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拉布机及其进布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30862发布日期:2019-03-16 01:11阅读:293来源:国知局
一种拉布机及其进布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拉布机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拉布机及其进布工艺。



背景技术:

在现代纺织业中,拉布机的使用较为广泛,拉布机也叫铺布机,主要是用于将整卷的布匹拉出适当长度并且往复折叠平铺,再进行裁剪,根据具体需求裁剪为各类标准的布料。

现有的拉布机一般包括铺布平台、在铺布平台上往复运动且装有用于铺布结构的行走机架、设置在行走机架上的布卷解布结构和设置在行走机架上的切割结构,公告号为cn204223875u的中国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铺布机的解布机构,包括支座,所述支座的一端设有料槽、另一端设有可转动的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滚筒组,所述支架的滚筒组端可转入或转出料槽。使用时,支架转入料槽内,卷状布料可以放在滚筒组上;支架转出料槽,折叠状布料可放在料槽并且通过支架上的滚筒组解开布料。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当放在料槽的卷状布料较重或者为超大布卷时,支架承受的重量大大增加,使得铺布机设备的整体重量也大大增加,导致铺布机的电机功率跟不上,而且铺布机在铺布过程中的制动距离会增加,提速变慢,提速时间延长,铺布的精度和效率均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拉布机的进布结构,通过独立的框体设置,再由驱动电机带动退卷辊将布卷退卷,从而使行走机架无需承担布卷的重量,避免出现行走机架由于承受的重量过大而造成的铺布精度和铺布效率低下的现象,从而可提高铺布的效率。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拉布机的进布结构,包括框体和设置在铺布平台上的行走机架,所述行走机架上转动安装有输送辊,所述框体转动安装有多个用于放置布卷的退卷辊,所述框体上安装有与所述退卷辊连接的驱动电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布卷放在独立的框体上,当需要铺布时,将超大、超重的布卷放在框体的退卷辊上,驱动电机带动退卷辊转动,使布卷退卷,输送辊将布料牵引到行走机架上,然后进行铺布。通过独立的框体设置,再由驱动电机带动退卷辊将布卷退卷,从而使行走机架无需承担布卷的重量,避免出现行走机架由于承受的重量过大而造成的铺布精度和铺布效率低下的现象,从而可提高铺布的效率。

优选的,所述框体下方设置有轨道,所述框体底部转动安装有在所述轨道上运动的滚轮,所述框体安装有与所述滚轮连接且带动所述滚轮转动的动力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动力组件带动滚轮转动,滚轮沿轨道运动,从而可供多个行走机架的铺布;同时也可以调节框体的位置,使框体上的布卷能大致对齐铺布平台。

优选的,所述框体安装有与所述动力组件电连接的接近开关和极限开关,所述轨道上设置有能与所述接近开关、所述极限开关感应的感应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接近开关能感应到感应铁的位置恰好是框体正对行走机架的位置,使在框体上的布卷的位置能大概对准行走机架的位置,因此当接近开关感应到感应铁时,会发送电信号给动力组件,动力组件会停止;如若布卷还有偏移,则可人工控制动力组件再次微调。通过极限开关的设置,当极限开关感应到感应铁时,动力组件强制停止,无法再进行人工调节,否则框体与行走机架会有错位,导致偏差过大,影响布料输送。

优选的,所述框体上设置有用于限制布卷位置的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框体上且长度方向与所述退卷辊的轴向平行的导向杆、滑移安装在所述导向杆上的挡板、安装在所述框体上的固定板、螺纹安装在所述框体上且与所述挡板转动配合的控制杆、设置在所述挡板上且与所述导向杆连接的锁定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了放置大尺寸的布卷,框体放置布卷的空间会较大,而布卷在退卷辊上滚动时会在退卷辊上左右偏移,从而使得输送到行走机架上的布料左右偏移,会影响布料铺设的整齐度,从而会影响裁剪。通过限位机构的设置,转动控制杆,使挡板沿导向杆滑移,调节挡板在框体上的位置,使布卷在挡板个固定板之间,限制布卷在退卷时的位置,使布卷始终在挡板限定的范围内退卷,从而使输送出去的布料较为整齐,从而可提高铺布的整齐度,提高后期裁剪的精确性。同时通过锁定组件的设置,将调节好后的挡板固定在导向杆上,降低布卷在退卷辊在转动过程中产生的震动对控制杆稳定性的影响。

优选的,所述框体上设置有预松组件,所述预松组件包括转动安装在所述框体上且由传布电机驱动的传布辊、安装在所述框体出布一侧的延伸架、转动安装在所述延伸架上的连接辊、两个竖向间隔设置在所述框体靠近所述延伸架一侧的预松光电,所述预松光电与所述驱动电机、所述传布电机电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布料在传输时,退卷辊和输送辊的转速会有一定差异,可能会导致布料在传输时过松或者过紧,过松则会导致布料的下垂,甚至堆积到地面,过紧则会影响铺布长度或者退卷辊和输送辊的正常转动。通过传布辊和两个预松光电的设置,使得布料最下端始终处在两个预松光电之间,使退卷辊和输送辊具有一定的调节长度。当上方的预松光电未被挡住时,这个预松光电会发送电信号给驱动电机和传布电机,驱动电机和传布电机速度增大;当下方的预松光电被挡住时,这个预松光电会发送电信号给驱动电机和传布电机,驱动电机和传布电机速度减小。

优选的,所述延伸架上设置有平衡组件,所述平衡组件包括竖向安装在所述延伸架上的导轨、滑移设置在所述导轨上的滑块、水平转动安装在所述滑块上的张紧辊,所述张紧辊的轴向与布料的输送方向垂直,布料紧贴绕过所述张紧辊下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布料较薄较轻时,在两个预松光电之间的布料会比较松弛,且容易左右偏移,影响后面行走机架的铺布的精确度。通过张紧辊的设置,使得布料要承受张紧辊的重量,带动张紧辊在导轨滑移,从而使松弛的布料被拉紧,从而可大大降低发生偏移的概率,提高后期铺布的精确度。

优选的,所述延伸架安装有与所述连接辊、所述输送辊、所述驱动电机、所述传布电机电连接的编码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编码器用于检测连接辊和输送辊的布料输送量,使两者的输送量保持相同,避免由于两者的输送量不同而导致的布料过紧或者过松的问题。当连接辊的输送量大于输送辊的输送量时,表示退卷辊退卷的布料有多,则编码器会给驱动电机和传布电机发送电信号,使得驱动电机和传布电机的转速下降,退卷布卷的速度下降,直至两者的输送量相同;当连接辊的输送量小于输送辊的输送量时,表示退卷辊退卷的布料偏少,则编码器会给驱动电机和传布电机发送电信号,使得驱动电机和传布电机的转速加快,退卷布卷的速度提高,直至两者的输送量相同。

优选的,所述行走机架上设置有纠偏机构,所述纠偏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行走机架上的支撑架、滑移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上且用于牵引布料的牵引组件、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且与所述牵引组件连接的驱动组件、两个间隔安装在所述行走机架上且与所述驱动组件和所述牵引组件电连接的对边光电,所述驱动组件也与所述牵引组件电连接,布料的边缘从两个所述对边光电之间通过,布料穿过所述牵引组件输送到所述输送辊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超重的布卷可直接放在进布机构上,使得行走机架无需承担布卷的重量,从而避免行走机架整体过重而影响正常的铺布。由于布料从进步机构输送到输送辊上的布料可能与铺设的布料之间有偏差,会影响铺布的整齐度,导致后期裁剪不齐。通过纠偏机构的设置,当布料的边缘未在两个对边光电之间时,对边光电会给驱动组件和牵引组件发送电信号,牵引组件会将布料夹住,然后驱动组件会带动牵引组件移动,使布料的边缘向两个对边光电之间移动,从而使从进布机构输送过来的布料能与输送辊上的布料对齐,从而使铺设的布料较为整齐。且当布料的边回到两个对边光电之间后,对边光电会再给牵引组件和驱动组件发送电信号,牵引组件和驱动组件会恢复到初始状态。

优选的,所述牵引组件包括滑移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且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的固定架、转动安装在所述固定架上的支撑辊、安装在所述固定架上且与所述对边光电电连接的气缸、连接在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上的安装架、转动安装在所述安装架上的下压辊,所述下压辊与所述支撑辊在竖向错开,所述下压辊表面设置有粗糙层,布料从所述下压辊与所述支撑辊之间穿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正常输送时,布料从下压辊与支撑辊之间经过,且不与下压辊接触;当气缸接收到对边光电的电信号时,气缸启动,气缸的活塞杆缩回,从而带动下压辊下降,下压辊将布料下压且粗糙层与布料抵紧,然后驱动组件会带动固定架在支撑架上移动,实现对布料的纠偏。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拉布机的进布工艺,通过调整、预松张紧和纠偏,使得布料能够较为整齐的输送到行走机架的输送辊上,从而也可使后期铺布较为整齐。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拉布机的进布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p1:调整,先通过限位机构调整布卷在退卷辊上的位置,再通过动力组件调整框体在轨道上的位置,使得布卷能对齐铺布平台;

sp2:退卷,启动驱动电机,带动退卷辊转动,将布卷退卷;

sp3:预松张紧,通过预松组件和平衡组件对布料进行调整,使布料在具有一定补偿长度的同时也能保持一定的张紧度;

sp4:第一次编码测速,编码器检测连接辊的输送量;

sp5:纠偏,通过纠偏机构对输送中发生偏移的布料进行纠偏,使布料输送较为整齐;

sp6:第二次编码测速,编码器检测输送辊的输送量,并与连接辊的输送量进行比较,并时刻发送电信号给驱动电机和传布电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先将布卷放到退卷辊上,并通过限位机构限定布卷在退卷辊上的位置,使得布卷在退卷时不会有较大偏移,使后期铺布较为整齐。接着驱动电机带动退卷辊对布卷进行退卷,然后布料输送到预松光电进行预松,使布料在输送时不会过紧,或者过松导致布料堆积;然后布料绕过张紧辊,使布料不会很松弛,且可降低布料的偏移;接着布料输送到连接辊上,编码器对连接辊的布料输送量进行检测。

当布料输送到纠偏机构后,对布料进行纠偏,对齐输送到输送辊上的布料与原本在行走机架上的布料,最后编码器对输送辊的布料输送量进行检测,且与连接辊的输送量进行比较,并时刻发送电信号给驱动电机,调整退卷辊的转速。通过调整、预松张紧和纠偏,使得布料能够较为整齐的输送到行走机架的输送辊上,从而也可使后期铺布较为整齐。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通过独立的框体设置,再由驱动电机带动退卷辊将布卷退卷,从而使行走机架无需承担布卷的重量,避免出现行走机架由于承受的重量过大而造成的铺布精度和铺布效率低下的现象,从而可提高铺布的效率;

2、通过动力组件带动滚轮转动,滚轮沿轨道运动,从而可供多个行走机架的铺布;同时也可以调节框体的位置,使框体上的布卷能大致对齐铺布平台;

3、通过两个预松光电的设置,使得布料最下端始终处在两个预松光电之间,使退卷辊和输送辊具有一定的调节长度;

4、通过张紧辊的设置,使得布料要承受张紧辊的重量,带动张紧辊在导轨滑移,从而使松弛的布料被拉紧,从而可大大降低发生偏移的概率,提高后期铺布的精确度;

5、通过编码器的设置,使两者的输送量保持相同,避免由于两者的输送量不同而导致的布料过紧或者过松的问题;

6、通过纠偏机构的设置,使布料的边缘向两个对边光电之间移动,从而使从进布机构输送过来的布料能与输送辊上的布料对齐,从而使铺设的布料较为整齐;

7、通过调整、预松张紧和纠偏,使得布料能够较为整齐的输送到行走机架的输送辊上,从而也可使后期铺布较为整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放置超重布卷的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3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1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放置超重布卷的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6是图5中c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7是图5中d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中放置超重布卷的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三);

图9是图8中e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10是图1中f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11是图1中g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中行走机架及安装在其上面的纠偏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2中h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1、框体;11、退卷辊;12、驱动电机;13、横杆;14、传布电机;15、接近开关;16、极限开关;31、挡板;32、控制杆;33、螺母;34、固定板;341、短杆;35、导向杆;36、锁定组件;361、连接片;362、锁定架;363、转轮;364、轴承;365、螺纹杆;4、断布光电;51、连接杆;52、压紧辊;53、推杆电机;61、延伸架;611、圆杆;62、连接辊;63、预松光电;64、传布辊;65、平衡组件;651、导轨;652、滑块;653、张紧辊;66、编码器;71、轨道;711、感应铁;72、转动座;73、转轴;74、滚轮;75、动力电机;8、行走机架;81、输送辊;82、支撑架;83、牵引组件;831、固定架;8311、滑轮;832、转辊;833、气缸;834、安装架;8341、转动片;835、下压辊;836、支撑辊;837、粗糙层;84、驱动组件;841、调节电机;842、齿条;843、齿轮;844、行程开关;85、对边光电;87、安装杆;88、铺布平台。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一种拉布机,参照图1,包括框体1和在铺布平台88上运动的行走机架8,行走机架8上转动安装有输送辊81。框体1内具有截面呈长方体空间,框体1一侧的长边的高度高于另一侧的长边的高度,且框体1的短边靠近较高的长边一端的高度也高于远离较高的长边一端的高度。框体1内且在短边上转动安装有三个呈平行设置的退卷辊11,三个退卷辊11的转动轴均伸出框体1的侧壁,且三个退卷辊11的中心的连线为钝角三角形,布卷放置在三个退卷辊11上。框体1的内侧壁固定设置有驱动电机12,驱动电机12为减速电机,驱动电机12的输出轴也穿过框体1的侧壁,驱动电机12的输出轴与最靠近驱动电机12的退卷辊11的输出轴链传动,且相邻的退卷辊11的转动轴之间也通过链传动相连,驱动电机12能带动三个退卷辊11同步转动。

参照图2和图3,在框体1的短边的上端设置有用于限制布卷位置的限位机构,限位机构包括导向杆35、挡板31、固定板34、控制杆32和锁定组件36。导向杆35设置有两根,且固定设置在框体1短边的内侧壁上,分别位于三个退卷辊11的两侧;框体1的短边朝向退卷辊11一侧固定设置有短杆341,固定板34固定设置在短杆341远离框体1一端,且固定板34与导向杆35抵紧。框体1的另一个短边的上端固定设置有螺母33,挡板31两端滑移设置在两个导向杆35上,控制杆32与螺母33螺纹配合,且穿过螺母33与挡板31朝向螺母33一侧转动配合。

锁定组件36包括截面呈l形的连接片361、锁定架362、转轮363、轴承364和螺纹杆365,连接片361固定设置在挡板31背离固定板34一侧,锁定架362通过螺栓固定在连接片361下表面,且锁定架362套在导向杆35上;转轮363转动安装在锁定架362的上端和下端,且分别与导向杆35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抵接,减少挡板31在滑移时的摩擦力;轴承364转动安装在锁定架362上且与导向杆35的水平侧壁抵接,使得锁定架362在导向杆35上滑移时不会与导向杆35的侧壁抵接,使得锁定架362滑移较为流畅。螺纹杆365螺纹安装在锁定架362的上端,且能穿过锁定架362与导向杆35抵紧。

通过转动控制杆32,可调节挡板31在导布杆上的位置,再拧紧螺纹杆365,从而可将布卷限制在挡板31和固定板34之间,减少布卷在退卷辊11上的左右偏移。

参照图1和图4,在框体1短边的较高一端固定设置有横杆13,横杆13的中间位置固定设置有断布光电4,断布光电4的型号为e3z-d62,断布光电4与驱动电机12电连接。布料在输送时,断布光电4始终被布料遮住;当布料退卷完成,断布光电4未被遮住,则断布光电4会给驱动电机12发送电信号,驱动电机12收到电信号之后停止运转,使退卷辊11停止转动,节约电能。

参照图5和图6,在框体1上设置有预松组件,预松组件包括传布辊64、延伸架61、连接辊62和两个预松光电63,预松光电63的型号为bj3m-pdt。传布辊64转动安装在框体1短边且位于横杆13的上方,框体1短边还固定安装有传布电机14,传布电机14与传布辊64之间链传动连接。框体1的短边上且与传布辊64在同一水平面还转动设置有连接杆51,连接杆51远离框体1一端转动安装有压紧辊52,在框体1的短边上还铰接有与连接杆51中部铰接的推杆电机53。推杆电机53带动连接杆51转动,使压紧辊52抵紧在传布辊64上,降低布料在通过传布辊64时发生打滑现象。

参照图1和图7,延伸架61固定安装在框体1远离挡布辊一端的短边上,且高度在横杆13和框体1较高的长边的顶部之间。连接辊62转动安装在延伸架61远离框架一端,且在延伸架61远离框体1一端并位于连接辊62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圆杆611,圆杆611与连接辊62的轴线平行且在同一水平面。布料从压紧辊52和传布辊64之间穿过,接着输送到靠近框体1的圆杆611的下方,从下方绕到连接辊62的上方,再绕到远离框体1的圆杆611的下方。

两个预松光电63固定竖向间隔安装在框体1较高长边的外侧壁上,且与驱动电机12和传布电机14电连接。正常情况下,靠近框体1的圆杆611与传布辊64之间的布料最下端处在两个预松光电63之间,上部的预松光电63会被布料遮住,下部的预松光电63未被遮住。若上部的预松光电63未被布料遮住时,表明退卷辊11转动慢,布料退卷慢,铺布速度快于退卷速度,布料可能会被拉紧,因此预松光电63会给驱动电机12和传布电机14发送电信号,加快转速,提高退卷辊11的转速,提高退卷速度,使布料的最低点再回到两个预松光电63之间。若下部的预松光电63被遮住时,情况与上部的预松光电63未被遮住的情况相反。

延伸架61上设置有平衡组件65,平衡组件65包括导轨651、滑块652和张紧辊653,导轨651有两根,分别竖向固定安装在延伸架61的两端,滑块652滑移设置在导轨651上,张紧辊653两端转动安装在两个滑块652上,布料从张紧辊653的下方绕过,且紧贴张紧辊653。

参照图8和图9,在车间一般会有多台铺布的设备,本实施例设置了两台。在地面固定设置了轨道71,在框体1底部的每个角固定设置有两个转动座72,每个短边的四个转动座72转动安装有转轴73,每个角的两个转动座72之间的转轴73上固定安装有滚轮74。在框体1短边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动力组件,动力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框体1短边的内侧壁上的动力电机75,动力电机75与其中一根转轴73链传动,使动力电机75可以带动滚轮74转动。滚轮74在轨道71上运动,可对两个铺布设备送布。

在框体1短边的外侧壁上固定设置有与动力电机75电连接的接近开关15和极限开关16,接近开关15和极限开关16的型号均为pse17-5dn,在轨道71两端固定设置有能与接近开关15和极限开关16感应的感应铁711,感应铁711呈l型,感应铁711的长边更靠近框体1,接近开关15与感应铁711的长边感应,极限开关16与感应铁711的短边感应。接近开关15能感应到感应铁711的位置恰好是框体1能大概对准铺布平台88的位置,极限开关16的触发距离与接近开关15的触发距离相同。且当接近开关15触发时,动力电机75停止运作,框体1停止运动;若工作人员觉得还有点偏差,可以手动启动动力电机75,再次调整框体1的位置。当极限开关16被触发时,动力电机75停止,避免手动调整过大,使框体1偏离。

参照图7,在延伸架61上固定安装有与连接辊62、输送辊81、驱动电机12、传布电机14电连接的编码器66,编码器66采用的型号为s38-j1n2000,编码器66用于检测连接辊62和输送辊81的布料输送量,使两者的输送量保持相同,避免由于两者的输送量不同而导致的布料过紧或者过松的问题。当连接辊62的输送量大于输送辊81的输送量时,表示退卷辊11退卷的布料有多,则编码器66会给驱动电机12和传布电机14发送电信号,使得驱动电机12和传布电机14的转速下降,退卷布卷的速度下降,直至两者的输送量相同;当连接辊62的输送量小于输送辊81的输送量时,表示退卷辊11退卷的布料偏少,则编码器66会给驱动电机12和传布电机14发送电信号,使得驱动电机12和传布电机14的转速加快,退卷布卷的速度提高,直至两者的输送量相同。

参照图1、图10和图11,在输送辊81与连接辊62之间的行走机架8上还设置有纠偏机构,纠偏机构包括支撑架82、牵引组件83、驱动组件84(见图13)和对边光电85,支撑架82固定安装在行走机架8上,且位于行走机架8靠近框体1一侧。牵引组件83包括固定架831、支撑辊836、气缸833、安装架834和下压辊835,下压辊835表面固定设置有粗糙层837。固定架831呈框型,在固定架831底部和固定架831内框均设置有滑轮8311,底部的滑轮8311用于在支撑架82上运动,内框的滑轮8311与支撑架82抵接,限定固定架831在支撑架82上运动及其运动方向。

支撑辊836转动安装在固定架831上,且位于固定架831下端的中间位置;气缸833有两个,分别固定设置在固定架831长度方向的两端;安装架834有两个,分别固定安装在两端的气缸833的活塞杆上,每个安装架834的两端通过螺栓安装有转动片8341;下压辊835的有两个,每个下压辊835的两端分别转动安装在两个安装架834的转动片8341上,且两个下压辊835呈平行,在螺栓和转动片8341的作用下,下压辊835整体可绕安装架834转动。两个下压辊835在竖向分别位于支撑辊836的水平两侧,且下压辊835的竖向投影不与支撑辊836重叠。在固定架831靠近框体1一端还转动安装有转辊832,转辊832的上表面低于支撑辊836的上表面,正常布料从下压辊835与支撑辊836之间穿过,不与下压辊835接触,然后输送到行走机架8的输送辊81上。当下压辊835、安装架834在气缸833的带动下下降后,且下压辊835下端面低于转辊832的上端面,则转辊832可增加布料与下压辊835的接触面积,提高布料与下压辊835之间的摩擦力。

参照图12和图13,驱动组件84包括调节电机841、齿条842、齿轮843和四个行程开关844,行程开关844的型号为tm-1301,行程开关844与调节电机841和气缸833电连接。调节电机841固定设置在支撑架82上,且位于固定架831的下方;齿条842固定设置在固定架831的内框壁上,且位于调节电机841的上方;齿轮843固定设置在调节电机841的输出轴上,且齿轮843与齿条842啮合。四个行程开关844两两固定设置在调节电机841两侧的支撑架82上,每侧的两个行程开关844间隔设置。正常情况下,齿条842的两端分别在每侧的两个行程开关844之间,且齿轮843在齿条842的中间位置。

在行走机架8上固定设置有安装杆87,安装杆87位于下压辊835与输送辊81之间,两个对边光电85固定间隔安装在安装杆87靠近与行走机架8的连接端,对边光电85与调节电机841和气缸833电连接。布料输送时,布料的边缘从两个对边光电85之间穿过,因此正常情况下,会有一个对边光电85被布料挡住。若两个对边光电85均未被遮住或者全部遮住时,表明布料输送偏移,对边光电85会给调节电机841和气缸833发送电信号,首先气缸833的活塞杆缩回,使下压辊835下降并下压抵紧布料,然后调节电机841启动,驱使固定架831向布料靠近两个对边光电85的中间位置的方向移动,从而将布料拖回到两个对边光电85的中间位置,实现对布料的调节。但调节时,若齿条842任意一端脱离同侧的两个行程开关844之间时,行程开关844会发送信号给调节电机841和气缸833,气缸833的活塞先会伸长,将下压辊835与布料分离,然后调节电机841会反向运动而回到初始位置,进行人工调整。

基于上述拉布机,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拉布机的进布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p1:调整,先通过限位机构3调整布卷在退卷辊11上的位置,再通过动力组件调整框体1在轨道71上的位置,使得布卷能对齐铺布平台88;

sp2:退卷,启动驱动电机12,带动退卷辊11转动,将布卷退卷;

sp3:预松张紧,通过预松组件和平衡组件65对布料进行调整,使布料在具有一定补偿长度的同时也能保持一定的张紧度;

sp4:第一次编码测速,编码器66检测连接辊62的输送量;

sp5:纠偏,通过纠偏机构对输送中发生偏移的布料进行纠偏,使布料输送较为整齐;

sp6:第二次编码测速,编码器66检测输送辊81的输送量,并与连接辊62的输送量进行比较,并时刻发送电信号给驱动电机12和传布电机14。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

使用时,将布卷放在框体1内的退卷辊11上,转动控制杆32,使挡板31靠近布卷的两侧,调节完成之后拧紧螺纹杆365,限制布卷的位置。启动动力电机75,动力电机75带动滚轮74转动,直至接近开关15感应到感应铁711,动力电机75停止运作。

启动驱动电机12,驱动电机12带动退卷辊11转动,对布料进行退卷;传布电机14带动传布辊64转动将布料输送到延伸架61。在输送时,布料在传布辊64和连接辊62之间经过,然后在预松光电63的检测下保持一定预松度。

布料从连接辊62输送过来之后,先经过转辊832上方,再从下压辊835和转辊832之间穿过,然后经过安装杆87输送到行走机架8的输送辊81上。在传输的同时会在对边光电85、调节电机841、气缸833的作用下对布料进行纠偏。

同时编码器66会检测连接辊62的输送量和输送辊81的输送量,并进行比较,当出现偏差时会发送电信号给驱动电机12和传动电机,调节退卷速度。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