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封口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45621发布日期:2018-09-14 23:19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封口机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对包装袋的袋口进行封口的封口机。



背景技术:

一般包装袋在包装完物品后,为了不让物品掉出,通常对袋口进行封口操作。

一般的封口机,包括机座,机座上设有用于输送包装袋的输送带,机座在位于输送带的上方设有烫压通道,烫压通道沿输送带的输送方向设置,机座上相对设置有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烫压通道设置在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之间,上机座上设有第一主动轮、第二主动轮、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第一传送带套设在第一主动轮和第一从动轮上,第二传送带套设在第二主动轮和第二从动轮上,机座上设有用于给包装袋的袋口进行加热的第一加热板和第二加热板,第一加热板和第二加热板相对设置在烫压通道的两侧,机座上还设有用于在加热后对包装袋的袋口进行压合的第一压轮和第二压轮,第一压轮和第二压轮相对设置在烫压通道的两侧,包装袋的袋口从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处进入烫压通道,通过加热和压合实现对袋口进行封口操作,然而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比较靠近第一加热板和第二加热板,操作人员手动将包装袋的袋口安放在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之间时,袋口的安装和传送不稳,容易烫伤,不够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封口机,设计合理,操作更加安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封口机,包括上机座和下机座,上机座设置在下机座上,所述下机座上设有用于输送包装袋的输送带,上机座在位于输送带的上方设有烫压通道,烫压通道沿输送带的输送方向设置,上机座上相对设置有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烫压通道设置在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之间,所述的上机座上设有第一主动轮、第二主动轮、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第一传送带套设在第一主动轮和第一从动轮上,第二传送带套设在第二主动轮和第二从动轮上,上机座上设有用于给包装袋的袋口进行加热的第一加热板和第二加热板,第一加热板和第二加热板相对设置在烫压通道的两侧,上机座上还设有用于在加热后对包装袋的袋口进行压合的第一压轮和第二压轮,第一压轮和第二压轮相对设置在烫压通道的两侧,所述上机座上还设有用于将包装袋的袋口引入烫压通道的引导机构,引导机构包括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以及第三传送带和第四传送带,第三传送带套设在第一从动轮和第一传动轮上,第四传送带套设在第二从动轮和第二传动轮上,第三传送带和第四传送带之间构成将包装袋的袋口引入烫压通道的引导通道,引导通道沿输送带的输送方向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将包装袋沿竖直方向送入输送带上,包装袋的袋口由引导通道牵引进入烫压通道,由烫压通道两侧的第一加热板和第二加热板对袋口的待封口处先加热,而后由第一压轮和第二压轮对袋口的待封口处压合封口,第一加热板和第二加热板内安装有加热管,加热管通电后,可将热量传递给加热板,再由加热板对包装袋的袋口进行加热,避免袋口加热变形,操作人员可先将包装袋的袋口放置于引导通道,远离第一加热板和第二加热板,避免烫伤,更加安全,并且第三传送带和第四传送带直接由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带动,只需通过电机带动第一主动轮和第二主动轮转动,即可实现各传送带的传送,传动设计合理,结构更加紧凑。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是:所述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通过引导罩设置在上机座上,引导罩固定设置在上机座上,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转动设置在引导罩上,第一传动轮与第二传动轮相互偏离可形成第一传动轮抵压第四传送带或第二传动轮抵压第三传送带。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彼此偏离设置,第一传动轮设置在靠近引导通道的进口端或是第二传动轮设置在靠近引导通道的进口端,使得第二传动轮可与第三传送带相抵触或是第一传动轮可与第四传送带相抵触,这样设置,可将袋口夹紧传送,袋口不容易脱离引导通道,传送更加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是:所述第一传动轮通过第一传动轴设置在引导罩上,第一传动轮转动设置在第一传动轴上,引导罩对应第一传动轴处沿垂直于引导通道的方向设有第一导向槽,第一传动轴穿设于第一导向槽,并能沿第一导向槽的长度方向滑移,第一传动轴通过旋接第一螺母设置在引导罩上,所述第二传动轮通过第二传动轴设置在引导罩上,第二传动轮转动设置在第二传动轴上,引导罩对应第二传动轴处沿垂直于引导通道的方向设有第二导向槽,第二传动轴穿设于第二导向槽,并能沿第二导向槽的长度方向滑移,第二传动轴通过旋接第二螺母设置在引导罩上。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第一传动轮通过轴承转动设置在第一传动轴上,第二传动轮通过轴承转动设置在第二传动轴上,第一传动轴可沿第一导向槽移动,并通过第一螺母旋紧定位,第二传动轴可沿第二导向槽移动,并通过第二螺母旋紧定位,可通过调节第一传动轴或是第二传动轴的位置,从而调节传动轮对传送带的抵触程度,以便更好的夹持传送包装袋的袋口。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是:所述引导罩上位于引导通道的进口端设有第一导向板和第二导向板,第一导向板和第二导向板向靠近引导通道的一侧弯曲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第一导向板和第二导向板和配合作用下,袋口进行引导通道更加平滑,不会损坏,引导罩在第一导向板和第二导向板处成开口设置,便于袋口的安装。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是:所述第一从动轮上设有用于套设第一传送带的第一带槽和用于套设第三传送带的第二带槽,第一带槽位于第二带槽上方,所述第二从动轮上设有用于套设第二传送带的第三带槽和用于套设第四传送带的第四带槽,第三带槽位于第四带槽上方。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第一从动轮上设置第一带槽和第二带槽,便于套设第一传送带和第三传动带,安装方便,第二从动轮上设置第三带槽和第四带槽,便于套设第二传送带和第四传动带,安装方便,第一带槽位于第二带槽上方,第三带槽位于第四带槽上方,使得引导通道位于烫压通道的下方位置,这样在加热般加热以及压轮压合时,袋口的待封口处的下方位置可以继续由引导通道进行压紧传送,使得封口效果好,不会产生位置偏移,整体结构更加紧凑,占用空间小。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是:所述的上机座上对应烫压通道位置还设有用于在包装袋经第一压轮、第二压轮压合后对包装袋的袋口进行散热的冷却组件,冷却组件包括设置在烫压通道两侧的冷却板,冷却板上设有若干个散热孔。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冷却板处安装有扇热风扇,其可对袋口位置进行扇热,使得袋口能够快速冷却,封口效果更好,扇热孔有利于空气的流通。

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设置是:所述下机座上固定设置有输送台,输送带设置在输送台上,所述下机座上沿竖直方向设有导轨,所述上机座上固定设置有滑座,滑座与导轨滑移配合,所述上机座与下机座之间设有驱动上机座升降的控制组件,控制组件包括转动设置在滑座上的转轴,转轴上设有蜗轮,上机座上设有蜗杆,蜗杆与蜗轮啮合,下机座上沿竖直方向设有链条,转轴上设有链轮,链条与链轮咬合。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上机座通过滑座滑移的设置在导轨上,转动蜗杆可带动蜗轮转动,从而带动转轴转动,转轴上的链轮与链条咬合,可实现上机座沿导轨上下升降,满足不同高度的包装袋进行封口操作,操作方便。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上机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引导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引导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机座与导轨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控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6所示,一种封口机,包括上机座1和下机座2,上机座1设置在下机座2上,下机座2上设有用于输送包装袋的输送带21,上机座1在位于输送带21的上方设有烫压通道3,烫压通道3沿输送带21的输送方向设置,上机座1上相对设置有第一传送带41和第二传送带42,烫压通道3设置在第一传送带41和第二传送带42之间,上机座1上设有第一主动轮51、第二主动轮52、第一从动轮53和第二从动轮54,第一传送带41套设在第一主动轮51和第一从动轮53上,第二传送带42套设在第二主动轮52和第二从动轮54上,上机座1上设有用于给包装袋的袋口进行加热的第一加热板61和第二加热板62,第一加热板61和第二加热板62内设有加热管,加热管通电加热,将热量传递给加热板,第一加热板61和第二加热板62相对设置在烫压通道3的两侧,上机座1上还设有用于在加热后对包装袋的袋口进行压合的第一压轮71和第二压轮72,第一压轮71和第二压轮72相对设置在烫压通道3的两侧,上机座1上还设有用于将包装袋的袋口引入烫压通道3的引导机构,引导机构包括第一传动轮81和第二传动轮82以及第三传送带83和第四传送带84,第三传送带83套设在第一从动轮53和第一传动轮81上,第四传送带84套设在第二从动轮54和第二传动轮82上,第三传送带83和第四传送带84之间构成将包装袋的袋口引入烫压通道3的引导通道85,引导通道85沿输送带21的输送方向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传动轮81和第二传动轮82通过引导罩86设置在上机座1上,引导罩86通过螺钉固定设置在上机座1上,第一传动轮81通过第一传动轴871设置在引导罩86上,第一传动轮81转动设置在第一传动轴871上,引导罩86对应第一传动轴871处沿垂直于引导通道85的方向设有第一导向槽861,第一传动轴871穿设于第一导向槽861,并能沿第一导向槽861的长度方向滑移,第一传动轴871通过旋接第一螺母881设置在引导罩86上,第二传动轮82通过第二传动轴872设置在引导罩86上,第二传动轮82转动设置在第二传动轴872上,引导罩86对应第二传动轴872处沿垂直于引导通道85的方向设有第二导向槽862,第二传动轴872穿设于第二导向槽862,并能沿第二导向槽862的长度方向滑移,第二传动轴872通过旋接第二螺母882设置在引导罩86上,第一传动轮81与第二传动轮82相互偏离,第二传动轮82设置在靠近引导通道85进口端的一侧,第一传动轮81可抵压第四传送带84,还可以是第一传动轮81设置在靠近引导通道85进口端的一侧,第二传动轮81可抵压第三传送带83。

在本实施例中,引导罩86上位于引导通道85的进口端设有第一导向板863和第二导向板864,第一导向板863和第二导向板864向靠近引导通道85的一侧弯曲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从动轮53上设有用于套设第一传送带41的第一带槽531和用于套设第三传送带83的第二带槽532,第一带槽811位于第二带槽812上方,第二从动轮54上设有用于套设第二传送带42的第三带槽541和用于套设第四传送带84的第四带槽542,第三带槽821位于第四带槽822上方。

在本实施例中,上机座1上对应烫压通道3位置还设有用于在包装袋经第一压轮71、第二压轮72压合后对包装袋的袋口进行散热的冷却组件,冷却组件包括设置在烫压通道3两侧的冷却板9,冷却板9处可设置扇热风扇,对包装袋的袋口吹风扇热,冷却板9上设有若干个散热孔91,便于空气流通。

在本实施例中,下机座2上固定设置有输送台22,输送带21设置在输送台22上,下机座2上沿竖直方向设有导轨23,上机座1上固定设置有滑座11,滑座11与导轨23滑移配合,上机座1与下机座2之间设有驱动上机座1升降的控制组件,控制组件包括转动设置在滑座11上的转轴101,转轴101上设有蜗轮102,上机座1上设有蜗杆103,蜗杆103与蜗轮102啮合,下机座2上沿竖直方向设有链条104,转轴101上设有链轮105,链条104与链轮105咬合,蜗杆103上连接有摇把106,摇动摇把106,带动蜗杆103转动,蜗杆103可带动蜗轮102转动,从而带动转轴101转动,转轴101上的链轮105与链条104咬合,可实现上机座1沿导轨23上下升降,满足不同高度的包装袋进行封口操作,操作方便。

以上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地具体实施例的一种,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的通常变化和替换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