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移板水平移动的传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63000发布日期:2018-11-07 20:04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传输装置,包括轨、移动板,其特征在于两边并列装有外轨(1)与内轨(2),两边的外轨(1)在内轨(2)外,外轨(1)左右两端的外半圆弧轨(1A)的连接外轨(1B)与外轨(1C),外半圆弧轨(1A)在外轨(1B)与外轨(1C)外,内轨(2)左右两端的内半圆弧轨(2A)连接内轨(2B)与内轨(2C),内半圆弧轨(2A)在内轨(2B)与内轨(2C)外,外轨(1)与内轨(2)一端的外半圆弧轨(1A)凸前于内半圆弧轨(2A),外轨(1)与内轨(2)另一端的内半圆弧轨(2A)凸前于外半圆弧轨(1A),平移板(3)两端装有外轴(3A)与内轴(3B),外轴(3A)装有外轮(1W),外轮(1W)沿外轨(1)移动,内轴(3B)装有内轮(2W),内轮(2W)沿内轨(2)移动,外轴(3A)与内轨(2)交叉处内轨(2)有断面(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外半圆弧轨(1A)与内半圆弧轨(2A)装有内边(D),平移板(3)装有动力部件(M)与电源(6),外轴(3A)与内轴(3B)连接动力部件(M),外轴(3A)移动的升降段与内轨(2B)交叉处内轨(2B)有断面(4A),外轴(3A)移动的直线段与内半圆弧轨(2A)交叉处内半圆弧轨(2A)有断面(4B)。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内边(D)是可转动的圆盘(D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内边(D)是固定的半圆弧(D2),外轴(3A)与内轴(3B)装有副轮(3W)。

5.根据权利要求2述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内边(D)是固定的半圆弧(D2),板(P)的中间连接外轴(3A),板(P)的前后装有副轮(3W),另一板(P)的中间连接内轴(3B),另一板(P)的前后装有副轮(3W)。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外半圆弧轨(1A)与内半圆弧轨(2A)是单边,平移板(3)装有动力部件(M)与电源(6),外轴(3A)与内轴(3B)连接动力部件(M),外轴(3A)装有板(P)的一端,板(P)的另一端连接副轮(3W),外轮(1W)沿外轨(1)一面移动,副轮(3W)沿外轨(1)另一面移动,内轴(3B)装有另一板(P)的一端,另一板(P)的另一端连接副轮(3W),内轮(2W)沿内轨(2)一面移动,副轮(3W)沿内轨(2)另一面移动,外轴(3A)移动的升降段与内轨(2B)交叉处内轨(2B)有断面(4A),外轴(3A)移动的升降段与内轨(2C)交叉处内轨(2C)有断面(4A)。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外半圆弧轨(1A)与内半圆弧轨(2A)装有圆盘(D1),平移板(3)装有动力部件(M)与电源(6),外轴(3A)或内轴(3B)连接动力部件(M),外轴(3A)移动的升降段与内轨(2B)交叉处内轨(2B)有断面(4A),外轴(3A)移动的直线段与内半圆弧轨(2A) 交叉处内半圆弧轨(2A)有断面(4B),另一动力部件(M1)装在平移板(3)的升降区(5)外,升降区(5)在内半圆弧轨(2A)与外半圆弧轨(1A)之间,带(L)一端连接圆盘(D1),带(L)另一端连接另一动力部件(M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外轨(1)装有内边(1I)与外边(1E),外半圆弧轨(1A)内装有圆盘(D4),内半圆弧轨(2A)内装有圆盘(D1),内边(1I)或外边(1E)可环绕圆盘(D4)移动,外轴(3A)移动的升降段与内轨(2B)交叉处内轨(2B)有断面(4A),外轴(3A)移动的直线段与内半圆弧轨(2A)交叉处内半圆弧轨(2A)有断面(4B),动力部件(M)装在平移板(3)的升降区(5)外,升降区(5)在内半圆弧轨(2A)与外半圆弧轨(1A)之间,带(L)一端连接圆盘(D1),带(L)另一端连接动力部件(M)。

9.根据权利要求2至权利要求7所述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一组外轨(1B)与内轨(2B)交叉另一组外轨(1B)与内轨(2B),外轨(1B)连接另一外轨(1B)或另一内轨(2B),内轨(2B)连接另一外轨(1B)或另一内轨(2B),一组外轨(1C)与内轨(2C)交叉另一组外轨(1C)与内轨(2C),外轨(1C)连接另一外轨(1C)或另一内轨(2C),内轨(2C)连接另一外轨(1C)或另一内轨(2C)。

10.一种传输装置,包括轨、移动板,其特征在于两边并列装有外轨(1)与内轨(2),两边的外轨(1)在内轨(2)外,外轨(1)左右两端的有齿圆盘(D3)联接外轨(1B)与外轨(1C),内轨(2)左右两端的内半圆弧轨(2A)连接内轨(2B)与内轨(2C),内半圆弧轨(2A)在内轨(2B)与内轨(2C)外,内半圆弧轨(2A)内装有圆盘(D1),外轨(1)与内轨(2)一端有齿圆盘(D3)凸前内半圆弧轨(2A),外轨(1)与内轨(2)另一端内半圆弧轨(2A)凸前有齿圆盘(D3),平移板(3)两端装有外轴(3A)与内轴(3B),外轴(3A)连接链条(K),链条(K)环绕外轨(1)移动,内轴(3B)两端装有内轮(2W),内轮(2W)沿内轨(2)移动,外轴(3A)与内轨(2)交叉处内轨(2)有断面(4)。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平移板(3)包括踢板(3C)与底杆(3G),平移板(3)一端铰接踢板(3C)上端,踢板(3C)下端装有副轴(3E),副轴(3E)两端装有副轮(3W),副轨(S)装在内轨(2)旁,副轮(3W)可沿副轨(S)移动,平移板(3)另一端铰接底杆(3G)上端,底杆(3G)下端可沿踢板(3C)移动,底杆(3G)装有内轴(3B),在升降区(5)外的内轨(2B)上方装有边(2B1)。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墙壁(9)两边并列装有外轨(1)与内轨(2),平移板(3)装有开合板(H)。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10所述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腿(Q1)下端铰接平移板(3)前端,后腿(Q2)下端铰接平移板(3)后端,前腿(Q1)上端铰接座板(Q)前端,后腿(Q2)上端铰接座板(Q)后端。

14.根据权利要求3或权利要求4或权利要求6至权利要求8或权利要求10所述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断面(4A)前后装有断面轨(4C),板(P)的中间连接内轴(3B),板(P)的前后装断面轮(4W),断面轮(4W)可沿断面轨(4C)移动。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