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型绕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02424发布日期:2019-03-27 10:09阅读:428来源:国知局
C型绕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封闭圆环形等不规则形状工件绕线的c型绕线装置。



背景技术:

在线圈、管道、棒料类等零部件生产中,经常需要将线或带缠绕在工件的不同位置。对于封闭圆环形等不规则形状工件,其绕线工作往往只能人工完成,尤其当绕线圈数较大时,采用人工绕线方法更加费时费力,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为此,目前也出现了一些采用机械结构辅助人工操作的绕线装置,如利用钩针的往复运动辅助人工针对可夹持环形工件进行绕线、通过同步带将工件包裹在同步轮之间使工件跟随转动同时由环形绕线机构对工件进行绕线等一些机械式绕线装置,尽管如此,目前大部分的绕线装置依然难以对夹持不方便、不规则的闭环工件进行快速有效的绕线作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之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可对多种不规则形状的工件进行绕线的c型绕线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c型绕线装置,具有呈c形状对合固连的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所述的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所围成的空间内转动安装有第一c形齿轮和第二c型齿轮,第一c形齿轮与第二c型齿轮间距固连,第一c形齿轮和第二c型齿轮相对的侧面上分别开有对应的弧形槽,弧形槽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拨片和可滑动的第二拨片,第一拨片与第二拨片之间设有弹簧,与第二拨片相对的弧形槽端部安装有线圈,需绕线的封闭环形工件通过c形缺口伸入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的中心空间内。

优选地,为实现第一c形齿轮和第二c型齿轮的周向自转,所述的第一c形齿轮和第二c型齿轮之间通过周向均布的支撑钉实现固连成组合体,位于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相对的内侧面上均开设有沟槽,第一c形齿轮和第二c型齿轮的外侧面周向设有与所述沟槽相配合的支撑柱。

具体说,所述的第一外壳外侧面底部设有电机,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所围成的空间内通过齿轮轴支撑设有第一小齿轮,电机输出轴与齿轮轴传动连接,第一小齿轮与固连一体的第一c形齿轮与第二c型齿轮啮合传动。

进一步地,为保证传动过程中至少有一个小齿轮与第一c形齿轮与第二c型齿轮的组合体啮合,所述的第一小齿轮上方通过齿轮轴支撑安装有第二小齿轮,第一小齿轮与第二小齿轮之间通过同步带传动实现同步转动。

为实现平稳绕线作业,所述的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之间通过内六角螺栓对合固连,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的外侧底端固定有支撑角块,支撑角块上设有将装置整体固定于工作台上的外六角螺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第一c形齿轮与第二c型齿轮构成的组合体的转动,引导安装在其内部的线圈绕工件旋转而将线缠绕在工件上,并利用弹簧的弹性使第二拨片对线圈施加适当的压力,使得线圈在放线时具有一定的放线阻力,保证线圈均匀放线。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劳动强度小,可对多种不规则工件进行绕线,生产效率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第一外壳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所述齿轮组合体的传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所述线圈安装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所述第一c型齿轮和第二c型齿轮局部示意图。

图中1.第一外壳,2.第二外壳,3.第一c型齿轮,4.第二c型齿轮,5.第一小齿轮,6.第二小齿轮,7.齿轮轴,8.同步带轮,9.同步带,10.支撑钉,11.第一拨片,12.第二拨片,13.弹簧,14.支撑角块,15.线圈,16.内六角螺栓,17.外六角螺栓,18.电机,19.沟槽,20.滚动轴承,21.工件,22.支撑柱。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如图1~图5所示的一种c型绕线装置,具有具有呈c形状对合固连的第一外壳1和第二外壳2,第一外壳1和第二外壳2的底部分布有沉孔,以便用内六角螺栓16来固定组装第一外壳1和第二外壳2,将支撑角块14焊接在第一外壳1和第二外壳2的外部底端,然后用外六角螺栓17通过支撑角块14上的通孔,将整个装置固定在工作台上,实现平稳绕线。

所述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的外部均分布有安装滚动轴承20的通孔,齿轮轴7两端通过滚动轴承20支撑并安装在第一外壳1和第二外壳2内,第一外壳1和第二外壳2的内侧面上均开设有环形的沟槽19,所述沟槽19引导第一c型齿轮3和第二c型齿轮4上的支撑柱22在沟槽19内周向自转,实现绕线的过程。

位于第一c型齿轮3和第二c型齿轮4上有安装支撑钉10,支撑钉10通过通孔固定第一c型齿轮3和第二c型齿轮4,使第一c型齿轮3和第二c型齿轮4保持相对固定形成齿轮组合体,并使第一c型齿轮3和第二c型齿轮4之间保持一定的间距。在第一c型齿轮3和第二c型齿轮4位于c型缺口上下的侧面分别开设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内依次安装有第一拨片11、弹簧13和第二拨片12,与第二拨片12相对的弧形槽端部内安装有线圈15。安装或更换线圈15时,将第二拨片12向内挤压弹簧13,留出安装空间,将线圈15卡入弧形槽端部内。然后松开第二拨片12,弹簧13复位将第二拨片12向线圈15压紧,使线圈15在放线时保持固定位置,并且保持一定的放线阻力,保证线圈15均匀放线。在第一c型齿轮3和第二c型齿轮4外侧周向固定有支撑柱22,支撑柱22与第一外壳1和第二外壳2内侧面的沟槽19配合安装,保证第一c型齿轮3和第二c型齿轮4在沟槽19内顺利转动。

第一小齿轮5和第二小齿轮6与第一c型齿轮3和第二c型齿轮4的组合体分别啮合传动。第一小齿轮5、第二小齿轮6的同步转动借助同步带9实现,以保证在齿轮传动的过程中至少有一个小齿轮与第一c型齿轮3和第二c型齿轮4的组合体啮合,实现整个齿轮机构的有效传动。同步带9安装在同步带轮8上,同步带轮8安装在齿轮轴7上,齿轮轴7与滚动轴承20过盈配合,安装在第一外壳1和第二外壳2上的轴承孔中。第一外壳外侧面底部设有电机,第一小齿轮15上的齿轮轴7与电机18传动相连,实现动力传输。

本发明的具体使用方法为:手动向后拨动第一c型齿轮3和第二c型齿轮4之间的第二拨片12,弹簧13受到挤压,第二拨片12后移,将线圈15从第一c型齿轮3和第二c型齿轮4上弧形槽前端的c型缺口放入,松开第二拨片12,弹簧13的弹性使第二拨片12顶住线圈15。拨动第一c型齿轮3和第二c型齿轮4,使第一c型齿轮3和第二c型齿轮4上的c型缺口与第一外壳1和第二外壳2上的c型缺口重合,将需要绕线的工件21通过c型缺口伸入到装置的内部,手动将线头在工件21上缠绕几圈,防止后续的缠绕打滑,然后使电机18通电,电机18通过齿轮轴7将动力传递给第一小齿轮5,第一小齿轮5与第二小齿轮6通过同步带轮8、同步带9传动连接,所以第一小齿轮5和第二小齿轮6同步转动,齿轮轴7与滚动轴承20过盈配合,减小了第一小齿轮5和第二小齿轮6的转动摩擦。第一小齿轮5和第二小齿轮6分别与第一c型齿轮3和第二c型齿轮4的组合体啮合传动,且第一c型齿轮3和第二c型齿轮4的组合体被限制安装在第一外壳1和第二外壳2的沟槽19内,所以第一c型齿轮3和第二c型齿轮4可实现周向转动,从而引导第一c型齿轮3和第二c型齿轮4上的线圈15实现在工件21上的缠绕,同时弹簧13将第二拨片12向线圈15压紧,使线圈15在放线时保持固定位置,并且保持一定的放线阻力,保证线圈15均匀放线。

工件21绕线结束后,停止电机18转动,拨动第一c型齿轮3和第二c型齿轮4,使第一c型齿轮3和第二c型齿轮4上的c型缺口与第一外壳1和第二外壳2上的c型缺口重合,剪断工件21与线圈15之间的线,取出工件21,至此一个工件21绕线完毕,重复上述工序可实现量产。

线圈15耗尽后需要更换新的线圈15时,停止电机18转动,用手拨动第一c型齿轮3和第二c型齿轮4之间的第二拨片12,弹簧13受到挤压,第二拨片12后移,将线圈15从弧形槽内取出,并放入新的线圈15,松开第二拨片12,弹簧13将第二拨片12挤压向新的线圈15,线圈15更换完毕。此外,控制电机18的正反转、转速可分别调节绕线的方向、速度。

本发明利用第一c型齿轮3和第二c型齿轮4的组合体转动而引导线圈15穿过工件21,实现绕线,可适应多种不规则形状的工件21绕线,该装置采用中部镂空,在节省材料的同时,还给工件21留有活动的余地,方便实时观察工件21绕线情况,适时调整工件21相对位置。

传动通过同步带轮8的连接,使第一小齿轮5和第二小齿轮6实现同步转动,确保在传动过程中至少有一个小齿轮与第一c型齿轮3和第二c型齿轮4的组合体处于啮合状态,保证整个齿轮机构的有效传动。

利用弹簧13的弹性使第二拨片12对线圈15施加适当的压力,线圈15在放线的时候有一定的放线阻力,保证线圈15均匀放线。

第一c型齿轮3和第二c型齿轮4的组合体上多位置安装了线圈15,在保证了顺利绕线的同时,减少了装换线圈15的次数,提高了生产效率。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