焊接的形式固定在一起,只是此时支撑梁不便拆卸。

如图1所示,组装后的支撑框架通过层间支撑柱2实现支撑连接,层间支撑柱2为一个圆柱形结构,层间支撑柱2的高度小于半球6的半径,这样设置可以使半球安装后穿过上层支撑框架后伸入上层的半球内,可以节省空间,层间支撑柱2设置在相邻两层支撑框架之间,且支撑点为每层支撑框架的支撑梁1的连接位置,层间支撑柱2上开设有贯穿孔,贯穿孔构成层间支撑柱上的螺杆穿孔,贯穿孔与支撑梁1上的螺杆穿孔11对应连通,各层支撑框架和层间支撑柱通过四根螺杆5和配套的螺母固定在一起。在其他实施例中,层间支撑柱也可以是方形结构,同样满足要求;层间支撑柱的高度也可以等于或大于半球的半径,只是这样设置占用高度空间较多。

在其他实施例中,各层支撑框架和层间支撑柱也可以不通过螺杆一次固定连接,可以是每层的相邻支撑梁之间通过合页或焊接固定,支撑梁的连接位置上表面和下表面上固定有凸出的螺柱,层间支撑柱的两端均开设有对应的内螺纹孔,通过螺纹配合将层间支撑柱和支撑框架连接起来。

如图1-3所示,每个支撑梁1上设置有两个外挡止件3和一个内挡止件4,两个外挡止件3和一个内挡止件4构成一组挡止件,内挡止件4位于两个外挡止件3之间且相对于外挡止件3靠近支撑框架内侧;外挡止件3和内挡止件4之间形成用于放置半球开口端的间隙,该间隙根据半球壁板厚度设定,外挡止件3和内挡止件4与半球开口端接触的面构成挡止面,挡止面的形状按照对应处半球开口端的壁面形状设置,两者相匹配以防止挡止面对半球开口端造成损伤。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仅设置一个内挡止件和一个外挡止件,或者仅设置内挡止件,或者仅设置外挡止件均可;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不设置挡止件,如支撑框架为具有一定厚度的平板,可以在平板的四周设置一圈凸起,凸起位于半球外部或内部,同样可以防止半球横向移动,还可以在平板上挖槽,半球放入槽内,槽壁阻挡半球横向移动;挡止面的形状也可以不按照半球开口端的壁面形状设置,可以在挡止面上安装柔性材料以防止挡止面对半球的损伤。

该屏蔽球包装运输装置使用时,首先将最底层的四个支撑梁1拼接好,并在四个角的连接位置处各穿装一根螺杆5,然后放置半球6,放置时一定要将半球6的开口端放置在外挡止件3和内挡止件4之间,放置好第一个半球6后,再将层间支撑柱2穿入螺杆5上,然后再安装第二层支撑框架,第二层支撑框架的下表面和内表面构成了对第一层的半球6进行向上移动限位的的限位面,为了避免损伤半球6,在限位面和半球6之间填充有较厚的软质裹附物,在第二层支撑框架上放置第二个半球6,以此类推,最终组装完最上层支撑框架后用螺母将该屏蔽球包装运输装置锁死。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