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监护仪监测线缆的收放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379111发布日期:2019-04-12 23:38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一种监护仪监测线缆的收放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医疗领域,特别提供了一种监护仪监测线缆的收放方法。



背景技术:

监护仪常被放置于病床边用于对患者进行监护,由于监护仪往往具有用于监测心电、血压、呼吸等多项体征的多条监测线缆,所以常见的监护仪大多配置有储放监测线缆的篮子。但是,监测线缆在使用后,医护人员如果将每条监测线缆理好后放入篮子则费时费力,尤其是监护仪放置在床尾时拉出较长监测线缆的情况下;如果将多条监测线缆随手堆进篮子则容易使线缆之间相互缠绕。



技术实现要素:

一、技术目的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便于收线放线的监护仪监测线缆收放方法。

二、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监护仪监测线缆的收放方法,放线过程为将监护仪的监测线缆往下方或斜下方拉出;收线过程为启动收线装置将所述监测线缆收入设置于所述收线装置后方用于存放所述监测线缆的储线箱。

作为优选,放线过程中,监测线缆被往下方或斜下方拉时,设置于所述收线装置中的第三轴辊受力下降,使所述监测线缆脱离设置于所述收线装置中的第一轴辊。

作为优选,收线过程中,设置于所述收线装置中的第一轴辊转动将所述监测线缆牵向后方;当所述监测线缆的首端被卡住无法移动时,设置于所述收线装置中的第三轴辊受力下降,使所述监测线缆脱离设置于所述收线装置中的第一轴辊。

作为优选,所述监护仪包括用于收所述监测线缆的收线装置、设置于所述收线装置后方用于存放所述监测线缆的储线箱;所述收线装置包括在竖直方向相邻设置的第一轴辊与第二轴辊、设置于所述第一轴辊与所述第二轴辊前方的第三轴辊,所述第一轴辊位于所述第二轴辊的上方,所述第一轴辊为主动辊,所述第二轴辊与所述第三轴辊为从动辊,所述第三轴辊的顶部的水平高度高于所述第一轴辊的底部的水平高度。

作为优选,所述收线装置还包括第一底座,所述第一底座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轴辊与所述第二轴辊后方的拨线嘴、用于被所述第二轴辊轴接的第二支架、用于被所述第三轴辊轴接的第三支架;所述第一轴辊设置有用于卡放所述监测线缆的卡嘴,所述第二轴辊设置有一圈供所述卡嘴伸入的环槽;所述拨线嘴包括上拨片与下拨片,所述下拨片的首端伸入所述环槽中且与所述环槽之间有间隙;所述第三支架包括架杆以及具有凹槽的架座,所述架杆插入所述架座的凹槽中并与所述架座由第一弹簧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收线装置还包括第二底座,所述第一底座嵌于所述第二底座中且与所述第二底座由第二弹簧连接,所述第二底座包括用于被所述第一轴辊轴接的第一支架,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第一支架活动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底座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三轴辊前方的卡线架,所述监测线缆的首端的后方设置有凸起的卡环,所述卡线架设置有供所述监测线缆穿过的卡孔,所述卡孔的直径<所述卡环的直径。

作为优选,所述卡嘴包括卡腔以及位于所述卡腔两侧的卡齿,所述卡腔包括靠近所述卡嘴开口处的第一窄腔、背离所述卡嘴开口处的第二窄腔、位于所述第一窄腔与所述第二窄腔之间的膨胀腔。

作为优选,所述环槽的底部设置具有凹槽的凸台,所述凸台的侧面设置有乳胶垫。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一种监护仪监测线缆的收放方法便于收线放线,实现了自动收线并可有效防止损坏监测线缆等,放线只需将监测线缆往下方或斜下方拉出即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监护仪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监护仪在第一底座降至最低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监护仪在收线过程中卡嘴与环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监护仪在放线过程中卡嘴与环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下拨片与环槽的截面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的截面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操作步骤图。

图中:监测线缆2,卡环21,收线装置3,第一轴辊31,卡嘴311,卡腔3111,第一窄腔31111,第二窄腔31112,膨胀腔31113,卡齿3112,凸条31121,滚珠31122,第二轴辊32,环槽321,凸台3211,第三轴辊33,第一底座34,拨线嘴341,上拨片3411,下拨片3412,第二支架342,第三支架343,架杆3431,架座3432,第一弹簧3433,第二底座35,第一支架351,卡线架352,卡孔3521,储线箱4,第二弹簧5,限位螺栓6,行程开关7,乳胶垫8。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7所示

一种监护仪监测线缆的收放方法,放线过程为将监护仪的监测线缆2往下方或斜下方拉出;收线过程为启动收线装置3将监测线缆2收入设置于收线装置3后方用于存放监测线缆2的储线箱4。

进一步的,放线过程中,监测线缆2被往下方或斜下方拉时,设置于收线装置3中的第三轴辊33受力下降,使监测线缆2脱离设置于收线装置3中的第一轴辊31。

进一步的,收线过程中,设置于收线装置3中的第一轴辊31转动将监测线缆2牵向后方;当监测线缆2的首端被卡住无法移动时,设置于收线装置3中的第三轴辊33受力下降,使监测线缆2脱离设置于收线装置3中的第一轴辊31。

进一步的,监护仪包括用于收监测线缆2的收线装置3、设置于收线装置3后方用于存放监测线缆2的储线箱4;收线装置3包括在竖直方向相邻设置的第一轴辊31与第二轴辊32、设置于第一轴辊31与第二轴辊32前方的第三轴辊33,第一轴辊31位于第二轴辊32的上方,第一轴辊31为主动辊,第二轴辊32与第三轴辊33为从动辊,第三轴辊33的顶部的水平高度高于第一轴辊31的底部的水平高度。监护仪放置于水平高度高于患者的位置处,监测线缆2穿过储线箱4与收线装置3,监测线缆2的末端连接监护仪的主机,监测线缆2的首端用于连接患者。定义监测线缆2的末端方向为后方,监测线缆2的首端方向为前方。第一轴辊31由电机或马达等驱动装置驱动,收线时,启动驱动装置带动第一轴辊31转动,从而将监测线缆2从前方牵向后方并收入储线箱4中。监护仪可根据监测线缆2的数量配置相应数量的收线装置3与储线箱4,实现对每条监测线缆2的独立收线放线。

进一步的,收线装置3还包括第一底座34,第一底座34包括设置于第一轴辊31与第二轴辊32后方的拨线嘴341、用于被第二轴辊32轴接的第二支架342、用于被第三轴辊33轴接的第三支架343;第一轴辊31设置有用于卡放监测线缆2的卡嘴311,第二轴辊32设置有一圈供卡嘴311伸入的环槽321;拨线嘴341包括上拨片3411与下拨片3412,下拨片3412的首端伸入环槽321中且与环槽321之间有间隙;第三支架343包括架杆3431以及具有凹槽的架座3432,架杆3431插入架座3432的凹槽中并与架座3432由第一弹簧3433连接,第三轴辊33轴接于架杆3431上。收线时,启动驱动装置使第一轴辊31转动,由卡嘴311卡住监测线缆2携带至拨线嘴341,由上拨片3411将卡于卡嘴311中的监测线缆2拨出。收线过程中,监测线缆2的首端被外物或卡位机构卡住时,第三轴辊33在前后方较大拉力的作用下随着架杆3431下降,使得卡嘴311无法将监测线缆2卡住,从而防止了监测线缆2被拉坏或防止第一轴辊31的驱动装置被损坏。放线时,关闭驱动装置,医护人员将监测线缆2往下方或斜下方拉出即可,在医护人员的牵引下,第三轴辊33会根据牵引力的大小与角度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便于监测线缆2被拉出;下拨片3412将监测线缆2导入环槽321,第二导辊随着监测线缆2被牵引而转动,便于监测线缆2被拉出,同时也防止了监测线缆2发生轴向逃逸。

进一步的,收线装置3还包括第二底座35,第一底座34嵌于第二底座35中且与第二底座35由第二弹簧5连接,第二底座35包括用于被第一轴辊31轴接的第一支架351,第二支架342与第一支架351活动连接。本实施例中,第二支架342卡于第一支架351的滑槽中并可沿着滑槽上下移动。第二弹簧5的劲度系数大于第一弹簧3433的劲度系数,本实施例中第二弹簧5的劲度系数是第一弹簧3433的2.5倍。当监测线缆2受到往下的作用力足够大时,第一弹簧3433被压缩至最大程度,第二弹簧5被压缩,第三轴辊33、第二底座35、第二轴辊32往下移动,第一轴辊31不能沿着第一支架351往周围移动,使监测线缆2彻底脱离卡嘴311,便于放线,便于收线过程中防止对监测线缆2或驱动装置的损坏。

进一步的,第二底座35还包括设置于第三轴辊33前方的卡线架352,监测线缆2的首端的后方设置有凸起的卡环21,卡线架352设置有供监测线缆2穿过的卡孔3521,卡孔3521的直径<卡环21的直径。监测线缆2的首端具有贴附人体的传感器等,当监测线缆2被收至卡环21遇到卡孔3521时,监测线缆2无法继续被收入,从而完成收线并为下次放线提供了便利。

进一步的,第一底座34与第二底座35之间设置有限位螺栓6,限位螺栓6与第二底座35螺纹连接,通过转动限位螺栓6调节第一底座34在纵向的最大行程。

进一步的,限位螺栓6的顶部设置有行程开关7,当第一底座34下降到最大程度时,第一底座34的底部接触行程开关7,行程开关7释放报警信号或关闭驱动装置的信号。

进一步的,卡嘴311包括卡腔3111以及位于卡腔3111两侧的卡齿3112,卡腔3111包括靠近卡嘴311开口处的第一窄腔31111、背离卡嘴311开口处的第二窄腔31112、位于第一窄腔31111与第二窄腔31112之间的膨胀腔31113。卡嘴311呈喇叭状开口,由膨胀腔31113在收线时容纳监测线缆2,第二窄腔31112便于上拨片3411插入;第一窄腔31111由卡齿3112设置凸向卡腔3111的凸条31121形成,凸条31121为质地软且具有形态恢复能力的硅胶条或乳胶条,以便于监测线缆2进入膨胀腔31113并进行卡位。

进一步的,环槽321的底部设置具有凹槽的凸台3211,凸台3211的侧面设置有乳胶垫8。凸台3211的凹槽用于容纳监测线缆2,乳胶垫8具有良好的形变能力和形态恢复能力,通过凸台3211与乳胶垫8,对收线放线过程中的监测线缆2进行更好卡放。

进一步的,卡嘴311包括卡腔3111以及位于卡腔3111两侧的卡齿3112,卡齿3112的底面设置有滚珠3112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