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压缩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95891发布日期:2018-08-04 14:33阅读:78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处理设备,尤其涉及对垃圾压缩装置的改进。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化建设步伐的明显加快,国家及地方的环保政策不断出台,促进了垃圾收集处理技术与设备的快速发展。因此,现有技术中提出了多种结构形式的垃圾压缩箱,具有代表性的如国家局于2011 年11 月30 日公告的一份名为“一种可移动垃圾压缩箱”、申请号为“201120081229.4”的中国专利文献,该案中提出了一种防止二次泄漏的垃圾压缩箱。该专利公开了一种分体式垃圾压缩箱与现有技术相比,设备轻巧,占地面积小,能耗低,压缩减容能力强,节能、环保,压缩箱易于清洗,不会残留垃圾或渗滤液,耐用性好,使用寿命长。但是该专利的结构复杂,不易使用。

国家知识产权局2015-7-29公开了一个实用新型专利(CN 204505892 U,新能源太阳能智能垃圾压缩箱)主要将太阳能作为压缩箱的动力来源,其中集成若干智能设备,使得压缩箱能够智能化运作,但是其中结构复杂,使用方法复杂,且在垃圾压缩的过程中不能排除垃圾内含的水分,容易损毁压缩箱内的智能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一种压缩效率高且在压缩过程中能够排除多余水分的垃圾压缩箱。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外箱和设于所述外箱内部的内箱,所述外箱的侧壁上设有传送口,所述内箱由所述传送口处放入所述内箱;

所述内箱上部开口,所述内箱的开口处设有上盖,所述外箱与所述内箱之间设有螺杆,所述上盖套设在所述螺杆上,所述上盖的上端面为平面,所述上盖的下端面上设有压块,所述压块固定在所述下端面上,且所述压块伸入所述内箱内部;

所述内箱的侧壁上设有若干排水孔,所述外箱的底面上设有排污口,所述排污口与下水道连通。

所述外箱上传送口两侧的内壁上设有滑轨,所述内箱的外侧壁上设有与所述滑轨适配的滑槽;

所述压块的截面为上大下小的梯形,所述压块的上底面伸入所述内箱内,所述压块的下底与所述上盖连接;

所述内箱的底面与所述外箱的底面之间设有振动电机,所述振动电机固定在所述外箱的底部且与所述内箱的底面接触。

所述外箱的底部设有容置槽,所述螺杆竖直放置在所述容置槽内,所述螺杆的轴心与所述外箱的高度方向平行,所述螺杆的底部设有涡轮,所述涡轮与所述螺杆啮合,所述涡轮的中心设有连杆,所述连杆伸出所述外箱,所述连杆的首端固定在所述涡轮的中心,所述连杆的末端固定有摇把。

本实用新型压缩时将装满垃圾的内箱通过传送口放入外箱内,使得垃圾在外箱内压缩,当垃圾压缩完成后即能够将内箱从外箱中取出,若此时内箱未满则能继续添加垃圾,这样就能够在有限的内箱空间内压缩大量垃圾,节约存储空间。需要压缩时转动螺杆,带动上盖下降,压块压缩垃圾,使得垃圾受力压缩,压缩完成后向相反方向旋转螺杆,使得上盖和压块复位,此时将内箱从外箱中取出,继续添加垃圾,进行下次压缩,当内箱被装满后即将压缩好的垃圾从内箱中清出,便于内箱的重复使用,同时清出的规则形状的压缩垃圾也便于装卸和运输。也可以同时使用很多内箱,当一个内箱压缩完成后,将内箱取出,连同内箱清运,便于装卸和运输,同时也能够避免在运输过程中压缩后的垃圾由于颠簸重新松动散落。在压缩过程中将多余的水分从内箱上的排水孔排出,最终汇集到外箱的排污口,经由下水道直接排出,提高垃圾压缩的效率,另一方面将水分排出内箱,避免水分在内箱中累积,避免内箱锈蚀,提高内箱的使用寿命,同时由于将积水清出内箱,使得内箱能够容纳更多的垃圾,垃圾压缩效率高。本实用新型从整体上具有压缩效率高且在压缩过程中能够排除多余水分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案结构示意图;

图中1是外箱,11是传送口,12是排污口,13是振动电机,14是容置槽,2是内箱,21是上盖,22是压块,23是排水孔,3是螺杆,31是涡轮,32是连杆,33是摇把。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如图1所示,包括外箱1和设于所述外箱内部的内箱2,所述外箱的侧壁上设有传送口11,所述内箱由所述传送口处放入所述内箱;压缩时将装满垃圾的内箱通过传送口放入外箱内,使得垃圾在外箱内压缩,当垃圾压缩完成后即能够将内箱从外箱中取出,若此时内箱未满则能继续添加垃圾,这样就能够在有限的内箱空间内压缩大量垃圾,节约存储空间。

所述内箱上部开口,所述内箱的开口处设有上盖21,所述外箱与所述内箱之间设有螺杆3,所述上盖21套设在所述螺杆上,所述上盖的上端面为平面,所述上盖的下端面上设有压块22,所述压块固定在所述下端面上,且所述压块伸入所述内箱内部;需要压缩时转动螺杆,带动上盖下降,压块压缩垃圾,使得垃圾受力压缩,压缩完成后向相反方向旋转螺杆,使得上盖和压块复位,此时将内箱从外箱中取出,继续添加垃圾,进行下次压缩,当内箱被装满后即将压缩好的垃圾从内箱中清出,便于内箱的重复使用,同时清出的规则形状的压缩垃圾也便于装卸和运输。也可以同时使用很多内箱,当一个内箱压缩完成后,将内箱取出,连同内箱清运,便于装卸和运输,同时也能够避免在运输过程中压缩后的垃圾由于颠簸重新松动散落。

所述内箱的侧壁上设有若干排水孔23,所述外箱的底面上设有排污口12,所述排污口与下水道连通。在压缩过程中将多余的水分从内箱上的排水孔排出,最终汇集到外箱的排污口,经由下水道直接排出,提高垃圾压缩的效率,另一方面将水分排出内箱,避免水分在内箱中累积,避免内箱锈蚀,提高内箱的使用寿命,同时由于将积水清出内箱,使得内箱能够容纳更多的垃圾,垃圾压缩效率高。

所述外箱上传送口两侧的内壁上设有滑轨,所述内箱的外侧壁上设有与所述滑轨适配的滑槽;将内箱放入外箱时滑槽与滑轨配合能够使得内箱能够迅速准确的放入外箱中,同时使得滑轨与滑槽的配合支撑所述内箱在所述外箱中悬空,使得内箱与所述传送口平齐,便于内箱的取放。

所述压块的截面为上大下小的梯形,所述压块的上底面伸入所述内箱内,所述压块的下底与所述上盖连接;当压块压缩时能够避免压块与内箱接触,使得压块运作顺畅同时也避免压块堵塞排水孔,在压缩时压块可以往复多次,提升压缩效率,避免压块一次下压导致压缩不均匀,最大限度的保证压缩后的垃圾能够保持紧实,防止垃圾在转运过程中散落。

所述内箱的底面与所述外箱的底面之间设有振动电机13,所述振动电机固定在所述外箱的底部且与所述内箱的底面接触。在压缩时同时开启振动电机,当压块往复运动时振动电机能够使得尚未被压实的垃圾均匀散开,使得垃圾能够最大限度的压实,提升压缩效率,压缩效率高且效果好。

所述外箱的底部设有容置槽14,所述螺杆3竖直放置在所述容置槽内,所述螺杆的轴心与所述外箱的高度方向平行,所述螺杆的底部设有涡轮31,所述涡轮与所述螺杆啮合,所述涡轮的中心设有连杆32,所述连杆伸出所述外箱,所述连杆的首端固定在所述涡轮的中心,所述连杆的末端固定有摇把33。利用摇把带动涡轮转动,同时涡轮能够带动螺杆转动,使得螺杆带动压块转动,整体结构简单,且安装使用方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