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箱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95906发布日期:2018-08-04 14:33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垃圾箱盖,属于清洁用具配件领域。



背景技术:

生活中在公共场所,尤其是居住小区内,生活垃圾的垃圾箱经常是没有垃圾箱盖的,或者即使有的垃圾箱有铰接的箱盖,但是由于垃圾箱长期使用,垃圾箱盖上会粘上垃圾,人们大都不愿直接用手碰触垃圾箱盖,开合不方便,一般都是处于打开状态,遇到刮风天气,垃圾箱内的垃圾会四处乱飞,不利于环境卫生管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垃圾箱盖,用于解决现有垃圾箱盖不便于开合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垃圾箱盖,其特征在于:包括置于垃圾箱上部的箱盖和位于垃圾箱两侧的固定架,所述箱盖上铰接有若干投放门;垃圾箱盖还包括位于箱盖上方的主横梁,所述主横梁的两端通过关节轴承与固定架连接,主横梁可以相对于固定架转动,所述主横梁上固定连接有主滚轮和主驱动滚轮,所述主滚轮与箱盖通过绳子连接,所述主驱动滚轮上连接有控制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垃圾箱盖还包括若干位于箱盖上方的侧横梁,所述侧横梁与投放门一一对应,所述侧横梁两端均通过关节轴承与固定架连接,侧横梁可以相对于固定架转动;所述侧横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滚轮和第一驱动滚轮,所述第一滚轮通过绳子与对应的投放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滚轮上连接有第一拉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侧横梁的高度均低于主横梁的高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垃圾箱盖还包括与投放门一一对应的投放控制装置,所述投放控制装置包括底座、传动板和踩踏板,所述底座设置有活动槽,所述传动板和踩踏板位于活动槽内,且传动板和踩踏板的中心处分别通过转轴与底座连接,所述传动板的外端用于与第一拉绳的外端连接,传动板的内端设置有条形通孔,所述踩踏板的内端设置有穿过条形通孔的固定销,所述固定销可以在条形通孔内滑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拉绳外端连接有拉动转轮,所述拉动转轮上设置有控制拉动转轮转动的拉动把手,拉动转轮通过转轴设置在垃圾箱的箱体上,所述拉动转轮与第一驱动滚轮的转向相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拉动转轮的直径大于第一驱动滚轮的直径,所述第一滚轮的直径大于第一驱动滚轮的直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绳的外端连接有控制转轮,所述控制转轮上设置有控制把手,所述控制转轮与主驱动滚轮的转向相反;所述固定架靠近主驱动滚轮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之间设置有转轴,所述控制转轮穿过转轴位于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的内侧面分别设置有若干缓冲模块,所述缓冲模块包括固定块和缓冲板,所述固定块用于与第一夹板或第二夹板的内侧面连接;所述缓冲板与第一夹板或第二夹板的内侧面垂直,缓冲板的一端与固定块固定连接,缓冲板的另一端向固定块外延伸,缓冲板向固定块外延伸的一端的内侧面为斜面,所述缓冲板为具有一定弹性的弹性板;所述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的内侧面的缓冲模块设置方向相同;

所述控制转轮的两侧面分别设置有与第一夹板、第二夹板内侧面数量相等的缓冲模块,且控制转轮两侧面的缓冲模块与第一夹板、第二夹板内侧面设置的缓冲模块相对设置,即每两缓冲模块的缓冲板的斜面相对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转轮的直径大于主驱动滚轮的直径,所述主滚轮的直径大于主驱动滚轮的直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横梁、侧横梁的上方分别设置有弧形挡板,所述弧形挡板的两端与固定架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垃圾箱盖与垃圾箱箱体活动连接,并通过控制绳可轻松拉动垃圾箱盖,使得垃圾箱盖与箱体分离,避免了垃圾箱箱体开口影响环境卫生,同时也便于打开箱盖倾倒箱体内的垃圾;

2、箱盖上设置铰接的投放门,同时通过拉绳拉动侧横梁上的滚轮控制投放门的开合,方便、卫生,便于操作;

3、本实用新型中设置控制转轮和拉动转轮,通过控制转轮和拉动转轮实现箱盖和投放门的开合,进一步提高了垃圾箱盖的实用性和便捷性;

4、本实用新型中还可以将拉动转轮替换为投放控制装置,通过踩踏板控制投放门的开合,更加人性化;

5、控制转轮与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之间设置缓冲模块,能够有效地避免箱盖下落与箱体闭合时,控制转轮在箱盖重力作用下反转使得控制把手弹伤控制者,进一步提高了垃圾箱盖的实用性,更加人性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中投放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一为一种垃圾箱盖,包括置于垃圾箱上部的箱盖和位于垃圾箱两侧的固定架1,所述箱盖上铰接有第一投放门和第二投放门。本实施例还包括位于箱盖上方的主横梁9、第一侧横梁和第二侧横梁,所述主横梁9、第一侧横梁和第二侧横梁的两端均通过关节轴承与固定架1连接,主横梁9、第一侧横梁和第二侧横梁均可以相对于固定架1转动。所述主横梁9上固定连接有主滚轮8和主驱动滚轮7,所述主滚轮8与箱盖通过绳子连接,所述主驱动滚轮7上连接有控制绳5。

拉动控制绳5可控制主驱动滚轮7转动,同时主驱动滚轮7带动主横梁9和主滚轮8转动,通过主滚轮8拉动绳子带动箱盖上升并脱离垃圾箱本体,便于倒出垃圾箱内的垃圾。

所述第一侧横梁10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滚轮2 和第一驱动滚轮6,所述第一滚轮2与第一投放门3通过绳子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滚轮6上连接有第一拉绳4。使用者在第一投放门3内投放垃圾的时候,拉动第一拉绳4可控制第一驱动滚轮6转动,同时第一驱动滚轮6带动第一侧横梁10和第一滚轮2转动,通过第一滚轮2拉动绳子打开第一投放门3,松开第一拉绳4,第一投放门3关闭。

所述所述第二侧横梁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滚轮和第二驱动滚轮,所述第二滚轮与第二投放门通过绳子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滚轮上连接有第二拉绳。使用者在第二投放门内投放垃圾的时候,拉动第二拉绳可控制第二动滚轮转动,同时第二驱动滚轮带动第二侧横梁和第二滚轮转动,通过第二滚轮拉动绳子打开第二投放门,松开第二拉绳,第二投放门关闭。

所述第一侧横梁和第二侧横梁的高度均低于主横梁9的高度。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为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绳5的外端连接有控制转轮12,所述控制转轮12上设置有控制把手15。所述控制转轮12与主驱动滚轮7的转向相反。当向下压动控制把手15时,控制转轮12顺时针转动,此时控制绳5带动主驱动滚轮7逆时针转动,此过程中主滚轮8逆时针转动,带动箱盖上升。

所述固定架1靠近主驱动滚轮7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夹板14和第二夹板11,所述第一夹板14和第二夹板11之间设置有转轴,所述控制转轮12穿过转轴位于第一夹板14和第二夹板11之间,所述第一夹板14与第二夹板11的内侧面分别设置有若干缓冲模块13,所述缓冲模块13包括固定块和缓冲板,固定块固定在第一夹板14和第二夹板11的内侧面,缓冲板与第一夹板14和第二夹板11垂直,所述缓冲板的长度大于固定块的长度,缓冲板的一端边与固定块固定连接,缓冲板较固定块长的一端边可在外力作用下与固定块活动接触。缓冲板较固定块长的一端边内侧面设置有斜面。所述缓冲板为具有一定弹性的弹性板。所述第一夹板14与第二夹板11的内侧面设置的缓冲模块13方向设置相同,即缓冲板的斜面朝向相同。

所述控制转轮12的两侧面分别设置有与第一夹板14、第二夹板11内侧面数量相等的缓冲模块13,且控制转轮12两侧面的缓冲模块13与第一夹板14、第二夹板11内侧面设置的缓冲模块13相对设置,即每两缓冲模块13的缓冲板的斜面相对。

使用者通过控制转轮12控制箱盖升降时,向下压动控制把手15,控制转轮12顺时针转动,并带动主驱动滚轮7和主滚轮8逆时针转动,向上拉动箱盖,此过程中控制转轮12上的缓冲模块13与第一夹板14、第二夹板11的缓冲模块13为斜面相对转动,缓冲板的斜面段在外力作用下远离固定块一段距离,外力推动缓冲板的支点为缓冲板与固定块的连接点,阻力小,使得控制模块能够在第一夹板14与第二夹板11之间转动。当箱盖下降时候,控制转轮12逆时针转动,此过程中控制转轮12上的缓冲模块13与第一夹板14、第二夹板11的缓冲模块13为斜面段背向转动,缓冲板在外力作用下向固定块靠近,外力推动缓冲板的支点为缓冲板与固定块端边的活动接触点,较斜面段相对运动时的阻力大,缓冲模块13能够有效地避免箱盖下落与箱体闭合时,控制转轮12在箱盖重力作用下反转使得控制把手15弹伤控制者。

优选地,所述控制转轮12的直径大于主驱动滚轮7的直径,所述主滚轮8的直径大于主驱动滚轮7的直径。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三是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改进,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所述第一拉绳4外端连接有拉动转轮16,所述拉动转轮16上设置有控制拉动转轮16转动的拉动把手17,拉动转轮16通过转轴设置在垃圾箱的箱体上,所述拉动转轮16与第一驱动滚轮6的转向相反。同理,第二拉绳外端设置与第一拉绳4设置相同 。

优选地,所述拉动转轮16的直径大于第一驱动滚轮6的直径,所述第一滚轮2的直径大于第一驱动滚轮6的直径。

投放者通过拉动把手17控制拉动转轮16转动,带动第一驱动滚轮6转动,达到拉动第一投放门3的目的。

如图4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四是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的另一种改进,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还包括投放控制装置18,所述投放控制装置18包括底座23、传动板19和踩踏板22,所述底座23设置有活动槽,所述传动板19和踩踏板22位于活动槽内,且传动板19和踩踏板22的中心处分别通过转轴与底座23连接,所述传动板19的外端用于与第一拉绳4的外端连接,传动板19的内端设置有条形通孔21,所述踩踏板22的内端设置有穿过条形通孔21的固定销20,所述固定销20可以在条形通孔21内滑动,投放者踩下踩踏板22的外端,此时踩踏板22的内端和传动板19的内端抬高,传动板19的外端压低,同时拉动第一拉绳4打开相应的投放门3。第二投放门3同理设置相应的投放控制装置18。

在上述四个实施例中,主横梁9、第一侧横梁和第二侧横梁上方分别设置有弧形挡板,所述弧形挡板的两端与固定架1可拆卸连接。防止雨雪天气雨水将主横梁9、第一侧横梁和第二侧横梁冻住。

上述所有实施例中,主横梁9、第一侧横梁和第二侧横梁上固定连接有滚轮指的是滚轮穿过主横梁9、第一侧横梁或第二侧横梁,且滚轮与主横梁9、第一侧横梁或第二侧横梁之间抱紧不转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