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密封防伪塑料包装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19781发布日期:2018-11-13 23:03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全密封防伪塑料包装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包装桶,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全密封防伪塑料包装桶。



背景技术:

目前公开的塑料包装桶,桶体上部的外侧有一凸出的边,与盖子边缘∩形槽外环内侧边上的凸出环扣相接,∩形槽套在桶体的顶环,并且桶体顶环与∩形槽内的分隔环相接,使包装桶的桶体与桶盖密封,但由于密封时,桶体与桶盖之间存在间隙而不能全部起到密封作用,加之∩形槽上的分隔环很短,因此桶体与桶盖的扣紧力也受到限制,在受塑料材料牌号的适度调整、加工工艺及温度等影响,桶体与桶盖的密封效果下降,使桶体与桶盖连接也不牢靠,经常会出现跳盖、渗漏等现象。而多数的包装桶防伪均采用桶盖下部的撕裂带,使用时,撕下撕裂带,但由于撕裂带厚度较薄,所以可在不破坏撕裂带的前提下,用工具把桶盖撬开,重新灌装,因此不能起到真正的防伪作用,不仅损害消费者的利益,同时也扰乱了正常经营市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2403697Y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文件中公开了一种全密封防伪塑料包装桶,具有桶体和桶盖,桶盖的∩形槽的外环边内侧的凸起卡环与桶壁桶口处外翻边的桶口勾卡接,桶口勾与桶壁具有空隙,与桶盖凹顶相连的∩形槽内环边延伸超过外环边的凸起卡环,并与桶壁密配,∩形槽里装有柔性密封圈且紧压桶口,∩形槽外环边有二个以上的防伪开口,撕裂带上也有二个以上、小于其壁厚且与防伪开口相错的竖向易裂条。

现有的这种全密封防伪塑料包装桶在开桶时,首先需要撕开撕裂带,然后再将桶盖用力撬开,使相互卡接的凸起卡环和桶口勾分离,由于凸起卡环和桶口勾之间的卡紧力较大,故在撬开桶盖时较为吃力,导致现有的这种全密封防伪塑料包装桶开启桶盖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密封防伪塑料包装桶,提高打开桶盖的便利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全密封防伪塑料包装桶,包括圆柱形的桶身和桶身上端的圆形的桶盖,所述桶盖的边缘设有一圈∩形槽,桶身上端与桶盖通过∩形槽插接,所述桶身上部的外侧设有一圈凹槽,所述桶盖的下方设有一圈防伪带,所述防伪带的内侧设有一圈凸环,所述凸环和凹槽相互卡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开启桶盖时,撕下防伪带,即可将与凹槽卡接的凸环一并撕除,然后将桶盖取下即可;免除撕开防伪带后需要将桶盖撬开的步骤,方便了桶盖的开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伪带上设有撕拉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将防伪带撕下时,可通过撕拉端将防伪带撕开,省去对防伪带进行开口的操作,使撕开防伪带的操作简单快捷。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撕拉端上固定有拉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撕开防伪带时,可将手指穿进拉环内向外拉,从而将防伪带撕下,使操作人员固定撕拉端的方式简单可靠。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形槽的上端设有密封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防伪带设有撕拉端,且撕拉端的上部与桶盖之间为非密封连接,故∩形槽上端的密封圈实现了将桶盖与桶身进行二次密封,提高了该包装桶的密封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伪带上端与桶盖通过连接带连接,所述连接带的最小厚度小于防伪带和桶盖的厚度,所述连接带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在桶盖的下边缘和防伪带的上边缘。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最小厚度小于防伪带和桶盖的厚度的连接带在撕拉防伪带时容易断裂,便于防伪带的拆除;另一方面,上下两端分别与桶盖的下边缘和防伪带的上边缘固连的连接带可有效提高桶盖与桶身之间的密封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带的横截面呈沙漏状,其上下两端的宽度分别与桶盖和防伪带相等。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连接带的两端与桶盖和防伪带之间均可实现稳固的连接;另一方面连接带的平面为光滑曲面,在包装桶的运输过程中不易被拉断。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伪带的下侧与桶身之间连接有易撕的连接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防伪带与桶身之间的连接条可防止防伪带被撬开,从而加强防伪的作用;另一方面连接条易撕开,可方便撕下防伪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的桶盖易开启;2.本实用新型的防伪效果好;3.本实用新型具有双重密封结构,密封性较好。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整体的轴侧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实施例的桶身的轴侧图;

图4为实施例的桶盖的轴侧图;

图5为图4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实施例的桶盖的剖视图。

图中:1、桶身;11、凹槽;12、固定带;13、铰接块;2、桶盖;21、连接带;22、防伪带;221、横槽;222、竖槽;223、撕拉端;2231、拉环;224、尾端;225、易裂条;226、凸环;23、∩形槽;231、密封圈;3、提手;4、连接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全密封防伪塑料包装桶,如附图1所示,包括圆柱形桶身1和桶身1上端的圆形桶盖2,桶身1上端的两侧还连接有∩形提手3。

如附图2所示,桶盖2下端和桶身1之间连接有竖直的易断裂的连接条4。

如附图3所示,桶身1外侧面的上端开设有一圈水平的圆环形的凹槽11,桶身1外侧面的上端在凹槽11的下方固定有一圈固定带12,固定带12下方的桶身1上对称固定有两个水平设置的圆柱形铰接块13,提手3的两端与铰接块13铰接;连接条4的下端固定在固定带12的上侧(参见附图2)。

如附图4所示,桶盖2的下侧固定有一圈连接带21,连接带21的下侧固定有一圈防伪带22;连接条4的上端固定在防伪带22的下侧(参见附图2)。

如附图5所示,防伪带22上开设有一段位于防伪带22腰部的横槽221,防伪带22在横槽221的两端还开设有两条竖槽222,其中一条竖槽222以横槽221的端点为端点向下延伸至防伪带22的下端,另一条竖槽222以横槽221的端点为端点向上延伸至防伪带22的上端;防伪带22设有撕拉端223和尾端224;撕拉端223位于横槽221的下方,尾端224位于横槽221的上方;撕拉端223的上侧和尾端224的下侧之间固定连接有竖直的易裂条225。

如附图6所示,连接带21的横截面呈沙漏状,其上下两端的宽度分别与桶盖2和防伪带22相等;防伪带22的内侧固定有一圈凸环226,凸环226和凹槽11相互卡接(如附图3);桶盖2下侧开设有一圈∩形槽23,∩形槽23上端设有密封圈231。

该全密封防伪塑料包装桶的开启方法如下:首先,勾住撕拉端223的拉环2231,用力向外拉,使撕拉端223与尾端224之间的易裂条225撕断,然后拉动拉环2231使撕拉端223向背离尾端224的方向运动,此时,防伪带22与桶盖2之间的连接带21和防伪带22与固定带12之间的连接条4被扯断,防伪带22被撕下,此时固定在防伪带22内侧的凸环226被一并撕除,然后将桶盖2取下即可;免除撕开防伪带22后需要将桶盖2撬开的步骤,方便了桶盖2的开启。

当需要将防伪带22撕下时,通过多个竖向的易裂条225与桶盖2连接的撕拉端223便于将防伪带22撕开,省去对防伪带22进行开口的操作,使撕开防伪带22的操作简单快捷;由于防伪带22设有撕拉端223,且撕拉端223的上部与桶盖2之间为非密封连接,故∩形槽23上端的密封圈231实现了将桶盖2与桶身1进行二次密封,提高了该包装桶的密封性;连接带21的平面为光滑曲面,在包装桶的运输过程中不易被拉断;防伪带22与桶身1之间的连接条4可防止防伪带22被撬开,从而加强防伪的作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