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锅底料包装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73005发布日期:2019-04-20 05:56阅读:1594来源:国知局
火锅底料包装袋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火锅底料包装袋,属于包装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火锅越来越受人们的喜爱,现在的火锅底料生产企业基本都是一袋式混合包装,这种包装方式目前已经慢慢不适用于人们的生活,现在的人在生活时,为了身体健康有的人在吃火锅时,选择的底料油、麻、辣等味道都会因自己身体情况而定,而且原传统的包装方式只能是少放一点料,这样就会整体影响口味,如有喜欢油大,但是不麻的。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火锅底料包装袋,其结构简单,能对油、麻、辣等底料进行分隔包装,方便不同口味人群的使用。

本发明所述的火锅底料包装袋,包括袋体,其特征在于:袋体内部分为四个独立的放油区、辣味区、麻味区以及香味区,其中辣味区、麻味区和香味区为并排设置,放油区同时垂直于辣味区、麻味区和香味区;放油区通过第一分隔条与辣味区、麻味区和香味区分隔开;辣味区与麻味区通过第二分隔条分隔开;麻味区与香味区通过第三分隔条分隔开。

进一步,优选所述放油区、辣味区、麻味区和香味区上均设置有相互配比的指引标识。

进一步,优选所述指引标识采用指引线,指引线由长度依次变短的线条组成。

进一步,优选所述各线条整体结成一个等腰三角形结构。

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一分隔条、第二分隔条和第三分隔条采用封口机来完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本发明所述的火锅底料包装袋,其结构简单,在使用时,将油放置在放油区,辣味料放置在辣味区,麻味料放置在麻味区,香味料放置在香味区,从而实现了对油、麻、辣等底料进行分隔包装,方便不同口味人群的使用。

在指引线的设计下,可以方便人们对不同区域料的用量进行明确观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指引线2、放油区3、第一分隔条4、袋体5、第二分隔条6、辣味区7、麻味区8、香味区9、第三分隔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所述火锅底料包装袋,包括袋体4,袋体4内部分为四个独立的放油区2、辣味区6、麻味区7以及香味区8,其中辣味区6、麻味区7和香味区8为并排设置,放油区2同时垂直于辣味区6、麻味区7和香味区8;放油区2通过第一分隔条3与辣味区6、麻味区7和香味区8分隔开;辣味区6与麻味区7通过第二分隔条5分隔开;麻味区7与香味区8通过第三分隔条9分隔开。

本实施例中,所述放油区2、辣味区6、麻味区7和香味区8上均设置有相互配比的指引标识;所述指引标识采用指引线1,指引线1由长度依次变短的线条组成;所述各线条整体结成一个等腰三角形结构;本段设计主要是为了给人们提供一个方便观察各区域用料量指引。

所述第一分隔条3、第二分隔条5和第三分隔条9采用封口机来完成,封口机为现有已知技术,本处就不在详述。

使用时,将油放置在放油区2,辣味料放置在辣味区6,麻味料放置在麻味区7,香味料放置在香味区8,为了方便使用,辣味区6、麻味区7以及香味区8的开设区均设置在一个方向。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以及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火锅底料包装袋,属于包装技术领域,包括袋体,袋体内部分为四个独立的放油区、辣味区、麻味区以及香味区,其中辣味区、麻味区和香味区为并排设置,放油区同时垂直于辣味区、麻味区和香味区;放油区通过第一分隔条与辣味区、麻味区和香味区分隔开;辣味区与麻味区通过第二分隔条分隔开;麻味区与香味区通过第三分隔条分隔开。通过本发明所述的火锅底料包装袋,其结构简单,在使用时,将油放置在放油区,辣味料放置在辣味区,麻味料放置在麻味区,香味料放置在香味区,从而实现了对油、麻、辣等底料进行分隔包装,方便不同口味人群的使用。在指引线的设计下,可以方便人们对不同区域料的用量进行明确观察。

技术研发人员:张彦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渝真味食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2.22
技术公布日:2019.04.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