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低管压印的收卷装置、制备方法及收卷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474703发布日期:2019-04-20 06:02阅读:1299来源:国知局
一种降低管压印的收卷装置、制备方法及收卷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光学膜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降低管压印的收卷装置、制备方法及收卷方法。



背景技术:

科技日新月异发展,许多产品的出现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因应这些产品的出现,相同材料在不同的加工程序上有不同的功能以满足各种需求,以薄膜材料为例:在食品包装行业的材料,要求对氧阻隔性好、遮光性强、耐酸碱;在建筑行业用的材料,要耐候性强、外观耐磨擦;在电子行业,反射、扩散、棱镜、抗眩、抗污、抗刮…等功能。但因材料价格昂贵、加工程序繁锁或多种功能无法实现于一种材料上,每个行业都在发展复合技术,以节省生产成本、减化工序、满足产品需求。但复合的产品为两种或两种以上材料,经过不同加工程序后再相互粘合,往往材料因为前段工艺加工后,产生变异,在复合阶段困难度提高。再解决了生产在复合阶段困难度题后,产品收卷管底转印是降低成本的重要关件。现有技术薄膜材料收卷过程中,一般采用胶带把薄膜材料于卷芯机构贴合,参考附图1,此种方法使的薄膜材料与材料贴合处产生台阶,在收卷过程中,由于贴合处单位面积压强增大,容易造成薄膜材料变形产生压痕。同时,对于需要进行复合的薄膜材料,在复合阶段贴合的胶水还未固化就要收卷,这样产生的管底转印也即压痕多达几十上百米,这是严重影响产品质量的。

为解决上述薄膜材料产生压痕的问题,中国专利薄膜材料收卷机构(专利号:201420025500.6)披露了一种技术方案,该技术方案通过贴合胶带使薄膜材料与卷心机构贴合并在贴合处形成多级台阶,且在贴合胶带的最低级台阶处外侧贴合有至少一个过渡胶带,如此使的薄膜材料与卷心机构连接后,通过过渡胶带在贴合胶带的台阶处过渡,使台阶逐渐增多,落差减缓,从而减小台阶棱角对薄膜材料造成的较小面积的压迫,避免薄膜材料变形产生压痕。上述2014200255006专利虽然很好的解决了薄膜材料变形产生压痕的问题,但上述专利存在的不足在于:收卷装置的贴合胶带和过渡胶带需要精准的配合,收卷操作复杂,影响加工效率。

因此,市场亟需一种降低管底转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品质的降低管压印的收卷装置、制备方法及收卷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降低管底转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品质的降低管压印的收卷装置、制备方法及收卷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本发明采取的一种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降低管压印的收卷装置,包括圆筒纸芯,所述圆筒纸芯上缠绕有厚度为19~20mm的衬膜,且所述衬膜内侧匹配其缠绕起始点的位置处成型有与圆筒纸芯胶粘的粘接头,所述衬膜外侧匹配其缠绕终止点位置上成型有与产品膜平齐对接的对接台阶,所述衬膜匹配所述对接台阶位置处还设撕扯胶带,所述撕扯胶带用于将衬膜的对接台阶端与已卷绕的衬膜固定;其中,所述对接台阶的落差高度与单层衬膜和单层产品膜的厚度相匹配;所述圆筒纸芯的外径为180~185mm。

作为对上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阐述,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圆筒纸芯的外径为182mm,且所述圆筒纸芯的轴向两侧均成型有侧环,两侧环配合圆筒纸芯的圆周外侧壁,匹配构成衬膜和产品膜的缠绕空间,所述侧环的外径为200~225mm。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衬膜的粘接头与圆筒纸芯粘接的面粘贴厚度为8~10μm的3m双面胶,所述3m双面胶用于将粘接头与圆筒纸芯粘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圆筒纸芯和两侧环一体成型为纸芯,所述纸芯为瓦楞纸芯,所述衬膜为pet衬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收卷装置有益效果在于:一是,收卷装置的衬膜为pet衬膜,可降低生产产品的管底转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品质;二是,收卷装置可重复利用,节约生产成本;三是,收卷装置结构精简,使用方便。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本发明采取的另一种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制备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降低管底压印的收卷装置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ⅰ.采用分条机将ped衬膜分切成宽度为与圆筒纸芯轴向宽度相匹配的待卷绕衬膜;

步骤ⅱ.在待卷绕的衬膜一端匹配粘接头位置处粘贴3m双面胶,并通过3m双面胶将粘接头及待卷绕衬膜与套设在分条机的卷绕辊上的圆筒纸芯粘接对接;

步骤ⅲ.利用分条机同步对衬膜进行分切和收卷,在圆筒纸芯上收卷的衬膜厚度达到19~20mm和/或收卷的衬膜已将粘接头与圆筒纸芯形成的台阶压平;

步骤ⅳ.采用介刀将衬膜割断并成型对接台阶,采用撕扯胶带将衬膜的对接台阶端与已卷绕的衬膜胶粘固定。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本发明采取的另一种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使用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降低管底压印的收卷装置收卷膜材的收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ⅰ.收卷预装包括:

a.将所述收卷装置装配在收卷机的气涨辊上并充气固定;

b.撕掉所述撕扯胶带并用钢尺压固衬膜对接台阶端;

步骤ⅱ.产品膜与衬膜对接包括:

ⅰ.采用介刀配合钢尺在产品膜的端头裁切成型与对接台阶对接的对接截面;

ⅱ.在对接截面和对接台阶上分别涂布厚度为1.5~2.0厚度的固化胶,并使产品膜与衬膜对接;

步骤ⅲ.收卷产品膜。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中薄膜材料收卷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收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收卷装置与产品膜对接卷绕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若干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本文的收卷装置主要用于涂布行业、复合行业、单层或多层卷状膜类的收卷,并常常用于膜材需要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品质的加工生产中。

实施例1

参考附图1-3,一种降低管压印的收卷装置,包括圆筒纸芯1,所述圆筒纸芯1上缠绕有厚度为19~20mm的衬膜2,且所述衬膜2内侧匹配其缠绕起始点的位置处成型有与圆筒纸芯1胶粘的粘接头201,所述衬膜2外侧匹配其缠绕终止点位置上成型有与产品膜平齐对接的对接台阶202,所述衬膜2匹配所述对接台阶202位置处还设撕扯胶带(附图未显示),所述撕扯胶带用于将衬膜2的对接台阶端与已卷绕的衬膜固定;其中,所述对接台阶202的落差高度与单层衬膜和单层产品膜的厚度相匹配;所述圆筒纸芯1的外径为180~185mm;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圆筒纸芯1的外径为182mm,且所述圆筒纸芯1的轴向两侧均成型有侧环3,两侧环3配合圆筒纸芯1的圆周外侧壁,匹配构成衬膜2和产品膜001的缠绕空间,所述侧环3的外径为200~225mm;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衬膜2的粘接头201与圆筒纸芯1粘接的面粘贴厚度为8~10μm的3m双面胶(附图未显示),所述3m双面胶用于将粘接头201与圆筒纸芯1粘接;在本实施例中,作为优选,所述圆筒纸芯1和两侧环3一体成型为纸芯,所述纸芯为瓦楞纸芯,所述衬膜2为pet衬膜。

本实施例的收卷装置的衬膜为pet衬膜,可降低生产产品的管底转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品质;本实施例的收卷装置可重复利用,节约生产成本;本实施例的收卷装置结构精简,使用方便。

实施例2

一种制备实施例1所述的一种降低管底压印的收卷装置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1.采用分条机将ped衬膜分切成宽度为与圆筒纸芯轴向宽度相匹配的待卷绕衬膜;

步骤s22.在待卷绕的衬膜一端匹配粘接头位置处粘贴3m双面胶,并通过3m双面胶将粘接头及待卷绕衬膜与套设在分条机的卷绕辊上的圆筒纸芯粘接对接;

步骤s23.利用分条机同步对衬膜进行分切和收卷,在圆筒纸芯上收卷的衬膜厚度达到19~20mm和/或收卷的衬膜已将粘接头与圆筒纸芯形成的台阶压平;

步骤s24.采用介刀将衬膜割断并成型对接台阶,采用撕扯胶带将衬膜的对接台阶端与已卷绕的衬膜胶粘固定。

实施例3

一种使用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降低管底压印的收卷装置收卷膜材的收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31.收卷预装包括:

a.将所述收卷装置装配在收卷机的气涨辊上并充气固定;

b.撕掉所述撕扯胶带并用钢尺压固衬膜对接台阶端;

步骤s32.产品膜与衬膜对接包括:

ⅰ.采用介刀配合钢尺在产品膜的端头裁切成型与对接台阶对接的对接截面;

ⅱ.在对接截面和对接台阶上分别涂布厚度为1.5~2.0厚度的固化胶,并使产品膜与衬膜对接;

步骤s33.收卷产品膜。

以上并非对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凡依据本发明技术实质对以上的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