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施工升降机与楼层平台间距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78311发布日期:2019-03-08 23:58阅读:184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施工升降机与楼层平台间距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施工用升降机,特别是指一种施工升降机与楼层平台间距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施工升降机主要指建筑用客货梯,主要用于建筑工地或现有建筑物,是运送工人及物料到各个不同楼层的垂直运输设备,属于一种特种设备。该设备运输物料时对施工升降机到楼层(施工升降机楼层停层平台)间距有严格的控制,不然将严重影响到施工安全,工人卸料时会费工费时;根据《施工升降机安全规程》gb10055-2007第5条要求:正常工况下,关闭的吊笼门与层门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大于200mm;装载和卸载时,吊笼门框外缘与登机平台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大于50mm;施工现场实际施工时需要搭设施工升降机楼层停层平台以控制以上第2项要求的间距;

一般情况下一旦施工升降机竖直轨道建好以后,升降机与楼层之间的距离就变为一个固定数值;传统的施工升降机在使用时,在每个楼层都要搭设供施工人员和货物通行的走板(通道),后来又出现了一种翻板门,并且将翻板门设置于升降机吊笼内,当到达某层时只需要将翻板门放下并将翻板门另一端搭在所停靠楼层处的登机平台上,解决了每层搭设通道的繁琐程序和不必要投入,现有的施工用升降机通常是有一个驾驶室,然后有驾驶人员负责驾驶升降机在到达某层时使升降机停止上升,由于是人工手动控制升降机停止,当升降机在到达某层时驾驶人员很难将升降机停靠的位置满足:刚好使得设置于升降机内的翻板门放平时与所停靠位置楼层处于同一水平线上,这就使得当翻板门放下时会出现两种不利于货物和人员通过的情况:1、若施工升降机停靠位置偏高,使得将翻板门放下时,翻板门靠近楼层一端未与楼层登机平台接触,并处于悬空状态;2、若施工升降机停靠位置偏低,当翻板门被放下时,会出现翻板门靠近楼层一端向上翘起并且高于所停靠楼层登机平台;以上两种情况均不利于货物和人员的通过,影响施工进度,因此需要一种施工升降机与楼层平台间距控制装置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施工升降机与楼层平台间距控制装置,该施工升降机与楼层平台间距控制装置可根据施工升降机的停靠位置,使得吊笼底板在升降装置的控制下带动翻板门进行竖向移动,满足翻门板与所停靠楼层登机平台处于同一水平线上,当施工升降机所停靠位置偏高时,在升降装置的控制下驱动吊笼底板向下移动以至使翻门板与所停靠楼层登机平台水平,当施工升降机所停靠位置偏低时,在在升降装置的控制下驱动吊笼底板向上移动以至使翻门板与所停靠楼层登机平台水平。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施工升降机与楼层平台间距控制装置,包括导轨且与导轨相配合的吊笼,其特征在于,所述吊笼纵向两侧壁之间竖向滑动连接有底板且底板经设置与吊笼顶壁的升降装置驱动,所述底板靠近楼层登机平台一端转动安装有翻门板且翻门板由设置于底板上的第一驱动电机驱动,使得翻门板收起或者放下,所述翻门板底壁设置有水平控制箱且水平控制箱顶壁横向转动安装有水平杆,水平杆上端面横向两端安装有弧形导电块,水平控制箱顶壁上设置有分别与两弧形导电块相配合的矩形导电块且靠近楼层登机平台一侧的矩形导电块高度略大于靠近吊笼的矩形导电块,水平控制箱靠近吊笼横向一侧壁横向滑动连接有绝缘片且绝缘片与水平控制箱侧壁之间经第一弹簧连接,水平控制箱顶壁与绝缘片相对应位置安装有第一电磁铁,所述翻门板靠近楼层登机平台一侧纵向一端开设有竖向延伸的第一矩形孔且第一矩形孔横向两侧壁均安装有导电片,第一矩形孔内竖向滑动配合有触发块且触发块上端安装有与导电片滑动配合的矩形导电杆,第一矩形孔上端设有宽度略大于第一矩形孔的第二矩形孔且触发块上端与第二矩形孔顶壁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相互配合的矩形导电块和弧形导电块、第一电磁铁、矩形导电杆和与之相配合的导电片共同设置于第一稳压回路中,并且满足:当靠近吊笼的矩形导电块和与之相配合的弧形导电块接触时驱动升降装置上升,当远离吊笼的矩形导电块和与之相配合的弧形导电块接触且矩形导电杆与导电片接触时驱动升降装置下降。

优选的,所述矩形导电块和与之相配合的导电片构成第一开关,远离吊笼的矩形导电块和与之相配合的弧形导电块构成第二开关,靠近吊笼的矩形导电块和与之相配合的弧形导电块构成第三开关,第一开关与第一电磁铁之间并联且与第二开关串联于一回路中,第三开关和上述回路共同并联于第一稳压回路中。

优选的,所述吊笼底顶壁纵向两侧且呈对角设置转动安装有竖向设置的螺杆,螺杆向上穿出吊笼顶壁且穿出一端套固有第一锥齿轮,两第一锥齿轮分别啮合有第二锥齿轮且第二锥齿轮经设置于吊笼顶壁的第二驱动电机驱动,所述吊笼顶壁纵向两侧呈对角设置固定安装有竖向设置的导向杆,螺杆与底板之间为螺纹配合且导向杆与底板之间为竖向滑动配合,螺杆与导向杆底部均设置有圆板。

优选的,所述翻门板置于吊笼内一端经第一轴转动安装于底板上且第一轴纵向一侧套固有第一线轮,底板上转动安装有第二线轮,第一线轮缠绕有第一线绳且第一线绳经第二线轮导向连接有设置在底板上的第一过度装置,第一过度装置另一端经第二线绳连接有第三线轮,翻门板靠近楼层登机平台一端连接有第三线绳,第三线绳经转动安装于底板上的第四线轮导向连接有第二过度装置,第二过度装置另一端经第四线绳连接有与第三线轮同轴转动的第五线轮,第五线轮和第三线轮经设置于底板上的第一驱动电机驱动。

优选的,所述第一过度装置包括倾斜设置且固定安装于底板上的第一矩形筒,第一矩形筒内滑动连接有第一矩形块且第一矩形块一侧壁设有第一滑块,第一矩形筒侧壁上设有与第一滑块滑动配合且不通透的第一滑槽,第一矩形块靠近第一驱动电机一侧开设有第一矩形滑道且第一矩形滑道内滑动连接有第一过度块,第一过度块与第一矩形滑道底壁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第一过度块侧壁上设有第一限位块,第一矩形滑道侧壁上设有与第一限位块滑动配合且不通透的第二滑槽。

优选的,所述第二过度装置包括倾斜设置且固定安装于底板上的第二矩形筒,第二矩形筒内滑动连接有第二矩形块且第二矩形块一侧壁设有第二滑块,第二矩形筒侧壁上设有与第二滑块滑动配合且不通透的第三滑槽,第二矩形块靠近第一驱动电机一侧开设有第二矩形滑道且第二矩形滑道内滑动连接有第二过度块,第二过度块与第二矩形滑道底壁之间连接有第四弹簧,第二过度块侧壁上设有第二限位块,第二矩形滑道侧壁上设有与第二限位块滑动配合且不通透的第四滑槽。

优选的,所述翻门板横向两侧分别设有矩形腔体且矩形腔体内滑动连接有弧形坡度板,靠近吊笼的弧形坡度板上端固定有横向延伸的第一齿条,远离吊笼的弧形坡度板底部固定有横向延伸的第二齿条,两矩形腔体底壁之间经矩形滑孔连通,第一齿条滑动配合于矩形滑孔顶壁,第二齿条滑动配合于矩形滑孔底壁,第一齿条与第二齿条重叠部位共同啮合有驱动齿轮且驱动齿轮经设置于翻门板内的第三驱动电机驱动,第一齿条上连接有第一复位弹簧且第一复位弹簧另一端连接于矩形滑孔底壁,第二齿条上连接有第二复位弹簧且第二复位弹簧另一端连接于矩形滑孔底壁,第三驱动电机开关与第一开关、第一电磁铁之间并联且共同与第二开关串联于一回路中。

优选的,所述吊笼横向两侧分部竖向滑动连接有安全门且靠近楼层登机平台一端的安全门纵向两侧设有竖向延伸的驱动齿条,驱动齿条啮合有转动安装于吊笼顶壁的驱动升降齿轮且驱动升降齿轮由设置于吊笼顶壁的第四驱动电机驱动,靠近楼层登机平台一侧的安全门面向另一安全门一侧安装有第一长方形杆,远离楼层登机平台一侧的安全门安装有与第一长方形杆相配合的第二长方形杆,第一长方形杆面向第二长方形杆一端横向滑动连接有连接块且连接块与第一长方形杆之间连接有第五弹簧,第二长方形杆面向连接块一侧设有与之相配合的矩形滑腔且矩形滑腔底壁设有第二电磁铁,第二电磁铁串联于第二稳压回路中。

优选的,所述翻门板纵向两侧安装有防护栏杆。

上述技术方案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提供一种施工升降机与楼层平台间距控制装置,该施工升降机与楼层平台间距控制装置可根据施工升降机的停靠位置,使得吊笼底板经升降装置在设置于水平控制箱内的控制系统控制下带动翻板门进行竖向移动,满足翻门板被放下时与所停靠楼层登机平台处于同一水平线上,当施工升降机所停靠位置偏高时,在水平控制箱的控制下升降装置驱动吊笼底板向下移动以至使翻门板与所停靠楼层登机平台水平,当施工升降机所停靠位置偏低时,在水平控制箱的控制下升降装置驱动吊笼底板向上移动以至使翻门板与所停靠楼层登机平台水平,使得位于吊笼内的货物以及施工人员能够较好、顺利的通过翻门板并安全到达所停靠楼层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吊笼与楼层平台配合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翻门板伸出吊笼关系位置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吊笼与翻门板右侧视图;

图4为本发明吊笼纵向一侧壁删去后吊笼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吊笼停靠位置高于所停靠楼层平台且翻门板放下时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吊笼停靠位置低于所停靠楼层平台且翻门板放下时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翻门板收回至吊笼内后吊笼纵向一侧壁删去后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吊笼与翻门板左侧视图;

图9为本发明水平杆与相应的导电块以及矩形导电杆与导电片接触时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水平杆与相应的导电块以及矩形导电杆与导电片脱离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翻门板刚处于水平状态时水平杆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翻门板未完全放置为水平状态时水平杆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弧形坡度板与相应齿条配合关系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翻门板纵向一侧剖视后内部结构配合关系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弧形坡度板、矩形腔体、弧形滑孔配合关系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吊笼停靠位置偏低时翻门板与楼层平台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第一过度装置、第二过度装置内部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第一过度装置、第二过度装置与相应线绳配合关系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第一过度装置、第二过度装置内部结构分解另一视角示意图;

图20为本发明第一矩形杆与第二矩形杆以及连接块配合关系示意图;

图21为本发明第一稳压回路电路连接示意图。

图中1:导轨1,吊笼2,底板3,翻门板4,第一驱动电机5,水平控制箱6,水平杆7,弧形导电块8,矩形导电块9,绝缘片10,第一弹簧11,第一电磁铁12,第一矩形孔13,导电片14,触发块15,矩形导电杆16,第二矩形孔17,第二弹簧18,第一开关19,第二开关20,第三开关21,螺杆22,第一锥齿轮23,第二锥齿轮24,第二驱动电机25,导向杆26,圆板27,第一轴28,第一线轮29,第二线轮30,第一线绳31,第一过度装置32,第二线绳33,第三线轮34,第三线绳35,第四线轮36,第二过度装置37,第四线绳38,第五线轮39,第一矩形筒40,第一矩形块41,第一滑块42,第一滑槽43,第一矩形滑道44,第一过度块45,第三弹簧46,第一限位块47,第二滑槽48,第二矩形筒49,第二矩形块50,第二滑块51,第三滑槽52,第二矩形滑道53,第二过度块54,第四弹簧55,第二限位块56,第四滑槽57,矩形腔体58,弧形坡度板59,第一齿条60,第二齿条61,矩形滑孔62,驱动齿轮63,第三驱动电机64,第一复位弹簧65,第二复位弹簧66,安全门67,驱动齿条68,驱动升降齿轮69,第四驱动电机70,第一长方形杆71,第二长方形杆72,连接块73,第五弹簧74,矩形滑腔75,第二电磁铁76,防护栏杆77,楼层登机平台78。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发明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1至图21对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结构内容,均是以说明书附图为参考。

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各示例性的实施例。

实施例1,一种施工升降机与楼层平台间距控制装置,包括导轨1且与导轨1相配合的吊笼2,其特征在于,所述吊笼2纵向两侧壁之间竖向滑动连接有底板3且底板3经设置与吊笼2顶壁的升降装置驱动,所述底板3靠近楼层登机平台一端转动安装有翻门板4且翻门板4由设置于底板3上的第一驱动电机5驱动,使得翻门板4收起或者放下,所述翻门板4底壁设置有水平控制箱6且水平控制箱6顶壁横向转动安装有水平杆7,水平杆7上端面横向两端安装有弧形导电块8,水平控制箱6顶壁上设置有分别与两弧形导电块8相配合的矩形导电块9且靠近楼层登机平台一侧的矩形导电块9高度略大于靠近吊笼2的矩形导电块9,水平控制箱6靠近吊笼2横向一侧壁横向滑动连接有绝缘片10且绝缘片10与水平控制箱6侧壁之间经第一弹簧11连接,水平控制箱6顶壁与绝缘片10相对应位置安装有第一电磁铁12,所述翻门板4靠近楼层登机平台一侧纵向一端开设有竖向延伸的第一矩形孔13且第一矩形孔13横向两侧壁均安装有导电片14,第一矩形孔13内竖向滑动配合有触发块15且触发块15上端安装有与导电片14滑动配合的矩形导电杆16,第一矩形孔13上端设有宽度略大于第一矩形孔13的第二矩形孔17且触发块15上端与第二矩形孔17顶壁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18,相互配合的矩形导电块9和弧形导电块8、第一电磁铁12、矩形导电杆16和与之相配合的导电片14共同设置于第一稳压回路中,并且满足:当靠近吊笼2的矩形导电块9和与之相配合的弧形导电块8接触时驱动升降装置上升,当远离吊笼2的矩形导电块9和与之相配合的弧形导电块8接触且矩形导电杆16与导电片14接触时驱动升降装置下降。

该实施例在使用的时候,由于是人工驾驶吊笼2在导轨1上移动,并且是通过肉眼观察,当升降机在到达某层时驾驶人员很难将升降机停靠的位置满足:刚好使得设置于升降机内的翻板门放平时与所停靠位置楼层处于同一水平线上,这就使得当翻板门放下时会出现两种不利于货物和人员通过的情况:1、若施工升降机停靠位置偏高,使得将翻板门放下时,翻板门靠近楼层一端未与楼层登机平台78接触,并处于悬空状态;2、若施工升降机停靠位置偏低,当翻板门被放下时,会出现翻板门靠近楼层一端向上翘起并且高于所停靠楼层登机平台78;较好的,本发明将吊笼2底板3设置为可上下移动,并且在水平控制箱6内控制系统的控制下驱动升降装置进而带动吊笼2在竖向进行微调,使得设置于吊笼2底板3上的翻门板4放平时,刚好与所停靠楼层登机平台78处于同一水平线上,使得货物和施工人员顺利的到达所要施工的楼层平台;具体的,当吊笼2司机将吊笼2移动到所要施工楼层平台位置处时,首先处于吊笼2内的施工人员通过控制第一驱动电机5使得设置于吊笼2内的翻门板4放下,若无建筑楼层的阻挡,当翻门板4在第一驱动电机5的驱动下完全放下时,翻门板4是处于水平状态,若吊笼2司机将吊笼2所停靠的位置稍高于所要施工楼层登机平台78时,会出现如附图5所示的情况,翻门板4处于完全水平状态且与所停靠楼层登机平台78平行但不接触,此时吊笼2内的货物和施工人员难以通过翻门板4到达所要施工的楼层;若吊笼2司机将吊笼2所停靠位置偏低于所要施工楼层登机平台78时,会出现如附图6所示的情况,翻门板4会搭在所停靠楼层登机平台78上并且处于倾斜状态,此时同样不利于吊笼2内的货物和施工人员到达所要施工的楼层;

关于水平控制箱6内控制系统是如何根据吊笼2所停靠位置的高低进行调整吊笼2的竖向位移的将在以下做详细的描述;首先水平控制箱6内顶壁横向转动连接有水平杆7且水平杆7横向两端安装有弧形导电块8,水平控制箱6顶壁横向两端设有有分别与两弧形导电块8相配合的矩形导电块9且靠近楼层登机平台78一侧的矩形导电块9高度略高于远离楼层登机平台78的矩形导电块9;当吊笼2司机将吊笼2停靠在所要施工楼层位置附近时,吊笼2内施工人员通过控制第一驱动电机5将设置于吊笼2内的翻门板4放下,此时再将第一稳压回路开关合上,此时第一稳压回路接通,若刚好翻门板4与所停靠楼层登机平台78处于同一水平位置,则水平控制箱6内的水平杆7也同样处于水平状态,此时水平杆7两端也处于水平状态,此时竖向滑动配合于第一矩形孔13内的触发块15底部由于受楼层登机平台78的阻挡,则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矩形导电杆16沿第一矩形孔13向上滑动,我们设定当触发块15完全滑至第一矩形孔13内时,与触发块15固定连接的矩形导电杆16刚好滑至第二矩形孔17内且刚好与设置于第一矩形孔13横向两侧壁的导电片14脱离(参照附图10所示),我们设定当水平杆7处于水平状态时,靠近吊笼2一侧相互配合的矩形导电块9与弧形导电块8刚好不接触,远离吊笼2一侧相互配合的矩形导电块9与弧形导电块8刚好接触(参照附图11所示),且触发块15由绝缘材质制成,此时虽然远离吊笼2一侧的矩形导电块9和与之相配合的弧形导电块8接触,但矩形导电杆16与导电片14已经脱离,此时升降装置不再工作,即,保持当前水平状态使得吊笼2内的货物和施工人员通过翻门板4到达所要施工楼层,较好的,我们设定只要当远离吊笼2的矩形导电块9和与之相配合的弧形导电块8接触时,设置于水平控制箱6顶壁的第一电磁铁12通电并产生磁力,并且绝缘片10面向第一弹簧11一侧由易被磁铁吸引的材质制成,当第一电磁铁12通电产生磁力后通过磁力吸引绝缘片10朝着靠近第一电磁铁12的方向移动,刚好穿过相互配合的矩形导电块9与弧形导电块8之间的缝隙并且将两者进行隔离(参照附图11所示),此时,即使施工人员和货物在翻门板4上经过使得翻门板4产生晃动,由于绝缘片10的存在,使得相互靠近吊笼2一侧相互配合的弧形导电块8和矩形导电块9也不会因晃动而出现接触的情况,从而避免了当施工人员在翻门板4上经过时,若相互配合的导电块因晃动而接触时,会使得升降装置工作并带动底板3上升,给施工人员安全带来严重威胁,从而大大增加了该装置的可靠性;

若吊笼2所停靠位置相对于所要施工楼层偏高时,此时会出现如附图5所示的情况,此时翻门板4和水平控制箱6均处于水平状态,则设置于水平控制箱6内的水平杆7也处于水平状态,刚好靠近吊笼2一侧相互配合的矩形导电块9、弧形导电块8分离且被绝缘片10进行隔离,远离吊笼2一侧的相互配合的矩形导电块9、弧形导电块8刚好接触,此时矩形导电杆16与导电片14也处于接触状态(参照附图9所示),则驱动升降装置下降进而带动底板3朝着靠近所要施工楼层登机平台78的位置移动,以至于滑动连接于第一矩形孔13内的触发块15底部抵触于楼层登机平台78上端面时,使得触发块15沿第一矩形孔13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矩形导电杆16向上滑动,并且压缩第二弹簧18,当触发块15完全滑至第一矩形孔13内时,此时翻门板4搞好与楼层登机平台78接触并且矩形导电杆16与设置于第一矩形孔13横向两侧壁的导电片14脱离,此时矩形导电杆16置于第二矩形孔17内(参照附图10所示),使得升降装置停止工作;若吊笼2所停靠位置相对于所要施工楼层偏低时,此时会出现如附图6所示情况,此时翻门板4靠近楼层登机平台78一端搭在楼层登机平台78上且处于倾斜状态(参照附图16所示),由于水平杆7中间部位转动连接于水平控制箱6顶壁在重力的作用下,水平杆7也会处于倾斜状态,可以参照附图12所示,靠近吊笼2一侧相互配合的导电块接触且远离吊笼2一侧相互配合的导电块处于分离状态,由于远离吊笼2一侧相互配合的导电块未接触,此时第一电磁铁12内部未通电且不具有磁力,第一电磁铁12不会吸引绝缘片10,此时由于靠近吊笼2一侧相互配合的导电块接触则驱动升降装置向上移动进而带动底板3向上滑动,翻门板4再由倾斜位置变成水平状态的过程中触发块15受到楼层登机平台78的阻挡缓慢沿第一矩形孔13向上滑动,以至使得翻门板4与所要施工楼层登机平台78处于同一水平线时(参照附图10所示),此时翻门板4刚好处于水平状态,触发块15刚好完全滑入第一矩形孔13且矩形导电杆16与导电片14刚好脱离、远离吊笼2一侧相互配合的导电块刚好接触、靠近吊笼2一侧相互配合的导电块刚好脱离,此时绝缘片10在第一电磁铁12的吸引下滑入靠近吊笼2一侧相互配合的导电块之间的缝隙中并将其隔离,此时升降装置停止工作,使得翻门板4保持此状态,供货物和施工人员由吊笼2到达所要施工楼层进行施工。

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矩形导电块9和与之相配合的导电片14构成第一开关19,远离吊笼2的矩形导电块9和与之相配合的弧形导电块8构成第二开关20,靠近吊笼2的矩形导电块9和与之相配合的弧形导电块8构成第三开关21,第一开关19与第一电磁铁12之间并联且与第二开关20串联于一回路中,第三开关21和上述回路共同并联于第一稳压回路中。

该实施例在使用的时候,关于相互配合的矩形导电块9和弧形导电块8、第一电磁铁12、矩形导电杆16和与之相配合的导电片14在第一稳压回路中是如何连接的将在本实施例做详细的描述;矩形导电块9和与之相互配合的导电片14构成第一开关19,远离吊笼2的矩形导电块9和与之相配合的弧形导电块8构成第二开关20,靠近吊笼2的矩形导电块9和与之相配合的弧形导电块8构成第三开关21,第一开关19与第一电磁铁12之间并联与第二开关20串联于同一回路中,第三开关21而后上述回路共同并联于第一稳压回路,具体可参照附图21所示,远离吊笼2的矩形导电块9和与之相配合的弧形导电块8接触时代表第二开关20处于闭合状态,靠近吊笼2的矩形导电块9和与之相配合的弧形导电块8接触时代表第三开关21处于闭合状态,矩形导电块9和与之相配合且设置于第一矩形孔13横向两侧壁的导电片14接触时代表第一开关19处于闭合状态;整个第一稳压回路开关处于断开状态,只有将翻门板4在第一驱动电机5的驱动下放下后,施工人员方可将第一稳压回路开关闭合,使得第一稳压回路通电,若此时第三开关21处于闭合状态则驱动升降装置向上移动进而带动底板3沿吊笼2纵向两侧壁向上滑动,以至使得设置于底板3上的翻门板4与所停靠楼层登机平台78处于同一水平线上;若第二开关20处于闭合状态且第一开关19也同样处于闭合状态,此时第一电磁铁12回路通电且第一电磁铁12产生磁力,吸引绝缘片10朝着靠近第一电磁铁12方向移动并且将靠近吊笼2一侧相互配合的矩形导电块9和弧形导电块8进行隔离,与此同时驱动升降装置向下移动进而带动底板3沿吊笼2纵向两侧壁向下滑动,以至使得竖向滑动连接于第一矩形孔13内的触发块15在楼层登机平台78的阻挡下完全滑至第一矩形孔13内,此时第一开关19断开(矩形导电杆16和与之相配合的导电片14脱离)。

实施例3,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吊笼2底顶壁纵向两侧且呈对角设置转动安装有竖向设置的螺杆22,螺杆22向上穿出吊笼2顶壁且穿出一端套固有第一锥齿轮23,两第一锥齿轮23分别啮合有第二锥齿轮24且第二锥齿轮24经设置于吊笼2顶壁的第二驱动电机25驱动,所述吊笼2顶壁纵向两侧呈对角设置固定安装有竖向设置的导向杆26,螺杆22与底板3之间为螺纹配合且导向杆26与底板3之间为竖向滑动配合,螺杆22与导向杆26底部均设置有圆板27。

该实施例在使用的时候,关于升降装置是如何带动底板3沿吊笼2纵向两侧壁之间进行竖向移动的将在本实施例做详细的描述;吊笼2顶壁纵向两侧且呈对角设置转动安装有竖向设置的螺杆22,螺杆22向上穿出吊笼2且穿出端套固有第一锥齿轮23,第一锥齿轮23啮合有转动连接于吊笼2顶壁的第二锥齿轮24且第二锥齿轮24经设置于吊笼2顶壁的第二驱动电机25驱动,我们在挑选第二驱动电机25的时候选用双轴驱动电机,螺杆22与底板3配合部位为螺纹配合,吊笼2顶壁纵向两侧呈对角设置固定安装有导向杆26且导向杆26与底板3之间为竖向滑动配合,导向杆26主要负责起导向的作用,使得第二驱动电机25驱动螺杆22转动时,使得底板3沿导向杆26在竖向进行上下移动,进而满足将翻门板4与所停靠楼层登机平台78处于同一水平线上,便于施工人员和货物通过到达所要施工楼层,较好的我们在螺杆22与导向杆26底部固定安装有圆板27,放置在第二驱动电机25的驱动下使得底板3一直向下移动以至于螺杆22分离,造成底板3与螺杆22脱离的安全事故,增加了该装置的可靠性。

实施例4,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翻门板4置于吊笼2内一端经第一轴28转动安装于底板3上且第一轴28纵向一侧套固有第一线轮29,底板3上转动安装有第二线轮30,第一线轮29缠绕有第一线绳31且第一线绳31经第二线轮30导向连接有设置在底板3上的第一过度装置32,第一过度装置32另一端经第二线绳33连接有第三线轮34,翻门板4靠近楼层登机平台一端连接有第三线绳35,第三线绳35经转动安装于底板3上的第四线轮36导向连接有第二过度装置37,第二过度装置37另一端经第四线绳38连接有与第三线轮34同轴转动的第五线轮39,第五线轮39和第三线轮34经设置于底板3上的第一驱动电机5驱动。

该实施例在使用的时候,关于第一驱动电机5是如何驱动翻门板4收起和放下的将在本实施例做详细的描述;翻门板4置于吊笼2内一端经第一轴28转动安装于底板3上且第一轴28上套固有第一线轮29,第一线轮29上缠绕有第一线绳31且第一线绳31经转动安装于底板3上的第二线轮30导向连接有第一过度装置32,第一过度装置32固定安装于底板3上且第一过度装置32另一端经第二线绳33缠绕于第三线轮34,翻门板4靠近楼层登机平台78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线绳35且第三线绳35经转动安装于底板3上的第四线轮36导向连接有第二过度装置37,第二过度装置37另一端连接有第四线绳38且第四线绳38另一端缠绕于和第三线轮34同轴转动的第五线轮39,第三线轮34与第五线轮39由设置于底板3上的第一驱动电机5驱动,我们设定每次施工人员控制第一驱动电机5工作并且第一驱动电机5转动一定角度后停止工作,并且刚好满足使得翻门板4刚好完全放下并且处于水平状态,将翻门板4收起时也是同样控制第一驱动电机5反向转动相对应角度后停止工作,使得翻门板4收回至吊笼2内(参照附图7所示);较好的,我们在第二线绳33与第一线绳31之间连接有第一过度装置32、在第四线绳38与第三线绳35之间连接有第二过度装置37,用来解决此种情况:当吊笼2停靠位置相对于所要施工楼层登机平台78偏低时,翻门板4不会完全放平其靠近楼层登机平台78一端搭在楼层登机平台78上并且处于倾斜状态(参照附图6所示),此时第一驱动电机5已经将线绳完全释放(即,满足将翻门板4完全放平时,线绳的释放量),第一过度装置32和第二过度装置37的引入可避免使线绳出现松动而从线轮上脱离,增加该装置的可靠性,我们在设定的时候使得同轴转动的第三线轮34和第五线轮39半径比满足(即第三线轮34释放线绳的速度和第五线轮39释放线绳的速度相配合使得翻门板4围绕第一轴28在第一驱动电机5的驱动下缓慢放下以至处于水平状态),当需要将翻门板4收回至吊笼2内时,通过控制第一驱动电机5反转所设定角度后停止工作,使得翻门板4收回至吊笼2内,并且此时翻门板4未处于竖直状态(参照附图7所示),较好的,我们可在吊笼2顶壁上设置挡板可防止收回至吊笼2内的翻门板4朝着靠近第一驱动电机5的方向围绕第一轴28转动,而且该挡板的位置设置在刚好将翻门板4收回至吊笼2内时翻门板4上端刚好抵触于挡板。

实施例5,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所述第一过度装置32包括倾斜设置且固定安装于底板3上的第一矩形筒40,第一矩形筒40内滑动连接有第一矩形块41且第一矩形块41一侧壁设有第一滑块42,第一矩形筒40侧壁上设有与第一滑块42滑动配合且不通透的第一滑槽43,第一矩形块41靠近第一驱动电机5一侧开设有第一矩形滑道44且第一矩形滑道44内滑动连接有第一过度块45,第一过度块45与第一矩形滑道44底壁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46,第一过度块45侧壁上设有第一限位块47,第一矩形滑道44侧壁上设有与第一限位块47滑动配合且不通透的第二滑槽48。

该实施例在使用的时候,关于第一过度装置32是如何工作的将在以下做详细的描述;我们在底板3上固定安装有倾斜设置的第一矩形筒40且第一矩形筒40内滑动连接有第一矩形块41,在第一矩形筒40内设有第一滑槽43与设置在第一矩形块41上的第一滑块42滑动配合对第一矩形块41进行限位,第一矩形块41靠近第一驱动电机5一端滑动连接有第一过度块45且第一过度块45与第一矩形滑道44底壁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46,当第一驱动电机5驱动第三齿轮转动释放第二线绳33时,在翻门板4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设置于第一过度块45上的第一限位块47配合于第二滑槽48靠近第一驱动电机5一端(此时第三弹簧46处于被拉伸状态),并且第一矩形块41带动第一过度块45通过第一滑块42沿第一滑槽43朝着远离第一驱动电机5的方向滑动,我们在设置的时候使得与第一滑块42配合的第一滑槽43长度满足当第一矩形块41经第一滑块42在第一矩形筒40内刚好滑至第一滑槽43另一端时,此时翻门板4刚好被完全释放且处于水平状态;若出现吊笼2停靠位置相对于所要施工楼层登机平台78偏低时,则翻门板4会处于倾斜状态不会完全处于水平,由于第一驱动电机5已经将线绳完全释放(满足将翻门板4完全放平时的线绳的释放量),此时第一线绳31由于连接在第一矩形块41上,第一矩形块41在其自身重力作用下有个沿第一矩形筒40向下移动的趋势,因此第一线绳31不会出现松动的情况,但连接于第一过度块45上的第二线绳33则会发生松动,刚好我们将第一过度块45与第一矩形滑道44底壁之间经第三弹簧46连接,此时当第二线绳33想要有松动的趋势时,在第三弹簧46的弹力下带动第一过度块45沿第一矩形滑道44朝着远离第一驱动电机5的方向滑动,使得第二线绳33一直处于绷紧状态;当翻门板4在水平控制箱6的控制下缓慢恢复至与楼层登机平台78处于同一水平线过程中,翻门板4通过第一线绳31拉动第一矩形块41,由于第一驱动电机5已经将线绳完全释放并且第二线绳33处于绷紧状态,此时第一过度块45不再移动,第一矩形块41相对于第一过度块45之间发生位移并且朝着远离第一驱动电机5的方向沿第一矩形筒40滑动,第三弹簧46被再次拉伸,虽然是通过人工肉眼观察并将吊笼2停在楼层登机平台78附近位置,但翻门板4与楼层登机平台78之间的竖向位移差也不会太大,仍在一定合理范围内,因此我们在设定第一矩形滑道44深度时使其满足:当翻门板4与楼层登机平台78竖向位移差最大时,使得第一过度块45在第三弹簧46作用下沿第一矩形滑道44仍有滑动的空间确保第二线绳33处于绷紧状态。

实施例6,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所述第二过度装置37包括倾斜设置且固定安装于底板3上的第二矩形筒49,第二矩形筒49内滑动连接有第二矩形块50且第二矩形块50一侧壁设有第二滑块51,第二矩形筒49侧壁上设有与第二滑块51滑动配合且不通透的第三滑槽52,第二矩形块50靠近第一驱动电机5一侧开设有第二矩形滑道53且第二矩形滑道53内滑动连接有第二过度块54,第二过度块54与第二矩形滑道53底壁之间连接有第四弹簧55,第二过度块54侧壁上设有第二限位块56,第二矩形滑道53侧壁上设有与第二限位块56滑动配合且不通透的第四滑槽57。

该实施例在使用的时候,关于第二过度装置37是如何工作的将在以下做详细的描述;我们在底板3上固定安装有倾斜设置的第二矩形筒49且第二矩形筒49内滑动连接有第二矩形块50,在第二矩形筒49内设有第三滑槽52与设置在第二矩形块50上的第二滑块51滑动配合对第二矩形块50进行限位,第二矩形块50靠近第一驱动电机5一端滑动连接有第二过度块54且第二过度块54与第二矩形滑道53底壁之间连接有第四弹簧55,当第一驱动电机5驱动第五齿轮转动释放第四线绳38时,在翻门板4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设置于第二过度块54上的第二限位块56配合于第四滑槽57靠近第一驱动电机5一端(此时第四弹簧55处于被拉伸状态),并且第二矩形块50带动第二过度块54通过第二滑块51沿第三滑槽52朝着远离第一驱动电机5的方向滑动,我们在设置的时候使得与第二滑块51配合的第三滑槽52长度满足当第二矩形块50经第二滑块51在第二矩形筒49内刚好滑至第三滑槽52另一端时,此时翻门板4刚好被完全释放且处于水平状态;若出现吊笼2停靠位置相对于所要施工楼层登机平台78偏低时,则翻门板4会处于倾斜状态不会完全处于水平,由于第一驱动电机5已经将线绳完全释放(满足将翻门板4完全放平时的线绳的释放量),此时第三线绳35由于连接在第二矩形块50上,第二矩形块50在其自身重力作用下有个沿第二矩形筒49向下移动的趋势,因此第三线绳35不会出现松动的情况,但连接于第二过度块54上的第四线绳38则会发生松动,刚好我们将第二过度块54与第二矩形滑道53底壁之间经第四弹簧55连接,此时当第四线绳38想要有松动的趋势时,在第四弹簧55的弹力下带动第二过度块54沿第二矩形滑道53朝着远离第一驱动电机5的方向滑动,使得第四线绳38一直处于绷紧状态;当翻门板4在水平控制箱6的控制下缓慢恢复至与楼层登机平台78处于同一水平线过程中,翻门板4通过第三线绳35拉动第二矩形块50,由于第一驱动电机5已经将线绳完全释放并且第四线绳38处于绷紧状态,此时第二过度块54不再移动,第二矩形块50相对于第二过度块54之间发生位移并且朝着远离第一驱动电机5的方向沿第二矩形筒49滑动,第四弹簧55被再次拉伸,虽然是通过人工肉眼观察并将吊笼2停在楼层登机平台78附近位置,但翻门板4与楼层登机平台78之间的竖向位移差也不会太大,仍在一定合理范围内,因此我们在设定第二矩形滑道53深度时使其满足:当翻门板4与楼层登机平台78竖向位移差最大时,使得第二过度块54在第四弹簧55作用下沿第二矩形滑道53仍有滑动的空间确保第四线绳38处于绷紧状态。

实施例7,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所述翻门板4横向两侧分别设有矩形腔体58且矩形腔体58内滑动连接有弧形坡度板59,靠近吊笼2的弧形坡度板59上端固定有横向延伸的第一齿条60,远离吊笼2的弧形坡度板59底部固定有横向延伸的第二齿条61,两矩形腔体58底壁之间经矩形滑孔62连通,第一齿条60滑动配合于矩形滑孔62顶壁,第二齿条61滑动配合于矩形滑孔62底壁,第一齿条60与第二齿条61重叠部位共同啮合有驱动齿轮63且驱动齿轮63经设置于翻门板4内的第三驱动电机64驱动,第一齿条60上连接有第一复位弹簧65且第一复位弹簧65另一端连接于矩形滑孔62底壁,第二齿条61上连接有第二复位弹簧66且第二复位弹簧66另一端连接于矩形滑孔62底壁,第三驱动电机64开关与第一开关19、第一电磁铁12之间并联且共同与第二开关20串联于一回路中。

该实施例在使用的时候,由于设置翻门板4不可避免的翻门板4与楼层登机平台78和吊笼2底板3会产生一个高度落差,较好的,我们在翻门板4横向两侧设有弧形坡度板59,便于施工人员推动小推车从吊笼2底板3移动到翻门板4,或者从楼层登机平台78移动到翻门板4上,弧形坡度板59滑动配合于设置在翻门板4横向两侧的矩形腔体58内,靠近吊笼2一侧的弧形坡度板59上端固定有第一齿条60,远离吊笼2一侧的弧形坡度板59下端固定有第二齿条61,翻门板4内部设有与第一齿条60、第二齿条61滑动配合的矩形滑孔62且矩形滑孔62与位于翻门板4横向两侧的矩形腔体58连通,第一齿条60、第二齿条61重叠部位共同啮合有驱动齿轮63且驱动齿轮63经第三驱动电机64驱动,第三驱动电机64开关与第一开关19、第一电磁铁12之间并联且共同与第二开关20串联于一回路中,我们在设置的时候使得第三驱动电机64开关一直处于闭合状态,只要第二开关20闭合则第三驱动电机64回路接通(只要翻门板4处于水平状态时,此时远离吊笼2的矩形导电块9和与之相配合的弧形导电块8接触,此时第二开关20闭合,则第三驱动电机64回路接通),此时驱动电机通过驱动齿轮63使得第一齿条60和第二齿条61分别沿相背方向沿矩形滑孔62向翻门板4两侧滑动进而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弧形坡度板59从矩形腔体58内滑出,弧形坡度板59的设置便于施工人员将推斗车从吊笼2底板3推上翻门板4或者从楼层登机平台78推至翻门板4上,弥补了翻门板4与吊笼2底板3或者楼层登机平台78之间存在高度差的问题,在弧形坡度板59向外滑出与其相配合的矩形腔体58过程中,与第一齿条60、第二齿条61连接的复位弹簧也随之处于被压缩状态,我们在选择第三驱动电机64时,挑选那种不带抱闸功能的电机(当电机失电后电机转轴能自由转动),当工作结束需要再次移动吊笼2时,我们只需将第一稳压回路开关断开,则整个第一稳压回路失电,由于此时第三驱动电机64失电并且其转轴可以自由转动,此时两弧形坡度板59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滑至与其相对应的矩形腔体58内,并且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齿条移动至初始状态,由于整个第一稳压回路全部失电,第一电磁铁12也失去磁力,则绝缘片10也在第一弹簧11的作用下从矩形导电块9与弧形导电块8之间的缝隙中抽出,使得绝缘片10也恢复至初始状态。

实施例8,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吊笼2横向两侧分部竖向滑动连接有安全门67且靠近楼层登机平台一端的安全门67纵向两侧设有竖向延伸的驱动齿条68,驱动齿条68啮合有转动安装于吊笼2顶壁的驱动升降齿轮69且驱动升降齿轮69由设置于吊笼2顶壁的第四驱动电机70驱动,靠近楼层登机平台一侧的安全门67面向另一安全门67一侧安装有第一长方形杆71,远离楼层登机平台一侧的安全门67安装有与第一长方形杆71相配合的第二长方形杆72,第一长方形杆71面向第二长方形杆72一端横向滑动连接有连接块73且连接块73与第一长方形杆71之间连接有第五弹簧74,第二长方形杆72面向连接块73一侧设有与之相配合的矩形滑腔75且矩形滑腔75底壁设有第二电磁铁76,第二电磁铁76串联于第二稳压回路中。

该实施例在使用的时候,我们在吊笼2横向两侧分别设置有安全门67,在吊笼2沿导轨1升降过程中可较好的对吊笼2内的施工人员和所运输的货物进行安全防护,具体的,安全门67纵向两端竖向滑动连接于吊笼2纵向两侧壁之间,且靠近楼层登机平台78一侧的安全门67背离楼层一侧纵向两端设有竖向延伸的驱动齿条68,驱动齿条68啮合有转动连接于吊笼2顶壁的驱动升降齿轮69,驱动升降齿轮69有设置于吊笼2顶壁的第四驱动电机70驱动,当吊笼2在地面进行装货时,我们使得第二稳压回路开关闭合,并且选择连接块73由易被磁铁吸引的材质制成,第二稳压回路闭合则设置于矩形滑腔75内的第二电磁铁76通电并且产生磁力,吸引连接块73滑至矩形滑腔75内并且拉伸第五弹簧74,此时施工人员控制第四驱动电机70工作通过驱动升降齿轮69带动靠近楼层一侧的安全门67向上移动,进而通过第一矩形杆也带动远离楼层的安全门67向上移动,便于施工人员将货物运送至吊笼2内,而后通过第四驱动电机70将安全门67放下,将吊笼2进行封闭,当吊笼2移动到所要施工楼层时,由于只需将靠近楼层一侧的安全门67打开即可,此时施工人员控制第二稳压回路开关使其断开,则第二电磁铁76失去磁力,连接块73在第五弹簧74的作用下从矩形滑腔75内被拉出并且缩回至第一矩形杆内,此时施工人员控制第四驱动电机70工作带动靠近楼层一侧的安全门67向上滑动,将靠近楼层一侧的安全门67打开。

实施例9,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翻门板4纵向两侧安装有防护栏杆77。

该实施例在使用的时候,我们在翻门板4纵向两侧设置有防护栏杆77,可较好的防止施工人员以及货物从翻门板上跌落,造成人员伤亡,增加了该装置的安全性能。

本发明提供一种施工升降机与楼层平台间距控制装置,该施工升降机与楼层平台间距控制装置可根据施工升降机的停靠位置,使得吊笼2底板3经升降装置在设置于水平控制箱6内的控制系统控制下带动翻板门进行竖向移动,满足翻门板4被放下时与所停靠楼层登机平台78处于同一水平线上,当施工升降机所停靠位置偏高时,在水平控制箱6的控制下升降装置驱动吊笼2底板3向下移动以至使翻门板4与所停靠楼层登机平台78水平,当施工升降机所停靠位置偏低时,在水平控制箱6的控制下升降装置驱动吊笼2底板3向上移动以至使翻门板4与所停靠楼层登机平台78水平,使得位于吊笼2内的货物以及施工人员能够较好、顺利的通过翻门板4并安全到达所停靠楼层内。

上面所述只是为了说明本发明,应该理解为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上实施例,符合本发明思想的各种变通形式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