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连杆式层门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78353发布日期:2019-03-08 23:58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电梯连杆式层门锁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梯门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梯连杆式层门锁。



背景技术:

电梯层门锁又称厅门锁,其安装于每个楼层的层门处,是确保层门不被厅外人员开启的安全装置。只有当电梯进入开锁区,并平层停靠时,才能通过轿门上的门刀将层门同步开启。在紧急情况下或维保人员需要进入井道或上轿顶维保电梯时,才能由经过培训的电梯专业人员借助三角钥匙从层门外打开层门。借助三角钥匙从层门外打开层门时需要遵守安全操作规范,例如,层门不能一次性打开,而应先打开一定缝隙,确认轿厢处于安全位置后再将层门完全打开。

但是由于我国的电梯保有量巨大,而专业的维保人员数量严重不足,专业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不规范操作行为普遍存在,专业人员有时会将层门一次完全打开,稍有不慎就会造成坠落井道的事故。

因此,现有的层门锁可以有效防止非专业人员打开层门,却无法从技术层面上有效防范由专业人员的不规范操作造成的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梯连杆式层门锁,该电梯连杆式层门锁是针对专业人员的不规范操作设计的,其从技术层面上保证了即使专业人员采取了不规范操作,也不会造成坠落事故,且能够将层门打开,从而增强层门锁的安全性。

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梯连杆式层门锁,包括第一动锁钩、定锁钩、锁轮组件、锁底板和手动开锁组件,所述第一动锁钩与所述锁轮组件固联为一体,所述锁轮组件活动铰接于所述锁底板,所述手动开锁组件包括开锁拨杆和开锁摆杆,所述开锁摆杆一端固连于所述第一动锁钩、另一端抵靠于所述开锁拨杆,还包括第二动锁钩、第一锁钩连杆、第二锁钩连杆和弹性体;

所述第二动锁钩活动铰接且贴靠于所述第一动锁钩,且所述第二动锁钩的锁钩部突出于所述第一动锁钩的锁钩部,所述弹性体设置于所述第二动锁钩与所述第一动锁钩之间,且所述第二动锁钩在所述弹性体的作用下相对于所述第一动锁钩保持不动;

所述第一锁钩连杆一端活动铰接于所述第二动锁钩、另一端活动铰接于所述第二锁钩连杆;

所述第二锁钩连杆固连于所述开锁拨杆的旋转中心且能够随所述开锁拨杆一同转动。

优选地,所述弹性体为扭簧,所述第二动锁钩的远离锁钩部的一端活动铰接于所述第一动锁钩,且所述扭簧卡设于活动铰接处。

优选地,所述第一动锁钩的上缘设置有向外延伸的限位块,在所述弹性体的作用下,所述第二动锁钩的上端面抵靠于所述限位块。

优选地,所述第一锁钩连杆的一端部活动铰接于所述第二动锁钩的中部。

优选地,所述第二锁钩连杆为一圆盘,所述圆盘的中心固连于所述开锁拨杆的旋转中心,所述第一锁钩连杆活动铰接于所述圆盘的边缘。

优选地,所述第二动锁钩的锁钩部突出于所述第一动锁钩的锁钩部的距离为3cm—15cm。

优选地,所述第一锁钩连杆与所述第二锁钩连杆的长度比例为9—15。

优选地,所述第二动锁钩的锁钩部中与所述定锁钩相啮合的部位开设有安全开槽,且所述第二动锁钩受到的外力超过规定极限时,所述安全开槽使所述第二动锁钩的锁钩部断裂。

优选地,所述第二动锁钩与所述定锁钩相互作用时,所述第二动锁钩与所述定锁钩的啮合深度不小于7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电梯连杆式层门锁通过新增组件第二动锁钩、第一锁钩连杆、第二锁钩连杆和弹性体,配合原有的第一动锁钩、定锁钩、锁轮组件、锁底板和手动开锁组件,将层门的手动开锁分解为了必须按规定流程操作完成的两步,在技术层面上保证了手动开锁的安全性,且不影响原有门刀的开锁功能。此外,该电梯连杆式层门锁可在原有电梯门锁基础上进行改进,既降低了生产工艺改进的成本,也有利于对现有电梯进行改造,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电梯层门锁的锁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与图1对应的电梯层门锁的开锁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梯连杆式层门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与图3对应的电梯连杆式层门锁第一次开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与图4对应的电梯连杆式层门锁第一次开锁后层门开缝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与图5对应的电梯连杆式层门锁第二次开锁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突出距离:h拉力:m推力:n

第一动锁钩:1

复位弹簧:11第二动锁钩:12第一锁钩连杆:13

第二锁钩连杆:14弹性体:15限位块:16

安全开槽:17

定锁钩:2

锁轮组件:3

动锁轮:31定锁轮:32

锁底板:4

手动开锁组件:5

开锁摆杆:51开锁拨杆:52开锁旋转轴:5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发明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兹配合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现有的层门锁结构原理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第一动锁钩1、定锁钩2、锁轮组件3、锁底板4和手动开锁组件5。其中,定锁钩2固定在层门的门头板,其位置保持固定不动。锁轮组件3包括定锁轮32和动锁轮31,定锁轮32和动锁轮31均固定在第一动锁钩1上。第一动锁钩1和锁轮组件3通过定锁轮32活动铰接于锁底板4,即第一动锁钩1和锁轮组件3可作为整体,以定锁轮32的中心为旋转中心相对于锁底板4摆动,且当其摆动时,可使第一动锁钩1和定锁钩2脱离啮合,实现开锁。

手动开锁组件5包括开锁拨杆52和开锁摆杆51,开锁摆杆51的上端通过螺钉固定在第一动锁钩1上,开锁摆杆51的下端抵靠在开锁拨杆52上。开锁拨杆52的上端固定在开锁旋转轴53上,即开锁时,开锁旋转轴53可带动开锁拨杆52摆动。

图1所示的层门锁处于锁合状态,此时,第一动锁钩1在其上部的复位弹簧11的作用下与定锁钩2啮合。图2所示的层门锁处于开锁状态,此时,在层门外用三角钥匙旋转开锁旋转轴53,开锁旋转轴53带动开锁拨杆52摆动,开锁拨杆52拨动开锁摆杆51,使其顶着第一动锁钩1绕定锁轮32的中心旋转,最终实现第一动锁钩1和定锁钩2脱离啮合,完成开锁过程。

如图2所示,手动开锁后,层门可一次性完全打开,再无安全防护装置,若此时轿厢未停在此楼层平层位置附近,层门一次性完全打开后,面对深邃、黑暗及无防护的井道,开锁人员会由于心理恐惧等因素造成坠落事故。

为了从技术层面保证层门无法一次性完全打开,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电梯连杆式层门锁,如图3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除了具有现有层门锁中的常规组件外,还包括第二动锁钩12、第一锁钩连杆13、第二锁钩连杆14和弹性体15。

第二动锁钩12一端具有锁钩部,另一端活动铰接于第一动锁钩1,在第二动锁钩12与第一动锁钩1的铰接处卡设有弹性体15,在本实施例中,弹性体15为扭簧。第一动锁钩1的上部边缘向外延伸有限位块16,第二动锁钩12内侧面与第一动锁钩1相贴合,且第二动锁钩12的上部端面在弹性体15扭簧的作用下抵靠在限位块16上。

如图3所示,第二动锁钩12的锁钩部突出于第一动锁钩1的锁钩部的左侧,突出的距离h与开门确认轿厢位置所需的开门缝隙大小有关,优选地,可将突出距离h设置为3cm—15cm。

第一锁钩连杆13的一端活动铰接于第二动锁钩12的中部、另一端活动铰接于第二锁钩连杆14。由于第二锁钩连杆14的长度较小,可以设计成杆的形状,也可设计为便于制造和安装的圆盘,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二锁钩连杆14设计为圆盘。第二锁钩连杆14固连于开锁拨杆52的旋转中心,即开锁旋转轴53,且第二锁钩连杆14能够随开锁拨杆52一同转动。第一锁钩连杆13活动铰接于圆盘的边缘。

为了实现预期的功能,第一锁钩连杆13与第二锁钩连杆14的长度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比例关系,该比例关系与第一锁钩连杆13和第二锁钩连杆14之间的联动关系有关,优选地,该比例为9—15。其原理为:如图4所示,当开锁旋转轴53顺时针旋转时,第二锁钩连杆14顺时针摆动或转动,第二锁钩连杆14对第一锁钩连杆13产生一拉力m,该拉力m使第二动锁钩12绕其铰接处向下摆动。如图6所示,当开锁旋转轴53逆时针旋转时,第二锁钩连杆14逆时针摆动或转动,第二锁钩连杆14对第一锁钩连杆13产生一推力n,该推力n使第二动锁钩12绕其铰接处向上摆动。

本实施例的电梯连杆式层门锁的工作过程可分为第一次开锁、层门开缝、第二次开锁三个过程,其工作原理如图3、4、5、6所示。在未开锁前,如图3所示,第一动锁钩1与定锁钩2啮合,第二动锁钩12位于定锁钩2的左侧。当需要手动开锁时,如图4所示,在层门外用三角钥匙顺时针旋转开锁旋转轴53,开锁旋转轴53将产生两个联锁动作,一方面,开锁旋转轴53带动第二锁钩连杆14顺时针转动,锁钩连杆14对第一锁钩连杆13产生一拉力m,该拉力m使第二动锁钩12绕其铰接处向下摆动,另一方面,开锁旋转轴53带动开锁拨杆52摆动,开锁拨杆52拨动开锁摆杆51,使其顶着第一动锁钩1绕定锁轮32的中心旋转,使第一动锁钩1和定锁钩2脱离啮合,完成第一次开锁。

此时,层门可打开一定的缝隙至图5所示的相对位置,操作人员通过层门的缝隙可确认轿厢在井道内的位置,若未在安全位置,则松开三角钥匙,层门自动关闭,若在安全位置,则可进一步将层门全部打开,具体的打开原理如图6所示,在图5所示的基础上,再用三角钥匙逆时针旋转开锁旋转轴53,开锁旋转轴53带动第二锁钩连杆14逆时针转动,第二锁钩连杆14对第一锁钩连杆13产生一推力n,该推力n使第二动锁钩12绕其铰接处向上摆动,使第二动锁钩12与定锁钩2脱离啮合,完成第二次开锁。

此外,在第二动锁钩12的锁钩部中与定锁钩2相啮合的部位开设有安全开槽17,当第二动锁钩12出现故障,且始终与定锁钩2啮合时,通过施加规定极限的力,可使定第二动锁钩12的锁钩部在安全开槽17处断裂,从而实现在极端状况下的开锁功能。

同时,为了保证第二动锁钩12与定锁钩2的充分啮合,第二动锁钩12与2定锁钩相互啮合并起锁定作用时,第二动锁钩12与定锁钩2的啮合深度不小于7mm。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电梯连杆式层门锁将层门的完全打开分解为了必须按规定流程操作完成的两步,在技术层面上保证了手动开锁的安全性,此外,该电梯连杆式层门锁可在原有电梯门锁基础上进行改进,既降低了生产工艺改进的成本,也有利于对现有电梯进行改造,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本发明已由上述相关实施例加以描述,然而上述实施例仅为实施本发明的范例。必需指出的是,已揭露的实施例并未限制本发明的范围。相反地,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所作的更动与润饰,均属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