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组合一次性饭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70067发布日期:2018-12-14 22:11阅读:764来源:国知局
多层组合一次性饭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层组合一次性饭盒。



背景技术:

随着手机、网络的普及,人们生活、工作节奏加快,外卖市场得到迅猛发展,与之相配套的一次性餐盒行业的竞争也愈发激烈,现有一次性餐盒成本低廉、密封性差,配送时餐盒内的汤汁易洒出,而常规分隔式套餐快餐盒同时盛装饭菜,饭菜之间容易串味进而影响口感,且餐盒面积较大,不易手持进餐。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与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密封性强、叠放灵活稳定、造型美观的多层组合一次性饭盒。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层组合一次性饭盒,包括饭盒、菜盒及食盒盖,所述饭盒开口边沿上围设有冂形翻边,所述菜盒开口上边沿弯曲形成冂形凸沿,所述冂形凸沿往下延伸成安装裙,所述安装裙下沿弯曲形成与冂形翻边卡接的抱边,所述食盒盖边沿弯曲形成盖边,所述盖边均与冂形翻边和冂形凸沿相卡接。

进一步设定,所述菜盒的抱边与食盒盖的盖边拆卸扣接。

进一步设定,所述饭盒的冂形翻边内壁设有环形凹槽,所述食盒盖的盖边设有与环形凹槽相对应的凸筋。

进一步设定,所述菜盒的冂形凸沿内壁设有内环槽,所述食盒盖的盖边设有与内环槽相对应的内凸棱。

进一步设定,所述菜盒的冂形凸沿外壁设有外环槽,所述食盒盖的盖边设有与外环槽相对应的外凸棱。

进一步设定,所述食盒两侧设有弹性卡扣。

进一步设定,所述菜盒的抱边外沿大于食盒盖的盖边外沿。

进一步设定,所述饭盒、菜盒及食盒盖均为一体成型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一种多层组合一次性饭盒,包括饭盒、菜盒及食盒盖,饭盒开口边沿上围设有冂形翻边,菜盒开口上边沿弯曲形成冂形凸沿,食盒盖边沿弯曲形成盖边,使盖边能够与冂形翻边及冂形凸沿之间相卡接,菜盒的冂形凸沿往下延伸成安装裙,安装裙下沿弯曲形成与冂形翻边卡接的抱边,使抱边与盖边拆卸扣接,实现饭盒、菜盒及食盒盖的自由组合叠放,整体结构稳定。而安装裙的设计使得菜盒在收纳时能够实现套接摆放,减少空间占用。食盒盖的凸棱和凸筋与饭盒、菜盒的多卡槽设计相互卡合对应,保证每一层食盒的密封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5为图2中的截面示意图;

图6为图5中的A处放大示意图;

图7为图5中的B处放大示意图;

图8为图1中饭盒的截面示意图;

图9为图1中菜盒的截面示意图;

图10为图1中食盒盖的截面示意图;

图11为图1中菜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饭盒1,冂形翻边11,环形凹槽111,弹性卡扣12,菜盒2,冂形凸沿21,外环槽211,内环槽212,安装裙22,抱边23,食盒盖3,盖边31,凸筋311,外凸棱312,内凸棱31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针对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由图1-11所示,一种多层组合一次性饭盒,包括饭盒1、菜盒2及食盒盖3,所述饭盒1开口边沿上围设有冂形翻边11,所述菜盒2开口上边沿弯曲形成冂形凸沿21,所述冂形凸沿21往下延伸成安装裙22,所述安装裙22下沿弯曲形成与冂形翻边11卡接的抱边23,所述食盒盖3边沿弯曲形成盖边31,所述盖边31均可以与冂形翻边11和冂形凸沿21相卡接,实现饭盒1、菜盒2及食盒盖3的自由组合叠放,整体结构稳定,安装裙22的设计使得菜盒2在收纳时能够实现套接摆放,减少空间占用。

菜的种类较多时,需要搭配更多的菜盒2使用,所述菜盒2的抱边23与食盒盖3的盖边31可拆卸扣接,使多个菜盒2能够稳定叠放,实现分隔和密封,减少配送运输过程中的占用空间。

所述饭盒1的冂形翻边11内壁设有环形凹槽111,所述食盒盖3的盖边31设有与环形凹槽111相卡合的凸筋311,提升饭盒1冂形翻边11与食盒盖3的盖边31卡接时的密封性能。

所述菜盒2的冂形凸沿21内壁设有内环槽212,所述食盒盖3的盖边31设有与内环槽212相卡合的内凸棱313,所述菜盒2的冂形凸沿21外壁设有外环槽211,所述食盒盖3的盖边31设有与外环槽211相卡合的外凸棱312,提升菜盒2冂形凸沿21与食盒盖3盖边31卡接时的密封性能。

所述食盒两侧设有弹性卡扣12,防止菜盒2晃动并方便开启。

所述菜盒2的抱边23外沿大于食盒盖3的盖边31外沿,抱边23包裹住盖边31,使得菜盒2与食盒盖3叠放更加稳定,同时抱边23能够遮挡住盖边31,将食盒盖3进行隐藏,造型美观,给人以视觉上的整体感。

所述饭盒1、菜盒2及食盒盖3均为一体成型制成,工艺流程简单,性能稳定。

上述实施例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