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铰链式周转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76758发布日期:2019-02-15 21:18阅读:32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铰链式周转箱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轻工产品物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周转箱的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企业大规模生产的普及,现代物流行业对周转箱要求越来越高。而传统周转箱无论是在材质方面还是在功能方面都存在一定的缺陷,需要去完善和创新。传统周转箱的材料一般是纸质、木材或其它材料。纸质类的周装箱在承压、防潮方面比较差。木材类的周装箱在自身重量、快速拆卸安装方面比较差,随着环保越来越严格,木材的成本也将越来越高。特别是现代物流业融入了大量信息化元素,需要对周转箱上物流单信息化处理以及周转箱位置信息的时时跟踪、确认;特别是随着市场监管体系的逐渐完善,需要对周转箱内部物品进行局部开箱检查,这些都是传统周转箱所无法满足的。物流行业竞争日益激烈以及环保严格要求,周转箱的材料、使用成本、循环使用次数、回收运输成本等等都需要去考虑、完善和创新。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人基于现有的不足,进行了研究改进,提供一种新型周转箱的设计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铰链式周转箱,其特征在于:该周转箱包括顶盖、四个单独围板、托盘、可折叠式视窗、物流信息单存放格、铰链杆、RFID。顶盖、围板、托盘、可折叠式视窗、物流信息单存放格、铰链杆采用工程塑料PP,防潮防湿,重量轻强度高。托盘结构上采用川字网格设计,托盘的上部的四个拐角处设计铰链杆安装孔,方便四个单独围板通过铰链杆固定成一体。顶盖采用独特的网型设计,网格内部尺寸和周转箱托盘的底脚缓冲垫尺寸吻合,保证了周转箱在堆垛后,安全可靠。为了能方便观察内部物件,在二个围板上设计了可折叠式可视视窗。将一个铰链杆从顶盖和托盘上部的安装孔拔出后,围板可以绕着另一个铰链杆向外旋转打开,方便打开侧板;为方便存放周转箱内部物件的信息单,在一个围板上设计了物流信息单存放格,方便多次存放物流信息单。先将顶盖移走后,再将四个铰链杆从顶盖和托盘上部的安装孔拔出后,四个围板就被拆卸了。四个围板拆卸后放在托盘内部,上面用顶盖盖住,很好地保护了四个围板,同时体积降低,降低了运输过程中的仓储空间。可折叠式视窗的中心处嵌入RFID。RFID时时发射位置信号,和运输工具内部的信号发生器连接,可时时查询周转箱在运输时的准确位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新型周转箱使用了新型环保材料能多次重复使用,防潮防湿、拆卸组装简单快捷、整体重量轻、强度高,增加了可折叠式视窗方便了对周转箱内部物品进行局部检查、信息单存放格方便了信息单的存放以及RFID方便周转箱位置信息的确定。顶盖、可折叠式视窗、一个围板都可以打开满足局部开箱检查的要求,同时周转箱在拆卸后放置成一个整体,即保护了围板又缩小了运输体积,提高了使用次数、节约了运输成本又节约了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周转箱外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周转箱顶盖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周转箱围板外形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周转箱围板外形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视窗外形图。

图6为本发明提供周转箱的托盘正视图。

图7为本发明提供周转箱的托盘川字网格图。

图8为本发明提供周转箱的托盘、链接杆、围板安装位置图。

图9为本发明提供周转箱整体折叠后外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所述周转箱包括顶盖01、第一围板02、第二围板05、托盘03、可折叠式视窗04、物流信息单存放格06、铰链杆07、RFID08。

顶盖01、第一围板02、第二围板05、托盘03、可折叠式视窗04、物流信息单存放格06、铰链杆 07采用工程塑料PP,强度高环保性强。

铰链杆07将第一围板02、第二围板05串联成一个整体后插入到托盘03上部的安装孔03A内并紧固,顶盖01盖上后,铰链杆07通过顶盖01内部的四个内孔形成整体。

第二围板05有可折叠式视窗04其底部采用铰链04B,上部采用锁销04A整体安装在第二围板05 的内部,方便了对周转箱内部物品进行局部检查,RFID08直接安装在可折叠式视窗04内部。

第一围板02有物流信息单存放格06方便信息单的存放。顶盖01上部网格01A尺寸和周转箱托盘 03的底脚缓冲垫03D尺寸匹配,保证了周转箱在堆垛后,安全可靠。

将一个铰链杆07从顶盖01和托盘03上部的安装孔03A拔出后,第一围板02可以绕着另一个铰链杆07向外旋转打开,可对周转箱内部物品进行局部开箱检查。

顶盖01取走后,再将4个铰链杆07分别从托盘03上部的安装孔03A拔出,第一围板02、第二围板05就被拆卸了,拆卸后将第一围板02、第二围板05放入托盘03内部,上面用顶盖01盖住形成一个整体,即保护了围板又缩小了运输体积。

顶盖01、第一围板02、第二围板05、托盘03、可折叠式视窗04、物流信息单存放格06、铰链杆 07结构简单,可以通过常规的注塑成型方法分别加工零件,组装简单。由于工艺简单,对生产设备要求不高,适于大批量生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