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面膜成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23002发布日期:2018-12-11 20:07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一种面膜成型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面膜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面膜成型机。



背景技术:

在化妆美容行业中面膜折叠包装,目前大都采用手工或半自动化生产,如一次冲压成型一叠面膜,再手动取出单张面膜进行折叠装袋,生产效率低,在一些设置上膜、下膜双层膜结构的生产时,通过手动分别取出上膜和下膜对齐折叠装袋,此过程不单生产效率低,上下膜也不能保证完全对齐,同时上下膜贴合不紧密,生产质量低。为此,市面上出现了一种进行单张面膜冲压生产的生产设备,但是此类生产设备在生产时需要进行停顿进行冲压,容易影响面膜卷料的质量,并且生产效率也不够理想。同时,卷料上裁切出的面膜未与卷料分离,影响后续工序的加工,影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设置有分离机构的面膜成型机,使裁切出面膜后的卷料通过分离机构,使面膜与卷料分离。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面膜成型机,设有面膜裁切机构,所述面膜裁切机构用于在卷料上裁切出面膜,所述面膜裁切机构的输出端对接一分离机构,所述分离机构用于分离卷料与面膜。

优选的,所述面膜裁切机构包括:

下卷装置,所述下卷装置用于供应卷料;

裁切装置,所述裁切装置对接下卷装置的输出端,用于从卷料上裁切出面膜。

优选的,所述裁切装置设有:

中心气轴,所述中心气轴内设有沿轴向分布的气道,所述气道用于连接真空吸气设备,中心气轴的表面设有连通气道的吸废槽道;

刀辊,所述刀辊套设于中心气轴上并可绕中心气轴转动,刀辊表面设有用于辊压面膜的刀刃及排废孔,所述排废孔在刀辊的转动过程中可对接吸废槽道,以便于废料排出。

优选的,所述裁切装置还设有一压辊,所述压辊对应刀辊设置,用于配合刀刃裁切面膜。

优选的,所述分离机构设有一输送带,所述输送带对接面膜裁切机构的输出端,输送带的下端设有真空吸气装置,输送带的上端设有压轴,所述压轴垂直于输送带的输送方向设置,输送带上设有若干透气孔。

优选的,所述真空吸气装置作用于输送带的前段,将输送带分为吸附段和非吸附段。

优选的,所述压轴设于吸附段和非吸附段的分界线上端或设于吸附段的上端。

优选的,还包括一收卷机构,所述收卷机构的输入端高于压轴,以用于使卷料从面膜裁切机构输出,穿过压轴与输送带之间时,于竖直方向远离输送带。

优选的,所述分离机构的输出端对接面膜折叠机构,所述面膜折叠机构用于折叠面膜。

优选的,所述面膜折叠机构对接一装袋机构,所述装袋机构用于将面膜装入包装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面膜裁切机构后设置分离机构,可有效地将面膜从卷料上分离下来,便于后续加工;进一步的,该分离机构通过吸附式输送带进行分离,分离过程不需停顿,生产效率高,且通过真空吸气装置将粉尘抽走,面膜生产质量高;而采用刀辊与压辊作用而从卷料上裁切面膜,较冲压加工,卷料不需停顿,生产效率高,并且卷料不容易变形,有利于保障面膜的成型质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在工作状态下卷料的加工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裁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裁切装置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分离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分离机构的工作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面膜折叠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装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装袋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9,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面膜成型机,设有面膜裁切机构,所述面膜裁切机构用于在卷料上裁切出面膜,所述面膜裁切机构的输出端对接一分离机构3,所述分离机构3用于分离卷料与面膜。

其中,所述面膜裁切机构包括:下卷装置1,所述下卷装置1用于供应卷料;裁切装置2,所述裁切装置2对接下卷装置1的输出端,用于从卷料上裁切出面膜。下卷装置1包括安装卷料的安装辊轴101和张紧辊组,卷料安装于安装辊轴101上,再通过张紧辊组保持卷料张紧而输出。

如图所示,所述裁切装置2设有:中心气轴201,所述中心气轴201内设有沿轴向分布的气道204,所述气道204用于连接真空吸气设备,中心气轴201的表面设有连通气道204的吸废槽道206;刀辊202,所述刀辊202套设于中心气轴201上并可绕中心气轴201转动,刀辊202表面设有用于辊压面膜的刀刃205及排废孔207,所述排废孔207在刀辊202的转动过程中可对接吸废槽道206,以便于废料排出。这样,刀辊202在转动过程中,面膜上对应眼睛和嘴巴部分的废料积堵于刀刃205内,在排废孔207对接吸废槽道206时,废料会被吸入中心气轴201的气道204,顺道排出,不影响后续加工,且在面膜生产的过程中不需要停顿,生产效率高,使用方便,实用性强。所述裁切装置2还设有一压辊208,所述压辊208对应刀辊202设置,用于配合刀刃205裁切面膜。

一般而言,上述结构即可实现面膜裁切,但极易损伤刀刃205,为此,本实施例中刀辊202的两端各设有一圆环形凸台203,并通过该凸台203抵接压辊208,所述刀刃205高出凸台203 0.01mm±0.01mm。这样,既可有效地从卷料上切出面膜,也可避免刀刃205过度损伤,使用寿命得到延长。

考虑到实际生产过程中,刀刃205会有一定的磨损,为此,裁切装置2上设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用于调整中心气轴201和压辊208的距离并保持刀辊202与压辊208的配合。其距离调整是为了满足不同高度的刀刃205或不同尺寸的刀辊202的应用,而保持刀辊202与压辊208的配合则是为了克服刀刃205磨损产生的间隙。

结合实际安装,裁切装置2设置有一安装座209,以用于安装上述中心气轴201等结构。具体的,安装座209的两端设有竖直滑槽,压辊208的两端滑入两滑槽的底端,中心气轴201再滑入而使刀辊202覆于其上,且中心气轴201和压辊208的两端均设置有与滑槽宽度适配的滑座212,以限制其摆动。同时,安装座209上设置有多个丝杆210,所述丝杆210沿中心气轴201的径向设置,且与中心气轴201的轴心和压辊208的轴心位于同一平面,所述丝杆210的末端设有滚轮211,通过所述滚轮211压接刀辊202,以保持刀辊202与压辊208的配合。滚轮211的数量既可设置为一个,直接竖直方向抵接刀辊202,也可设置多个。优选的,滚轮211抵接刀辊202上的圆环形凸台203。而中心气轴201与压辊208之间的距离调整,则只需调整压辊208和中心气轴201两端滑座212的距离即可,其实施方式较多,如:在滑动至合适位置时直接通过螺栓分别锁紧压辊208和中心气轴201的滑座212;也可在安装座209上设置蜗杆,蜗杆与中心气轴201上的滑座212螺纹连接,而压辊208上的滑座212直接固定住即可,这样通过蜗杆的转动实现中心气轴201的升降调节。

上述的丝杆210等结构构成调节机构。上述的丝杆210也可替换为弹簧,即滚轮211通过弹簧作用而保持压接刀辊202。另外,也可采用压辊208和中心气轴201均可滑动的结构,或是中心气轴201固定、压辊208调节的结构。更进一步的,安装座209上还枢设有辅助辊,所述辅助辊水平安装于压辊208的下端,且与压辊208相贴合,以防止压辊208变形。

如图所示,所述分离机构3设有一输送带301,所述输送带301对接面膜裁切机构的输出端,输送带301的下端设有真空吸气装置304,输送带301的上端设有压轴303,所述压轴303垂直于输送带301的输送方向设置,输送带301上设有若干透气孔302。工作时,在卷料经面膜裁切机构裁切面膜而输出后,经输送带301上方,从压轴303与输送带301之间穿过,使卷料远离输送带301,真空吸气装置304通过透气孔302而使面膜吸附于输送带301上,面膜与卷料分离并被输送带301输送至下一工序,便于后续加工。并且通过上述方式进行分离,效率高,面膜不易变形及产生皱褶,且可以清除裁切时产生的尘屑,有利于面膜质量的保障。

上述吸附分离的具体设置方式有两种,其一是使卷料贴合输送带301上表面,所述真空吸气装置304作用于输送带301的前段,将输送带301分为吸附段和非吸附段,将所述压轴303设于吸附段的上端。这样,卷料上的面膜被吸附于输送带301上,且在卷料穿过压轴303后,依旧被吸附于输送带301上进行输送,分离效果好。其另一方式是使卷料从输送带301上方穿过,与输送带301之间保持一定距离,通过真空吸气装置304将面膜从卷料上吸附至输送带301上,此时的压轴303可以设于吸附段和非吸附段的分界线上端或吸附段的上端或非吸附段的上端。真空吸气装置304采用离心风机或其他已知设备。

为了实现卷料在穿过压轴303时,于竖直方向远离输送带301,便于面膜的分离,设置一收卷机构,所述收卷机构的输入端高于压轴303,以用于使卷料从面膜裁切机构输出,穿过压轴303与输送带301之间时,于竖直方向远离输送带301。具体的,该收卷机构设有一卷筒,卷筒通过电机驱动,卷筒前端设置引导轮,引导轮的高度高于压轴303,使卷料穿过压轴303时,绕经引导轮的上端而缠于卷筒上。

而面膜在分离机构3分离之后,需要折叠装袋,因此,所述分离机构3的输出端对接面膜折叠机构4,所述面膜折叠机构4用于折叠面膜。市面上的面膜多采用两次对折方式进行折叠,其美观性差,用户体验不佳,有鉴于此,本实施例中,面膜折叠机构4用于对面膜进行三次折叠,具体的,该面膜折叠机构4包括:

水平设置的折叠插槽,所述折叠插槽设于输送带301末端的下方,其包括竖直的第一插槽401、连通第一插槽401中段的第二插槽402和连通第二插槽402中段的第三插槽403;

第一插入板,所述第一插入板对应第一插槽401设于输送带301输出端的上方,用于在面膜通过时,将其压入第一插槽401,以完成第一次折叠;

第二插入板,所述第二插入板对应第二插槽402设置,用于在第一插入板退出第一插槽401后,将面膜压入第二插槽402,以完成第二次折叠;

第三插入板,所述第三插入板对应第三插槽403设置,用于在第二插入板退出第二插槽402后,将面膜压入第三插槽403,以完成第三次折叠。

由于可能因卷料有缺陷而导致裁切出的面膜存在质量问题,不可使用,因此在输送带301末端对接一排料带305,该排料带305亦为输送带301结构,排料带305与输送带301之间预留第一插入板的工作空间,且排料带305与输送带301之间通过皮带或链条保持相同输送速度。

本实用新型在面膜裁切机构后设置分离机构3,可有效地将面膜从卷料上分离下来,便于后续加工。进一步的,该分离机构3通过吸附式输送带301进行分离,分离过程不需停顿,生产效率高,且通过真空吸气装置304将粉尘抽走,面膜生产质量高。而采用刀辊202与压辊208作用而从卷料上裁切面膜,较冲压加工,卷料不需停顿,生产效率高,并且卷料不容易变形,有利于保障面膜的成型质量。

为了实现全自动化生产,在面膜折叠机构4后对接一装袋机构,以将折叠后的面膜装入包装袋。

如图所示,装袋机构包括:包装袋供袋装置,所述包装袋供袋装置用于供应包装袋,并将包装袋逐个固定、打开,以便于面膜的入袋;推入装置,所述推入装置设于第三插槽403末端,用于将折叠后的面膜推入打开的包装袋内。

具体的,所述包装袋供袋装置包括:下料槽405,所述下料槽405为水平倾斜的槽道,用于放置包装袋;开袋装置,所述开袋装置设于推入装置下方,其包括对称设置的两吸附端408,所述两吸附端408用于吸附包装袋两侧以固定并打开包装袋;取袋装置,所述取袋装置对接下料槽405和开袋装置,用于从下料槽405内取出包装袋并输送至开袋装置。如图所示,下料槽405平行于卷料的输送方向设置,取袋装置包括一滑轨407和一安装于滑轨407上的取袋部406,取袋部406上设有真空吸盘,取袋部406在滑动过程中可对接下料槽405和开袋装置。由于面膜的包装袋具有一定的刚性,因此下料槽405末端为开口,仅在两端设置凸位挡板抵接包装袋,如此取袋部406直接吸附包装袋将其抽出即可。进一步的,该取袋部406上的真空吸盘通过一气缸控制的活动板固定于取袋部406上,在取袋时,先贴合下料槽405内的包装袋取出,再输送至开袋装置。推入装置设置为一上下活动的推板404即可。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中在开袋装置下端设有一送料带,面膜入袋后,开袋装置将包装袋放置送料带上。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他实施方案,如分离机构设置为从卷料上端向下顶压而使面膜分离的机构,又如裁切装置设置为传统的冲裁机构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设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