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出机构及节能环保垃圾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43972发布日期:2019-04-17 05:14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一种输出机构及节能环保垃圾箱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垃圾箱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输出机构及节能环保垃圾箱。



背景技术:

垃圾箱是存放垃圾的容器,普遍用于小区、街道和公园等公共场所。

目前垃圾箱大多数都是有环卫工作人员进行打理,垃圾箱里的垃圾存放满后由环卫人员拖动、倾倒进行垃圾处理,存在着环卫工作人员对垃圾箱内垃圾的处理不方便的缺陷,同时,垃圾箱内垃圾的渗滤液渗透出垃圾箱后也污染着垃圾箱周围的环境;垃圾箱在使用时为了防止垃圾箱内臭味的散发,通常在垃圾收集箱的开口铰接设有箱盖,使用时用手打开箱盖后在关闭箱盖,存着着箱盖整体开合,无法调节的缺陷,同时,由于垃圾箱内垃圾散发的气味,垃圾箱的开口周围吸引大量的苍蝇,影响环境的质量;通常情况下,垃圾箱均为设有开口的容器,用来存放垃圾,对垃圾进行收集,环卫工人在倾倒垃圾箱内垃圾后,通常不会对垃圾箱进行清洗,因此,存在着垃圾箱内容易滋生细菌,散发异味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环卫工作人员处理垃圾箱内垃圾不方便和垃圾渗滤液污染垃圾箱周围环境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输出机构。其能够实现无需倾倒,手动对垃圾箱内的垃圾的排出和对垃圾渗滤液进行收集,防止污染环境的功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输出机构,其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安装腔,安装腔的底部设有滤液收集箱,滤液收集箱的上侧面内凹形成放置槽,放置槽底部设有与滤液收集箱的开口相通的滤网;放置槽上设有垃圾收集箱,垃圾收集箱内设有第一空腔,第一空腔的左右侧壁上设有相对且竖直的第一开口且第一开口位于垃圾收集箱的下部处,第一开口之间连接有可沿着第一开口滑动的第一转动杆且第一转动杆的两端伸出第一开口,第一空腔的左右侧壁上设有相对的第一转动槽且第一转动槽位于第一开口的上端同一高度处,第一转动槽之间连接有第二转动杆,第一空腔的左右侧壁上相对设有竖直的第一t型滑槽且第一t型滑槽位于第一开口与第一转动槽之间,第一t型滑槽之间滑动连接有第三转动杆,第三转动杆的两端设有位于第一t型滑槽内且能够在第一t型滑槽内滑动的第一滑块;第一转动杆、第二转动杆和第三转动杆之间连接有用于输出垃圾收集箱内垃圾的输送带;垃圾收集箱的前侧面上铰接有一侧门,侧门的底端处通过螺栓固定在垃圾收集箱的侧壁上,垃圾收集箱的底部与滤网相配合。

通过本发明的滤液收集箱的设置,使得垃圾中的滤液能够被收集,进而实现垃圾的固液分离的同时也防止滤液渗漏对垃圾箱周围环境的污染;通过放置槽和滤网的设置,使得垃圾收集箱能够放置在滤液收集箱的上方的同时也方便对滤液的收集;通过第一转动杆、第二转动杆和第三转动杆的设置,方便输送带的设置进而便于垃圾收集箱内垃圾的排出;通过第一开口和第一t型滑槽的设置,使得第一转动杆能够沿着第一开口上下移动,进而实现输送带的倾斜角度可调从而便于垃圾收集箱内垃圾的排出;通过侧门的设置,使得垃圾收集箱内的垃圾能够被侧门阻挡进而收集在垃圾收集箱里。本发明采用以上的技术方案,使得手动转动第一转动杆带动输送带转动和调节输送带的倾斜角度进而方便垃圾收集箱内垃圾的排出,方便环卫工作人员对放入垃圾箱内垃圾的取出。

作为优选,安装腔的底壁上且位于滤液收集箱的两侧设有竖直放置的丝杆,丝杆上设有可沿着丝杆上下移动的移动块;第一转动杆的两端处均伸入移动块内;移动块内设有螺纹连接在丝杆上的第一蜗轮,第一蜗轮与一位于移动块内的第一蜗杆相配合,第一蜗杆分别连接在第一转动杆的两端处且第一转动杆的一端伸出壳体。

本发明中,通过丝杆和移动块的设置,使得移动块沿着丝杆上下移动带动第一转动杆上下移动,从而改变输送带的倾斜角度便于垃圾收集箱内垃圾的自动排出;通过第一蜗杆和第一蜗轮的设置,使得第一蜗杆转动带动第一蜗轮转动,进而使第一蜗轮与丝杆相配合带动移动块上下移动来实现第一转动杆的上下移动;通过第一蜗杆与第一转动杆相连,使得手动转动第一转动杆带动第一蜗杆转动,进而实现第一转动杆的上下移动,从而使输出机构更加的节能环保。

作为优选,第一转动杆内穿过第一转动杆设有第一通孔,第一转动杆上设有沿着第一转动杆的轴向设有相对的第二开口;第一通孔内设有第一推杆,第一推杆的两端处设有伸出第二开口且能够沿着第二开口活动的挡杆;第一蜗杆的一端伸出移动块且连接有一凸缘,第一转动杆穿过第一蜗杆设置;凸缘上沿着凸缘的径向设有第三开口,第三开口内设有与挡杆相抵挡的挡块;挡杆与垃圾收集箱的侧壁之间连接有穿过第一转动杆的第一弹簧且第一弹簧位于第一转动杆未伸出壳体的一侧。

本发明中,通过凸缘和挡块的设置,使得挡杆位于第三开口内与挡块向抵挡时,挡杆的转动能够带动凸缘的转动进而带动第一蜗杆的转动;通过第一通孔、第一推杆和第二开口的设置,使得第一推杆在第一通孔内移动带动挡杆沿着第二开口移动,实现挡杆与挡块的配合;通过第一弹簧的设置,使得第一弹簧提供弹力使挡杆与挡块分离,通过以上方案,使得手动转动第一转动杆带动输送带转动来对垃圾收集箱内的垃圾的排出,当推动推杆使挡杆与挡块相配合,此时手动转动第一转动杆控制第一转动杆的上下来调节输送带的倾斜度。

作为优选,放置槽的底壁上设有相对的第二t型滑槽以及滑动设置在第二t型滑槽上的滤网,滤网的两端设有位于第二t型滑槽内且能够在第二t型滑槽内滑动的第一滑轨。

本发明中,通过第二t型滑槽和第一滑轨的设置,使得第一滑轨能够滑动设置在第二t型滑槽内进而方便滤网的拆卸,便于对滤网进行清洁防止滤网的堵塞。

作为优选,垃圾收集箱的上端处铰接有盖板。

本发明中,通过盖板的设置,使得盖板能够对垃圾收集箱的开口进行密封进而防止垃圾箱中臭味的散发。

作为优选,第一滑块与第一t型滑槽的顶端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且第二弹簧位于第一t型滑槽内。

本发明中,通过第二弹簧的设置,使得第二弹簧始终提供弹力挤压第一滑块进而使输送带处于紧绷的状态,从而便于垃圾收集箱内的垃圾的输出。

作为优选,滤液收集箱上设有排污管且排污管与下水道相配合。

本发明中,通过排污管的设置,使得垃圾收集箱收集的垃圾产生的滤液通过排污管排放如下水道中,从而防止垃圾滤液的渗漏污染防止垃圾箱处的环境。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节能环保垃圾箱,包括以上任一所述的输出机构。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的输出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中的输出结构的竖剖剖视图;

图3为实施例1中的垃圾收集箱侧壁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1中的第三转动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1中的第一转动杆的横剖剖视图;

图6为实施例1中的第一转动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1中的第一蜗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1中的滤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1中的箱盖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1中的连接杆的竖剖剖视图;

图11为实施例1中的连接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实施例1中的滑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实施例1中的螺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实施例1中箱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实施例1中的放置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实施例1中的圆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实施例1中的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实施例1中的清洗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实施例1中的第一套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实施例1中的第二套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实施例1中的第一出水管和第二出水管的连接示意图;

图22为实施例1中的第二套块的竖剖剖视图;

图23为实施例1中的转动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24为实施例1中的拨杆的竖剖剖视图;

图25为实施例1中的导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111、壳体;112、安装腔;121、滤液收集箱;131、垃圾收集箱;132、第一空腔;133、第一转动杆;134、第二转动杆;135、第三转动杆;141、丝杆;151、移动块;211、放置槽;212、滤网;311、第一开口;321、第一转动槽;331、第一t型滑槽;411、第一滑块;511、第一通孔;521、第一推杆;522、挡杆;531、第一蜗杆;541、第一弹簧;551、第一蜗轮;611、第二开口;711、凸缘;712、第三开口;713、挡块;811、第二t型滑槽;812、第一滑轨;911、箱盖;912、第一转动柱;921、安装板;922、第四转动杆;923、踏板;931、第一齿轮;941、连接杆;942、第二齿轮;943、第一转盘;1011、第二空腔;1021、滑块1031、螺杆;1041、滑动槽;1111、第四开口;1211、第一限位柱;1212、第二转动槽;1213、第一限位环;1311、第二转动柱;1312、第一限位环;1411、格栅;1421、第三空腔;1422、第三t型滑槽;1431、第二通孔;1432、透明盖板;441、上卡槽;1442、下卡槽;1511、放置块;1512、第二滑轨;1513、第一凹槽;1514、排水孔;1521、固定装置;1611、圆筒;1612、第四空腔;1613、第一槽口;1621、第二限位环;1711、升降杆;1712、第二圆块;1721、第三弹簧;1731、支撑杆;1732、压块;1811、第一套块;1821、第二套块;822、第六空腔;1831、第一出水管;1841、第二出水管;1851、喷嘴;1861、增压泵;1871、进水管;1872、止回阀;1881、储水箱;1911、第五空腔;1912、第四t型滑槽;1913、第五开口;2011、第三滑轨;2012、拨杆;2013、第二凹槽;2111、活塞;2121、第二限位环;2211、转动块;2221、第二蜗轮;2231、第二蜗杆;2241、伸缩管;2311、第三转动柱;2321、第一圆盘;2322、第一凸起柱;2411、第三通孔;2412、第五开口;2421、第二推杆;2431、第四弹簧;2441、第二转盘;2451、第二圆盘;2452、第二凸起柱;2461、摩擦盘;2471、第二凸缘;2481、圆环;2511、导板;2512、第六开口;2521、短杆;2522、第五弹簧;2531、第三转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内容,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应当理解的是,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进行解释而并非限定。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输出机构、箱盖机构和清洗机构,从输出机构、箱盖机构和清洗机构对现有技术进行了改进,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时,输出机构、箱盖机构和清洗机构能够单独或者组合使用,本实施例作为优选的对输出机构、箱盖机构和清洗机构进行解释。

如图1-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输出机构、箱盖机构和清洗机构,其输出机构包括壳体111,壳体111内设有安装腔112,安装腔112的底部设有滤液收集箱121,滤液收集箱121的上侧面内凹形成放置槽211,放置槽211底部设有与滤液收集箱121的开口相通的滤网212;放置槽211上设有垃圾收集箱131,垃圾收集箱131内设有第一空腔132,第一空腔132的左右侧壁上设有相对且竖直的第一开口311且第一开口311位于垃圾收集箱131的下部处,第一开口311之间连接有可沿着第一开口311滑动的第一转动杆133且第一转动杆133的两端伸出第一开口311,第一空腔132的左右侧壁上设有相对的第一转动槽321且第一转动槽321位于第一开口311的上端同一高度处,第一转动槽321之间连接有第二转动杆134,第一空腔132的左右侧壁上相对设有竖直的第一t型滑槽331且第一t型滑槽331位于第一开口311与第一转动槽321之间,第一t型滑槽331之间滑动连接有第三转动杆135,第三转动杆135的两端设有位于第一t型滑槽331内且能够在第一t型滑槽331内滑动的第一滑块411;第一转动杆133、第二转动杆134和第三转动杆135之间连接有用于输出垃圾收集箱131内垃圾的输送带;垃圾收集箱131的前侧面上铰接有一侧门,侧门的底端处通过螺栓固定在垃圾收集箱131的侧壁上,垃圾收集箱131的底部与滤网212相配合。

通过本实施例的滤液收集箱121的设置,使得垃圾中的滤液能够被收集,进而实现垃圾的固液分离的同时也防止滤液渗漏对垃圾箱周围环境的污染;通过放置槽211和滤网212的设置,使得垃圾收集箱131能够放置在滤液收集箱121的上方的同时也方便对滤液的收集;通过第一转动杆133、第二转动杆134和第三转动杆135的设置,方便输送带的设置进而便于垃圾收集箱131内垃圾的排出;通过第一开口311和第一t型滑槽331的设置,使得第一转动133杆能够沿着第一开口311上下移动,进而实现输送带的倾斜角度可调从而便于垃圾收集箱131内垃圾的排出;通过侧门的设置,使得垃圾收集箱131内的垃圾能够被侧门阻挡进而收集在垃圾收集箱131里。本发明采用以上的技术方案,使得手动转动第一转动杆133带动输送带转动和调节输送带的倾斜角度进而方便垃圾收集箱131内垃圾的排出,方便环卫工作人员对放入垃圾箱内垃圾的取出。

本实施例中,安装腔112的底壁上且位于滤液收集箱121的两侧设有竖直放置的丝杆141,丝杆141上设有可沿着丝杆141上下移动的移动块151;第一转动杆133的两端处均伸入移动块151内;移动块151内设有螺纹连接在丝杆上的第一蜗轮551,第一蜗轮551与一位于移动块151内的第一蜗杆531相配合,第一蜗杆531分别连接在第一转动杆133的两端处且第一转动133杆的一端伸出壳体111。

通过本实施例中丝杆141和移动块151的设置,使得移动块151沿着丝杆141上下移动带动第一转动杆133上下移动,从而改变输送带的倾斜角度便于垃圾收集箱131内垃圾的自动排出;通过第一蜗杆531和第一蜗轮551的设置,使得第一蜗杆531转动带动第一蜗轮551转动,进而使第一蜗轮551与丝杆141相配合带动移动块151上下移动来实现第一转动杆133的上下移动;通过第一蜗杆531与第一转动杆133相连,使得手动转动第一转动杆133带动第一蜗杆531转动,进而实现第一转动133杆的上下移动,从而使输出机构更加的节能环保。

本实施例中,第一转动杆133内穿过第一转动杆133设有第一通孔511,第一转动杆511上设有沿着第一转动杆133的轴向设有相对的第二开口611;第一通孔511内设有第一推杆521,第一推杆521的两端处设有伸出第二开口611且能够沿着第二开口611活动的挡杆522;第一蜗杆531的一端伸出移动块且连接有一凸缘711,第一转动杆511穿过第一蜗杆531设置;凸缘711上沿着凸缘711的径向设有第三开口712,第三开口712内设有与挡杆522相抵挡的挡块713;挡杆522与垃圾收集箱131的侧壁之间连接有穿过第一转动杆133的第一弹簧541且第一弹簧541位于第一转动杆133未伸出壳体111的一侧。

通过本实施例中凸缘711和挡块713的设置,使得挡杆522位于第三开口712内与挡块713向抵挡时,挡杆522的转动能够带动凸缘711的转动进而带动第一蜗杆531的转动;通过第一通孔511、第一推杆521和第二开口611的设置,使得第一推杆521在第一通孔511内移动带动挡杆522沿着第二开口611移动,实现挡杆522与挡块713的配合;通过第一弹簧541的设置,使得第一弹簧541提供弹力使挡杆522与挡块713分离,通过以上方案,使得手动转动第一转动杆133带动输送带转动来对垃圾收集箱131内的垃圾的排出,当推动第一推杆521使挡杆522与挡块713相配合,此时手动转动第一转动杆133杆控制第一转动杆133的上下来调节输送带的倾斜度。

本实施例中,放置槽211的底壁上设有相对的第二t型滑槽811以及滑动设置在第二t型滑槽811上的滤网212,滤网212的两端设有位于第二t型滑槽811内且能够在第二t型滑槽811内滑动的第一滑轨812。

通过本实施例中第二t型滑槽811和第一滑轨812的设置,使得第一滑轨812能够滑动设置在第二t型滑槽811内进而方便滤网212的拆卸,便于对滤网212进行清洁防止滤网212的堵塞。

本实施例中,垃圾收集箱131的上端处铰接有盖板。

通过本实施例中盖板的设置,使得盖板能够对垃圾收集箱133的开口进行密封进而防止垃圾箱中臭味的散发。

本实施例中,第一滑块411与第一t型滑槽331的顶端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且第二弹簧位于第一t型滑槽331内。

通过本实施例中第二弹簧的设置,使得第二弹簧始终提供弹力挤压第一滑块411进而使输送带处于紧绷的状态,从而便于垃圾收集箱131内的垃圾的输出。

本实施例中,滤液收集箱121上设有排污管且排污管与下水道相配合。

通过本实施例中排污管的设置,使得垃圾收集箱131收集的垃圾产生的滤液通过排污管排放如下水道中,从而防止垃圾滤液的渗漏污染防止垃圾箱处的环境。

如图9-1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输出机构、箱盖机构和清洗机构,其箱盖机构包括壳体111,壳体内设有安装腔112,安装腔112内设有垃圾收集箱131;垃圾收集箱131的开口处相对设有与垃圾收集箱131相配合的箱盖911,箱盖911的侧面上均设有转动铰接在壳体111上的第一转动柱912;安装腔112的底壁上设有两个相对放置的安装板921,安装板921之间穿过安装板921转动设有第四转动杆922,第四转动杆922的一端连接有伸出壳体111的踏板923,第四转动杆922的另一端通过铰链连接在一箱盖911的第一转动柱912上;一箱盖911的第一转动柱912上还设有第一齿轮931,第一齿轮931与一第二齿轮942相啮合,第二齿轮942设置在一连接杆941上,连接杆941固定设置在垃圾收集箱131与壳体111之间且连接杆941的一端伸出壳体111,连接杆941上设有第一转盘943,第一转盘943通过铰链与另一箱盖911的第一转动柱912相连。

通过本实施例中的箱盖911的设置,使得箱盖911能够对垃圾收集箱131进行封闭,进而防止垃圾收集箱131内臭味的散发;通过第一转动柱912、安装板921、第四转动杆922、踏板923的设置,使得脚踏踏板923能够打开箱盖911,脚松开踏板923时箱盖911能够自动闭合,进而使箱盖911机构的使用更加的方便;通过第一齿轮931、第二齿轮942、第一转盘943和连接杆941的设置,使得第一齿轮931转动带动第二齿轮942转动进而带动第一转盘943转动,从而实现箱盖911的全部闭合;本发明由于采用以上的技术方案,使得箱盖机构的使用更加的方便。

本实施例中,连接杆941内沿着连接杆941的轴向设有第二空腔1011,第二空腔1011内设有螺纹,第二空腔1011的侧壁上沿着连接杆941的轴向设有相对的第四开口1111且第四开口1111位于连接杆941伸出壳体111的一端;第二空腔1011内滑动设有滑块1021,滑块1021的侧壁上设有位于第四开口1111内且能够沿着第四开口1111滑动的第一限位柱1211,滑块1021朝向连接杆941伸出壳体111的侧面上设有呈半圆状的第二转动槽1212,第二转动槽1212的开口处设有呈半圆状的第一限位环1213;第二空腔1011内螺纹连接有一伸出第二空腔1011的螺杆1031,螺杆1031的一端上连接有一位于第二转动槽1212内的第二转动柱1311,第二转动柱1311上设有位于第二转动槽1212内且与第一限位环1213相配合的圆块1312;第一转盘943的内圈上沿着第一转盘943的周向设有滑动槽1041,第一限位柱1211位于滑动槽1041内且能够在滑动槽1041内滑动。

通过本实施例中第二空腔1011、滑块1021、螺杆1031、第一转盘943的设置,使得螺杆1031在第二空腔1011内转动带动滑块1021活动进而带动第一转盘943贴近和远离第二齿轮942从而改变第一转盘943的转动和停止,从而带来箱盖911能够全部开合和部分开合;通过第二转动槽1212、第一限位环1213、第二转动柱1311和圆块1312的设置,使得螺杆1031转动能够带动滑块1021在第二空腔1011内移动;通过第四开口1111,第一限位柱1211和滑动槽1041,使得滑块1021移动能够带动第一转盘943移动,实现第一转盘943贴近和远离第二齿轮942。

本实施例中,箱盖911的内设有沿着箱盖911长度方向的第三空腔1421,箱盖911的上侧面设有与第三空腔1421相通的格栅1411;第三空腔1421的侧壁上沿着箱盖911的长度方向设有第三t型滑槽1422,第三t型滑槽1422处可滑动地设有放置块1511,放置块1511对应第三t型滑槽1422处设有用于与第三t型滑槽1422相配合的第二滑轨1512,放置块1511的上侧面内凹形成放置粘蝇贴的第一凹槽1513;第一凹槽1513的底壁上且位于第一凹槽1513的四角处设有固定装置1521,固定装置1521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一凹槽1513底壁上的圆筒1611,圆筒1611内设有第四空腔1612,第四空腔1612的侧壁上沿着圆筒1611的轴向设有呈l型的第一槽口1613,第四空腔1612的开口处设有第二限位环1621;第四空腔1612内设有伸出第四空腔1612开口的升降杆1711,升降杆1711的底端连接有位于第四空腔1612内的第二圆块1712,第二圆块1712与第二限位环1621之间设有穿过升降杆1711的第三弹簧1721,第二圆块1712的侧面连接有伸出第一槽口1613且能沿着第一槽口1613滑动的支撑杆1731,支撑杆1731上设有用于固定放置槽内粘蝇贴的压块1732。

通过本实施例中第三空腔1421、第三t型滑槽1422、放置块1511和第二滑轨1512的设置,使得放置块1511能够放置在第三空腔1421内且能够在第三空腔1421内移动;进而方便放置块1511的放入和取出;通过第一凹槽1513和格栅1411的设置,使得粘蝇贴能够放置在第一凹槽1513内吸引垃圾箱周围的苍蝇从格栅1411进入第三空腔1421内进而杀死苍蝇,从而使箱盖机构具有灭蝇的功能;通过支撑杆1731和压块1732的设置,使得压块1732压住放置在第一凹槽1513内的粘蝇贴从而固定粘蝇贴,防止箱盖911在使用时粘蝇贴失效;通过第一槽口1613,升降杆1711、第二限位环1621和第二圆块1712的设置,使得第三弹簧1721提供弹力挤压第二圆块1712进而使压块固定粘蝇贴,支撑杆1731沿着第一槽口1613活动时第一槽口1613能够对支撑杆1731进行限位,进而使压块1732无法压住粘蝇贴,进而方便粘蝇贴的更换。

本实施例中,第二齿轮942和第一转盘943相对的侧面上均设有橡胶层。

通过本实施例中的橡胶层的设置,使得第二齿轮942和第一转盘943之间的摩擦力增大,进而使第二齿轮942带动第一转盘943转动的效果更佳。

本实施例中,通过铰链与第四转动杆922相连的箱盖911上设有上卡槽1441,通过铰链与连接杆941相连的箱盖911上设有与上卡槽1441相配合的下卡槽1442。

通过本实施例中上卡槽1441和下卡槽1442的设置,使的上卡槽1441和下卡槽1442相配合进而使箱盖911的密封效果更好。

本实施例中,箱盖911上设有第二通孔1431以及安装于第二通孔1431内的透明盖板1432。

通过本实施例中第二通孔1431的设置,方便透明盖板1432的安装,通过透明盖板1432的设置,便于对垃圾收集箱131内收集垃圾的装满程度进行观察,从而使垃圾箱的使用更加的方便。

本实施例中,第一凹槽1513的底壁上设有用于排水的排水孔1514。

通过本实施例中通过排水孔1514的设置,使得第一凹槽1513内的雨水能够从排水孔1514内排出。

如图18-2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输出机构、箱盖机构和清洗机构,其清洗机构包括壳体111,壳体111内设有安装腔112,安装腔112内设有垃圾收集箱131;垃圾收集箱131内设有第一空腔132,第一空腔132相对的侧壁上设有相对的第二槽口,第二槽口处设有位于垃圾收集箱131外侧的第一套块1811,第一套块1811内设有第五空腔1911,第五空腔1911的侧壁上设有沿着第一套块1811的长度方向设有第五开口1913,第五空腔1911的侧壁上沿着第一套块1811长度方向设有第四t型滑槽1912以及滑动设置在第四t型滑槽1912上的第二套块1821且第二套块1821能够通过第二槽口伸入垃圾收集箱131内;第二套块1821的侧面上设有位于第四t型滑槽1912内且能够在第四t型滑槽1912内滑动的第三滑轨2011,第二套块1821的侧面上还设有位于第五开口1913内的拨杆2012且拨杆2012伸出壳体111,第二套块1821内设有第六空腔1822,第二套块1821伸入垃圾收集箱131的一端处朝着垃圾收集箱131的底部设有第二凹槽2013;安装腔112的底壁上设有位于垃圾收集箱131两侧的储水箱1881,储水箱1881与一进水管1871相连,进水管1871上设有止回阀1872,储水箱1881上连接有一伸入第一套块1811内且沿着第一套块1811长度延伸的第一出水管1831,第一出水管1831内设有活塞2111,活塞2111与一一端穿过活塞2111且伸入第一出水管1931内的第二出水管1841相连,第二出水管1841的另一端与一能够清洁垃圾收集箱131内侧壁的喷嘴1851相连且喷嘴1851位于第二凹槽2013内;安装腔112内还设有用于对储水箱1881进行增压的增压泵1861。

通过本实施例中第一套块1811和第二套块1821的设置,使得第二套块1821能够伸出和缩回第五空腔1911里;通过拨杆2012和第五开口1913的设置,使得手动拨动拨杆2012使第二套块1821缩回和伸出第一套块1811从而便于清洁机构的使用;通过第一水管1931、第二水管1841和喷嘴1851的设置,使得储水箱1881内的水通过第一水管1931和第二水管1841进入喷嘴1851内,进而对垃圾收集箱131的侧壁进行喷水清洁;通过储水箱1881、增压泵1861、进水管1871和止回阀1872的设置,使得进水管1871内的水能够单向进入储水箱1881内,储水箱1881内的水在增压泵1861的作用下进入第一水管1931里;通过活塞2111的设置,使得第二水管1841能够收缩和伸出第一水管1931,便于第二套块1821缩回和伸出第一套块1811;本发明由于采用以上的技术方案,使得清洁结构能够对垃圾收集箱131进行喷水清洁的同时方便清洁装置的使用。

本实施例中,第六空腔1822内且位于第二凹槽2013的上方设有转动块2211,转动块2211内转动设有第二蜗轮2221,喷嘴1851的进水端穿过第二蜗轮2221固定设置,喷嘴1851的出水端伸出转动块2211,第二蜗轮2221与一位于转动块2211内的第二蜗杆2231相配合且第二蜗杆2231的一端伸出转动块2211;拨杆2012伸入第六空腔1822内且拨杆2012能够在第六空腔1822内转动,拨杆2012伸入第六空腔1822的一端上设有第二转盘2441,第二转盘2441通过铰链连接在第二蜗杆2231伸出转动块2211的一端上。

通过本实施例中第二蜗轮2221和第二蜗杆2231的设置,使得第二蜗杆2231转动带动第二蜗轮2221转动进而使喷嘴1851左右转动,从而能够对喷嘴1851进行左右调节;通过拨杆2012和第二转盘2441的设置,使得拨杆2012转动带动第二转盘2441转动实现第二蜗杆2231的转动。

本实施例中,转动块2211的侧面上设有转动铰接在第六空腔1822内的第三转动柱2311,第三转动柱2311上设有一第一圆盘2321,第一圆盘2321上设有第一凸起柱2322;拨杆2012伸入第六空腔1822的一端设有第二圆盘2451,第二圆盘2451上设有第二凸起柱2452,第一凸起柱2322和第二凸起柱2452之间连接有连杆;第二圆盘2452与第二转盘2441之间设有摩擦盘2461且拨杆2012穿过摩擦盘2461设置;拨杆2012内设有第三通孔2411,拨杆2012伸入第六空腔1822的一端处沿着拨杆2012的轴向设有相对的第五开口2412;第三通孔2411内设有一端伸出拨杆2012的第二推杆2421,第二推杆2421上设有位于第五开口2412内的第二限位柱2422且第二限位柱2422卡接在摩擦盘2461内,第三通孔2411内且位于第二推杆2421伸出拨杆2012的一端处设有圆环2481,圆环2481与第二限位柱2422之间设有穿过第二推杆2421的第四弹簧2431;第六空腔1822的底壁上设有相对竖直放置的导板2511,导板2511上沿着导板2511的长度方向设有第六开口2512,第六开口2512之间设有伸出第六开口2512的短杆2521,短杆2521伸出第六开口2512的两端处与第六空腔1822的底壁之间连接有第五弹簧2522,短杆2521上且位于导板2511之间设有第三转盘2531,第二转盘2441、第三转盘2531和第二蜗杆2231之间通过铰链连接。

通过本实施例中第一圆盘2321和第二圆盘2452的设置,使得拨杆2012转动带动第一圆盘2321转动进而带动第二圆盘2452转动进而使转动块2211在第六空腔1822内上下晃动,从而对转动块2211进而上下微调;通过第一转盘2321、第二转盘2441、第二蜗杆2231、导板2511和第五弹簧2522的设置,使得拨杆2012转动带动第一转盘2441转动从而带动第二蜗杆2231转动,从而带动第二蜗轮2221转动实现喷嘴1851左右调节;通过摩擦盘2461、第二推杆2421、第四弹簧2431和第二限位柱2422的设置,使得推动第二推杆2421带动摩擦盘2461分别与第二转盘2441和第二圆盘2452贴合,从而使得转动拨杆2012可单独对喷嘴1851进行左右调节和上下微调。

本实施例中,拨杆2012伸入第六空腔1822的一端处设有第二凸缘2471。

通过本实施例中第二凸缘2471的设置,使得第二凸缘2471阻挡第二圆盘2452滑出拨杆2012,进而使第二圆盘2452与第一圆盘2321之间的相配合更加稳定。

本实施例中,第一出水管1831的开口处设有第二限位环2121。

通过本实施例中第二限位环2121的设置,使得第二限位环2121阻挡活塞2111滑出第一水管1831,进而便于第二水管1841在第一水管内1831伸缩。

本实施例中,喷嘴1851的进水端与一一端伸入喷嘴1851内且能够在喷嘴1851内转动的伸缩管2241相连,伸缩管2241的另一端与第二出水管1841相连。

通过本实施例中伸缩管2241的设置,使得伸缩管2241能够在喷嘴1851内转动的同时伸缩管2241能够弯曲,实现喷嘴1851的左右调节的同时也便于喷嘴1851上下微调。

本实施例的输送机构在具体使用时,首先,使第一转动杆133位于第一开口311的上方,垃圾放入垃圾收集箱里,垃圾里面的滤液因为重力的作用会通过滤网212流入滤液收集箱121里;当垃圾收集箱131内装满了垃圾时,环卫工作人员手动推动第一推杆521时转动第一转动杆133,此时第一转动杆133会沿着第一开口311下降使输送带的角度倾斜便于垃圾收集箱131内垃圾的排出,接着松开第一推杆521,这时转动第一转动杆133,带动输送带转动,便于垃圾收集箱131内垃圾的排出,当完成垃圾收集箱131内垃圾的排出后,推动第一推杆521,反向转动第一转动杆133使第一转动杆133位于第一开口311的上方便于垃圾收集箱131收集垃圾。本实施例的箱盖机构在具体使用时,用脚踏踏板923时箱盖911打开,松开踏板923时,箱盖911会自动闭合;当转动螺杆1031带动滑块1021在连接杆941内移动,控制第一转盘943能够与第二齿轮942贴合与分离,当第一转盘943与第二齿轮942贴合时,箱盖911能够全部开合;当第一转盘943与第二齿轮942分离时,箱盖911能够部分开合;控制升降杆1711在圆筒1611内使压块1732能够固定和松开放置在第一凹槽1513内的粘蝇贴,其能够杀死垃圾箱周围的苍蝇;通过第三空腔1421和放置块1511相配合,方便对第一凹槽1513内粘蝇贴的更换。本实施例中的清洗机构在具体使用时,手动拨动拨杆2012,使第二套块1821沿着第一套块1811伸入垃圾收集箱131内,增压泵1861对储水箱1881进行增压,使储水箱1881里的水经过第一出水管1931和第二出水管1841从喷嘴1851喷出对垃圾收集箱131的侧壁进行清洗,转动拨杆2012,拨杆2012转动带动第二转盘2441转动进而带动第二蜗杆2221转动,进而使喷嘴1851在垃圾收集箱131内左右转动,实现喷嘴131在水平方向上的调节;当手动推动第二推杆2421,此时转动拨杆2012带动第二圆盘2451转动带动转动块2211上下移动,实现喷嘴1851在竖直方向的微调;当完成对垃圾收集箱131清洗后,手动拨动拨杆2012使其复位即可。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专利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